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牛

不過情況也有特殊,比如氣候不好,天時有變,寨子裡牲畜家禽大批集體死亡,或者出現奇異的自然現象,就有祭師殺雞占卜,看看是不是該舉辦鼓藏節,如果卦象是應該舉辦,那也可以舉行。

懸天寨這次鼓藏節,明顯就是跟天時有關。

先是洪水,再是雪災,育爺爺心裡頭有點慌。

路上和李君閣低聲交流:“山裡的野物也有些異常,開春後寨子裡有些晚上常能聽見怪聲,像是蜀山野獸的嚎叫,但是分辨不出來是啥。”

“還有蛙場的石亢也躁動過幾回,野鳥也莫名其妙地夜飛過好幾次,你們山下有什麼奇怪的動靜沒有?”

李君閣還真沒注意過這個,被育爺爺一提醒,方纔回想起來:“大呆它們以往一直都是住後山棚子的,今年有兩天早上起來發現它們睡在敞壩上……”

“對了還有一回斑鱉到了晚上不回石窩石縫,在池邊休息區打堆……不過這些第二天就都恢復正常了,你不說我都忘了……”

育爺爺說道:“這就是天時不對,你也別往外瞎傳,有個數,反正今年加些小心吧……”

接着話題便被新加入的隊伍打斷了,隆安寨的老坎爺,領着寨子裡的後生來匯合了。

這是四里八鄉的大事情,老坎爺和育爺爺也是老交情了,一眼看到李君閣:“哈?!皮娃!今天你可變成少數民族了!”

李君閣趕緊陪笑拱手:“老坎爺,可是好久不見了。”

老坎爺拍着李君閣的肩膀:“這姑爺真精神啊!可惜我沒有阿音那樣的漂亮孫女……”

李君閣嚇得臉都白了,趕緊擺手:“就算有也晚了!我對阿音忠心耿耿天日可表!”

老坎爺就一臉的不耐:“瞧你那點出息!這麼大老闆了還怕媳婦!”

李君閣笑道:“過的過不得,先要問堂客!這是我李家溝的優良歷史傳統。”

老坎爺直接給了結論:“那就是一窩的耙耳朵!”

育爺爺笑道:“趕緊趕路吧!後邊事情還多着呢!”

老坎爺笑道:“得,從今天開始,啥都得聽鼓藏頭的,走吧!”

人越聚越多,林凹寨的酸老鴰,五里鄉的老扁頭……一路路把寨都帶着人馬趕了過來。

這些還只是先頭部隊,每村每寨立有自己的鼓藏旗,由精壯後生們扛着,有的寨子還有五六面,那種是幾個家支構成,實力均衡的村子。

鼓藏旗是高高的老楠竹竿子,頂上插着雞毛,高達十幾米,然後下來是去葉的枝杈,上面掛上一長匹的藍花蠟染布,半米寬,長度足有八米。

李君閣看得暗暗心驚,這陣仗要是放到不明真相的封建王朝地方統治者眼裡,那就是扯旗聚衆!再加上大肆殺牛,妥妥被解讀爲準備出山造反啊!

也不知道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樣從誤會起頭的殘酷鎮壓,要真有,那苗家人才是冤得一比。

別看幾個鄉鎮,那也是一個小社會,不管平常關係親疏遠近,時逢同宗大節,誰要是拉橫扯絆子,一寨人都會被大家小瞧。

因此雖然一路上老扁頭和老坎爺還是鬥嘴不斷,不過只要育爺爺一聲招呼,兩人立馬乖乖閉嘴。

一路來到八溝鄉,李君閣一看這裡聚集的人馬,不由得又是一驚:“我的個去……”

老癟爺和龍界也帶着大部隊在這裡等着了,五百頭大水牛,把八溝鄉的大遊方場堆了個滿滿當當。

一路下來,李君閣已經知道鼓藏節一般是殺水牛,雖然也有殺黃牛的,但是很少。

育爺爺領着各位把寨和老癟爺打招呼,龍界則和李君閣親切握手,很有點兩個方面軍會師的派頭:“二皮哥,你交代的任務,可算是超額完成了。”

李君閣摸着一頭大水牛的犄角:“這玩意我是不懂,不過看着都是好牛,你看把寨們都笑開花了。”

龍界笑道:“養牛沒問題,這本來就是我的專業,問題是老癟爺選牛的那套法子可把我折騰壞了。”

李君閣笑道:“是嗎?我看這些牛跟平常見到的大水牛差不多啊……”

龍界叫苦不迭,跺着腳道:“可別差不多!差太多了好不好!”

“你看這頭牛,牛旋五個,四個在四條腿上部正前,另一個在兩眼連線鼻樑的正中,這是最好的。頂級祭牛。”

“次一級的就是後腿上少一個,再次就是後腿上少兩個……好多門道的。”

“除了彩頭還有忌諱,比如牛旋長在眼窩下的不能要,那樣主流淚,流淚意味着妨主……”

“毛旋長在小腿上的不能要,那樣主家人勞碌,奔波流離……”

“除了看牛旋,還要看角、毛、牙,尾,蹄……反正整得跟人看痣相面似的,樣樣都是一堆說道。”

“我稍微提點意見,老癟爺就把古歌搬出來,說什麼‘到東方去畫旋紋,到東方去安犄角……’說是按苗家要求,祭祀的牛牯不但要雄建膘肥,還要犄角圓潤、旋紋清晰,位置恰當……”

“關鍵所有長輩都站在他那邊,你叫我上哪兒說理去……”

李君閣拍着他的肩膀:“那你現在就是苗家半個民俗專家了,這些東西外人想學都學不着,恭喜恭喜。”

龍界說道:“這要不是自己族裡的大事兒,真不會費這個力氣!哈哈哈哈……不過這套本事,估計苗家裡也沒幾個會的了……”

“你說得還真對,起碼選苗家祭牛,現在我龍界就是一等一的專家!”

李君閣問清楚水牛數量,說道:“苗寨四百零三戶人家,你怎麼運了五百頭過來?”

龍界笑道:“主要是怕有閃失,再說懸天寨人有的是錢,好些人家見到有多的,肯定也會認多認一頭,祖宗也會更加高興不是?”

李君閣拍着他的肩膀:“想得當真周到!你這樣做生意,不怕不發財!”

接下來就是趕牛上山,五百頭水牛,十五里山道,中間的難題也是不計其數。

好在人心齊泰山移,加上李君閣這身憨包力氣,那是比水牛也不遑多讓。

不行還可以用空間草引誘一下,加上白大它們還能幫着趕。即使這樣,等將五百頭牛趕到山上,月亮都過了中天了。

這麼多牛可不能趕到寨子裡去,山口那一片坡地早給圍成了畜欄,牛就養在這裡,還有個專有名稱,叫“牛塘”。

寨子裡男女老少都趕過來了,認自家的牛。

聽說還有多的,不少人家就驚喜得不行,表示要多來一頭,九十七頭牛轉眼就被認領完畢。

遊客分流系統默默地運轉着,來懸天寨的遊客似乎還沒有發現,自家入住的民宿,主人少了好幾位。

原因無他,苗家人悄悄準備自己過節去了。

細心的遊客們還會發現,大部分民宿裡邊,住着的全是苗人,他們不知道在忙啥,卻明顯處於一種緊張和興奮交織的心情當中。

如果再仔細觀察,各家木樓門前,或者外牆邊,都掛起了一些樹枝樹葉,類似於端午節漢家掛菖蒲艾葉一般。

李君閣理所當然地以爲這是爲了避邪,育爺爺一解釋才明白不是那麼回事兒。

原來這樹葉有個古怪的名字,和益母草一樣,功用就是名稱,就叫做“推牛旋兒樹”。

育爺爺摘下兩片樹葉,放進李君閣的衣兜裡邊:“掛了這個樹葉,牛身上的旋就定了,不會長到其它部位去。”

“還有牛會把壞旋藏起來不給人看,要是這些壞旋不被推走的話,會妨害到主人家。”

“門邊掛上這些葉子,就是將壞旋推掉,隨身帶上兩片葉子,也可以保自身平安。”

得,按照李君閣這漢人的理解,這就是牛揹着原罪,因爲傳說裡它氣死了蝴蝶媽媽嘛!然後苗家人就給了它來了一個有罪推定。

天可憐見的,牛旋這東西,是牛自己能藏起來的?

不過要得公道打個顛倒,漢人一到春節就拿着爆竹炸那看不見的“年獸”,細想起來,不是同樣的莫名其妙?

能以一個漢人的身份,得到這場大祭祀的觀禮資格,這已經是李君閣這幾年把形象經營得不錯,算是苗家人心目中的驕傲,外加是苗家女婿身份,才換來的特殊待遇。

所以,閉上嘴巴,乖乖看就是。

除了這個,每家的門檻上邊上還放置了一對水牛角。

水牛角中間用骨頭穿着,看起來仍像一個牛頭的樣子。

李君閣問了一下,結果很多苗家人自己都不知道爲什麼要放置這對牛角,這就又引來育爺爺和老癟爺的一陣唏噓。

育爺爺對大家說道:“老規矩都不明白了……這是用來防止牛魂進入屋內的。等到鼓藏節後,還要把新的牛角加上去。”

說完把自家的水牛角取出來,果然和其它家不一樣,是一塊近兩米高的木板。

板子從上到下,一共分列了五對牛角,大小不一,但是都非常對稱。

最上面的那對最老,不過也最小,翻過來板子背後還刻着兩個漢字:“乙丑”。

往下幾對也是如此。

老癟爺幫着育爺爺將牛角板掛起來,說道:“這個東西后邊還要用,砍牛前還要用這牛角去撞那個砍牛架,老育那又是啥意思?”

育爺爺解釋道:“那是表示新要殺的牛打不贏以前的老鼓藏牛。老鼓藏牛會管着它們,讓它們不會亂來。”

牛買回來之後到祭祀前,都必須精心餵養,除了喂從山下拉上來的草料外,還要給牛喝米湯,寨子裡邊好多人家主人少了,其實多數都是在後山幹這個事情。

喂米湯可不是簡簡單單地拿一桶米湯讓牛自己喝,而是人伺候着用一節竹筒一竹筒一竹筒地將米湯直接灌到水牛地嘴巴里。

懸天寨自己一家人幹這些肯定幹不過來,不過家家戶戶的姑家親戚,舅家親戚陸陸續續都來了,大家合力一起幹,倒也不累。

當然也不可能同時一齊到,禮物也有輕有重。

李君閣甚至打聽到小銀子家有一位親戚,揹着十斤稻穀走了七十里的山路過來,這當真是禮輕情意重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 求婚第二百九十七章 世界蘭展第二百二十七章 上樑(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刷灘釣軍魚第五百八十六章 剪綵,檢查第五十九章 與時間賽跑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嚇第六十三章 水上樂園第一百七十一章 買鼠第五百三十五章 紅魔鬼第七百八十三章 天上貓第八百六十三章 小朱䴉第五百七十五章 打連槍第一百四十六章 走近科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蹺腳牛肉第八百零一章 苗娃學詩第二百零七章 衣鉢傳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趕第九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一百二十七章 席間第一百九十四章 起木樓第九百四十三章 水雲鄉酒店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價荔枝第五百七十七章 動之以情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五百二十二章 熬窯第六百四十一章 失蹤事件第八百七十九章 去首都第六百五十一章 藥師叔的字派第六百三十九章 祖櫻居第四百九十一章 安牆第二十三章 交談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五百零四章 入侵者第二百六十九章 糉粑跟芋頭第六百三十五章 開秧第一百零三章 大鮎魚第三百六十六章 蓋碗茶第一千零四章 後記第一百一十六章 史上最無恥大魚榜第三百七十九章 夜空第九百二十章 河水汗蒸芝麻劍第十四章 葫蘆溪第五百八十一章 火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重啓第六百二十一章 李君玄第八百九十一章 捕獵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見大鱤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擊鼓傳花第一輪第四百二十三章 匪夷所思的解決方案第六百七十一章 忘年號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六十八章 水戰(繼續求票)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言八句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式木樓第九百五十六章 雙中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八十一章 四爺爺的課第六百二十六章 攀巖第六十七章 捉迷藏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八百三十三章 種茶第四百五十五章 可分解魚籠第四百四十七章 友誼村第三百零四章 妖術般的傳統釣第六百六十九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第七百八十五章 動議第一百七十七章 釣友跟釣友媳婦第四百二十一章 水上老鷹抓小雞第六百九十三章 找補得有些狠第六百零九章 告全體村民書第五百三十九章 又見阿瑟第五百八十九章 東西合流第八百六十一章 原詞第八百四十二章 龍舟隊第八百九十二章 驚嚇第二百零一章 牧雁,打耳標第七百一十三章 陷害忠良第七百九十章 玉鷹獎第二百八十四章 四言八句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車賽第一百五十四章廢豬場第七百五十五章 駐紮第一百六十五章又見林旺財第九百八十七章 處置第五百五十章 桃子難摘第七十四章 露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西獅第二百八十六章 果山師傅第三百四十三章 導師和師兄又來了第六百三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九百三十五章 實驗第四百六十八章椰油皁第一百一十二章 孫老第六百四十五章 密室第二百六十八章 接老伯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魚,灌香腸第二百九十八章 冰冰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