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

夜已經很深,唐軍軍營,李恪和李靖在大帳中飲酒聊天,兩人臉上絲毫看不出睏意。李恪的案几上方的一本《孫子兵法》,這本書是李恪行軍打仗的時候必看的一部書,看了久了書中的內容李恪都能一字不差的背的下來,但他會是時常翻看。李靖的案頭除了一些紙張,還有筆墨。潔白的紙上寫滿了字體,紙上的墨跡還沒有乾透,顯然的剛寫下不久。

李恪也有記筆記的習慣,不管是行軍打仗還是清閒的時候,他都會寫一些自己的看書心得和心情。

但是,今天看了李靖寫在紙上的內容,他很是吃驚。李靖寫的不是別的什麼詩詞歌賦,他寫在紙上的正是後世所謂的《衛公兵法輯本》。

對於這本,李恪前世沒有讀過,不知道其中的內容。可是,能夠被李世民看重的兵書絕對是值得研讀的書籍。

所以,李恪思考了好久,這纔開口說道,“大總管,你的這本兵書大概什麼時候能夠寫成功呢?”

“老夫也知道啊!”李靖感嘆一聲,繼續說道,“這幾年一直忙於軍務,沒有時間細心的整理編纂以前的筆記,要想成書可能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要是大總管能夠編纂成功,可否借於本王閱覽呢?”李恪笑道。

“只要殿下喜歡,等老夫將全部收稿筆記整理完成,立刻送殿下閱覽!”李靖也笑道。

“那就多謝大總管了,只是本王還有不情之請,還希望大總管能夠答應。”李恪嚴肅的說道。

“殿下請說!”李靖回道。

“本王想刊印大總管的這本兵書,不知道大總管意下如何呢?”李恪小心的問道。

《衛公兵法輯本》畢竟是李靖一聲的心血,是他一聲經歷的大小數百場戰爭之後的寶貴經驗,要是李靖想私藏,不想公諸於世,那李恪也沒有辦法。

“老夫以爲是什麼大事呢?原來殿下就是爲了這件事情啊?”李靖笑道,“殿下能夠刊印老夫的兵書,老夫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不答應呢?”

“大總管高義,請受本王一拜!”李恪起身給李靖施禮道,李靖連忙起身阻止了李恪,嘴上連說不敢當李恪大禮,李恪這次作罷。

李恪之所以對刊印李靖兵書這麼慎重,不是沒有道理的。現在的大唐士族門閥觀念很強,對一些屬於自己家族的東西,像兵書之類重要的東西還是不想流傳到民間。所以,李恪纔會則們慎重的詢問李靖,想徵得他的同意,這跟後來的大宋不同,宋朝在學術和文化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宋朝很多文人都會著書立傳,覺得這是一種榮耀,而大唐尚武,門閥家族觀念很重。

在徵得了李靖的同意後李恪顯得很高興,他端起酒杯連續敬了李靖三杯,李靖的心情似乎也很不錯,李恪敬酒他是來者不拒,跟李恪連幹了三杯。

軍中禁酒,這是軍營的規矩,可對李恪是例外,他是皇族,他有這個權利,而李恪的行軍總管,軍營禁酒只能是對士兵和下級將領而言,在他這樣的大總管身上行不通。

李恪和李靖喝酒正酣,就聽見帳外有親衛說前方斥候來報。

李靖將斥候叫到帳內,斥候給李靖和李恪施禮,完畢,開口說道,“稟大總管,三十里之外發現了大股突厥騎兵。”

“突厥騎兵?”李靖重複道,他向李恪道,“難道頡利也想跟我們玩夜襲?”

李恪點頭,表示他肯定了李靖的這個猜測。

“大概有多少人?”李靖繼續問道。

“三萬到四萬人之間!”斥候回道。

“你下去吧!繼續監視!”李靖命令道。

“諾——”斥候退出了大帳。

“鬼面騎現在也該回營了吧?”李靖向李恪問道。

“恩,按照規定的時間,他們已經快要到達營地了!”李恪回道。

“我們現在營中的兵力不到兩萬,明顯不足以跟突厥四萬的精騎打一場勝仗啊!”李靖嘆道,“只能想辦智取!”

“本王猜的不錯的話,這次領兵的肯定不是頡利本人。”李恪很肯定的說道,“突厥人之中除了頡利,能打仗的除了領兵在外的阿史那社爾,剩下是兩人都已經成了我們刀下的亡魂,大總管,既然頡利讓一個草包領兵來給我們送功勞,我們不能不買頡利面子啊!”

李靖被李恪這麼一說,也給逗笑了,“漢王殿下又有什麼計策了?”

“其實,大總管心裡也有數!”李恪笑道。

“你肯定?”李靖也跟李恪打啞謎。

“大總管,要不我們將自己的計策手在自己的手上,看看我們是否想到了一起呢?”李恪提議道。

“好啊,那就讓老夫看看殿下的計策吧!”李靖也豪爽的說道。

李恪和李靖拿起筆各自在手掌上寫了字,兩人握拳將各自的手放到了一起。

李恪先張開了自己是手,李靖看到李恪手上的字,不由的開懷大笑,同時他也攤開了自己是手,李恪看到了李靖手掌上的“火”字,也不由的開懷大笑。兩人都目視對方,彼此之間的心心相惜的之情不以言表。

火攻!

李恪和李靖都想到了火攻!

就像李恪所說的,既然突厥領兵將領不是一個符合的將領,那對方夜晚襲營的最好辦法就是火攻。所以,李靖和李恪都想到了火攻,兩人想到了同一條計策,纔會這麼開心,纔會產生惺惺相惜之情。

“來人!”李靖下令道。

“大總管!”親衛道。

“你下令讓各營立刻準備行裝,我們要撤出軍營,而且命令他們在離開的時候,多捆紮一些草人放在營房之中!”李靖吩咐道。

“諾”親衛領命離開。

現在的軍營,有用的大將都被派了出去,剩下的都是一些小校,李靖只能吩咐自己的親兵去傳令,也沒有召集這些小校親自下達命令。

“大總管,本王還是出去督導他們吧!免得出現差錯!”李恪提醒道。

“那就辛苦殿下了!”李靖客氣的道。

李恪告辭了李靖出了帥帳。

李靖下達了撤軍的命令,軍營裡及進入了開始撤兵時最爲忙碌的時刻,李恪大踏步的來到了自己的營房,他吩咐孟山督促各營開始慢慢的撤退,而他自己則是來到了重騎營的營盤。

重騎營是李恪最爲看重的一支騎兵,是蘇定方數年的心血。所以,李恪一直將他們雪藏到了現在,在跟頡利的幾次大戰之中李恪都沒有動用這支精銳鐵騎。

而現在李恪來到重騎營,他只是想來看看而已,到現在他也沒有準備用重騎營。李恪想將重騎營用到最關鍵的時刻,就是跟頡利生死之戰的時候。

所以,李恪來到重騎營的時候不少重騎營的小校都跟李恪主動請命要參加跟突厥的交戰,可還是被李恪安撫住了。不得不說蘇定方的治軍很嚴格,士兵們求戰心切,但李恪安撫他們,說現在還不是時候,他們就不在主動請纓,真正的體現出了軍人以服從爲命令的天職。

時間過了半柱香,各營之間準備妥當,李靖一聲令下,一萬多大軍開始緩緩的撤出了軍營,踏黑離開了軍營,撤退到了距離軍營不到十里之處,開始彎弓搭箭,等待來犯的突厥騎兵。

第398章 皇上對將軍說過的話第94章 蘇定方入主千牛衛第496章 一箭封喉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707章 北王萬歲第495章 膝蓋中箭第6章 剁了這隻手第635章 攻克墨悅第631章 破除秘術第130章 陰謀第493章 開始決鬥第152章 升遷部署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84章 漢王賜馬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612章 吐蕃的和親團第172章 朝局分析第541章 糧草沒了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616章 我們又見面了第147章 感動第102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489章 殘忍的訓練第376章 背水一戰(二)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72章 蠟丸密信第318章 命中剋星第50章 李世民的誇獎第146章 殺!殺!殺!第17章 冊立太子(一)第161章 長安城的基佬基地第653章 吐蕃建新王國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14章 朕要懲罰你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336章 強者的對決(五)第561章 四千顆人頭起到的效果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42章 球館的組建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頡利第222章 撲朔迷離第270章 罷黜和貶黜第542章 十二萬大軍灰飛煙滅第386章 突厥退兵了,我們要追第617章 晚宴也能這樣第698章 魔鬼的承諾第646章 青唐城(三)第587章 慘戰(四)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515章 回到長安了第206章 李治出生第126章 威第242章 馮琯出場第189章 鬼面騎的處女戰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頡利第553章 跟你打個賭吧第257章 交易第577章 玩的就是你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55章 黑衣女子第336章 強者的對決(五)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123章 頡利第196章 鬥將第110章 宿州急報第539章 朔方捷報第454章 火器構想第258章 李佑和權萬紀的恐懼第260章 不能說的供詞第16章 太子和賢臣第228章 若依的拒絕第466章 叔舅的秘密第352章 頡利的動作第491章 犯我陸軍學院者,雖強必斬之第287章 狼行千里吃肉第415章 撥亂反正第630章 大軍出發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35章 現代意義的蹴鞠第92章 扶持衛王第231章 漢王請留步第421章 北王也無奈第389章 最後一戰第635章 攻克墨悅第69章 百步穿楊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312章 中樞的意見第600章 祿東讚的陰謀和吐谷渾可汗的想法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361章 戰爭就是藝術第429章 北王的意第500章 死的太快了吧!第349章 火攻第472章 這纔是較量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481章 李言的處理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