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能住院子了

bookmark

這些變化,大牛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和買來的那些倭奴們一起把五百畝地裡的那些樹木都整理完畢了。這個工作就花費了他們快兩個月的時間。當然,這個時候,其他那些姻親們也都已經把自己的地都整理出來了。樹木給清理好了之後,還要進行翻耕。本來,這個工作,要是全部由人力來進行的話,可能五個月都完不成。可是,現在有先進的工具,還有很多人從大楚,新光城販賣來了許多的大牲口,尤其是南方特有的一些水牛,這些水牛很吃苦耐勞,適應了呂宋島的環境之後,就開始幹活了。

大牛在一開始伐樹的時候,就買了幾批馬,還買來了馬車,當然,不是乘坐的馬車,而是拉東西的馬車。這些是爲了拉木材使用的。所以,大牛他們能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把木材都清理好,這個馬車可是節省了不少的時間。

現在,木材拉完了,這些馬車又有了新的用途,就是每天拉着他們往返於自己的土地和慶春城之間。因爲第一批房子已經蓋好了,大牛家,桂二他們等都買到了第一批的房子,一來,他們手裡還有些錢,貸款的錢也還沒有花完呢。在桂玉霞的堅持下,大家都進了買了房子。

桂玉霞的理由是,這第一批房子是給普通百姓們蓋的,結實又耐用,本來就不夠賣的,價錢也不貴,每個院子只是需要五六兩銀子就行了。這點兒錢,大家還是出的起的。這樣就不用住帳篷裡面了。呂宋島雖然暖和,但是,雨水多,他們一大家子。都有很多生過病了,都是吃不好,住不好的原因。要是能在自己的房子裡住,有遮風擋雨的地方,對於老人還有孩子們都好多了。這第一批的房子,大多是工匠們還有管事們買了。桂玉霞要不是在秋碧她們面前還有些面子,怎麼可能給大家買到呢?

第二個理由就是。聽說。這房子第一次買是最便宜的,以後城市建立起來之後,房價會越來越高。將來,要是一家人想要再買房子,那個時候,說不定。這房子都漲價到買不起的地步了。聽說,那些大管事們爲了防止那些有錢的工匠們抄房子。還特意規定一家只能買一套房子呢。多了不給賣呢。

聽了這個話,桂大說:“我之前在上海城休息的時候,逛街的時候,聽上海城的人說。他們第一批在上海城買房子的人,有買了兩個房子的,現在。賣掉一個,賺的錢都夠他們不幹活生活好今年的呢。那個時候。我就很羨慕。我想,我們慶春城以後一定也能和上海城一樣發展的快,我們現在買房子是很對的。反正這麼便宜,幾個月的工錢就賺回來了。”

這麼一說,這些跟着桂玉霞來的親戚們都選了宅子,各自買了一套。

還別說,這麼長時間要不住在船上,要不就是住在帳篷裡,狹窄,擁擠,衛生條件也不好,現在又能住在舒適的房子裡,有自己的小院子,這些人的身心都舒服很多。再看周邊自己那些土地旁的主人們,也在開荒,但是沒有買上宅子,還住帳篷呢,不由得感謝桂玉霞,要不是桂玉霞,他們就是有錢也沒有辦法,第一批就買到宅子啊。

如今,桂大每天都能和自己的妻子桂玉霞生活在了一起。桂玉霞每天都在工坊裡面上班。這個詞還是郡主府裡的管事們交給他的。

下班之後,就買菜,煮了飯,等着桂大回家吃飯。當然煮的飯很多,還要給那五個倭奴吃飯呢。

日子過得很充實。大牛每天都覺得充滿了精神。

這一天,桂玉霞看到大家都回家的早了,吃完飯,就到了隔壁院子裡。那是桂大的家裡。他們這幾家都住的挨着,旁邊就是一片工地,那裡可以看到,第二批房子就要蓋好了。想來,更多的百姓能住到房子裡去了。不過,更多的百姓從大楚遷徙過來,有些帳篷都不夠用了,只能更多人擠到一個帳篷裡面去。桂玉霞他們買了新房子之後,相應的就要把當初發放的帳篷交了出來,這樣才能買房子,要是帳篷損壞了,那說明對東西不愛惜,就要多交一筆帳篷錢,才能買到新房子。這下子,像桂玉霞家這樣老實本分,知恩報恩的人,自然是好好的把帳篷交出去,然後買了房子住。那些心地不好的,覺得發的東西,就不愛惜的人,帳篷自然是壞了的,爲了買房子住,只能多出了一些錢,買個帳篷。這個事情雖然小,但是,讓這些遷徙的百姓還有工匠們看到,郡主並不是什麼都那麼大方,她是個賞罰分明的人,老實的人能得到好處,心地不好的人,想佔便宜的人,撈不到好去。

桂大一家子都很好,可是桂大的老婆家,還是有幾個不好的人,比如說,桂大老婆的弟媳婦李玉娘,就是個貪婪的人,當初她就不想來呂宋大,奈何大家都要來,她男人也要來,她沒有法子,只能離開自己的孃家,跟着夫家來到呂宋島。到了之後,對於這裡的艱難生活,她很不樂意,也就幹活不積極,甚至又一次因爲想念家鄉的孃家,又淋了一場雨,心裡憤恨之下,抄起剪刀來,給帳篷絞了一下,後來在買房子的時候,大家的帳篷都是好的,只有他家的是壞的,只能交了錢買下帳篷。這個帳篷還是很貴的,作價要二兩銀子,雖然這個不值二兩銀子,誰讓你弄壞呢,結果,桂大媳婦孃家,買個院子才花了七兩銀子,可是買個帳篷就多花了二兩銀子,一共出了九兩銀子,這可把全家人給心疼壞了,這要是買地的話,可以再買上四畝地了。這個李玉娘也後悔的要死,可是,後悔也沒有法子,等到家裡交完錢,全家都不給她好臉子看,婆婆甚至大罵她。妯娌也都看不起她。她的男人更是氣憤,對於這樣敗家的娘們,自然是飽以老拳。李玉娘這下子是受教了,收起來輕慢的心,勤奮幹活,希望早點賺夠損害帳篷的錢,好在家裡擡頭過日子。

這裡還有一個人是桂玉霞妹妹桂金霞的婆婆,她本來在家裡當家做主。現在來到呂宋島,一切都是靠着金霞的孃家,自然,老婆子就沒有社會地位了,桂金霞的男人,桂金霞的公公,不自覺的都聽桂金霞的話。再有,老婆子只能做個家務,帶個孩子,可是桂金霞她已經在船上就通過了考覈,成爲了一個低等的繡娘,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加上本身天賦就好,基礎也好,現在又通過了第二次的考覈,成爲了一個二等的繡娘,每個月能拿八百個大錢的工錢。是家裡賺錢最多的人了。自然是地位高了。老婆子一看,兒媳婦都騎到了自己的頭上,自然是不高興了。她一聽兒媳婦說,這買了房子,還要把帳篷收回去,就不相信了。這兒媳婦一定是騙自己的,送出去的東西,哪裡有收回的,再說了,兒媳婦,兒媳婦的大姐都在府裡幹活,郡主娘娘聽說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哪裡在乎這麼一頂破帳篷啊。這些都是哄老實人的。所以,老婆子就謊稱帳篷丟了。

桂金霞自然是不相信了,到處去找,可是帳篷真的被老婆子給藏起來了。桂金霞到處找沒有找到,只好,硬着頭皮多拿了二兩銀子出來。到了買宅子的哪一天,因爲他們家人口少,就買了一個小院子,只需要四兩銀子,可是,老婆子一看,兒媳婦拿出來六兩銀子,就急了,怎麼多拿了?還沒有等桂金霞解釋,賣宅子的管事就把情況說了一遍,老婆子一看,隔壁的一個也在辦手續,也是帳篷破了一個角,所以要多出二兩銀子,這才相信,心裡很是着急。這個時候,那個管事的對桂金霞說,若是帳篷破的繳納二兩銀子就行了,舊帳篷收回,還能用。可是像他們這樣丟了的還真是少見,要多出五兩銀子才行。老婆子都要昏倒了。買一個院子才花了四兩銀子,一個帳篷就要五兩銀子?

桂金霞也很不高興。這個時候,那個老婆子忙說了實話,說她把帳篷藏起來了,忙帶着老頭和兒子去找。原來,她把帳篷藏到了一個樹林裡的大樹下面的草叢裡了。可是,這藏的時候有些着急,沒有收拾好,帳篷放在這裡幾天,被雨水一歐,再被蟲子一咬,還有老鼠之類的小動物給咬了幾口,這樣一個帳篷就變成損壞的了。

老婆子傻眼了。按照她想的,要是真的需要交出帳篷,她再拿出來,要是不需要,還能白賺一個帳篷。可是,這壞的帳篷在面前,她也沒有想到。桂金霞爲了儘快買到房子,趕緊拿着壞帳篷,還有二兩銀子,去了那個管事哪裡,交割清楚了,拿到了自己的院子。(未完待續)

第二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奢侈的字第二百七十八章 人口第二十九章 呼朋引伴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過是交易第二百八十六章 寶藏的事情第三十三章 極品貨物第一百零三章 歡喜第四十章 盤賬第一百七十四章 收買人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飛霜小聚第一百五十九章 成爲郡主的小姑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都帶上(補17號)第三百一十二章 絕招第二百一十八章 鬧騰第二百零一章 爲自己祈福第一百六十九章 表白第一百四十九章 雙頭簪第二百四十九章 賺錢的行當第一百零九章 你喝酒嗎第二百六十一章 位子不能丟第八十九章 機會第一百零三章 繁華第二百六十八章 要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發展的契機第四十章 王宮第一百四十九章 想想自己的身份第七十九章 災民第一百四十七章 真的假的(三更)第一百零二章 鴻玲第二百一十五章 爲了未來籌謀第一百九十九章 幾種方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消息第一百四十章 喜事第八十二章 鋒芒畢露第一百九十九章 幾種方法第二十二章 投其所好第一百九十章 論本事算錢第一百一十一章 妻管嚴第一百一十七章 棉花仗第九十二章 回門第九十一章 人手第十九章 恢復信心第二百六十章 新規矩第二百二十七章 幾家愁第七十一章 打醒第十八章 酒樓第十六章 安心接受第三百三十八章 學藝第一百五十八章 造化第二百零六章 哥哥回家第二章 開荒熱第八十二章 艱險的心第四十八章 玉如意第七十二章 忠心的方式第二百六十八章 專櫃第五十章 不甘第八章 祖父第二百五十二章 井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趕盡殺絕第二十一章 買山林第一百六十九章 表白第一百二十一章 增長第一百零八章 淑儀的苦惱第二百六十一章 扶他也能摔他第四十八章 徐家第一百五十二章 驚歎第二百六十五章 課本第一百六十二章 撫慰第一百五十三章 見聞第二十一章 買山林第三百一十二章 絕招第六十六章 植物大全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上海第三十三章 年禮第十八章 支持擴大第三十七章 下雪第九十八章 怨毒第五十三章 安置第一百四十六章 看望弄雪第二十章 鼓勵第二百零五章 勉強收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手大方的姑娘第一百一十一章 爲情所困第三十五章 參觀苗人部落第二百五十五章 拿來主義第二百一十七章 下聘第一百四十五章 心情不同第三百四十八章 絕世美人第三十七章 宮花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刑第三百四十五章 在外過年第二十六章 買地第七十六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姑姑第九十四章 海上航行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見鍾情第二百章 收徒多第一百五十三章 見聞第一百九十七章 自己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