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

再說說,徐敬業造反之事。

徐敬業等一衆人在揚州舉事,僞造敕書,稱自己改遷揚州司馬,隨即便使計抓了陳敬之等一干主官,以匡復爲名,打開府庫,廣募兵卒,並打開牢房,裹挾數萬揚州囚徒、工匠、僕役等,不到數日,便聚衆十五萬,附近縣城也紛紛響應。

隨即,以魏思溫和神秘的賀先生爲左、右軍師,設三府,即“匡復府”、“英公府”、“揚州大都督府”,徐敬業自任匡復府上將,領揚州大都督,分署諸幕僚。任命唐之奇、杜求仁爲左、右長史,李宗臣、薛仲璋爲左、右司馬,駱賓王爲記室,而後又找了個貌似已故廢太子“李賢”的人,說是李賢並沒有死,而是得他命令起兵勤王。

要知道,李賢在先皇李治在位時,便已經廢爲庶人,天下皆知。更何況李賢死後,朝廷發喪天下,證明此人已死。如今又冒出一個“李賢”來,實在讓很多揚州人費解。

這還不算,徐敬業等人殺了長史陳敬之和錄事參軍孫處行後,便大肆搜刮民財,揚州富戶慘遭洗劫,揚州商鋪更是被亂兵給洗劫一空。就連武清在瘦西湖的產業也遭到了洗劫,好在大多數財物都搬運至上元縣老宅。不然損失慘重。

而此時楚州司馬李崇福率治下三縣響應舉事,只有盱眙縣人劉行舉據守不從。徐敬業聽從賀先生和杜求仁之言,準備先攻打常潤諸州,先奪江東以爲王霸之業,遂命長史唐之奇駐守揚州,他則分兵攻打潤州,此時潤州岌岌可危。

武清整軍三日,便親率十萬大軍於三日後出了洛陽城,向潤州進發,並命李孝逸和魏元忠領軍二十萬隨後向揚州進發。

當然按照武清的意思。他只需要一萬精兵就可平定戰亂,可惜,武太后要把聲勢鬧大,想要讓天下有異心之人看看她武太后之實力。殺殺那幫人的氣焰。

三十萬大軍每日耗費糧草都不是個小數字,更何況還要戰後封賞撫卹等等,但武太后一點也不心疼。武清也樂得如此,便率先帶領十萬大軍前去救援潤州。

這一次,除了已經逐漸退休在家的武一刀留守武府外,其他護衛都跟隨而來,這也是武清有心鍛鍊這些人,這些人說不定將來會有大用。加上左羽林衛三千將兵,武清的實力是非常雄厚的。當然這一次跟隨武清身邊的女人只有玉漱一人,這個貼身婢女加夫人。是讓武清愛不釋手的。

其實女人也如玉,越把玩越是愛不釋手。

三日後,武清正在軍中巡視,副將馬敬臣來報,潤州被徐敬業攻陷。武清不禁擔憂起上元縣老宅和家當,不禁問道:“他們可取上元縣沒有?”

馬敬臣躬身道:“回將軍,上元縣夜間便被攻破。”

武清的心中驟然一緊,眼眸中閃過一道狠戾之色,命令道:“讓密探再探,本將軍要隨時知道徐賊動向!”

馬敬臣趕緊躬身領命出去。

武清只有在心中祈禱了,希望徐小櫻能早早地撤出去。就不知道老宅中的數千萬兩金銀能不能保住了,但願影衛能夠聰明些。

隨即他擊鼓聚將,衆將到了帳中,武清環視一眼,說道:“賊寇攻城掠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本將軍得到探報,潤州已破。我等每日行程不到二百里,如此速度,何時才能到達!命令火頭軍每日煮肉一頓,行軍三百里。日夜兼程,奔赴揚州!若有怠慢,嚴懲不貸!”

“謹遵將軍號令!”諸將都明白武清的手段,自然不敢怠慢。

於是便連夜開拔,奔赴揚州。

李孝逸在監軍魏元忠的建議下,讓李孝逸帶五萬人爲先鋒,搶先攻打楚州,而後一鼓作氣打下揚州,那麼這平叛首功可就是他們的了。

李孝逸爲淮安王李神通之子,是宗室之後,封樑郡公,有些謀略。更何況他雖然受封做了左玉鈐衛大將軍,可對於武太后謀政很痛恨,連帶着對武氏也是憎惡的,雖嘴上不說,可心裡暗恨已久。魏元忠是何等人物,自然早已看出,再者能噁心一把武清,何樂而不爲呢?可是他們哪裡知道,武清領軍日行不下三百里,且有八萬騎兵。且第二日,武清命兩萬步兵押運糧草後行,騎兵每人備足五日干糧,輕騎疾馳揚州。

不過四日,便來到了盱眙縣三十里外。武清命人安營紮寨,休養一夜。

武清八萬騎兵每日奔波不下四百里,要不是心疼戰馬,便早到了。

中軍大帳中,武清命人取過地圖,看了下揚州附近,便決定先取盱眙,直奔高郵,再殺入揚州,斷了徐敬業根基。

至於上元縣的江南船行,他則是不用擔心,那裡戰船數艘,而且將近十萬船工也都有些武藝,更有影衛駐守,要攻破沒有個十萬軍隊,很難在短期內攻破。他徐敬業能有多少軍隊?

而且就目前形勢來看,除了楚州刺史響應之外,並沒有人響應,宗室都在觀望中,幾個胸無謀略之人如何能成事,敗退只是遲早之事,他擔心的是自己在上元縣老宅中將近五千萬兩銀錠和一百萬兩金錠。那可是他這些年七成的財富,要是被那徐敬業給佔了,那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據暗探來報,徐敬業打下潤州後,便去打常州了,並沒有在上元縣停留多久,但卻留下了三千兵馬,不知道動向。

再說徐敬業,早就探知朝廷封武清爲行軍大總管,李孝逸爲副總管,分兩路進擊。徐敬業自然知道武清厲害,便命魏思溫駐守潤州,他親自率軍十萬馳援揚州,並部署大軍於高郵一帶。

武清正在中軍大帳歇息,探馬來報。

“稟報將軍,劉行舉前來求見!”

武清一愣,這人是盱眙縣豪強,怎麼沒死呢?前段時間武太后封其爲遊擊將軍,其弟劉行實爲楚州刺史。沒想到這人還能逃脫賊兵圍剿。看來這劉行舉也頗有幾分能耐,於是便說道:“帶進來!”

不多時,一個一身布衣的大漢走進了軍中,武清遠遠看到,心中讚了聲,這漢子四十左右,生得是孔武有力,一看就知道是經常練武之人。

“小人見過將軍!”來人躬身行禮。

武清問道:“你便是劉行舉?”

“正是小人!”劉行舉拱手道。

“你此來是爲何事?”武清隨意地問道。

劉行舉拱手說道:“小人來此,只想在將軍帳下效力,小人知道進城有條密道!”

武清頓時來了精神,居然還有這等好事,若是從密道進入,那麼盱眙不攻自破,也省得明日浪費太多時間,便問道:“你說說看,好好的縣城,怎麼會有密道?”

劉行舉拱手道:“回將軍,此密道乃前朝年間,淮河決堤,淹了盱眙,後來重新建城後地下形成一條暗溝,此暗溝出口正好在小人府中,那入口就在城外洪澤湖岸的崖上。”

武清沉默片刻,問道:“縣城中可有多少賊兵?”

劉行舉想了想,說道:“前日來攻打盱眙的,大概有五千人馬,小人兵敗後,便逃入洪澤湖的蘆葦蕩中,如今不知道有多少。”

武清皺了皺眉頭,城中兵馬不知道多少,但徐敬業也應該不會派重兵駐守,便吩咐道:“傳郭知運來!”

不多時,左羽林衛中郎將郭知運來到,他一身皮質鎧甲,經過這兩年的磨練,已經變得沉穩了許多,進了軍帳,便拜道:“末將見過將軍!”

武清吩咐道:“你今夜領三百精壯之士,化妝成百姓,跟這位劉將軍進入密道,待明日聽城外鼓聲,到時候乘機搶奪城門,明白嗎?”

“末將領命!”郭知運絲毫沒有畏懼。

武清又看向了護衛,命令道:“黑子,高氏五虎,你們六人可跟隨郭將軍,聽他調遣!”

“屬下遵命!”高氏五人答道。

黑子急忙說道:“主人,臨走前娥夫人叫俺隨時保護主人!”

武清說道:“你若不去,下次不帶你了!”

黑子一急,說道:“主人,俺......那俺去了,誰來保護主人!”

鴉九說道:“有我們幾人在,還怕有人謀害公子?”

“我說你這黑炭頭,你去不去,不去我去。”慧苦如今頭髮都長了,挽了髻,但依舊還是個火爆脾氣。

黑子說道:“俺說和尚你不要插話,俺去便是了!”

武清說道:“一切務必小心,即使不能得手,也沒有關係,注意安全!”

“遵命!”

隨即劉行舉便領着幾人出了大帳,武清招來諸將,命令道:“明日一早五更造飯,六更攻城!今夜巡邏士兵,加強巡邏,斥候不得間斷,若有怠慢,立斬不赦!”

“是!”

諸將自去準備,武清也得準備吃飯休息。

武清自在軍中,便與士兵同鍋而食,所以伙食也是與士兵一般無二。不多時,便有火頭軍前來送餐,玉漱這個前凸後翹的“小廝接過後,便先嚐了嚐了,以防有毒。

這些年,武清變得謹慎起來,畢竟軍中複雜,一旦有人使壞想害自己,那可是防不勝防,本來這像任務是親兵護衛來做,但玉漱不放心,便親自來試。這樣一來,玉漱更得武清寵愛。即使再軍帳中,也要玉漱貼身伺候。

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460章 出征之前(三)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42章 無品之官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69章 神童爭豔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144章 又是一次大起大落第三百五十七章第248章 黑臉漢子第328章 徵西域(一)第309章 天下祥瑞第61章 菊花,刀,美人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4章 艱難生活第三九十五章 來俊臣七第77章 危機與榮耀第240章 銅活字第281章 送別廬陵王第27章 跟和尚論道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115章 再遇合擊之陣第411章 廬陵王風波(十二)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188章 出征(十三)第245章 李治病重第384章 二張的野心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400章 廬陵王風波(二)第455章 帝王之路(二十六)第77章 危機與榮耀第169章 賜婚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180章 出征(五)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265章 全面開刀第198章 弟子齊聚第148章 蘭陵蕭氏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8章 買牛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107章 丐幫出手第152章 三大才子第221章 再相逢第9章 四步成詩第310章 宗室造反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269章 收官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182章 出征(七)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三百二六章 魏王的偉大事業第376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四)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20章 夜宴風波第297章 再次出征第360章 契丹反,吐蕃退第109章 宇文素娥第132章 到揚州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97章 驚變(一)第212章 政事堂議事第482章 一代帝王(二十)第73章 收僕第103章 江南船行第327章 統兵大都督第467章 一代帝王(五)第14章 神秘拜師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239章 油墨第152章 三大才子地三百五十章 到臨洮第337章 守孝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327章 統兵大都督第224章 差點**了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234章 天后宴請第447章 帝王之路(十八)第150章 武氏親友第422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三)第298章 出征在外第379章 草原的夜很黑第416章 廬陵王風波(十七)第389章 來俊臣之死(一)第68章 二王鬥雞第183章 出征(八)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411章 廬陵王風波(十二)第160章 清心書院第322章 閱兵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458章 出征之前(一)第235章 天后的底線第274章 到宮中第281章 送別廬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