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學院建成

俗語說的好,有錢能使鬼推磨,更何況李恪不但有錢還有權呢?

所以,三所學院在六月十五日這天竣工.

現在,剩下的就是招收學員的問題。

對於學院的師資力量,漢學院有董伯仁和李淳風、王績和謝偃負責,自然不會差到那裡去,而醫學院有孫思邈負責,以他的醫學成就和身名,他召集的那些講師也在能力上也不成問題,而對於李恪掌管的陸軍學院,除了突利送來是十名突厥的箭術和騎術教官,再加上王中長這個黑旗營都統兼職的格鬥教官外,就剩下李恪一個校長。

對於陸軍學院,李恪沒有設院長一職,而是將管理者的名稱定爲校長。

恩,校長,陸軍學院的校長,李恪覺得這個稱呼絕對不錯。

而且,他還在校規中明確規定,凡在學院之內的學員,見到自己時不必稱呼殿下,稱呼校長就行。

爲此稱呼,李恪還意淫了好半天。

他覺得當陸軍學院的這些學生畢業,將他們安排到大唐的各軍之中,那將會起到什麼樣大的作用呢?

那不就意味着他的弟子將廣佈天下了嗎?

學院建成之後,李恪和董伯仁,李淳風、王績和謝偃還有孫思邈等學院的高層開始商議怎麼向大唐整個州縣招收學員的問題。

怎麼樣才能招收到學院,李恪對這個問題一點都不擔心。畢竟,學員一旦進入了三所學院,他們的日常開資就想免費,這是很多中等之家最爲樂意看到的結果。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三所需要的招收標準都很高,即便是陸軍學院的招收,對學員的要求也要讀書識字的人,而不是一味的有蠻力的莽夫。

所以,這纔是衆人討論的問題所在。

漢學院主張招收精英弟子加以培養,這樣才能到達開設漢學院的目的。

而作爲中醫學院的孫思邈,他認爲識字的一方面,但即便沒有識字,那些有天賦,肯於吃苦的學員也可以錄取。

所以,討論的結論就確定在了這兩個問題上。

“老朽還是那句話,我們在召集學員的時候,不能只看學員學識,還要看他們的品德和思想。”孫思邈嚴厲的說道,“在醫學方面,學識和醫術不重要,最重的是一個人的品德,沒有良好的品德,即便是他的學識和醫術再怎麼高超,他肯定也會心術不正,肯定會用學到醫術去害人,而不是去救人。”

“孫院長這句話老夫也很贊同!”董伯仁開口說道,“學院的第一批學員,他們的言行會關係到學院今後的名聲問題,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要做到寧缺毋濫。”

李恪微微點頭,他覺得孫思邈和董伯仁兩人提出的問題都很重要。一個人再怎麼有學識,思想品德不好,心術不正,那他將領絕對不會是一個好醫生,一個好官員,一個好軍人。而且,學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想要讓世人肯定,學院中的學員的言行舉止尤爲重要,這點不能不重視。

“我的意見是,我們在學院召集學院的過程中,而已通過像州縣的官府瞭解他們的爲人處世還有品行問題,只要他們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再讓他參加入院的考試不遲,要是他的品行出問題了,那麼直接在入院考試的時候取消他的資格,這樣就會杜絕一些品行不端,道德不良的學員混入學院。”李淳風說道。

“這倒是個好主意,可就是怕當地官府對這些人的品行也不瞭解,謊報或者瞞報,那到時候還是出問題啊!”王績倒是很贊同李淳風的建議,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是啊!”謝偃也開口說道,“官府也不是事事都通啊!再說這麼短的時間內也難免會出現漏洞啊!”

“爲今之計也只能這麼辦!”李恪也覺得時間短促,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在學院裡設立一個部分,專門負責管理學員的思想品行問題,只要發現問題,就必須教導學院改正,他要是不改正的話,我們學院就有權開除這樣的學院,用不錄取!”

“殿下的這個辦法不錯!就應該這樣!”董伯仁支持道。

“我也認爲殿下的辦法可行!”李淳風道。

然後,衆人都覺得李恪的建議不錯。

所以,三所學院都認爲建立這麼一個機構很有必要。

然後,所以的院方高層繼續討論學院的人數和入院的要求等問題。

在這個問題上大家的意見很不一致。

而李恪也沒有辦法統一大家的意見。

所以,在這些問題上,衆人討論時的情緒很激昂,很亢奮!

最終,經過多方的討論決定,三所學院從七月份開始向大唐所有的州縣召集學員。所有的學員在太原集合,等到八月十五號開始進行入學考試,考試的成績將會在八月二十五公佈,九月初一開始正是開學。

三所學院的名額確定爲,漢學院第一批學院招收八百人,北院四百,南院四百。中醫學院招收三百名學院,陸軍學院招收四百名學院。三所學院總共可招收學院一千五百名。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招收第一批就招收將近一千五百名,那要是到第三期和第四期呢?那絕對上六七千人,這數字可以說的達到了大唐讀書人之中不少比例啊!要是學院真這麼一直持續的開辦下去,沒準大唐一半的讀書人都要出自這三所學院。

會議持續了將近三個小時才討論完成,大家對討論的結果很滿意。而且,李恪也提出了三所學院綜合成立一個學員招生處,這個建議得到了衆人的贊同,大家都認爲有一個統一的協調各學院學員問題的機構的話,會讓學院的招生工作更加有利。

而李恪有建議這個結構將歸於幷州刺史府管轄,衆人對李恪的這個提議也沒有異議。

畢竟,要涉及管理和跟各州縣打交道,這可是官場上的問題,不是一個他們能解決的問題。而將這個問題交給刺史府那是再好不過了!

所以,這一次的討論對今後學院的發展和建設起到了一個決定性的作用。

等到所有的問題被確定了下來,衆人離開之後,李恪便命令狄知遜開始籌備學員招生處,開始準備三所學院第一批學員的招生工作。

第464章 聽到談話了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46章 轟動的結果第129章 華麗的送別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293章 兵力部署第183章 軍人武德第549章 寶藏啊!有沒有第2章 初到大唐第298章 公主之心和漢王之意第424章 婚禮進行時(三)第9章 五虎一太歲第411章 還有後手第349章 火攻第375章 背水一戰(一)第385章 又是一場大勝第422章 婚禮進行時(一)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148章 反正李恪信了第674章 信心不是很足第248章 收網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57章 齊王的行動第680章 薛禮和蒙昭的一戰成名(上)第571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116章 那就和談吧第593章 退了嗎?第65章 協助調查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654章 新的吐蕃建國第196章 唐刀文化第678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53章 寶藏和皇位第672章 給自己放假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541章 糧草沒了第342章 鬼面騎的意志(下)第274章 內幕第529章 冊立皇后第379章 背水一戰(五)第120章 情第159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350章 班師回營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15章 練劍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25章 劍名淵虹第15章 練劍第407章 王方翼第315章 漢王的擔憂第620章 玩笑開大發了第299章 公主的心思第647章 青唐城(四)第369章 真正的決戰(四)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72章 蠟丸密信第614章 這招夠損的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564章 峽谷布兵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271章 最近的判決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447章 孫思邈的蹤跡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424章 婚禮進行時(三)第554章 哎!怎麼比都是輸第272章 我們一起回太原第144章 營救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頡利第151章 書房談話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第132章 刀鋒入骨不得不戰第471章 震撼的三連射第79章 朝堂爭論第190章 鬼面騎的頹敗第84章 漢王賜馬第150章 太宗大怒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頡利第240章 第二次公審第613章 城門關閉了,明天再來吧第474章 戰鬥吧!騷年第641章 不是宿敵第518章 兩小兒真有福氣第566章 第一戰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101章 同心協力第400章 陰謀很深第243章 愛的奉獻第198章 以少勝多第277章 心有猛虎第305章 你也配稱自己爲驍將第225章 歷史的真相第15章 練劍第661章 松贊干布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