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太宗的反應

李恪在書房靜靜的沉默不語,等待狄知遜和許敬宗以及董伯仁。

第一個走進書房的人自然的董伯仁,就見慢騰騰的走進書房,向李恪微微拱手,便安穩的坐在了椅子上。

“殿下,你可要注意身體啊!”董伯仁沒有說李恪今天的舉動,只是要他注意身體,他懂得相處之道,清楚這個時候不該跟李恪議論這件事情。

“老師,恪沒事,你不用擔心!”李恪感激的說道,他的話音一落,王中長便領着狄知遜和許敬宗來到了書房。

“參見殿下!”

兩人向李恪施禮,李恪微微點頭,兩人便坐到了旁邊的椅子上。這時,鷹衛奉上了茶水,王中長輕輕的將門關上,將四人封閉在了書房中,他則是緊緊的護衛在門外。

書房中炭火很旺,暖烘烘的,讓人覺得很舒服。

李恪喝了一口茶,淡淡的清了嗓子,這纔開口說道,“朔方的情況你們也清楚了吧?”

“略有耳聞!”狄知遜說道。

今天,武媚娘等三女將他們召集到北王府的大殿,已經將事情的始末告訴了他們,他們自然明白了朔方所發生的事情。

“你們覺得朝廷會想出什麼對策,本王又該如何行事?”李恪淡淡的問道。

“殿下,陣前換將乃軍中大忌,李績的行軍大總管之職暫時不會被撤銷,而朝廷也會下令朔方全力死守,想熬過這個冬天!”狄知遜分析道,“所以,殿下你就以靜制動,靜觀其變!”

“那就是本王繼續沉默了?”李恪反問道。

“那殿下想怎麼做?”狄知遜反問道。

李恪頓時無語,他清楚自己什麼都做不了!

“殿下,現在朔方軍情不明,朝廷能做出什麼對策呢?肯定會以穩妥爲上,還望殿下三思而後行!”許敬宗也諫言道。

“……”李恪沉默不語,半響這才說道,“那就這麼辦吧!”

清醒了李恪則是完全沒有了上午時的瘋狂,很是冷靜和睿智。而讓他憤怒以至於失去理智的原因,就是那十二萬大軍被吐蕃和吐谷渾全殲的事,在漠北他讓蘇定方坑殺過十萬突厥騎兵,他自然很清楚,十二萬大唐精銳被殲滅時的場面。想到這樣的場面出現在大唐的士兵身邊,李恪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纔會那麼憤怒。

“同懷,你身體沒事吧?今天是本王的不是!”李恪向狄知遜詢問道,他的語氣委婉,態度很誠懇。

“殿下,微臣沒事,讓殿下憂心了!”狄知遜也的感慨道,他跟李恪相遇相知,兩人之間結下了身後的友誼,就他的兒子狄仁傑也被李恪認了義子。所以,這份情誼不是隨便就能磨滅的,現在殿下這樣問他,顯得很是內疚。

“恩,那你們下去吧,本王累了,想休息!”李恪突然間覺得自己很睏乏。

狄知遜等三人清楚李恪現在的身體很虛弱,便躬身退出了書房。李恪在狄知遜等三人離開之後微微嘆息了一聲,緩緩出了書房,他信步而走,不知不覺便來到了武媚孃的小閣樓。發現閣樓中燈虎嘹亮,顯然是武媚娘還沒有休息,他便輕輕走進了閣樓,剛到武媚孃的宮門口,就見武媚娘迎向李恪。

“媚娘,參見殿下哥哥!”武媚娘低聲說道。

“媚娘,今天多謝你了!”李恪向武媚娘說道。

“殿下哥哥,媚娘只要你好好是就行!”說着武媚娘撲到了李恪的懷中,“媚娘不想離開殿下哥哥,永遠都不想!”

“恩,殿下哥哥也不會離開媚孃的!”李恪輕輕撫摸着武媚娘,將她抱上了牀榻。

“殿下哥哥,你還沒有吃飯呢?”武媚娘焦急的問道。

“沒事!”李恪淡淡的說道。

…………

長安城,兩儀殿,大唐皇帝太宗李世民在接到朔方三戰三捷的捷報時,心裡很是高興,跟大臣議論朔方的軍情時,心裡很輕鬆,認爲大唐要按照這樣的速度,年底就可以平定吐谷渾的叛亂,即便不能全殲,但也能使其臣服於大唐。其中,看到自己的兒子監軍,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太宗也爲李承乾。直到第四份捷報送到長安時,兩儀殿的羣臣則是開始慶賀,他們也認爲李績下一戰能夠一局定乾坤。所以,大家臉上都露出了喜悅之色,談論政務時都鬥志高傲,激情四射,殿內很是活躍。

可是,第五份軍前急報讓大家丟入了冰窟。

李世民看到朔方軍報的時候,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憤怒的將軍報仍在地上,怒道,“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兩句話說完,便氣憤過度而暈倒在兩儀殿上,嚇得羣臣趕緊傳喚太醫。

半響,李世民這才微微轉醒。

“朔方軍務就交給你們處理吧!”李世民淡淡的說道,便不在說話,沉沉的閉上了眼睛。

羣臣半響都沒有回過神來,等到醒悟的時候發現皇帝已經被擡到了後宮靜養,羣臣們自然不敢怠慢,開始處理朔方軍務。

果然,就像狄知遜分析的那樣,由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魏徵、王珪、蕭禹、侯君集和岑文本組成的中樞大臣班子開始對朔方的軍情做了全面的分析,在得出現在雙方的兵力損失的數字之和,便選擇了防守。而長孫無忌更是極力反對將李績押回長安問罪的建議,力主李績繼續統帥大軍守城,其理由的陣前換將會動搖軍心不已守城。而對衆人提出的將太子李承乾召到長安的建議也給予了拒絕。

實則,大唐在這次的作戰中損害慘重,雖然全滅了大概十萬的突厥騎兵,但新軍十萬全軍覆滅,幽州和同州的鐵騎之中,幽州鐵騎兩萬只剩下一萬,同州三萬突厥騎兵也只剩下了兩萬,陳其和龐孝泰的五萬大軍也只剩下三萬。整個二十萬大軍損失了十四萬,只剩下了六萬,這絕對是大唐首次遭受這麼的損失,吃這麼慘的敗仗,即便當初跟突厥對戰,突厥殺到了長安城渭水邊,也沒有像這次這樣損失慘重過,沒有想這次這樣恥辱過。

其實,衆臣將李承乾召集到長安的目的長孫無忌也清楚,那就是想讓太子監國,隨同大家處理政務。可是,長孫無忌心思聰慧,豈能不知這樣的舉動無疑是給李承乾定了死罪呢?李承乾作爲監軍,大軍敗北,損失慘重,他自然有責,只要能在朔方鎮守,跟大家同甘共苦,反而會落得一個敗而不逃的名聲,會贏得不少士兵的敬重,要真的回長安監國,那他在大家的眼中就會成爲推卸責任之輩,會在軍中失去軍心。況且,李承乾回京之後,朝廷要是不責罰他,軍中將士就會認爲李承乾給自己找到了替罪羊,他回長安就是爲自己開脫去的。要是跟大家在朔方同甘共苦,即便事後不懲罰他,軍中將士也不會有怨言。還有一點,那就是長孫無忌對李世民內心的揣摩,他認爲李承乾監軍,李世民是對他寄予厚望的,這次李承乾監軍的大軍敗北,這讓李世民對李承乾大失所望。要在這個時候將李承乾召回監國,反而會適得其反,會讓李世民反感。要讓他在朔方受苦。受累,李世民倒是會心疼自己的兒子而不會太過追究。

所以,即便是對於太子建國這個很有誘惑力的建議,長孫無忌還是冷靜的分析,權衡利弊之後做出了明智的選擇,愣是在衆人的贊同聲中力主了自己意見。

但是,長孫無忌的舉動爲李承乾贏得意迴旋的餘地,但也真實的暴露出了自己的一面,那就是讓東王李泰和東王黨見識到了長孫無忌的實力和能量。

這便是長孫無忌所要付出的代價!

而這恰恰便是應承了一個理,那就是有得必有失!上天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第351章 張公謹的軍報第627章 秘術第207章 理想是禽獸第640章 巷戰,也是野戰第636章 老子就想屠城第155章 柳橋上的神仙眷侶第170章 平平淡淡纔是福第226章 錢留下,人走吧第543章 國恥第425章 婚禮進行時(四)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320章 漢王和李靖第350章 班師回營第68章 驗屍結果第192章 訓話第308章 梟雄就是梟雄第140章 兄弟不合第633章 不一樣的唐軍第574章 李績的隱忍之道——守大門第443章 殿下,我贏了第308章 梟雄就是梟雄第289章 漢王和突利二汗第537章 大唐出兵第699章 發兵長安(一)第98章 侯君集的決定第626章 李恪病了第423章 婚禮進行時(二)第615章 就是爲難你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236章 公堂上那些事兒第448章 藥王,你就出山吧!第134章 一百零八第440章 遇到神相該怎麼辦?第422章 婚禮進行時(一)第578章 祿兄,咱別這樣第472章 這纔是較量第283章 北伐部署第128章 自薦第一百六二十章 兩個基佬引發的血案第108章 突利的心思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125章 斥責頡利第555章 報仇!報仇!第544章 李恪心裡的疑惑問題第171章 哭泣的元宵佳節第188章 魔鬼騎兵第594章 情真意切第94章 不敢居後第613章 城門關閉了,明天再來吧第496章 一箭封喉第11章 納投名狀,結兄弟義第607章 戰吧!第563章 鬥智鬥勇第701章 發兵長安城(三)第330章 當軍神遇上梟雄(六)第204章 兩營對壘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37章 組建蹴鞠寺(上)第111章 朝廷的對策第187章 要馬,要羊,要女人第669章 親自動手吧第370章 真正的決戰(五)第333章 強者的對決(三)第31章 文本的憂慮第457章 學院建成第557章 三路大軍第413章 你敢殺“唐”的頭領第365章 精兵簡政第429章 北王的意第301章 你的話,我信第32章 馬球和足球第295章 李恪到訪第419章 腹黑的典型第295章 李恪到訪第540章 三戰三捷第630章 大軍出發第93章 組建重騎兵第490章 搭建角鬥場第36章 聯賽的設想第183章 軍人武德第547章 回長安的目的很簡單第532章 正軍備戰,先發制人第199章 一刀七殺第214章 你想單挑第90章 除夕夜的唐刀第266章 不要再說了!第27章 華麗的組合第603章 陌刀兵第473章 方天戟對鎦金钂第12章 本王要學武第432章 大封功臣第22章 王府易主第146章 殺!殺!殺!第356章 全在掌握之中第658章 給吐蕃人的沉重一擊第559章 到了涼州,形勢不妙第645章 攻克亞澤第486章 魔鬼王和無常虎第150章 太宗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