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汽鍋雞

這是一道滇州名菜,夾川人也愛吃,不過做得不多,跟多的選擇是下飯館。

李君閣家現在烏雞,天麻,那都是上品中的上品,去老媽後院菜地邊上蠻竹林中雞圍子裡抓來一隻剛開始生蛋的嫩烏雞,洗剝乾淨後再砍成三釐米見方的小塊。

將雞塊下開水鍋氽燙,然後洗淨擠幹,去除多餘的水分。

找來幾塊姜,切片,然後又找來幾棵蔥,切兩段,用刀背拍鬆。

將雞塊碼放進汽鍋內,不超過汽鍋的三分之二深度。

擺上蔥姜,火腿片,適量雞油改的薄片鋪上去。

將汽鍋蓋好,把汽鍋擺放到加滿水的湯鍋之上,用麪糊將蓋子邊緣糊上,以免漏汽,再放到火上煮。

汽鍋內切不可放水,所有的湯水最終都來自於蒸餾過程。

然後找來兩個新鮮天麻,洗刷乾淨後切成薄片,再尋來一點枸杞備用。

接下來熬雞油,處理雞雜。

湯鍋的水開了,蒸汽開始通過汽鍋中間的汽嘴將雞逐漸蒸熟。

蒸餾過程中,由蒸餾產生的蒸餾水,會一點點通過蓋子凝結滴入鍋中,最後和烏雞塊一起形成滋味濃郁的雞湯。

這時節的菜蔬,吃的是一個嫩氣,李君閣在香港和唐建凱Jack品嚐粵菜的時候,對一道菜讚不絕口,當時找來大師傅教過,今天準備試着露一手。

其實這道菜非常簡單,粵州幾乎家家都會做,椒腐通菜。

通菜其實就是蜀州人叫的空心菜,藤藤菜,不過粵州人說啥都講究一個口彩,比如豬舌頭叫“豬猁”,通“諸利”;空心菜叫“通菜”,那就是和“通財”諧音了。

也是一方有趣的民俗習慣。

空心菜有兩種種法,一種是水生的,一種是旱地生的。

水生的非常嫩,椒腐通菜一般用那個來做。

這是蜀州農家家家必種的菜蔬,李君閣家雖然搬進了大別墅,但是如果不讓奶奶老爸老媽在後山開點地出來弄成菜園田地雞棚子,他們早上起來就會手腳都找不到放處。

來到菜園,摘下新鮮的空心菜,幾個燈籠紅椒,又見野水芹長得實在好,也忍不住採了一把。

汽鍋蒸了兩個小時,老爸老媽帶着藝術家們回來了,董麗霞頭上還多了一個花冠,不知道是從哪個孩子手上要來的。

見到李君閣在廚房裡邊忙活,董麗霞笑道:“皮娃還能上竈呢?”

李君閣正拿着菜刀切臘肉,聞言笑道:“開玩笑,李家溝的男人,個個都是竈上主力,不過一般不做,得來客人做硬菜才下廚。”

奶奶說道:“孩子太忙了,可有時間沒吃到皮娃做的飯了。”

李方玉說道:“你們先聊着,我有點靈感了,怎麼把高腔山歌改得更動聽,可還得傷點腦筋。”

李君閣笑道:“今天一道天麻汽鍋雞,就是給藝術家們補腦的,李老師還有半個小時開飯,到時候我們叫你。”

將汽鍋的麪糊去掉,揭開蓋子,將蔥姜揀去,只留其味逼腥,再挑去雞油片,加入天麻片和枸杞,灑上鹽,蓋上蓋子繼續蒸制。

這邊先炒了個泡椒雞雜,在炒了個臘肉乾辣椒炒水芹,然後鍋裡放油,加入青紅椒絲和蒜蓉。

爆香後加入白腐乳和腐乳水調和成的醬汁。

炒香後先放空心菜梗,炒斷生再放菜葉和剩餘青紅椒絲,加上少許鹽出鍋。

配上之前的香腸,豬舌,耳朵,尾巴組成的臘味拼盤,一頓飯就算做好了。

汽鍋上桌,大家圍攏過來開飯。

汽鍋雞做法很簡單,作料很簡單,但味道很醇正,湯味的濃郁和李家溝傳統的烀雞湯的清香完全是兩種滋味。

揭開蓋子,頓時熱汽撲面,香溢四座。

雞肉已經完全脫骨了,滑嫩異常,湯鮮味美。

李方玉先忍不住了,挑了一塊雞肉放碗裡,筷子輕輕一撥,骨肉分離,夾起肉放嘴裡,頓時大讚:“好!好好!這個比我在雲南採風時吃過的汽鍋雞還好吃!”

李君閣給藝術家們拿碗勻湯,笑道:“這個菜沒什麼技巧,拼的就是食材,這個烏雞是現殺的跑山雞,天麻也是現從培養箱裡挖出來的新鮮天麻,因此味道好也正常。”

“不過我們得先把湯喝了,各位藝術家這兩天費腦筋了,因此上需要好好補一補,這藥效都在湯裡邊呢,趕緊嚐嚐湯味。”

董麗霞喝了一口,笑道:“要是什麼藥都是這個味道,那就沒說的了,天天吃都不抱怨啊。”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李君閣又給自家人也將湯盛上,說道:“奶奶,這空心菜的做法是我去香港跟粵菜師傅學的,你沒吃過,趕緊嚐嚐吧。”

奶奶挑了一筷子嚐了,說道:“這菜不錯啊,三娃的農家樂是不是也可以做起來?”

李君閣笑道:“這個也難說就一定受歡迎,我們夾川的空心菜現在大多都是旱地栽種,也沒有習慣吃這麼嫩的,要吃還得改種法。”

董麗霞有問道:“皮娃這個炒臘肉的是芹菜嗎?怎麼和我們平常吃過的芹菜味道不一樣?有點筋勁?”

李君閣說道:“這是水芹菜,算是一種半野生的野菜吧,炒臘肉味道很不錯的,我們李家溝人常吃。”

童逸說道:“你們這裡的野菜可真多啊,今天出去逛了一下,滿山滿谷都是蕨菜,怎麼都沒人採?”

李君閣笑道:“現在更沒人採了,以前還打打豬草;後來直接用紅薯藤,紅薯;再後來村裡改了民宿,大家也不養豬了,就更沒人採了。倒是遊客們來採得多。”

“不過這東西也不能天天吃,偶爾改善下口味,吃個新鮮勁就可以了。”

李方玉說道:“我怎麼覺得你們傢什麼東西都好吃?不行我去弄碗飯,這臘肉下飯指定巴適!”

李君閣說道:“其實蜀都的川菜泰斗金老也這麼說過,我們這裡的菜蔬都是施加的有機肥,加上現摘現吃非常新鮮,所以和城裡邊味道不一樣。”

李方玉就對童逸笑道:“小童,路上還擔心來鄉下會受苦,怎麼樣?這分明是享福啊!”

童逸說道:“我現在只擔心舞美設計達不到司導和皮娃的要求,這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要是出來的活配不上這菜,那可丟人丟大發了……”

董麗霞說道:“你別鬧了,那麼多素材還不夠你折騰的?我這裡纔是頭皮發麻,這空中舞蹈怎麼弄,現在還沒個抓拿呢!”

李方玉笑得跟個偷到雞的狐狸:“我倒是佔了個大便宜!今天拉着阿音聊了半天,苗家那部分場景,這音樂基本就是現成的,我只需要把漢家那幾首搞定就成。”

李君閣說道:“不存在的,我們慢工出細活,各位儘可以慢慢想。”

董麗霞苦笑道:“怕還真不行,我們背上還揹着文化廳的任務呢,還是要抓緊,繼續挖掘素材開腦洞吧。”

次日下午,等漢苗龍舟隊到達匏瓜湖的時候,就見地上已經用木條木板釘出了兩個龍船的形狀。

旁邊還擺着一個鼓,這是用來打點子用的。

煥邦叔腰上彆着一個王婆婆教學用的小喇叭,帶着耳麥:“今天開始練習動作,龍船是一個集體項目,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動作一致,力道大小,比不上動作一致重要!”

說完讓兩隊人馬進入龍船模型,開始一步步的分解動作。

東方叔和煥邦叔還在船幫邊上牽起了麻繩,對每一個動作所應該達到的位置做了標定。

“一!”

衆人做好姿勢,兩人拿着細竹棍子開始挑錯。

“二!”

“大力你身體前傾不夠,看看前面的人,誒,這纔對了……”

“阿銅你的槳偏的自己不會看嘛?還有高度也不對……”

“三!”

“這次還可以……苗娃不要爲了多划水就太靠後,你這樣接下來還原動作做不利索,好,四!”

“好,五!還原……看,這就不對了吧?你們現在還是剛開始時候的動作嗎?都想想!一個個平時不是都挺機靈的?抖包袱說笑話一個比一個來得,把那聰明勁兒用這上頭啊倒是!好再來,一!”

結果一直到晚上九點,鼓點兒還是沒有用上,近百人的動作要形成整齊劃一的肌肉記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一直操練到晚上九點,煥邦叔才說道:“知道自己有多差了不?要是真按照這速度劃龍船,你們自己說是多慢?多慢?!就這都還不整齊呢!這眼看就只有一個月了,一天都不能耽擱啊,誰要是不請假就不來,我就去你們家裡找老的理論!”

……

李君閣感覺自己好充實,每週只有四天處理集團事務,閒下來還要和藝術家們討論劇目。

每天上午得去忘憂谷跟着石鶴老頭練體操,下午又要去匏瓜湖練划船。

剩下三天上山,拍攝萌虎們的日常。

時間一轉就進入了四月,五溪仙黃有的謝了,有的陸續變成了蘭蓀,碧波玉龍卻又展開了它奇特的身姿。

李家溝的油菜花也逐漸開始謝了,結出了一個個嫩綠的菜籽莢。

藥師叔樂得不行,聽說今年的蜂蜜那真的叫大豐收。

草叢中的蟲子開始多了起來,螢火蟲海那裡還保留着原生態,周圍建起了小欄杆,現在又開始三三兩兩地出現螢火蟲,晚間去那裡的遊客們也越來越多。

不過其它蟲子就不那麼受待見了,丁老開始組織人手,進行生物防治工程。

第四百五十四章 上島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詩套路第三百八十六章 鵝蛋金第七百五十二章拍廣告第七百一十五章 苗家起源第七百三十八章 學習系統第五百九十三章 接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打壞東西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巖蜜第二百三十五章 卯日打餈粑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電影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震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四百三十五章 篾匠叔的日子第二十一章 趕場第七百六十章 紅菇湯第七百九十二章 防範未然第十四章 葫蘆溪第二百六十一章 麂子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九百一十二章 滑板比賽第四百四十五章 覲見第九百八十一章 砍牛第六十五章 娃子們回來了第七百九十九章 周光華第六百六十八章 小長假第五百六十五章 蕭灑第三百零七章 訪談第一百零一章 司二準,秋丫頭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二百六十四章 黑頸長尾雉第五百七十六章 王良厚第九百二十三章 回家第八章 祠堂第五十一章 開張第一百三十章 野餐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青山的白胖子第六百五十二章 到處得罪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湯魚第五百二十四章 風鈴第四百三十章 哥大五人組再次到來第三百零五章 蘭展續詩第四百九十二章 水晶蒸餃,新房子第四百九十七章 蝦和田雞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麻將第九百五十九章 遊覽哥大第四十六章 衝突第九百七十四章 新收穫第七百七十四章 英武少年第八百九十九章 小英和小東東第八百三十一章 產仔第二百八十八章 講法第八百五十一章 產卵第一百四十八章 採訪第三百四十六章 石號完工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廣告第八百四十章 六個一工程第九百五十六章 雙中第七百三十章 巴拉克第二百一十六章 飛劍鏡頭怎麼拍第八百一十三章 百億產業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棧道上山第九百三十二章 無娘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藝術總監第八百七十三章 羊癟湯(求一波票票)第五百七十五章 打連槍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火單第五百八十四章 豆豉魚 豌豆尖第三百八十一章 鬥魚出世第三百九十二章 前人栽樹第二百九十六章 《五溪河上的制竿師》第一千零二章 小鐵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二十七章 下套第二百三十五章 卯日打餈粑第四百一十七章 又見涼粉大叔第二百八十八章 講法第八百零二章 霸王猇第三百八十八章 荔枝節第九百七十六章 鼓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紅星第五百六十九章 山上過年第八百七十四章 配種(求票補補)第六百七十六章 香港第七百七十章 洞穴魚類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買鼠第五十四章 僞蘭花(求推薦!)第五百一十一章 笛子,音樂第三百四十三章 導師和師兄又來了第六百零七章 苗娃嘴裡的種肉第七百七十二章 稅務局第八百六十九章 扯證第八百二十七章 龍船在哪裡第一百六十七章風起青萍之末第五百九十六章 師母第四百八十六章 漆器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堂哥的新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