第一百五十八章 石爬子

弄好營地,李君閣交代白大他們看好營地別亂跑,然後跟着獵戶叔去看山塘位置。

獵戶叔帶着李君閣翻過一道斜伸向山溝的山樑,發現前面出現了一道溪流,水質清澈見底,溪流底部淨是巨大的石頭。

獵戶叔說道:“就是這裡了,沿着這溪流往上走,就是白米洞,這水就是從白米洞裡流出來的,水流長期穩定,沿路也沒有溪流匯進來,沒有能比它更乾淨的水了。”

兩人沿着溪流往上走,李君閣說道:“這個白米洞是不是就是‘癩疙寶搬米救嘎婆’那個白米洞?”

癩疙寶就是蛤蟆,嘎婆就是老奶奶,這又是一個流傳當地的傳說。

獵戶叔說道:“對的,就是那個白米洞。”

李君閣說道:“哎喲那必須去看看啊,這故事聽了這麼久,我還沒見着白米洞是啥樣呢!”

盤鰲鄉一帶沿五溪河兩岸流傳着一個傳說。

相傳當年有一個女子,年輕時老公死的早,沒有留下子息,她守節不嫁伺候公婆,直到公婆去世了,她還替丈夫守着,最後守到自己變成了老奶奶。

盤鰲鄉對門是白米鄉,就是九鬥碗油廚班主王黑子所在那個鄉,那個鄉挨紅水河有一片寬廣的石灘,石灘上有一個形似蛤蟆的巨大石頭,當地百姓都管它叫蛤蟆石。

蛤蟆石有個奇特之處,每年紅水河的第一次洪峰如果高過了蛤蟆石,那麼那一年就有鬧水患的危險,大家得做好準備。如果第一次洪峰淹不到蛤蟆石腳下,那麼當年就平安無事。

故老相傳這是一個蛤蟆精的分身,一直守在這裡提醒鄉親們一年的水訊。

然後還說,這個蛤蟆精的洞府就在盤鰲鄉那邊山上的一個洞裡面。

老時間裡每年白米鄉的鄉民會將新收的大米擺一點到蛤蟆石前,向蛤蟆精表示感謝。

故事轉回,有一年盤鰲鄉大旱,老奶奶家的地沒啥收成,眼看着就鬧饑荒了。

沒有辦法了,雖然老奶奶年紀已經很大了,還是得上山挖蕨根挖野菜,希望能熬過這一年。

找着找着,不知怎麼的就找到了一個洞口前,洞裡往外淌着水,老奶奶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在洞口打了個盹。

夢裡來了一個穿絳綢衣服的胖員外,兩個眼睛大又鼓,走路是個外羅圈,過來對老奶奶說道:“您是節婦,他日升天后,天庭少不得有您一份安置,到時候我都羨慕不來呢!不過現在陽壽未盡,我先與你結一份善緣吧。”

老奶奶一恍神就醒了過來,卻發現洞口開始往外流出白米,打着旋堆積在洞口。

老奶奶將白米背下山,度過了那一年的饑荒,這個洞從此就被稱爲白米洞。

獵戶叔說道:“我們這邊老年間的老話,‘白米鄉,隔條河,癩疙寶搬米救嘎婆’,說的就是這個故事了。”

李君閣嘖嘖讚歎道:“看看我們這裡的民風,連妖精都是懂禮的。”

獵戶叔哈哈大笑:“這蛤蟆精要是知道我們要在它洞府底下開山塘,會不會鬧意見啊?這個鍋到時候得你來背。”

李君閣說道:“怎麼會,這也是造福一方的事情,老人家肯定會大力支持的。”

來到一處大石夾持的位置,獵戶叔說道:“你看這裡,到時候在旁邊開出引水通道,讓溪流繞過這塊大石頭,然後在兩塊石頭間壘出山塘來,重新封閉引水通道,把水蓄起來,這山塘就成了。”

然後繼續說道:“從這裡到李家溝,也有十來裡了,皮娃是不是遠了點啊?”

李君閣說道:“雖然遠點,但是這樣的水質,這麼穩定的流量,是其它地方比不上的,遠點也值得。”

兩人繼續往上走,又行了五里地,來到了白米洞前。

這是一個大溶洞,洞口就像一個客廳,長有五米多,高有三米多,上面吊着些鐘乳石,地下也冒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石筍,溪流從洞口一側嘩嘩流出來,整個洞口涼氣森森,冷氣撲着臉地來,比外面低上好幾度。

獵戶叔取下水壺灌了一壺,說道:“這水可以直接喝的,又清又甜。”

李君閣也翻出水壺來灌上,喝了一口,真的好喝,細細分辨還隱隱有一股糯米的清香味道。

“好水!就是這水好涼!”

獵戶叔說道:“你現在覺得涼,等你冬天來,又會覺得這水是溫的了。”

李君閣點頭道:“嗯,地下水就是這樣的了,獵戶叔,感謝你找了這麼好一個水源啊。”

說罷又翻出來三個礦泉水瓶,將水灌滿,說道:“等下山給大表哥送去,讓他找人幫我分析分析這水質,如果沒問題那我們就把山塘擺下面巨石那裡了。”

獵戶叔說道:“到時候要再來這蛤蟆洞,就得坐筏子來了。”

李君閣看着幽深的洞口,走近幾步,對着洞口喊了一聲:“喂!”

裡面傳來層層迴音:“喂喂喂……”

李君閣轉頭對獵戶叔說道:“獵戶叔,這個洞子你探過沒有?”

獵戶叔說道:“沒有探多深,裡面很大,岔路也多,皮娃你可不要亂來啊,陷裡頭了可了不得。傳說這個洞可是能通到白米鄉的!”

李君閣哈哈大笑:“怎麼可能!這裡跟白米鄉還隔着一條五溪河呢!難道這洞子穿十多裡地然後還能從河底下穿過去?”

獵戶說道:“反正老話裡是這麼說來着,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兩人又在洞口轉悠了一陣子,這纔開始往回走。

回到營地,白大它們全都迎了上來。

李君閣挨個摸頭摸下巴,讓它們重新安靜下來。

獵戶叔拎着兔子,準備去山溪裡清理。

李君閣摸出一副帶魚鉤的線來,對獵戶叔說道:“我跟你一起去,看看今晚還能加個菜不。”

兩人來到山溪邊上,獵戶叔將野兔皮剝下來,開膛破肚。

李君閣摸出插子,將野兔的胰臟和肝臟挑了些出來切成小塊,這玩意兒是野兔身上最腥的部位,用來釣魚最好不過了。

用葉子包上魚餌,李君閣向下遊走去。

來的時候路過過幾個水深的地方,底下全是石頭,李君閣準備去那裡試試。

藉着溪中露出水面的石頭,李君閣三下兩下跳到水中間的一塊石頭上,試了試水深在一米左右,掛上餌料下鉤,還是釣石鰍那種釣法,沒有漂,手牽着釣線,全憑手感感覺魚兒咬鉤的情況。

很快魚線就有輕微的抖動傳來,李君閣趕緊提鉤。

按照他對溪流水情的瞭解,水下的東西如果不盡快提鉤的話,能將整個鉤子吞到肚子裡去,到時候取鉤就麻煩了。

果不其然,水底下上來了一條巴掌長短,模樣稀奇古怪的魚。

這是一條石爬子,學名黃石爬鮡,是李君閣見過最醜的魚。

這東西長有十多釐米,有點像鮎魚,全身無鱗,佈滿粘液,長着一個寬寬扁扁的腦袋,腦袋上有一對很小很小的小眼睛,跟腦袋完全不成比例。也不像別的魚類眼睛分佈在頭部兩側,或者側上方,而是兩眼朝天,怎麼看怎麼不舒服。

腦袋正前方有幾根鬚子,最長的兩根內側還掛着肉膜,鬚子撐開的時候就像嘴邊掛着兩個小尖鰭,有點像某些飛機的鴨翼設計。

腦袋跟身體的比例也不符合一般魚類的審美,大扁腦袋搭配肉滾滾的小身子,背部和體側爲黃綠黃綠的橄欖色。脂鰭後部上緣黃色,其餘各鰭灰黑。

翻過來就更沒法看了,扁腦袋下方是巨大的吸盤,有點像水族館裡的清道夫的肚子。

總之就是醜魚,說它是外星生物都不帶整容的。

就因爲這個長相,老時間裡李家溝村都沒人吃的。

那時候的釣魚人都煩死它了,又貪嘴,吞鉤還厲害,還是無效魚,釣到它還要耽誤半天時間取鉤。

要是釣到腳板長的大石爬子,都不喊名字,只在嘴裡罵罵咧咧:“媽蛋又釣到一隻爛草鞋!”

不過也不知道從哪年開始,這爛草鞋居然抖起來了,大城市裡居然能賣到七八百一斤,而且越來越稀有。於是除了人工養殖的那些,就只有人跡罕至的高山冷水溪流裡還比較好搞到了。

李君閣以前也煩這魚,後來到了渝州,見石爬子那麼貴都嚇着了,回來試着做了兩回,才知道這玩意兒貴有它貴的道理。

上帝雖然給了它暴醜的容貌,可以給了它頂級的滋味。

蜀州是吃貨之都,這玩意兒在黔州滇州還好,在蜀州已經被吃上三有名單了。

取了根草棍將石爬子穿起來,李君閣繼續垂釣。

這玩意兒貪吃,不怕它不來咬鉤,要擔心的反而是吞鉤太猛,提鉤必須及時,稍不留神鉤就進肚子了。

山溪水質潔淨,石爬子也多,估計吃的也少,因此腥餌一下去,石爬子那是連鉤上。

不一會就釣了二十多條,這就有一斤多了。

差不多夠了,李君閣沒有再繼續釣,就着溪水將石爬子剖洗乾淨,用狗尾巴草棍串起來,拎着它們回到營地。

第九百八十四章 入門(求票求各種票)第四十五章 廢墟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穀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展館第六百四十五章 密室第六十二章 月母鯽魚湯(求推薦!)第七百七十八章 瘋狂與恢復第九百一十章 去向問題第八百七十二章 族人第八百九十三章 快樂第九百五十章 春秋筆法第四百零六章 易主任,阮穠和凱那姆第三百四十章 年萬佳要買魚第四十七章 平事兒第一百零五章 玉龍溪第二百零一章 牧雁,打耳標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年夜第七百七十七章 征服第七百三十六章 回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打工的回來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拯救金雕第六百五十一章 藥師叔的字派第四百零五章 第三產業的利潤第七百五十章 橋板不見了第五百零五章 殺豬席第九百五十二章 老熟人第三百零一章 制藝交流會第八百一十五章 不打無準備的仗第六百一十四章 漁業資源調查報告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是根本第一百六十六章開荒,種地第七百九十九章 周光華第五百七十一章 劇未紅,歌先火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冷的林昭第三百二十六章 還有一個好苗子第八百七十二章 族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丘老師和小格第五百一十二章 妖孽們第五百二十三章 CHINA第五百二十章 笛與歌第六百五十三章 何其相似第二百二十四章 好事兒太多也麻煩第四十九章 拜碼頭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費題材第三十五章 感謝第五百九十一章 操弄人心第三百八十四章 都回來了第九百四十八章 老薑第四百八十四章 巨筍第九十三章 山中雜談第五百一十六章 皮皮蝦,無名異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豆蘑菇燜箭豬第三百一十三章 育秧田第七百一十二章 差點養過了第七十六章 路亞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紅星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動第六十章 於曉蓉第六十八章 水戰(繼續求票)第一百零九章 良子丫頭第五百六十三章 傑傑《李氏宗史?龍天氏阿音傳》第五十七章 司星準第三百零七章 訪談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十斤以下是小魚第一百七十六章 洗榜第九百一十章 去向問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孫老第二十九章 泥鰍釣鮎魚第一百四十七章 攝製組第三百七十七章 參觀基地第十八章 收苞谷第四百九十七章 蝦和田雞第九百三十七章 路亞大賽(求月票)第六百六十五章 釣友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德烈第八百三十章 棧道方案第八百三十七章 饅頭的意義《李氏宗史?良儲公傳》第八十九章 綠色長廊第四百九十三章 下棋第八十二章 冰粉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雲鄉酒店第二十九章 泥鰍釣鮎魚第八百八十章 口福第二十七章 下套第六百五十二章 到處得罪人第八百三十七章 饅頭的意義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獅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九十二章 鮮不過蘑菇第一百零五章 玉龍溪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一百七十四章 洗榜的來了第九百三十七章 路亞大賽(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二章解肉第八百一十章 石鶴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水上老鷹抓小雞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