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

bookmark

趙桓要的是什麼局面?

下面的官員敢罵宰相!

當然,罵歸罵,趙桓也不會輕易拿宰相怎麼樣。

現在的宰輔,都是趙桓一手提拔的,不可能像對待李邦彥、蔡京那樣對待,不然誰還願意跟着他真心實意幹活?

鼓勵下面的官員罵宰相,皇帝給撐腰,就是要挫宰相的銳氣。

胡玉硬着頭皮道:“陛下,問題就出在有些官員與富商勾結,對買賣田地這件事情上,官商掌握了絕對的主動權,壓低地價,此事便是變相壓榨百姓!”

趙桓問道:“醫者,尋病之根,愛卿以爲爲何會發生此事?”

胡玉繼續硬着頭皮道:“臣斗膽,此事出現的緣由,乃是朝廷監管不嚴,用人不當!”

他此話一出,就差是直接指着太宰和參知政事的鼻子罵了。

監管不嚴,用人不當。

意思就是你唐恪在制定方案的時候,便應該考慮到若是爆發了問題該如何?

用人不當就是政事堂在任命官員的時候,沒有做好考覈,出了孫良全這樣的知府,政事堂的吏部不作爲,老大徐處仁也有責任!

“徐愛卿,唐愛卿,你們覺得胡玉說得有無道理?”

臥槽!皇帝,這是你讓他來懟我們倆的,我們敢說他說的沒道理嗎!

我們只能乖乖站在這裡被一個級別比自己低的懟好吧!

而且事後絕對不敢報復,有你在背後撐腰,若是這位胡玉胡知府出了什麼事,那你必然就會懷疑是我們倆要搞他啊!

以劉彥宗的無恥手段,我們倆還不被搞得焦頭爛額。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徐處仁和唐恪都非常贊同胡玉的話。

唐恪道:“胡司憲說得有理,是臣忽視了,請陛下治罪。”

說是這麼說,但在場沒有人覺得胡玉所說的“用人不當”有道理。

用人一事,如何才叫得當?

這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便爭論。

總之,跪在這裡的孫良全,是全力在執行皇帝的新政的。

在這種節骨眼上,看起來完全沒有問題啊,如果加快新政的速度也叫有問題,那其他官員看到了,會不會慢下來?

趙桓也沒有表態就贊同胡玉的說法,他只是道:“都起來吧,孫良全,你也起來。”

“謝陛下!”

孫良全全身是汗。

趙桓道:“劉彥宗,你要好好查查,在新政裡有許多事情是朝廷與商人合作來做的,朝廷掌握的大好資源來扶持商人,但絕對不能借由隨意損害百姓!”

“遵旨!”

“都下去吧,朕還要吃火鍋。”

大臣們道:“臣等告退。”

皇帝最後沒有直接給出判定的結果,但其實已經給出了,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

作爲官場老謀深算的徐處仁和唐恪,怎麼會不知道皇帝的想法?

徐處仁回到政事堂,就讓吏部草擬了一份對孫良全升官的文書,當然是褒獎他對新政的執行力度。

但是,皇城司親自護送孫良全回明州,在半路上找了個四下無人的地方,將他吊死了。

而對外卻宣稱,孫良全回明州途中,因病去世。

新政損失一位人才,皇帝不甚惋惜,皇帝在朝堂上表現得好像恨不得那個病死的人是他自己。

新的官員很快上任,明州關於賣地的風波被以雷霆手段壓了下來。

並且還對外公佈,明州一位叫章言的富商和縣丞勾結,故意壓低物價。

那位縣丞被免去官職,並押入京師問罪。

如此,明州的改稻爲桑一事的進度不變,只是力度暫時緩下來。

明州的廂兵開始去深山裡做招安。

這事並未結束,因爲趙桓的1億2000萬的問題沒有解決。

若是三年之內,海外絲綢真的能給趙桓帶來這樣一筆收入,他就敢在三年之內,大力擴張火器營和騎兵。

到時候,他要親征西夏,一戰打得西夏滅國,讓西夏徹底迴歸大宋的懷抱!

那麼,回到1億2000萬的問題上來。

明州案皇帝沒有公開做任何表態,但是實際行動已經告訴唐恪了,別想着犧牲農業來給你的絲綢輸血,小心朕讓你流血。

但是,絲綢要按照進度給朕搞出來。

在糧食的總量起來之前,唐恪是不可能大規模動現在的農田了。

朝廷也不可能出臺政策高價收蠶絲的,那是在給自己挖坑,一旦這樣的政策推出去,百姓一看蠶絲比種田來錢快,都去養蠶了,糧食的總量下降了,糧價必然要漲。

糧價漲了,皇帝就要砍人了。

如此一來,只有一個辦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開荒,由朝廷組建規模龐大的人員來專業種植蠶絲。

將蠶絲的絲量先提起來,等糧食的產量上漲而緩解了糧食危機後,再將這些人釋放出去,讓他們自己負責承包蠶絲。

也就是從公有制,慢慢改制成私有,這樣即解決了眼前的危機,又爲以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當唐恪向趙桓提這個方案的時候,趙桓震驚於宋朝這幫宰相的智商。

這不就是後世的中國的策略嗎?

最開始由國家來牽頭做,這樣更好把控風險,也更好規整管理,一旦產業穩定後,便開始嘗試慢慢由公轉私。

這份方案趙桓非常滿意,還在朝堂上公開稱讚了唐恪,表示堅決支持他這麼做。

唐恪感到萬幸,這次事件也是皇帝給他面子,要不然早就貶他了。

看來皇帝還是顧念舊情的,只要真心實意爲皇帝辦事,他也是個很護犢子的人。

至於孫良全,就是這次事件的背鍋俠了。

也不算背鍋俠,誰讓他做事沒有一點分寸。

皇帝的新政裡面明明規定爲官者不許從商,但明州的官員卻和商人有着剪不斷的關係,不拿他開刀做警告,拿誰開刀?

此事便有唐恪繼續負責,去處理。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一個月又過去了,眼看到了九月初,秋天來了。

東京城依舊繁華熱鬧,新的建築正在拔地而起。

這個月,從京兆府、幽州、杭州、廣州、江陵府、成都府……陸陸續續來了許多人。

什麼人?

有商人,有農民,甚至還有無業遊民。

不過他們現在統一都算是商人了,因爲他們已經在各自的城市,獲得了商虞司招募民間商隊的要求。

這些商隊,將統一歸到大宋道路局下面分管,

他們來京城,也是有目的的。

朝廷要對他們進行集體培訓!

朝廷要在全國修路,這些商隊是大宋第一批修路的商隊,他們將爲大宋打造全新的交通基礎。

第四百九十二章岳雲對戰鐵浮屠!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五百五十三章接見趙昚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一百四十章是誰給你的膽子,來東京城撒野的?第三百四十三章天災和人禍!(八千字大章)第三百七十六章比吃飯更勤快!(第三更,求訂閱!!!)第五百一十章上京城的那些事第一百一十章宰相們的意見第九章坐立不住的趙佶第三百七十七章最肥美的沃土(第一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七百零八章李文正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四百一十八章教日本做人,啓動對金國的商業戰第四十九章完顏宗翰想議和?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五百六十八章回京第五十二章兩軍風騷的書信往來!第三百章傳承的力量第三百六十九章絕望的宗室第一百四十章是誰給你的膽子,來東京城撒野的?第三百一十八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七十一章動手第五章皇帝親軍第四百七十七章少年凌雲志,大宋有鐵骨!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二百二十六章解決改田爲桑的問題第二百四十八章不一樣的大宋第五百八十五章鬱悶的耶律大石第五百九十章皇帝的報復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五章皇帝親軍第五百七十四章趙昚的毒計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三百四十六章金錢玩家趙桓!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四百九十四章崩潰第三百三十九章震驚的完顏宗磐(五千字大章)第四百零七章封狼居胥!第四百一十一章圍殺蒙兀人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九十章賜死肅王第一百三十章惡魔之軍?第六百二十章賢王第五百九十三章昭順義郡王入京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一百六十一章皇帝萬歲,新軍無敵!第六百八十四章朕需要你們!第六百零六章慫恿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三百八十五章真香!(第四更,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六百九十章康王的雄心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一章冗官第四百零六章岳飛的閃電戰!第四百九十八章詭變第一百四十九章東南必反?第十一章朕讓你們全家都睡不着!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三百零七章岳飛對戰野利青哥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三百七十四章分封之始(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六百零四章鞍山鐵礦第四百二十九章隴右淪陷,鐵血宋軍圍殺拜不花第五章皇帝親軍第六十章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第四十六章黎城大捷!第八十五章爭論第五百五十八章滅注輦第六百一十二章君臣相知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六百一十一章再給十年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三百四十五章皇帝的安排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四百三十九章宋金之戰,一觸即發!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一百六十五章裝完逼就開溜?第六百二十三章除掉第四百三十六章攻打金國前的準備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一百八十四章陰謀?幕後黑手?審問!第一百零一章儒生如何處置?第四百九十九章懷疑人生的完顏宗翰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