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9章 1475.閣員齊聚

不管結果如何,溫園裡總得做些事情給靜江府的百姓們看才行。

在朝中算是老人的他也明白,作爲官員若是沒有作爲,那本身就是種罪責。

他作爲溫哲彥的哥哥,可謂是帶着質疑前來這靜江府任職,需得付出比別人更大的努力,作出更多的事,才能取得百姓信任。

時間緩緩流逝。

轉眼便到二月中旬。

長沙城外冰雪已是全部都消融了,甚至已經有些稍微性急的綠芽自樹尖冒將出來。

有春意。

鼎昌元年的新科科舉也在這個時候正式敲響了鑼鼓。

趙洞庭在科舉頭日出現在嶽麓書院內,給舉生們打氣。

雖然如今年年都有科舉,也再沒有狀元、榜眼之類那樣能剛剛中舉便天下皆知的人物。但這些在新型教育下誕生出來的舉生,文采、辯論等等雖大概遠遠不如以往的狀元、榜眼等等,但若論治政,絕非是以前的那些讀書人可以相提並論。

他們在學府內學到的知識,太具備針對性了。

而嶽鵬、蘇泉蕩、劉諸溫、柳弘屹、石開濟也在前幾日相繼趕到長沙。

因爲北疆還在和元軍對峙,他們今年趕到長沙都是悄無聲息,不再如往年那般弄得沸沸揚揚。

柳弘屹因爲溫哲彥等人之時稍作耽擱,是來得最晚的。

在他之前,嶽鵬等人都已經到趙洞庭面前述過職。

總體而言,現在大宋的禁軍、守軍,都已經有着穩定的建制。

禁軍當之無愧仍是大宋的主要戰力,雖部署在各地,但只要有戰事,都能火速奔赴前線。

守備軍和守軍則算是中堅力量。

有他們,大概可以擔保大宋境內不會發生什麼太過動盪之事。

在西夏、北疆,禁軍中有不少將士陣亡。如今也多數都從守備軍中選拔出將士填補完善。

大宋可以說只要有着充足的後勤補給,隨時都可以應對任何陣仗的戰事。

在柳弘屹到御書房述職完畢以後,趙洞庭便讓張破虜傳旨將蘇泉蕩、嶽鵬等人都宣進了御書房。

當然,還有蘇劉義、鍾健等軍機省、兵部的大臣。

連退休擔任軍機省內閣副閣主的張珏也在此列。

這應該可以說是大宋軍機省內閣自成立以後,首次全部要員齊聚。

衆臣到得御書房後,都是給趙洞庭施禮,“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洞庭面對這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面孔,臉上堆滿笑容,“諸位愛卿免禮。”

然後又讓張破虜兩人給文天祥等人賜座。

在座的這些人,都是大宋軍中的中堅力量。除去鍾健,其餘人都在大宋和元朝、大理等國的交鋒中立下過汗馬功勞。

待得衆人各自落座,趙洞庭笑吟吟又道:“今天咱們大宋軍機省內閣諸位閣臣算是到齊了。朕宣諸位來,是有兩件事想和諸位商議。”

說着看向文天祥,“其一,是朕有意讓軍機令回長沙來和蘇副軍機令共同執掌軍中大事。這事,軍機令已是答應了,朕現在想要徵求諸位愛卿的意思,諸位以爲,興國軍區轄區內諸位將領中,誰最是合適接任軍機令興國軍區元帥之職?”

說完,對着張破虜揮了揮手。

張破虜拿上早準備好的筆墨依次遞給文天祥、張珏等人。

趙洞庭道:“諸位將自己心中最中意的人選寫在紙上便可。”

除去文天祥對此事早已知情,匆匆提筆書寫以外,張珏、嶽鵬等人都是微微思索起來。

他們還是剛剛纔知道這事,自然還沒想過誰最適合接任興國軍區元帥之職。

而這事又絕對可以說是對大宋舉足輕重的。

畢竟,各大軍區的元帥,都可以說是大宋實權最高的人之一。

而在衆人思量的時候,趙洞庭已是緩緩又說起第二件事,“至於第二件事嘛,便是關於進攻元朝之事。從硇洲至今已十年有餘,如今我們大宋總算具備和元朝分庭抗禮的實力,任他們欺凌這麼多年,也該是時候和他們分個高下了。朕有意明年便向元朝發起進攻,在之前嘛,諸位元帥都已經向朕述說過各軍區現在的情況。”

“我們大宋禁軍四十萬,其中地字禁軍需得鎮南海、倭國,怕是無法參與到攻元之戰中。現在朕也想和諸位商議商議,一旦向元朝發動進攻,各大軍區最多能派遣多少兵力,元朝如今也擁有神龍銃、擲彈筒等物,不能再小覷。我們若是不全力施爲,要想打敗他們怕莫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依朕的意思,若是有必要,各主府守備軍都要參戰纔好。”

他說這些話時,語速極慢。話不長,但從開口到落尾,已是幾分鐘過去。

這個時候嶽鵬等人也都是將心中覺得最適合接任興國軍區元帥之職的人的名字寫在紙上。

張破虜將紙又一一收回去,放到趙洞庭面前書案上。

趙洞庭帶着笑一張一張看過。

然後眼神自衆人臉上掃過,驚訝道:“莫非諸位愛卿來這御書房之前,已經商議過此事?”

嶽鵬聞言笑道:“皇上,莫非咱們都是寫的黃華安撫使?”

趙洞庭點點頭,道:“既然諸位都覺得黃華安撫使最適合擔任興國軍區元帥之職,那這件事,便就這麼定下了。”

他是真有點兒吃驚,沒想到嶽鵬他們在這件事上的意見竟然會是相同的。不過這也更讓他放心。

他自己也傾向於讓黃華接任興國軍區元帥之職,如今蘇劉義、張珏、嶽鵬他們都是這樣看法,那這任命,應該是不會錯了。

黃華要能力有能力,要資歷有資歷,也有威望,應該能夠勝任興國軍區元帥之職。

他將紙張撥到旁邊,又道:“那接下來,咱們便商議第二件事情吧!”

說完偏頭看向張庭恩,“廷恩,奉茶。”

他不打算很快就結束這場軍機省內閣的頭次議事。在趙洞庭心裡,這件事的意義甚至大於興國軍區元帥人選之事。

他想讓軍機省內閣議事成爲常態。

張庭恩走出屋去。

шшш•тTk an•℃O

屋內誰都沒有急着開口。

趙洞庭也任由他們沉思,直到張庭恩奉茶進來,他纔對嶽鵬道:“嶽鵬,你先說!”

嶽鵬對着趙洞庭拱手,道:“皇上,我們祥龍軍區已是做好和元朝開戰的準備。眼下盤踞着鄧州、唐州以及蔡州三州之地,只待您下令,臣以爲,襄陽府、夔州府以及常德府守備軍都可以投入到北疆前線,在南京路,我們祥龍軍區六大禁軍可以直逼開封府,而京兆府路元軍,有襄陽、夔州、常德三府共計六萬守備軍,要打敗元軍應是綽綽有餘。縱是前線失利,我們也還可以調動各城守軍。臣這些年連年督促各城守軍勤加操練,雖不如守備軍、禁軍,但拉到戰場上,也絕不會弱於元軍。”

趙洞庭輕輕點頭,偏頭看向蘇泉蕩,“蘇泉蕩,你的建康軍區呢?”

在大宋北面,就是建康軍區和祥龍軍區最是和元朝首當其衝。是以,他先問的是嶽鵬和蘇泉蕩兩人。

蘇泉蕩也拱手,微笑道:“皇上,我們建康軍區雖然如今僅僅是佔據泗州之地,但自從和元朝開戰以後,臣麾下六支禁軍便都駐紮在距離建康府周邊諸城周圍。臣以爲,若是開戰,臣可以率軍和嶽元帥合力破開開封府。再有建康府、臨安府守備軍將士,可以沿海路進攻山東東路。只看元朝捨得用多少兵力應對了。總之,臣以爲,咱們大宋現在不怕打。各地守軍、守備軍再加上禁軍,足足有將士百餘萬,打元朝,臣很有信心。”

第1930章 1606.商議方針第1628章 1304.收圖蘭朵第829章 重慶之戰(上)(2)第2435章 2111.溫仁王第109章 琴音綿綿第268章 引蛇出洞(2)第183章 決戰平南(三)(1)第2046章 1722.有老乞丐第507章 經濟改革第1167章 亂民爲禍第1839章 1515.被逼投宋第1256章 小股作戰(下)第2632章 2308.再談元素之心第2524章 2200.意利都城第1128章 稍觸即退(2)第1041章 消息傳開(1)第32章 整軍備戰(2)第1609章 1285.到得廣州第1825章 1501.國主下跪第1997章 1673.流求出徵第502章 送亡魂(2)第2578章 2254.四處看看第945章 太后垂淚(2)第2253章 1929.難分勝負第1284章 九茅隘決戰(上)(1)第1583章 1259.女帝駕到第1369章 1045.答應出兵第452章 塵埃落定(2)第1286章 九茅隘決戰(下)第2145章 1821.形勢危急第2137章 1813.攻營受挫第360章 伯顏決定(2)第511章 囂張惠麼王第796章 又遇海盜第2063章 1739.黑霧異相第1107章 太平寨歿(2)第887章 折服帝師第2161章 1837.大軍齊至第2007章 1683.相見不識第2515章 2191.不歡而散第518章 感情契機(上)(2)第518章 感情契機(上)(2)第1472章 1148.欲再屠城第2538章 2214.兄妹團圓第1760章 1436.擒敵主將第725章 蒲家之變(2)第1464章 1140.命懸一線第256章 心生妙計第562章 年輕師祖第155章 盼君歸(2)第154章 盼君歸(1)第1006章 段氏麒麟(1)第759章 流求盟主第59章 安置降卒(2)第534章 洞庭之怒第557章 大理盛事(下)(2)第1663章 1339.立新道觀第2216章 1892.君似無情第987章 將遇良才第1688章 1364.無力開戰第2041章 1717.未雨綢繆第2586章 2262.上旭日劍派第2624章 2300.鼎昌十年第363章 天威楊帆(1)第87章 洞庭賜婚第2548章 2224.皇室定位第2616章 2292.兩件大事第345章 時代變了第1853章 1529.壓到藍關第75章 奸雄末路(1)第716章 西夏求援(1)第585章 雙帥之死(2)第189章 決戰平南(七)第2623章 2299.隔代親第121章 此酒斷腸(2)第1601章 1277.再虐海盜第97章 拿沙萬里(1)第1232章 準備動手(2)第94章 窗內之人(2)第2121章 1797.埋頭趕路第944章 太后垂淚(1)第1617章 1293.事情嚴重第2492章 2168.折道渤泥第1836章 1512.破虜請辭第2652章 2328.安排朱嘉年第1535章 1131.皇子回宮第1814章 1490.又近年關第244章 武鼎堂第223章 梧州慘狀(1)第186章 決戰平南(五)第2666章 2342.選定府邸第2466章 2142.出謀劃策第2083章 1759.連發兇案第1604章 1280.薩摩夜戰第2070章 1746.準備練功第928章 吼破劍心(1)第266章 韻錦拜師第1872章 1548.有心無力第487章 宋理交鋒第716章 西夏求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