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大宋遠洋戰艦,大海真正的擁有者!

要想攻打三佛齊(印度尼西亞西部最大的島嶼),就必須先拿下凌牙門(新加坡)。

凌牙門與三佛齊幾乎隔海相望。

其實趙桓早就想要攻打三佛齊,除了貿易的原因外,三佛齊還有大量的黃金。

在中國的古文獻中,三佛齊又叫做“金洲”,意思是生產黃金的地方。

黃金是硬通貨,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抵禦紙幣貶值帶來的金融危機,穩定經濟情況。

在宋代,中國的黃金和白銀的開採量都是非常少的。

大宋皇家銀行已經運行了第七個年頭,連交州都開始使用大宋交子。

隨着大宋經濟體量的翻倍增長,這幾年,趙鼎乾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印刷交子,通過各地的基建,不斷將交子下方到民間。

這使得民間的生產品大量增加的同時,貨幣也在猛增。

這裡面其實是隱藏着很大的危及的。

例如,在經濟增長中,可能因爲生產力的桎梏,消費品的生產價值量,沒有跟上基建的價值量,導致貨幣發行超額,引發了可怕的通貨膨脹。

這個時候,交子的購買力就會下降,不僅民間的錢會越來越不值錢,朝廷的錢也是如此。

而爲了穩定朝廷的購買力,朝廷一定還想要印刷更多的紙幣。

但這無疑是殺雞取卵,飲鴆止渴。

最好的辦法,是嚴格控制紙幣發行,以儲備的黃金交易來穩定經濟的波動,待生產的消費品價值量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對衝了超額紙幣的泡沫,將經濟穩定了下來。

所以,從整個大宋的經濟、金融來講,大宋缺黃金。

中華文明圈裡,日本是黃金資源很大的一個國家。

所以,趙桓把日本拿下來了。

三佛齊,也是一個黃金資源很大的國家。

趙桓還正愁着沒有藉口出兵,這不,三佛齊自己開始作死了。

現在,李寶接到了命令,率領大宋的精銳海軍三千,從日本一路到廣州,在廣州稍作停歇,便直奔九江港口。

李寶在九江港口抽調了七千海軍,組成一萬大軍,率領了六艘戰艦,從九江港出發,浩浩蕩蕩去了凌牙門。

先拿下凌牙門,是皇帝和种師道定下來的戰略。

凌牙門是大宋對南海諸國戰爭的戰略重心。

那裡也是海盜們的世界。

凌牙門現在稱王稱霸的是一個漢人,他叫趙延的人。

他並不是趙宋皇室宗親,事實上,他和當今皇室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不過,他與一千多年前的南越王趙佗有關係,他是趙佗的後人。

後來南越國王歸順大漢,那裡成爲一個郡。

趙佗的後人有一支留在華夏,有一支便從廣州出海南下。

趙姓在南海一帶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凌牙門這種地理要衝就是控制在這個家族手中的。

趙桓並不打算將那裡變姓,只是想着,從趙佗的趙,變成趙桓的趙。

趙桓也並不打算以招安的形式來處理這件事。

因爲是要滅三佛齊的,南海從今日開始,到以後,就只允許有一個聲音,那就是大宋皇帝的聲音。

南海上的商船,必須是得到大宋認可的商船,否則就是海盜,海盜就要遭到大宋海軍的圍剿。

這是最基礎的原則。

這一日,海面風平浪靜,陽光照得如絲綢般的海水波光粼粼。

六艘遠洋級別的大宋戰艦已經破浪朝凌牙門行來。

前方出現了四艘行駛非常輕快的海盜船。

他們向大宋戰艦行來。

李寶用千里望看見那四艘海盜船後,下了一個命令:“長刀準備,加速,全力擊沉那四艘敵船。”

四艘敵船的老大是一個叫李歸一的漢人,這個人是一個狠角色,他是趙延的一員虎將,在這片海域殺過不少人。

所有經過這片海域的商船,都必須給他繳納鉅額的過路費。

他們的戰船以輕快、靈活爲主,主要採用的戰術是迅速登目標的船,所有海盜一窩蜂用上去,靠野蠻來奪取商船。

可以說,他的每一個海盜,都是水裡的一把好手。

不過,這一次有些特殊。

李歸一發誓,他前半生,從未見過體量如此巨大的船。

大宋的一艘遠洋級戰艦,可以承載近萬石糧食,超過1500人。

這簡直是超出了李歸一對戰艦的任職。

造出這樣一艘戰艦,需要花費多少,李歸一無法想象。

派出去的輕快的小船很快回來了,告訴李歸一,那特麼是大宋的戰艦,戰艦上飄舞着大宋的旗幟。

李歸一嚇了一大跳,他雖然在南海活動,但大宋滅交趾和占城的事,他還是知道的。

占城和交趾,都有貴族逃難到南海一帶,這並不是什麼秘密了。

ωωω ●тт kān ●℃ O

“該死,宋朝的戰艦怎麼跑到南海來了,我們一向井水不犯河水的!”

李歸一思忖了一下,叫人立刻會凌牙門去報信,與此同時,他派了一個使者前往大宋戰艦,打算談判,最好不要起兵戈衝突。

李歸一不想跟宋朝打仗,沒事別去惹中央華夏,會被滅的。

但李歸一的使者剛登船,就被一刀給砍了。

大宋的六艘遠洋戰艦向這邊飛快衝來,待靠近後,船兩邊,竟然伸出一根長長的,鋒利的刀。

用後世的長度單位,足足有十多米。

在陽光下閃爍着森冷的光澤。

大宋的戰艦加速了,飛快。

李歸一一看,頓時覺得大事不妙,連忙下令調頭。

但哪裡還來得及,大宋的遠洋級別戰艦不僅體量大,速度也快,有三百人划船,根本不愁沒有動力。

不到一炷香的工夫,大宋戰艦便追上了李歸一的海盜。

鋒利的、削鐵如泥的長刀割中了海盜的船,然後像切豆腐一樣,切過去。

立刻將海盜的船撕開,把裡面的人都切斷了。

與此同時,每一艘大宋戰艦的船舷上都配置了鐵炮。

“開炮,把這羣海盜打沉!”

“將軍,我們是不是應該先詔安他們,讓他們爲我們賣命?”

李寶直接回絕道:“大宋海軍不依靠海盜,我們只有一個目標,完成皇帝陛下的命令,若連小小凌牙門都拿不下去,是吾等失責,當自刎於陣前!”

他又補充道:“殺掉所有海盜!”

“是!”

海域上響起了整天的火炮聲。

其實,海盜是殺不完的。

用趙桓自己的話來說:“海盜的確殺不完,但是先殺一大半,讓另一小半知道自己就算是海盜,也該清楚,是誰讓他們繼續有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誰是大海真正的擁有者!”

第五百三十三章李寶的決定第四百九十九章懷疑人生的完顏宗翰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四百九十三章鐵浮屠的衝擊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五十五章興奮的韓員外第四百零五章願與君同袍殺敵!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七十二章副都幽州?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二百二十五章整箱整箱青黴素第二百九十一章吳玠的大迂回奔襲第四百七十八章鐵血鏖戰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第四百零一章种師道的安排第四百八十三章朝堂上的聲音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第二百二十七章滲入軍方?第五百三十八章甩鍋的傳統第二百一十一章東海盡頭找紅薯!第九十七章太學生逼宮第二百七十二章屍山血海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一百五十六章腹背受敵的皇帝?第三百二十章趙桓的毒計,釜底抽薪!第五百五十章商政之患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四百二十六章在草原大殺四方第五百八十八章大宋的忠臣!第五十一章金軍要增兵?第一百二十七章英勇的大宋禁軍?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二百五十四章新舊學之爭起!靖康二年年終彙報!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五十章堅決主戰!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二百九十九章大宋最強神武第五百六十六章美好生活它不香麼第二百八十六章轟塌神堂堡城門!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四百四十一章這個小國開始作死第五百四十八章炮轟廣州城第一百一十三章驚恐絕望的徐處仁第六百五十章西域諸國第一百九十九章隱元社!夜天子?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議第四百七十五章突襲完顏宗幹第五百零八章完顏亶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二百三十八章長安城出了逆賊!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五百八十二章聲東擊西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二百零一章交趾十萬大軍入侵!第六百四十二章官商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二百零五章被血洗的村落!找上門來的難民!第四百九十章快如閃電的破城戰!第五百三十二章陳氏案第二十五章原來是你個三姓家奴狗漢奸!第一百五十四章壓制糧價第六百三十五章武大郎?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二百五十四章新舊學之爭起!靖康二年年終彙報!第一百二十六章大宋的救星?第六百二十一章毒嘴秦檜第六百六十四章踏平青山,越過荒野第三百五十八章大宋新的商業規則!第三百四十章宋金遼的新局面(六千字大章)第三百九十章紅薯的逆襲!(第三更!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二章中山府購田案起第二百七十三章皇帝的利劍!韓世忠兇名赫赫!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五百八十一章出城迎敵第五百五十六章青黴素第六百四十四章全部打入了死牢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三百二十八章受驚的唐胖子第四百章軍情緊急(第二更!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三百皇城司衛清洗唐縣!第七十一章銅人跪像第五百三十一章迫在眉睫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三百九十五章九龍江平原的糧食第十六章人心第二百四十二章李文正第五百九十八章吐蕃之策第四百零四章馳援北線!第五百五十四章柔嘉表白第八十九章肅王案第五百四十七章斬首以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