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孔長史遇刺身亡

武清走出書房,任寒風拂面,在他那如刀削一般的臉上,出現了一抹凝重。

天后密旨只有一句話,或者說,只有幾個詞,“獅子驄,皮鞭,錐子,斧頭。”

這是何意呢?獅子驄是一種日行千里的寶馬,傳說產自大宛故地,鬃毛濃密拽地,體型高大,渾身雪白,太宗皇帝曾經就有一匹獅子驄,並引以爲豪,但傳聞此馬性烈,難以駕馭,是以從未有人降服,太宗皇帝駕崩後,也不知所蹤。

皮鞭可爲刑具,用來鞭打,能使人皮開肉綻。錐子呢?可以釘刺人的皮膚、眼睛、耳朵等部位,使之不能視物,也不能聽聲。斧頭?那隻能是砍了腦袋,劈了骨頭,徹底死翹翹了。

想到這裡,武清渾身一顫,額頭和鼻樑上滲出了冷汗。

“阿郎,您怎麼呢?”

只見玉漱端着托盤,托盤裡放着茶壺,顯然是一壺熱茶,她面容驚訝地望着武清。

武清走到身前,二話不說,便攔腰抱起了玉漱,托盤摔在了地上,砰一聲,茶壺摔了個粉碎,茶水飛濺。

“阿郎?”玉漱瞬間便明白了。

武清抱着玉漱鑽入了書房,野蠻地撩起了玉漱長裙,便把玉漱壓在了桌上。

不多時書房中傳出了彷如打夯時的沉重撞擊之聲!

當一個人陷入恐懼的時候,那麼他就需要一種方式來宣泄這種不安的情緒。有人選擇打架直到頭破血流奄奄一息,有人選擇大喊大叫直到聲嘶力竭只有出氣沒有進氣,有人選擇奔跑直到累趴下一動不動。

總之宣泄恐懼的方式有很多,但如武清這般卻也不是沒有,可在不安中能有那方面能力的人卻不多見。當然武清在那個時候也沒想過要去找個女人,巧的是玉漱適時地出現。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書房內那富有節奏的聲音一直持續着,守衛在院外的兵卒面紅耳赤地捂上了耳朵,並老遠就把前來辦事的官員拒之門外了。

天皇駕崩,舉國守喪。自然不能有任何歡愉的事情。包括做那男女間快樂的事情。所以這些兵卒便擋住了官員,以免聽到。因爲刺史大人到的當天。就給他們每人兩貫錢的酒錢,那可是他們幾乎一年的收入!他們如何不愛戴刺史大人呢?即使刺史大人作出一些非常舉動,也是可以原諒的。

書房中的打夯聲一直持續到夜幕降臨。

當武清從書房中出來後,竟有些腳步虛浮的感覺。一名婢女早已伺候在門外凍得瑟瑟發抖。面容青白,見到武清出來趕緊欠身,差點栽倒在地。

武清扶住,說道:“進去伺候夫人更衣吧。”

此時刺史府各級官員都已經放班各回各家,只有長史孔祥在刺史府用了餐後,正在簽押房中等候武清。他翻看着今天的審案卷宗,他沒想到這些官員竟然貪污如此之巨。實在是駭人聽聞。也對武清的大手筆而感到由衷地讚歎。

或許也只有武清這樣的官員纔是朝廷的棟樑吧,不畏懼權貴,能夠秉公執法,不畏懼地方豪強。爲聖上牧守一方。真是百姓之福啊!

孔祥正在感嘆着,武清便走進了簽押房。

看到孔祥還在,不禁笑道:“長史爲何還不回家呢?”

孔祥拱手道:“刺史日理萬機,是下官之楷模,下官再此等候長史,只是想親手把這卷宗交到刺史手中,以表下官對刺史的敬仰之情。”

武清嘴角抽了抽,這人啊,哎,本刺史是“日理萬機”來着,便笑道:“嗯,孔長史辛苦了,就一同與我用餐吧。”

孔祥連忙擺手道:“不,不,不了,夫人派人已經送了飯菜,下官已經吃過了,下官把這卷宗交到刺史手中,也就該回去了。”

武清心中不禁對姜出塵刮目相看,這妞倒是一個賢內助啊,於是便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刺史就不挽留了。本刺史派兵護送長史吧。”

孔祥想了想,便躬身謝過。隨即便有兩個兵卒護送孔祥離去。

武清知道今日孔祥審理那些貪官,必然會得罪地方豪強,所以有州兵護送,也是爲了以防萬一。但顯然他實在是低估了那些豪強的兇殘程度。

第二日一早有百姓稟告官府,武清正在摟着姜出塵做着美夢,卻被婢女叫醒,醒來後才知道是司馬徐厚才求見。

於是便洗漱之後,纔到了書房中,見徐厚才面有焦急之色,武清問道:“徐司馬出了何事,竟然如此慌張?”

徐厚才趕緊躬身行禮,說道:“武刺史,昨夜孔長史被殺了!”

“什麼?”武清的身體一僵,而後眼中露出了殺人的目光,便說道:“死在哪兒呢?”

“就在孔長史府外,離孔府不過三百步。”徐厚才說道。

武清長嘆一聲,說道:“孔長史之死,我之過也。去看看吧!”

於是二人帶着兵卒便來到城西。自有徐厚才指引,便來到了孔長史被害之地,此時已有兵卒保護現場,武清走近一看,三具屍體都離得不遠,上面覆蓋着白布,武清揭開一看,兩個兵卒是被弩箭射穿了喉嚨,而且傷口發黑,顯然箭頭有毒。

武清嘆了口氣,揭開孔祥身上的白布後,只見孔祥的脖子上有很深的勒痕,勒痕淤青,顯然是被人活活勒死的。孔祥雙目圓睜,顯然死不瞑目,武清嘆氣說道:“孔長史,你安歇吧,我會查明兇手,還你一個公道。”而後伸手一抹,孔祥合上了雙眼。

武清站起身,厲聲問道:“仵作來了沒有?”

“小人在,小人來了!”只見一個花甲老者帶着一個少年戰戰兢兢地來到了場中,趕緊躬身行禮道:“小人田沖和孫子田富見過大人!”

武清說道:“免禮,儘快驗屍,務必仔細小心,切不可錯過一絲一毫的線索!”

“小人明白,小人一定盡力!”

“好了,去吧。”武清一擺手,對司馬徐厚才說道:“你去通知孔府家人吧,讓他們一個時辰後來收屍吧。”

“下官明白!”隨即徐厚才便去了孔府。

這個時候代理縣令錄事參軍馬恭來到,看到武清也在,趕緊行禮。

武清說道:“此事暫且不可伸張,等仵作驗屍後,帶上仵作,再來刺史府中,本刺史有交待。”

“下官明白!”

武清長嘆一聲,而後帶着隨從便走上了大街,他看着大街兩旁那些高高的門樓,露出一絲冷笑,既然如此,那就讓我看看你們到底有多厲害!

第310章 宗室造反第56章 除夕夜宴第263章 遠山與令嫺第134章 且讓奴家寬衣吧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第461章 出征之前(四)第三九十五章 來俊臣七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220章 天后臨幸(續)第18章 亂世如狗第405章 廬陵王風波(六)第417章 廬陵王風波(十八)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66章 梅香園驚變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83章 再相逢已是男俊女俏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127章 潯陽樓上題詩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地一百四十三章 去而復返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三九十五章 來俊臣七第480章 一代帝王(十八)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第254章 答劉三小姐問第200章 寶藏消息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51章 弘文館風波第18章 亂世如狗第151章 這就是名望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169章 賜婚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487章 一代帝王(二十五)第115章 再遇合擊之陣第72章 再遇遊俠第54章 迷失那初之吻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三百五十七章第149章 蘭陵蕭氏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270章 新皇的憤怒第258章 先拿夏侯家開刀第187章 出征(十二)第102章 鳳凰臺上第397章 來俊臣之死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204章 羽林衛(二)第472章 一代帝王(十)第432章 帝王之路(三)第251章 採補採補第324章 爲魏王第149章 蘭陵蕭氏第404章 廬陵王風波(五)第167章 **作樂以避嫌第297章 再次出征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452章 帝王之路(二十三)第296章 報紙的威力第349章 隴右軍情急第394章 來俊臣之死(六)第399章 廬陵王風波(一)第270章 新皇的憤怒第58章 一首情歌,潸然淚下的青蔥少年第413章 廬陵王風波(十四)第469章 一代帝王(七)第136章 茶之道第263章 遠山與令嫺第303章 薛懷義的痛與樂第247章 太后令第86章 枯燥之科舉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479章 一代帝王(十七)第480章 一代帝王(十八)第162章 秋天裡的春天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164章 臨行安排第337章 守孝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363章 各方壓力第94章 夜襲第382章 回師第422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三)第394章 來俊臣之死(六)第181章 出征(六)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293章 契約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411章 廬陵王風波(十二)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