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老百姓家裡面,爲了爭奪一間破房子,兄弟幾個都能人頭打成狗腦子。
更遑論家財鉅萬的財閥家族,鬥起來精彩紛呈,好戲連臺。
金錢是檢驗感情的唯一標準,自古皆然。
安貧樂道,守望相助一輩子是真感情,家道中落,勞燕分飛,那自然是假感情。
韓半島
財閥家族爲了爭奪繼承權,狗血宮鬥劇層出不窮,三星家族也不例外。
雖然被父親喝罵,李在容一臉悻悻的離開三星大廈本部,坐在奢華轎車裡,他擡頭看着大廈頂層,依然黑乎乎的窗戶沉默不語:
靜靜是誰?
彷彿一顆石子打破湖面的平靜,李在容心中始終難以釋懷,對父親言語中透露出來的訊息,打雞血一樣的高度重視。
作爲三星集團太子爺,董事長李健熙一子三女中唯一的男丁,現年34歲的李在容從小就是作爲財團接班人來培養的,優越感無與倫比。
自從1991年進入三星電子,李在容如今已經做到三星電子常務助理,位列三星電子高層之一。
他不能允許任何人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不管是自己的妹妹還是野女人,哪怕是……這個靜靜。
司機問:“少爺,咱們現在去哪裡,回家嗎?”
“回個屁,蠢貨!就在這待着。”李在鎔沒來由的一股惡氣。
“噢……”
辦公室裡
李建熙發出渭然長嘆,動作緩慢的打開燈,閃爍的明亮光線讓他的眼睛不禁眯了下。
知子莫若父。
對這個腦水不夠用的兒子,李建熙基本上已經放棄搶救的打算了。
若是作大死,別人還能幫襯一二。
可是智商欠費,把華夏移動充爆了也沒用,這病治不了哇。
雖然說李在容畢業於韓半島首爾大學,赴日慶應大學攻讀MBA,並且留學哈佛大學,履歷十分光彩。
實際上就是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心胸狹隘之餘智商嚴重欠費。
從九一年進入三星電子至今十年了,若是論水平,連普通的科員都不如。
作爲投胎小能手的李在容,如今擔任三星電子常務助理,做的磕磕絆絆,日常工作中大小錯誤不斷。
若不是太子的身份,早就被沉到釜山外的海灣裡餵魚蝦了。
丫太廢了。
相比較,從華夏彗星般崛起的商業天才王耀城,真是一個天一個地。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吶。
李建熙心情鬱悶的倒了一杯日本清酒,仰頭一飲而盡,任由火辣辣的酒液從喉頭灌入肚中,品嚐着辛辣苦澀滋味。
雖然三星電子家電事業部已經推行在大陸設廠計劃,有助於打造更強的競爭力。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可三星半導體事業部目前並沒有赴大陸設廠計劃,對韓半島而言,晶圓廠科技是不折不扣的高精尖高科技,並不願意技術外流。
從民族性格來看,確實偏執死硬,有點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意味。
當前世界市場的競爭形勢,核心企業三星電子的現狀,完全落後於競爭對手,形勢岌岌可危。
李建熙心裡一清二楚,雖然心急如焚,可是無可奈何。
整個三星集團就像一艘劈波斬浪的巨輪,按照既定的航向挺近,李建熙是掌控巨輪的船長,可是頭頂上還有米國船東壓着,無法放開施展拳腳。
眼睜睜的看着王氏財團這艘巨輪從旁邊超越,李建熙卻沒有權力加速,因爲巨輪燃料不夠了。
李建熙有種感覺:
那個妖孽的香港富商王耀城,似乎一直盯着三星集團,就像附在身上無法擺脫的魔咒。
王氏財團的每一項舉措,都狠狠打在三星電子公司要害上,讓三星電子極其難受而又無法發力。
這種噩夢般的感覺至今已經四年了,一直縈繞不去。
從1997年開始的格立集團家電產品在世界範圍內的大降價,揭開了雙方戰鬥的序幕。
大西洋晶科趁着東南亞金融危機,實行與三星集團同樣的反週期增長政策,大大擴大了市場份額。
血拼價格,只要市場不要利潤。
韓資三星電子背後有政府的傾力支持,大西洋晶科同樣背靠着財大氣粗的王氏財團,花錢沒個數。
這一點,只能說英雄所見略同。
得益於王氏財團雄厚的資金實力,華夏與韓資內存大廠付出沉重代價,咬牙拼掉了日資大廠。
日資內存大廠從輝煌時期的八朵金花,佔據世界DRAM內存市場九成份額,似乎無可匹敵的輝煌。
到如今
僅剩下幾家日資大廠抱團取暖,相關資產注入爾必達半導體一家獨苗,在國際市場上連戰連敗,只佔據市場份額不足14%,頹勢盡顯。
最令李建熙切齒痛恨的是:
作爲三星電子三大支柱產業:
家用電器,液晶面板和半導體內存,如今已經被強大的競爭對手廢了兩個半了。
一:
由於沒有資金投入,液晶面板事業部等同於放棄,液晶面板生產線老化,科技投入幾乎爲零。
二:
格立集團死纏着三星電子家用電器產業不放,價格戰燃遍全球。
金融危機剛剛度過,現在又有一衆華夏家電廠商參與進來,讓三星電子家用事業部日子過得更難過。
猛虎難敵羣狼,這個產業算是半殘了。
三:
三星電子半導體事業部,日子過得同樣艱難。
好不容易熬過九七年金融風暴,到了九八年底的時候,國際內存芯片市場價格迅速回升,最多時價格一天曾經猛漲60%。
這時候,大西洋晶科出手了。
反週期擴張時期投產的三座八英寸晶圓廠與旗下全資子公司海力士,全部滿產,用低價平衡市場,並佔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這一招,真正打在七寸上。
打的三星,美光,臺積電,爾必達以及英飛凌這些內存大廠都非常被動,更不要提聯電,聯瑞,臺晶,茂德,南亞這些小廠了。
大把撈錢的夢想破滅,暴利變得少了很多,前期血虧的大窟窿需要更長時間填補。
隨之而來的,是下一步投入巨資發展新科技,更新制程和擴大產能的計劃無疑就擱置了。
最起碼,資金方面會受到嚴重影響。
三星公司的十英寸晶圓廠計劃,臺積電和美光的十英寸晶圓廠計劃都受到影響,不得不推遲到2000年度。
藉此機會
財雄勢大的大西洋晶科集團在1999年投產了兩家十英寸晶圓廠,繼續肆無忌憚地搶佔市場。
計劃中的價格聯盟默契,一次又一次的被大西洋晶科打破,作爲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廠商,其他的廠商只能跟着大西洋晶科指揮棒運動。
шωш ▪тTk ān ▪c o
隨後,局面就一發的不受掌控了。
大西洋晶科集團率先研發出0.13微米先進製程工藝,領先市場主流0.35微米一個世代,並且迅速改造生產線投入流片,博取金字塔尖最豐厚的利潤。
最新0.13微米制程工藝生產出的CPU芯片,性能更強勁,耗電更省,計算能力更強大。
米國英特爾,通用動力公司,IBM,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德州儀器,蘋果公司先後成爲大西洋晶科的優質客戶,雙手送上價值高達57億美金的高額訂單。
要知道,這裡面最少有一多半都是純利潤。
這可是去掉晶圓生產廠鉅額折舊費後的純利潤,簡直令所有的廠家感到眼紅心熱。
這裡面就要牽扯一個專業性的概念,晶圓廠折舊。
一般而言
晶圓廠要在兩至三年內,計提折舊完畢,根據生產經營情況,最多不能超過四年。
在晶圓廠生產成本中,原料只佔很小的一部分,佔比最高的就是折舊費計提,這也是很多晶圓廠虧損的主要原因。
必須儘快的返本,否則揹負着高額負債,在企業經營中極其危險,也沒有多少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一家代表現代頂尖科技的晶圓廠,動輒數10億美金。
最新的12英寸晶圓廠,投資規模已經超過百億美金,這樣鉅額投入不盡快的收回,揹負鉅額負債參與市場競爭太危險了。
不用競爭對手出手,只要不賺錢,鉅額利息滾動就把自己壓垮了。
所以說,世界各國電子半導體產業都有政府扶持,只是力度不一罷了。
唯獨的一個特例,就是王氏財團。
依靠自己強悍的財團實力,企業聯動,迅速打造全產業鏈競爭優勢,讓人羨慕不已。
對於李建熙來說,真正找到了三星集團發展奮鬥的方向,那就是:
走上王氏財團發展之路,打造全產業鏈聯動發展之路。
他現在唯一擔心的:
是否還有這個歷史機遇,讓三星集團發展壯大起來。
作爲高投入高產出高風險的窄口徑行業,內存半導體生產廠商上馬晶圓廠,由於生產工藝越發精密,高科技設備更加昂貴,投資額越來越大。
一家八英寸晶圓廠,十年之前投資只需要8億美金,連
廠房帶設備就可以全部搞定。
而今,卻需要高達30億美金投入。
僅一臺光刻機,就需要投入數千萬美金,一臺蒸鍍機,同樣需要上千萬美金。
生產現場幾百臺高科技設備,隨着生產精度的提高越發昂貴,帶來投資規模呈幾何倍數的擴張。
市場風險越來越大,誰敢輕易上馬新的晶圓廠?
李建熙敢,可惜米國老闆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