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

片刻,一個不到二十歲的書生打扮的青年走了進來,他步履穩健,面目俊朗,算得上一表人才。

“學生宋璟見過大人!”躬身行禮,非常謙遜。

武清說道:“嗯,不錯,到那邊寫一篇關於春耕的文章。”

又是春耕!

宋璟曾拜讀過武清的文章,故而對於理學有一個初步瞭解,知道武清喜歡務實,於是他沉思片刻,執筆在手,便奮筆疾書,不過盞茶功夫,一篇關於春耕的文章交到了武清手中。

武清仔細看了下,文章介紹了春耕的準備階段,以及播種階段需要注意的東西,但卻運用了華麗的辭藻,武清皺了皺眉,說道:“文章寫的不錯,但既然是寫實的文章就應該去掉華麗,保留最簡單最直接的東西,讓人看了一目瞭然。不過還是很不錯。”

宋璟躬身行禮,說道:“老師批評的是,學生記住了。”

接下來便是魏玄同問了下宋璟的出生,才德、能力、功德等等,而後看向武清,問道:“侍郎,這宋璟該授何官職?”

武清笑道:“這汝州的義昌縣缺個縣令,就授個縣令吧。”

義昌縣算是上縣,按照品級就是正七品下,魏玄同覺得還是有點高了。便問道:“這義昌令是否高了點。”

武清笑道:“宋璟才學有,能力也足,唯一不足之處便是缺少鍛鍊,若能把握得當,定能勝任。”

魏玄同也就點頭,算是同意了。

宋璟對武清感激地躬身大禮參拜,這一及第便授一縣父母之官,這不僅是對他能力的認可。更是對他的考驗,他只有感激。

武清說道:“你且先下去等候消息,自會有人通知於你。”

“學生告退!”

接下來的七人全是清心書院的,所以武清又得迴避。因爲時間很長。所以武清便拿出了三隻卷軸。這是最近一個自稱學生名叫張鷟的鴻臚丞的年輕人給他的書,說是閒來無事。便創作而成,叫他品鑑一番。

這書名叫《遊仙窟》。武清一直沒有時間看,方至今日才取了出來。小說以第一人稱寫,頗有代入感。看着看着。武清徹底被吸引進去了,此人文筆實在太好,描寫細膩入微,但內容也不過是一本色情小說而已。武清大爲感嘆,看來唐人也喜歡這調調啊。三卷看完,武清竟然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武清想。自己要不要把《金瓶梅》給寫出來,想了想,還是算了,在這個時代寫那些比較藝術型的東西太遭人罵了。

武清決定。讓這人改寫成第三人稱,而且得好好寫完。這樣的小說人才,若不培養實在是浪費了。

此時,那七人也已面試完畢,大多授了縣尉之職,武清明白,這是天下文人還不能接受理學的原因,魏玄同也是不能接受的。

接下來,來的幾乎都是跟關隴貴族和山東望族有關的人,武清在看了他們的文章後,便全部授官,基本都是八品以下,要不是看在那些個家族的臉面,他都想授外流官。

當最後一人走出選院的時候,也宣告着今年的科舉正是結束,只需要把所授官職上報給門下省批覆便是,如今執掌門下省的是侍中裴炎,武清雖然對裴炎不感冒,可有着以前良好的關係,更何況他自己都跟裴炎有着那麼一點親戚關係,所以當他走進門下省的時候,得到了裴炎的褒獎。

“侍郎快請坐!”裴炎笑道。

武清不知道那笑容裡有多少真誠,但拋開現在,在武清還是小孩的時候,裴炎也給武清說了不少好話,這是恩情,武清不會忘記。

“裴侍中,您看看,這是吏部給今科進士及第者所授官職,還請您過目。”

裴炎接到手中,看了看,說道:“這姚元崇和宋璟二人的能力真的很強嗎?”

武清點頭說道:“嗯,很強,若是吏部能授五品,下官都想授五品官了。”

裴炎笑道:“天下間有幾人能比得了賢侄啊。既然賢侄如此說,那就授吧。”說完後,便蓋下了門下省印。

武清見裴炎很忙,便告辭而去。

在這一批進士當中,姚元崇和宋璟授縣令,也引起了不少轟動,特別是姚元崇,一個剛及第者便授了正六品縣令,這在有大唐一朝是少見的。然而事實就是這麼發生了。

故而在禮部學習禮儀、吏部學習爲官之道的時候,二人紛紛登上了武清的門。

樊梨花生產差點要了命,所以武清這些天都特別關心,按照前世來說,樊梨花屬於高齡產婦了。好在樊梨花是練武出身,身體強健,不然要是尋常女子,便早已命歸黃泉了。

武清特別喜歡跟樊梨花在一起的感覺,那種英姿颯爽的氣質,讓他不禁想起了幾百年後的穆桂英,若有機會,一定要讓樊梨花掛帥出征,不能埋沒了樊梨花的才幹,而且她本就是這樣的豪爽女子,性格奔放,不拘小節。這正是其他幾個女人所沒有的。

這一日旬休,天氣溫暖。太平和諸女這段時間徹底迷上了麻將,所以根本沒空理會武清,武清也樂得她們玩得開心,便來到了樊梨花的身邊。

武清逗弄崇勇,一旁的樊梨花露出了溫馨的笑容。樊梨花的院子叫梨花院,如今梨花含苞待放,過不了多久,將會開遍整個院子。

“阿郎,外面有兩個人求見,一個叫姚元崇,一個叫宋璟。”有僕人前來稟告。

武清笑道“嗯,那就叫他們來這裡吧,這裡空氣好。”

“阿郎,我還是迴避吧。”樊梨花說道。

武清笑道:“如今這麼風和日麗的天氣,你曬曬太陽也好。迴避什麼,花姐難道醜陋不敢示人嗎?”

遠遠地看去,只見姚元崇和宋璟二人緩緩來到。

不多時姚元崇和宋璟來到,他們見到有美貌婦人在一旁,便以爲是太平公主,便先拜道:“下官見過公主!”

樊梨花一愣,看向武清,武清笑道:“你們拜錯了,這是我之妾室,樊氏。”

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85章 太子死了第443章 帝王之路(十四)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30章 生意是逼出來的第97章 驚變(一)第291章 武清的準備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437章 帝王之路(八)第187章 出征(十二)第183章 出征(八)第476章 一代帝王(十四)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411章 廬陵王風波(十二)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185章 出征(十)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177章 出征(二)第282章 太后駕臨書院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400章 廬陵王風波(二)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484章 一代帝王(二十二)第84章 情何以堪第12章 大唐遊俠兒第268章 師姐第433章 帝王之路(四)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287章 揚州平叛(二)第496章 一代帝王(三十四)第460章 出征之前(三)第162章 秋天裡的春天第248章 黑臉漢子第126章 出遊第四百四十九章 二十第272章 與師姐談第311章 向宗室伸出的屠刀第407章 廬陵王風波(八)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14章 神秘拜師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150章 武氏親友第222章 整軍建言(一)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112章 副幫主到訪第108章 大戰丐幫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220章 天后臨幸(續)第三百五十七章第310章 宗室造反第109章 宇文素娥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22章 一見長安使人愁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201章 早朝第188章 出征(十三)第391章 來俊臣之死(三)第396章 來俊臣之死(八)第130章 滕王閣之宴第242章 太子有請第281章 送別廬陵王第291章 武清的準備第443章 帝王之路(十四)第185章 出征(十)第24章 逛長安第358章 宰相議軍情第365章 武成殿廷議第417章 廬陵王風波(十八)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323章 武周革命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248章 黑臉漢子第348章 婁師德之言第293章 契約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99章 驚變(三)第54章 迷失那初之吻第106章 來自洛陽的驚喜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頌德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92章 長江幫董小宛第51章 弘文館風波第283章 收穫一枚棋子第386章 做男人當如魏王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