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

初七,李家溝開始民俗大遊行。

今年的民俗大遊行,祠堂前面大廣場推出了很多風味小吃,還有地方特色的小手工藝品。

渾水粑,豬兒粑,黃粑,青團,玉麥粑粑,肥腸粉,雞湯冒粉絲,鴨血粉絲,冒菜,素小面,墨魚燉雞面,雞湯抄手,糖油果子……

還有很多現場手藝展示類的小吃,比如拉麻糖,敲麻糖,現壓芝麻糖,花生酥,米花糖,牛軋糖……

李君閣還特意打了電話讓涼粉大叔過來,挨着美嫺牌渾水粑搭夥,糉粑芋頭繼續操持四言八句老本行,這次配上了王婆婆送他們的金錢板,那是如虎添翼,一老一小一熱一涼賣得飛起。

苗家人今年也開了一溜攤位,豆粉黃糖裹餈粑,紫米糕,白米糕,葛根粉,蕨根粉,熱米酒,稻花薰魚,香茅烤魚,油炸各色蟲子……也是廣受好評。

工藝品如彩紙豬兒蟲,彩色的紙壓成摺疊的蟲身,前頭一個硬紙殼做的蟲腦袋,裡邊配上泥球當配重,一根棍子穿起蟲尾,一根細線連接棍子頭和蟲頭,拿手上輕輕一晃,豬兒蟲便左右蠕動。

還有其它如鳥哨,布老虎,布猴子,各色香囊,虎頭帽子,鞋墊,坐墊,竹器,竹絲編……

苗家人也支了攤位,各色銀飾,小蘆笙,小莽筒,小花弩,小花弓,小銀刀,牛角柄刀,魯班鎖,雞血藤鐲子,黃藤簪子,小木藝的勺子,盤子,擀麪杖,筷子,牛角梳子……

篾匠叔也被李君閣請了出來,現場表演最新入選非遺的項目,竹器燒花工藝。

用毛筆蘸着酸性水,在楠竹筆筒上飛毫作畫,畫完後楠竹桶表面看不出有何變化,不過只需要在將幹未乾之時,拿酒精噴燈一噴,竹筒上就會奇蹟般出現山水,花鳥,人物,書法……就跟水墨畫一模一樣,而且濃淡有致,吃墨極深,擦不去抹不掉。

秋丫頭作畫,篾匠叔負責調酸,查驗吃酸程度,開燈噴火。一大圈遊客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看得如癡如醉。

不需要寫畫太多,秋丫頭只需要寥寥數筆,一枝竹葉,一叢蘭草或者一個蓮蓬便躍然於筆筒之上,再搭配一句詩詞,從篾匠叔手下一過就是雅緻玩意兒,那是出來一個就被買走一個。

沒一會遊行隊伍又過來了,廣場上又是一番熱鬧。

……

歡樂還留在李家溝,不過大多數人已經休完長假,坐進辦公室。

心還沒收回來,拿出手機瀏覽下新聞,那是常態。

然後手機就放不下來了:“快快快,重大新聞!”

……

首都,大會堂,蜀山自然保護區成立暨重大發現新聞發佈會。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所,環境生態研究所,山水基金,國家相關部委,在此舉行記者招待會。

全國各家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各外媒駐中國記者站,各路人馬齊聚一堂。

發佈會司儀在話筒前說道:“各位媒體朋友,今天中科院幾個研究所負責人,和山水基金常務理事長,國家各部委,在此發佈我國最新的重大發現。”

瞿院士用激光筆調出一張圖片,現場頓時響起一片驚呼。

瞿院士說道:“這是幾個月前,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在蜀山考察時,發現的一種大型貓科動物,經過我們和古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究,該物種爲公認於明代萬曆時期已經滅絕的——霸王猇!”

“大家可以看到,圖片中的霸王猇,爲一雌一雄共同生活,經估算雌猇體長二點五五米,體重一百三十千克,雄猇體長二點八五米,體重一百九十五千克,屬於大型貓科動物中體型較小的一種。”

“大家在看這張特寫放大圖片,該種齶部發達粗壯,咬肌厚實,磨齒較大。前掌寬大,身體粗壯且修長。”

“其皮毛背部爲黑色,身體爲暗紫紅與黑相間的底版色,腹部顏色較淺,爲紫紅色。身體花紋呈柳葉狀黑白灰三色條紋從頭頂至尾臀部順向分佈。”

“相對其他貓科動物,其額頭寬大,吻部短,臉部有麻點。這是霸王猇獨立與其它貓科動物的顯著特徵。”

“截止目前,我們已經獲取了其毛髮,糞便,足印,抓痕等實證。從其毛囊DNA分析,是一個獨立的物種。目前我們將之歸類爲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貓科大型貓科動物屬,霸王猇種。”

“大家再看這幾張圖片,對其生活習性的初步研究表明,該物種善與爬樹,隱匿,和短距離伏擊。雌雄結合後終身相伴,協作捕獵,共同哺育幼子。能襲擊落單的野豬,林麝,甚至是獼猴和豺,狐狸等動物。”

“請再看這幾張圖,這些資料,是我們蒐集的相關民間傳說,歷史文獻,確定其在歷史上的活動範圍和消失時間。”

“除了上述那些證據,最爲重要的是,圖片上這對霸王猇,我們已經給它們安裝上了GPS定位跟蹤器!今後可以持續的研究這個物種的習性!”

臺下的記者們頓時炸了。

瞿院士伸手製止了記者們的騷動,繼續說道:“從當前分析來看,霸王猇爲中國特有種,目前存世數量,最樂觀估計不到百頭,僅分佈在蜀州盆地南部河谷丘陵和雲貴高原結合部。”

“那裡植被繁茂,氣候條件,地理條件非常複雜,人跡罕至。外界僅有兩條通道相通,且交通異常不便。這爲這個物種留存下來提供了有力的保護。”

“但是我要重點說明的是,當地生活的村民,懸天寨和李家溝的鄉親,一苗一漢,世世代代共同守護着那片山水。他們有着良好的生產習慣,生活習慣,狩獵和採集習慣。他們從不向大山過多索取,而且自發形成了一套與當地相適應的自然環境保護法則,並將之傳習了下來。”

“正因爲有了這些可愛可敬的鄉親們,霸王猇這個物種,才得以在蜀山留存下來。”

瞿院士說完之後,臺上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在這裡,我們向懸天寨和李家溝的鄉親們致敬,感謝你們爲守衛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物種多樣性,做出的巨大貢獻!”

臺上諸人,無論是研究學者,政府高官,基金會大佬,一齊深深鞠躬!

臺下閃光燈閃成一片,記者們的手高舉如林。

一位記者問道:“瞿院士,請問霸王猇的發現者是誰?是你嗎?”

瞿院士笑道:“不是,我們中科院聯合科考團抵達李家溝的時候,是由當地村民李君閣,何長生,懸天寨育龍天老爺子擔任的嚮導。”

“後兩位本身是當地獵人,對蜀山地貌環境非常熟悉。前一位除了熟悉當地地貌環境,還是一位返鄉大學生,對特殊物種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認識。”

“當時我們在蜀山一個叫苦人窩的地方紮營,是李君閣在營地後方山谷的頂峰處發現了獨特的糞便,毛髮和抓痕,這些發現引起了他的重視,於是便將這些都蒐集了起來,交給我們進行研究。”

“等我們回到首都,完成DNA樣本分析之後,又是他和育龍天老爺子,還有山水基金李家溝保護站站長任唯唯一起,在苦人窩周圍佈設了紅外攝像機,獲取了大量霸王猇的活動資料。”

“他們的運氣也不錯,在去取回紅外攝像機內存卡的時候,拍攝到了一段非常珍貴的視頻,是霸王猇在白天活動的視頻,這讓我們對蜀山的物種生存狀態,競爭狀態,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因此,霸王猇的發現權,應該屬於李君閣,育龍天和任唯唯三位同志。”

另一位記者問到:“瞿院士,自從中科院三家研究所對國家提出建立蜀山自然保護區的動議之後,我們邊關注過李家溝。據我們所知,這位李君閣,目前是李家溝集團的總裁,而且該集團成長迅猛,請問您有沒有生產生活和環境保護兩相沖突的擔心?”

瞿院士笑了:“我在李家溝的時候,和皮娃……啊不李君閣同志討論過集團的發展思路,李家溝集團走的是綠色有機農業的路子,李家溝和盤鰲鄉今年會成爲有機農業的大基地,他們種植果樹,培育林下藥材,培育蘭花,石斛,種植有機當地品種水稻,繁育珍稀淡水河鮮,養殖本地特有的禽類,肉豬……”

шшш ★тt kдn ★¢O “李家溝和盤鰲鄉的環境生態,相比集團成立之前,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目前通過一年的養地,盤鰲鄉段的土地,農藥和化肥殘留已經降到了非常低的地步,明年他們的綠色農業基地,將擴大到整個盤鰲鄉。”

“正是基於這麼大範圍的綠色生態環境面積基礎,我們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準備將我國特有珍稀動物朱䴉,在李家溝進行遷地保護,如果成功,我們今後會陸續移送其它適合在李家溝生長繁育的珍稀鳥類。”

“除此之外,他們從事旅遊第三產業,各民宿,遊客中心,苗寨,使用的是綠色天然無污染製劑,他們的垃圾分類處理,並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環能處理工程,可以說整個盤鰲鄉,有着我國最乾淨的土地最潔淨的水源。”

“更爲重要的是,三年前他們還是小公司的時候,就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劃和目標。當年他們培育的那些珍稀物種,現在已經可以反哺大自然。這種意識,和他們千年來的傳統息息相關,他們其實早已做得比我們現在疾聲呼籲的還要好,好了很多很多。”

“因此我充分相信鄉親們的智慧,相信鄉親們的責任心,對了,現在還多了榮譽感。相信今天過後,全國人民,都會爲他們感到驕傲!”

第三百二十章 小獼猴第一百六十章 照雞第七百七十四章 英武少年第一百六十三章這個冬天會很忙第一百四十八章 採訪第七百二十八章 觀賞魚大會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聞發佈會第二百二十三章 木匠也非遺第九百三十三章 閔鄉長買豬記第二十二章 爭論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釣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四十章 暢談第一千零二章 小鐵人第三百章 觀衆的投票第七百九十一章 最佳攝影第八百一十三章 百億產業第八百八十六章 半成品樹屋第二百七十六章 鄉下婚俗第四百四十七章 友誼村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年好第九十六章 鱔魚第九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五百六十八章 戒指第九百一十三章 追媳婦第一百一十四章 號鼓之謎第三百八十二章 紅外攝影機的收穫第六百九十八章 金齊之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烤肉第六百五十九章 恐怖故事之夜第九百三十二章 無娘果第五百零九章 二皮的童年第八百八十二章 比賽第五百一十六章 皮皮蝦,無名異第五百八十二章 秋丫頭上門第九章 四爺爺第八百一十三章 百億產業第五百六十五章 蕭灑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第六百二十八章 有人成功過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二十四章 又把棋下大了第七百二十二章 二十斤以下是小魚第九十九章 師兄和教授第三百一十四章 考察六人行第七百零五章 望天鱔第四百七十六章 木薯粉,新棚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堂哥的新飯店第一百八十二章 上門做飯第四百零二章 六人行第七百四十三章 苗家婚禮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八百九十四章 盜竊案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三娃的頭牌和底牌第七百零九章 以後的日子第二百六十七章 薰臘肉第九百五十六章 雙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離真正的青花還差得遠第五百八十一章 火了第一百七十章 第二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三十八章 賣蘭第七百八十四章 地上虎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近科學》又來了第七百六十章 紅菇湯第三百五十三章 古代工科狗的悲哀第七百六十九章 地下水口第九百五十四章 釣魚餌第一百四十七章 攝製組第二百五十六章 空中搏擊第四百八十二章 木桌,晾漆第六百五十七章 唯唯的陷阱第七百四十三章 苗家婚禮第九百四十一章 入選第四百四十九章 阿瑟第九十八章 手藝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三百二十二章 星光鬥魚第五百六十七章 神技第四百五十八章 竹樓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師第一百二十二章 混血丫頭第五百四十七章 儺技第四百九十一章 安牆第九百一十九章 好東西第八百七十六章 中西結合的料理第五百一十四章 寓教於樂第六十七章 捉迷藏第五百九十九章 該找助手了第六十六章 暑假暑假第三百二十章 小獼猴第一百七十八章 冷鍋魚第三百五十六章 花弩毒箭第四百九十章 朱羽玄牙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懂科學第一百零八章 斬竿第八百七十七章 荷葉風雞第一百零一章 司二準,秋丫頭第三百八十章 蛙場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