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蜜月開始

天書崖的底部,被一片色彩豐富的比較低矮的山巒阻擋了視野,那是獨水溪和洗腳溪的分水嶺。

越往右手邊看,分水嶺就越高,最後和蜀山連成一體。

這一片山巒就更加漂亮了,大部分是綠色,然後黃色,橙色,紅色,還有小片的紫色點綴其間。那些都是紅葉樹種,還有李家溝盛產的三種菊花。

山腳下就是河谷區,蜿蜒的洗腳溪就像一條翠玉的帶子,大自然是最巧手的裁縫,在最高水位線和當前水線之間,爲玉帶鑲嵌上兩條灰白的卵石花邊。

玉帶由遠而近,經過腳下的時候已經變得比較寬闊,玉帶中間有一個小小的白色瓜子,那是忘年號。

這裡正面地勢太陡,看不清腳底山腳的情形,腳底下只有從崖縫裡倔強橫生出來的松柏和烏桕。

不過左側的來路坡勢相對絞緩,可以見到一層層的紅葉,夾在常綠闊葉林間,一直鋪到山腳溪邊,如同一層厚厚的彩色中東地毯。

兩人看得忘乎所以。

半晌之後,李君閣才說道:“哈,真是太神奇了,我在李家溝完全不知道家門口還有這樣的景緻,大腳板石下游,和我李家溝能見到的幾條溪流,一年四季完全都是鬱鬱蔥蔥,全是綠色。沒想到一山之隔,這玉龍溪和洗腳溪的景緻就完全不同。”

阿音說道:“玉龍溪那裡土壤肥厚,兩岸都是竹林,跟這邊的卵石河灘不一樣。”

“小時候秋天在林場玩,倒是知道這邊的山到了秋天會變紅,遠看不覺得有多美,現在這位置,遠近雜陳,才知道原來這麼漂亮!”

李君閣看了一下時間,說道:“上來花了近五個小時,下山得兩個小時以上,我們最多再逗留三十分鐘。”

阿音說道:“嗯,我去拍點照片,回去給爸媽他們看看。”

李君閣問道:“阿音,你累嗎?”

阿音笑道:“還好啦,不過今年運動量的確不如往年了。”

李君閣說道:“要不以後你每天早上起來和我一起跑步?”

阿音想了下說道:“那還不如騎自行車,還可以順便巡視一下。”

等到阿音換上全景鏡頭拍了幾個洗腳溪的全景,兩人這纔開始下山。

等重新回到山腳下已經是快六點了,李君閣先將小魚小蝦收拾出來,碼鹽後淋上一點素油拌勻,然後放炭火上焙上。

今天阿音算是盡興了,現在躺椅上,拿過筆記本往裡邊倒單反照片。

長途跋涉後,乾的怕是吃不下去了,李君閣於是熬了一鍋綠豆稀飯。

然後炒了一個藠頭炒酸菜,去魚簍裡邊取了兩條水蜜子出來做乾燒。

水蜜子和長江著名河鮮鰣魚的做法,還有泰國吉羅魚的做法其實非常類似,帶鱗甲烹飪,烹好之後鱗甲又粘又糯,不是一般水產能有的風味。

水蜜子圓滾滾的,樣子也和一般魚類扁扁的流線型不同。

水蜜子做菜還有個特點,就是必須先油炸。

將兩條水蜜子炸了,李君閣又取來上午採到的雞樅切成細丁,取來一些五花肉剁碎成末,和姜蒜芽菜末醬油一起炒成雞樅臊子。

然後鍋裡留底油,下水蜜子,加醬油,糖,水調味,在將炒好的雞樅臊子澆上去蓋住,輕輕拿筷子翻動,等到油亮汁收,乾燒水蜜子便做好了。

餵過白大它們,李君閣和阿音開始吃飯。

好菜不能多吃,因此晚飯的主菜就一人一條二兩的魚。

不過味道是真絕了,魚皮焦酥,魚鱗餈糯,魚肉嫩滑,三種完全不同的口感,在一條小魚上表現出來,再融合魚肉五花肉和芽菜蘑菇特有的香濃的滋味,當真不愧李家溝九月河鮮之首。

至於幹焙小河蝦小河魚,兩人幾乎都沒動筷。

吃過飯,李君閣繼續炸蘑菇。

大腳菇和松茸是因爲吃不了,通過油炸去除本身的活性,明天用來入菜。

至於雞樅那是直接加工成雞樅油,拌涼菜下面條那都是極品。

一天下來一身汗,收拾完手尾,兩人去忘年號上洗澡換衣服。

然後……天亮了。

遠處白大的汪汪叫喚傳來,喚醒了甜睡中的兩人。

阿音摟着李君閣的脖子,拿鼻尖擦着他耳朵下面,低聲呢喃道:“你這壞傢伙,昨天爬山那麼累,還要折騰人,害我現在都還軟着……”

李君閣嘿嘿笑道:“人家法國海狸爲了找老婆,橫渡英吉利海峽去英國;非洲角馬,在大遷徙中完成傳宗接代,我們這才哪到哪兒?”

阿音氣得捶了李君閣一拳:“你說的那是牲口!”

李君閣扶阿音起來:“那你今天就好好休息,一會兒吃過飯我去山裡轉轉,你就在營地躺椅上看看書,睡睡覺。”

等到收拾停當,李君閣又開始每天的日常,收串鉤,選魚,丟魚艙。

蝦籠是不用再放了,就那三四斤小魚都吃不完。

煎了倆麪餅,夾上昨天干燒水蜜子剩下的臊子,拍了個黃瓜拌上,外加幹焙小河蝦,一頓早飯就算完事兒。

然後燒水泡茶,擺果盤,支傘,好一通忙活。

阿音盤着腿上網處理事務,都看不下去了:“二皮你快去玩吧,你把我當小孩子呢,這些我自己來就行了。”

李君閣笑道:“那我去去就來,昨天那林子裡有幾棵毛梨兒,我去採了就回來。中午回來給你做蘑菇燒雞。”

白大還想跟,被李君閣制止了,只帶上弓箭和大揹簍,一個人往山裡走去。

毛梨兒就是野生獼猴桃,比核桃大不了多少,味道比果攤上的比起來酸得多,不過處理得好了,味道還是很不錯的,李家溝人的做法一般是採下來和糠灰一起放進塑料桶裡,封上半個月軟熟之後食用。

三棵毛梨兒藤子就牽出了一小片,上面掛滿了即將成熟的毛梨兒。

李君閣挑最熟能直接吃的那些採了,剩下的準備每天來採一次,然後離開時再一鍋端。

回來的路上見到昨天阿音和白大它們走過的痕跡還在,李君閣便順着痕跡進到一片原生林裡。

五通拳識之下,似乎察跡尋蹤的本事也大漲了。

幾棵老枳樹下邊,長着一些顏色鮮豔的蘑菇。

這東西李家溝很少見,菌杆比較粗壯,成粉紅色,菌傘是半球型,中間有個小凹坑,呈豔紅色。

紅菇,絕對的好東西,不知道阿音爲什麼會放過它們。

周圍還零星分佈着一些,有大有小。這就是菇窩。

茶油紅菇烏雞湯,李家溝女人坐月子的神品,不過這東西實在是太難找,良子嬸,杜姐,都沒有這個口福。

李君閣將長大的紅菇都摘下來,大致有七八朵,剩下的留着晚上再來一趟。

想了想,乾脆拿出水壺,兌了些空間水進去,灌嘴裡將周圍地面都噴了一遍。

回到山腳,將毛梨兒放在阿音身邊的果盤裡,對阿音說道:“這東西你怎麼不摘回來?”

阿音一看說道:“這個我不認識,紅豔豔的,不敢亂摘。”

李君閣笑道:“這個可是好東西,叫紅菇,菇本身不太好吃,但是吊出來的湯鮮美無比。”

說完還對阿音認真地說道:“除了養血補虛,還治腰痠腿痛,昨晚……”

然後被阿音一個毛梨兒打跑了,轉了一圈又折回來,嚷嚷着毛梨兒可不能浪費了。

紅菇這東西不能中午就吃,跟香菇一樣,鮮吃就瞎了,得製成幹品後再入菜。

比起鮮蘑菇,幹蘑菇中的物質更易水解成鳥苷酸,而鳥苷酸就是蘑菇鮮味的主要來源,純鳥苷酸,鮮度是味精的幾十倍,這就是幹品蘑菇吊湯味道更香濃原因。

將紅菇撕開放炭火邊烘上,李君閣開始做飯。

將那天麻頭抓來的野雞切塊過油翻炒,然後下醬油八角香料,丟塊冰糖,加水咕嚕起來,再下昨晚炸過一遍的大腳菇,蓋上蓋子去蒸飯。

昨天的魚窩子也不知道進魚沒進魚,李君閣搬出老安德烈送他的漁具,往進水口灣子外緣的窩子處打下四根遠投竿。

遠投還帶浮漂,不過這漂底部是一個小金屬圈,可以在魚線上自由滑動。

魚線上有一顆小小的硅膠太空豆,可以直接過竿上的瓷圈,不影響收線,但是又可以把浮漂定在線上。

這方法叫帶漂遠投法。

打好竿子,李君閣將躺椅擺到海竿旁邊,然後將阿音連人帶筆記本抱過去放下,然後又並排擺了一張躺椅,將小桌子搬了過去,自己也躺到了躺椅上。

阿音就笑道:“這才三天,就感覺自己都懶得不行了。幾天裡我就洗了幾個碗。”

李君閣笑道:“本來就是出來玩的,何況你還處理公務呢,你是在檢查論壇?”

阿音說道:“沒有,我在給爸媽發照片,還有我們的飯菜,讓他們放心。”

李君閣摸出手機看微信,裡邊有個家庭羣,果然老媽在裡邊絮叨,直到阿音將營地環境,麂子,野雞野兔,各種河鮮照片發上去後,話才少了,風景圖片只說了一句簡單的好,剩下就是讓兩人爬山的時候要小心。

懶得發言,李君閣又開始瀏覽李家溝村民羣,看大家的聊天記錄。

用李君閣的話說,這叫時刻掌握思想動態。

最近李家溝的新鮮事情很多,什麼拜風豬真拜風了啊,龍首橋撈出石板了啊,蛤蟆仙老團魚不喜歡動了啊,哪位釣友上大魚了啊之類。

第五百二十一章 準備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水白菜第九百一十七章 銀杏第一百零二章 路亞團抵達第三百八十六章 鵝蛋金第二百五十二章 八刀蟬第八百二十八章 撈龍船第二百零五章 山歌招雨第一百九十三章 乾燒鯽魚二百二十八章 上樑(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教小孩做飯第一百八十三章 比翼雙飛《李氏宗史?良儲公傳》第九百二十七章 帶着貝爾去打野第八百八十九章 紀錄片不一定真實第九百一十七章 銀杏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六百五十章 風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藝術總監第四百一十章 出師不利第九百五十三章 休閒農業第一百五十章魔芋燒鴨子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七百四十章 雞卜第三百九十七章 搞藝術的又來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迷宮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進第六百五十七章 唯唯的陷阱第七百三十三章 進入第四百四十章 同道中人第二百八十三章 婚禮進行時第一百八十七章 送藥第三百二十三章 猴頭菇第七百九十七章 喂鳥第九十七章 新村長第四百七十八章 織布機第四百四十章 同道中人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火單第八百章 三個臭皮匠不如諸葛亮第一百八十一章 溜索體驗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鬥碗第六百三十三章 PARTY第八百七十七章 荷葉風雞第六百九十一章 結賬第二十章 收集第七百五十一章 埋酒第九百九十二章 趕第一百三十一章 箭豬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路第三百零六章 世界大賞第一百零八章 斬竿第四百二十二章 污水處理廠第一百八十四章天書崖,燕子洞,懸棺第六百零九章 告全體村民書第四百零九章 DS和DT第六章 塘釣第四百五十六章 烤魚 水桶第一百七十一章 買鼠幾句話第五百二十六章 前期工作第十三章 神奇第六百零七章 苗娃嘴裡的種肉第四十七章 平事兒第九十九章 師兄和教授第六百六十七章 長街宴第六百五十一章 藥師叔的字派第五百六十七章 神技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第十二章 竹竿(二)第六十章 於曉蓉第一百三十三章 主人杯第六百零九章 告全體村民書第三百六十五章 放流活動第三百二十五章 金花茶第五百七十五章 打連槍第三百八十七章 黔州會館第八十二章 冰粉第四百六十七章精鹽和芒硝第六百五十五章 自然之法第八百九十章 精神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量活第四百三十四章 鋤禾日當午第二章 豆花飯《李氏宗史?龍天氏阿音傳》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棧道上山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七百八十八章 製藥第八百六十九章 扯證第二百七十章 盡孝與盡心第三百零五章 蘭展續詩第七百六十章 紅菇湯第五百零九章 二皮的童年第九百六十三章 過年好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山第八百七十七章 荷葉風雞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九百九十章 指揮中心第六百五十四章 附之驥尾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雲鄉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