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總會有人去死

房遺愛在接到長安的來信時,陸軍學院的第一學期的已經到了末期,剩下的就是一學期最後的考覈,考覈玩之後學生們就可以回家過年了!他在聽完一堂兵法課,回到自己校園時,纔敢拆開信件細心閱讀。出於他預料的是,房玄齡並沒有斥責他,而是溫言的告訴他,皇上已經同意了延緩婚期,讓他不用擔心因爲婚事大事而被學院開除,但信的末尾也說了幾點要他注意的問題,那就是必須要在學院好好學習,要對李恪格外尊重等。

房遺愛看完自己父親的這封信,心裡對房玄齡的怨恨減少了很多!

其實,他的怨恨由來已久,只是在陸軍學院學習的這一段時間才被漸漸的消磨了大半。

隨即,房遺愛將信件收藏妥當,開始翻開兵書認真閱讀。

這次陸軍學院的年終考覈,主要考的就是兵法韜略和器械,對於器械方面他絕對沒有問題,雖然比不過宇文過和薛仁貴那種變態,也不及蒙昭這個徒手搏擊是好手,但在陸軍學院中拿個前五名的絕對沒有問題的,最爲關鍵的還是兵法韜略,經過了這半天琴棋書畫的薰陶,房遺愛自己也感覺到不同文墨,難以成上將之才。他還是清楚的記得校長李恪給他們上課時說的一句話:爲將之道,文武兼備方位上將;文過武則儒,武過文則悍。對於校長的這句話他身爲贊同,所以,這才年終考覈,他想在兵法方面取得一個好成績,以告慰對他期望很高的校長。

因爲,房遺愛、薛仁貴等是學院前十名的學生,李恪特意吩咐陸軍學院,給了他們一人一間臥室,這纔有了房遺愛能在課後安靜的讀書。而李恪這麼做,也是爲了方便對幾人實施文學和音樂、書房等方面的灌輸和培養。

不同於房遺愛的悠閒,長安的來信則是讓李恪陷入了深思。

通過朱童彙報,他已經清楚了朝廷對太子墜馬事件的處理,那就是懸而未決,不了了之。他對這一的處理不解心中早已明朗,覺得這纔是最佳的處理手段,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承乾會從中得利,不但獲得了李世民的好感,而且還得到了年後聽政的資格。太子聽政,這意味着什麼?李恪心裡清楚,那就以後將李承乾真正的當儲君來培養了!這對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來說又是一大鞏固。

李恪唏噓不已,長安傳來的消息不確切,但他知道李承乾獲利跟長孫無忌脫不而來干係,這個權臣對聖心的揣摩已經到達了一個境界,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擬的。或許,你能在官場上,在朝堂上壓制一下他,但在對聖心的揣摩和應對方面,你永遠都不能忽略他的能量。所以,李恪對於李承乾的得利也只能的搖頭嘆息,他沒有想到自己倒是爲此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滿。

就在這時,便見王中長和朱童聯袂而來。兩人走進書房,給李恪施禮。

“殿下,七殺已經順利瞭解決了目標!”朱童語氣冰冷的回答道,自從當了國內情報部門的主要管事人,朱童的性格也隨之改變了很多,在穩健之中也透露出一股暗衛所獨有的冰冷之態。

“還順利嗎?”。李恪問道,在發現太子墜馬事件跟吐谷渾有關,而居中之人便是權萬紀的時候,他便下了死殺令,就是誅殺權萬紀這個唐奸,免得他在今後的處事之中形跡敗露,牽扯了李佑不說,反而會累及到大唐跟吐谷渾的戰爭。

對於李佑,李恪說實話,他不怎麼反感,即便是李承乾和李泰等人,李恪也沒有想過要親手下令誅殺他們,頂多就是在zhegnzhi鬥爭中讓他們自生自滅而已。所以,他在內心裡還是不喜歡權萬紀爲了一己私慾而蠱惑李佑,讓他打着李佑的旗幟幹盡壞事,讓李佑死了也要身敗名裂。

“殿下放心,刺殺很順利,官府查案的話,會以自殺案定奪,不會想到是被謀殺的!”朱童簡短的回答道,他清楚李恪要的是結果,而不是七殺刺殺的過程。

李恪沒有說話,只是微微點頭。

王中長見朱童彙報完畢,這纔開口說道,“殿下,年末將近,學院考試也迫在眉睫,還請你示下?”

“我們大家辛苦了一年,確實也該這半年時間裡他們究竟學到了多少!”李恪淡淡的說道,“就這一兩天,蘇烈和陳其也回到太原,你們三人的學院的核心管理,身居要職,你們商議之後去考校吧!”

“諾”王中長領命。

陳其是學院的總教官,蘇定方的總務處長,王中長自然清楚李恪話中說他們三人的學院核心的用意。

李恪下完命令,便叫兩人前去執行,他則是出了北王府向漢學院而來。

作爲漢學院的院長,年末考覈,漢學院方面還要他點頭確定一些制度!雖說漢學院人才濟濟,特別的教授的老師更是當時大儒,但漢學院比較博雜,特別的南院的自然科學方面的考覈就必須需要他出面才行,別人的考慮標準和制度他還真不放心。

太原城唯一黃河以北,這個時候已到了十二月,是最冷的天氣。

但太原城依舊是商賈絡繹不絕,行人更是奔走街頭。

這是因爲太原這半年施行的商業政策,大型商隊的建立,幾大作坊的開辦,這些使得外地的商人將太原城當成了商品的來源地。再加上北府銀行在不斷的積累了名譽和聲望之後的存儲業務,使得各地商人對太原城的依賴要比長安城還要大。

很多商品太原有,長安城也有。但是,他們還是喜歡來太原進貨,第一,太原的價格要比長安的低,這是大型作坊量增大之後起到的作用;第二,太原有商隊,直接可以安排護送他們的財貨,這樣方便了他們的運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北府銀行的存儲,這使得商人們急需要錢的時候可以去借貸,有錢的時候不用整天放在客棧或者揣在懷裡擔心受怕,可以去存儲,還能得到利息。

看到太原城的變化,繁華之態勝過去年一倍,李恪心中欣喜不已,要是照這個速度,再過四年,也就是太原發展的第五年,太原城的繁華可能就要跟長安城抗衡了!

李恪這自信,第一來源於他的商業計劃,第二還是兩個城市格局的不同,長安城以坊爲單位,坊於坊之間則是出於半封閉狀態,主要繁華地段爲東西兩市,而太原城則不然,他就想宋朝的汴京一樣,城內沒什麼大格局,街道,巷子到處都可以成爲集市,到處都可以通商。

第79章 朝堂爭論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593章 退了嗎?第704章 發兵長安城(六)第610章 薛禮的瘋狂第520章 博弈的力量第326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三)第31章 強者的對決(一)第215章 男兒當殺人,殺人不留情第360章 突厥的現狀第二十三十五章 王爺的審判第115章 六大太保第675章 這隻老梟第420章 孫貳朗的煩惱第60章 真正的較量第348章 突厥人的夜襲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690章 諸將的心跡第183章 軍人武德第78章 皇子們的心理第637章 青唐城(一)第514章 高陽的心事第502章 息事寧事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472章 這纔是較量第146章 殺!殺!殺!第696章 降了嗎第459章 又見鳳翅鎦金钂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412章 岑文本的策略第533章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第455章 再建黑旗營第65章 協助調查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665章 定都匹播城第567章 北王論人論戰第677章 父皇你要保重啊第103章 坐而論軍第75章 血戰到底(一)第5章 奇人岑文本第364章 鷹衛和親衛的對峙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145章 突厥也玩夜襲第25章 劍名淵虹第54章 渭水送別第49章 演練比賽(四)第304章 魔鬼的戰爭第437章 陸軍學院的設想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294章 大戰前夕第59章 羣英匯聚第77章 血戰到底(三)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568章 哲羽的兩難境地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387章 追擊的快感第210章 又見李泰第514章 高陽的心事第522章 置身事外第55章 黑衣女子第232章 內侍說沒藥了第366章 真正的決戰(一)第174章 八千黑袍入幷州第396章 擴軍計劃第63章 黑衣雙煞第517章 李治的陳詞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180章 斬首示衆第390章 身披白袍的就是頡利第51章 兩儀殿論朝政第516章 見到李治了,不知道該怎麼說啊第612章 吐蕃的和親團第28章 王府宴會,褚馬歸心第650章 出現的騎兵第26章 校場訓話第145章 突厥也玩夜襲第213章 王子和公主第156章 被戳破的膜第402章 宴會風波第323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一)第60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16章 約戰李承乾第358章 黎明前黑嗎第667章 松贊干布跑路了第500章 死的太快了吧!第367章 真正的決戰(二)第560章 一份大禮第378章 背水一戰(四)第227章 對扶桑的政策——殺第589章 誰在算計誰呢?第470章 校場試武第565章 北王也喜歡玩單挑第256章 有個靠山第150章 太宗大怒第439章 一語驚醒東王夢第572章 鬼面騎一戰的傳說第127章 帳中對話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459章 又見鳳翅鎦金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