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徵西域(二)

樊梨花走進內帳後看到那一臉純真卻又稍帶春意的源初靜子,她正在喂武清吃幹牛肉,而武清則是一臉滿足,蓋着被子,躺在榻上,慢慢咀嚼着。

“末將見過大都督!”樊梨花身着軍服,自然要以下官之禮拜見。

武清睜開眼睛,看了眼樊梨花,說道:“你聽過有下官進入上官內帳的事情嗎?”

樊梨花饒是一員武將,殺敵絲毫不畏懼,但聽到此話,卻是臉色一紅,“大都督,‘感想’寫好了。”

武清微微一笑,便伸出了手,讓樊梨花放到手中,而後看了起來,武清不禁大皺眉頭,但也無奈,畢竟要做一個會研究戰情,能夠總結經驗的將帥之才也是很難的。像樊梨花這種自幼便讀各家兵法的人,打仗有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識很強,但要其寫出一篇戰後總結,卻不一定能夠寫得出來。

看到武清的臉色,便知道他不滿意,便說道:“我去重寫。”

武清擺了擺手,說道:“算了吧,今夜來了就別走了吧。”

樊梨花頓時露出了一抹喜色。

焉耆國自貞觀年間被郭孝恪攻破後,王室幾經更換,再到三廢安西后,因爲吐蕃的橫徵暴斂,王室消亡殆盡,城池破敗,百姓大多都逃逸去了。

好在焉耆城地處交通要道,因爲天山雪水流進入焉耆城境內,而且還有白楊河等流入,使得焉耆城外形成了一個大湖,水草頗爲豐美,算是一片超大的綠洲。雖經歷吐蕃摧殘,但依然保持基本的原貌。

武清第二日從帳中出來後,腳步虛浮。他深刻地體會了什麼叫如狼似虎,佔有慾的女人是真的惹不起啊。武清在親衛的跟隨下進入了焉耆城,並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巡視方圓百里。

他準備讓大軍休整兩天。養足了精神才能取勝不是。更何況他就是要穩紮穩打,耗死吐蕃!更何況接下來的龜茲可是安西四鎮之一。吐蕃屯有重兵,將會是一場硬仗!

焉耆城的百姓在這一日也慢慢走上了大街,看到大周軍隊竟然軍紀嚴謹,也終於安下心來。焉耆王啓西多匍匐在了武清的腳下,希望能夠得到大周的諒解,並獻上了年僅十三歲的王女伊琳娜。

武清心中悲嘆,焉耆國曾經也強盛一時,要不是經過漢武那麼強大的對手以及太宗皇帝的打擊,一國之王怎會如此卑微。他扶起焉耆王,說道:“焉耆王不必如此。王女年紀尚小,將來應該嫁給大周的勇士,本都督只希望你體恤百姓,做好城中政務。務使商路貫通。”

啓西多如何不明白,滿臉堆笑答應下來,並在陳舊的王宮內款待武清等諸將。並讓子女們爲武清跳舞助興。武清知道要是自己再不看舞蹈的話,那焉耆王肯定心中不安。

昔日的王室,就這樣淪落到了如此地步,讓武清內心唏噓不已。

兩日後,斥候來報,龜茲城外吐蕃調集了近十萬大軍,並在沿途阻擊,斥候遭到了襲擊,損失近三十人。武清意識到,看來此次吐蕃大將不簡單。

武清遂命王孝傑前來商討軍情。

曾在當年薛仁貴兵敗大非川時王孝傑和劉審禮一起被俘虜,劉審禮因爲傷勢太重而沒有救活。吐蕃贊普芒鬆芒贊見其相貌酷似其父,被尊爲上賓,直到幾年後,王孝傑回到了大唐,一直擔任武威軍總管,所以他對吐蕃還是有一定的瞭解。

王孝傑面色赤紅,但不失威嚴,長鬚梳理地頗爲整潔,進了大帳後,單膝跪地,拱手道:“末將王孝傑拜見將軍。”

武清緩緩起身,看着案上的地圖,赫然寫着“西域圖”三個大字。

“起來說話......你在吐蕃多年,你給本王說說看,吐蕃兵有什麼特異之處。”

聽到武清是來談論軍情的,王孝傑起身說道:“回大都督,吐蕃如今的贊普是器弩悉弄,是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十歲即位贊普,但軍政大權皆在論欽陵四兄弟手中,如今隨着贊普長大,論欽陵與器弩悉弄的關係慢慢變得緊張起來。而論欽陵此人文武雙全,而且善於謀略,當年薛仁貴將軍兵敗大非川,很大程度上也是論欽陵和其弟贊婆謀略。這些年,吐蕃兵隨着不斷擴張和征戰,戰鬥實力很強,而且據說論欽陵爲了緩和與贊普之間的矛盾,親自鎮守西域。”

武清結合自己所得情報,也明白了在龜茲布了大軍的人一定就是那論欽陵了。沒想到他還能與這樣的名將名相交手,他感到了一陣興奮。

隨機用手划着地圖,而後最終指在了烏壘州的輪臺縣!

輪臺縣曾經是烏拉泊國,自被李廣滅亡後,置輪臺,唐征服西域之後,屬烏壘州。縣城之外是烏拉泊,一個大湖!地處沙漠北緣,天山南麓,水草豐美。爲通往西域諸國的交通要道,所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通往龜茲的必經之路,歷來爲軍事重鎮。不過自龜茲設爲安西四鎮後,這裡也逐漸蕭條下來。

王孝傑看到武清指在了輪臺的位置上,頓時便明白了,如果他是論欽陵,那麼他一定會在輪臺打上一場,先試試對方實力。

武清命令道:“擊鼓聚將!”

不過片刻,鼓聲響起,大小將領近三十餘人來到大帳中。

見禮之後,武清沉聲說道:“斥候來報,吐蕃大軍於龜茲城中屯兵十萬,與我軍兵力相當,所以諸將不可輕敵,以爲我們有牀弩便可對付。可你們要知道,牀弩也有損壞的時候,前日一戰,損壞牀弩十餘架,若按照這個速度損壞下去,我們能打多少次?更何況此次若本都督所料不差,那領兵之人,定是吐蕃論欽陵,相信大非川之敗以及整個西域被攻佔的將領就是此人,你們應有所耳聞吧。希望爾等不要輕敵冒進。必須謀定而後動。”

“謹遵大將軍之命!”諸將齊聲答道。

隨機武清便一一分配任務,諸將這才散去。

次日,大軍向輪臺進發!在此之前,武清向論欽陵書信一份。並送上了禮物。粟米和稻米各一袋。

龜茲城中的王宮內,論欽陵收到了武清的書信和禮物。論欽陵年屆七十,雖滿頭白髮白鬚,但精神矍鑠,面色赤紅。但雙目中有着幾分睿智,幾分威嚴。

他先打開了禮物,不禁一愣,而後伸手抓起一把粟米,黃色小米粒如同金沙一般,黃澄澄,煞是好看。再抓起一把稻米。白嫩嫩如同嬰兒的肌膚一般,聞着便有一股香味。這些東西都是吐蕃所沒有的。吐蕃只有青稞,只有牛羊馬匹。

自古傳說,漢人的智慧就是因爲吃米長出來的。而吐蕃只能狩獵遊牧,所以也永遠沒有智慧。但他論欽陵不信這個邪,所以以他爲主導,幾度奪取安西,攻掠隴右,取得了很大進步。

但是,他已經垂垂老矣,還能有多少日子可活呢?吐蕃人大多活個五十歲算是長壽了,可如今他已經七十歲了,他還依舊擔負着沉重的擔子。可小贊普卻不明白,以爲他把持軍政是爲了架空他。如果不是他,想必大唐早已打到拉薩(或爲“邏些”唐代發音爲“la sa”)城了吧。

但是對方將領爲何要送這些呢?論欽陵緩緩打開書信。

只見上面用很直白的話寫道:“論欽陵閣下,吾乃大周魏王武清,總督天下兵馬。今送閣下一袋粟米,一袋稻米,供閣下品嚐。想必吐蕃雖黃金滿屋,但也無此二物享受。粟米可熬粥,佐以腐乳醬汁,味道極美。稻米可蒸煮,若炒一兩碟小菜,伴以米飯,想必比那肉食香甜可口。我等先民皆發源於黃河,我大周以正統天下,今你吐蕃雖兵強馬壯,但我大周強盛於你太多,何不趁此認祖歸宗,共享天下美物。還望將軍三思。武清敬上。”

說實話,論欽陵看到此信後,並沒有憤怒,而是有一種深深地擔憂,對於吐蕃曾經的歷史,他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吐蕃的雪山之間,是不會誕生族羣的,而且吐蕃的歷史也少得極爲可憐。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不定他們與漢人誕生於黃河邊上呢。

不過,作爲吐蕃的宰相,他如何看不出這個大周魏王的野心。他不僅要奪取西域,還要奪取吐蕃。而且,他也知道魏王武清的事蹟,一個儒將,很有智慧。與這樣的人交手,是他最不願意的事情。他更不願意讓這樣的人上位,但是顯然他已經無法阻止。或許不久的將來,吐蕃將會歸爲大周的一個州吧。

“大哥,探子來報,周軍出了焉耆城,向輪臺開來。”進來一個五十餘歲的人,他身形高大,面容一樣地赤紅。

論欽陵笑道:“贊婆,不用大驚小怪的,你且下去吧。”

此人正是論欽陵三弟,贊婆,武藝和權謀也一樣出衆。他看到桌上的兩袋東西,不禁問道:“大哥,這是何物?”

隨即便伸進袋中,抓出一看,竟然是粟米和稻米,不禁說道:“這是那對方將領送的?”

論欽陵微微一笑,並不答話,而是拿起了毛筆,準備寫信,見贊婆問話,便說道:“你且讓人把粟米熬成粥,稻米蒸爲乾飯。”

贊婆不知二哥意思,便依言提了米袋出門而去。

論欽陵這纔開始回信,他思考良久,寫下了“致大周魏王殿下云云”。

武清大軍正在安營紮寨,突見一吐蕃使者飛奔而來,命人帶進來。

那吐蕃要求要見魏王,武清便說道:“我便是魏王,你有何事?”

那吐蕃士兵掏出書信,說道:“這是我家大相給您的書信。”

親衛接在手中,武清說道:“賞賜一貫,讓他回去。”

武清走進大帳,卻不拆開,源初靜子會意,拆開一一聞了聞,說道:“殿下,並無毒藥浸於其中。”

武清這才說道:“你念給我聽。”

說着便把源初靜子攬入懷中,不多時,源初靜子一邊念着。屁股在扭動着,彷彿研墨一般。

論欽陵長篇累贅地說了一大通道理。

源初靜子聲如黃鶯,緩緩念道:“......小鳥雖衆,爲一鷹隼之食物。游魚雖多。爲一水獺之食物。麋鹿角雖多。豈能取勝。牛角雖短,卻能取勝。松樹生長百年。一斧足以伐倒。江河縱然寬闊,一葉之革舟即可渡過。青稞小麥長滿大壩之上,卻入於一盤水磨之中。星斗佈滿天空,一輪紅日之光。使之黯然失色。一星焰火足以燒光高山深谷之所有果木樹林。一股泉水源頭爆發山洪,足以沖走所有壩上的果木樹林。滿地土塊之中,若使一石滾動,請觀此一石破碎,還是巨大土塊破碎?......大周之軍旅實如湖上之蠅羣,爲數雖多,不便於指揮。與山頭雲煙相似,對於人無足輕重也。吾之軍丁豈不是猶如一把鐮刀割刈衆草乎?犛牛雖大,以一箭之微,射之難道不能致死乎......”

總之到了最後。武清要不是進入源初靜子身體裡的分身,早就昏昏欲睡了。相較而言,源初靜子則是對論欽陵的雄辯之才,而感到興奮,這一興奮,便越發動得厲害。不過片刻,武清決定嘗試一下新的不泄記錄。

而這個記錄最終定格在了一個時辰差一刻,源初靜子也徹底累得趴在了案上。

武清非常愉悅地站起身,思考起大軍部署之事,此地離輪臺不過五百多裡,數日便至。但一定要佈置好,不能讓論欽陵小看了他。

要到輪臺,只有一條道路,當然除非進入沙漠。但不到萬不得已武清不會考慮這一條。沙漠行軍,變數太多。

如果沒有奇招,那麼久只有“平推”一條方法。但這需要排兵佈陣,而排兵佈陣正是自己的弱項,要是師姐在或許還好點,但不管怎麼說,對付吐蕃他還是很有信心的。

吐蕃是騎兵,不會避長揚短而去守城,所以他們只會前來決戰。武清思慮再三,決定以牀弩和弓箭壓制,再以武威軍爲箭頭,直接衝擊吐蕃大軍,他再領左羽林衛八千精銳衝殺,他不信就不能殺得了吐蕃兵。更何況十萬大軍爲了征討西域,苦練大半年,是時候發揮戰力了。

於是便定下了輪臺之戰策略。大軍每日行軍百里,士兵和戰馬都得到了充分休息,精力非常充沛。

而武清也教會了將士們另一首軍歌,“咱當兵的人”!當然歌詞改了很多。

聽着這激情洋溢的歌聲,武清感受到一股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在滋養着這十一萬士兵。他相信,如果能夠把土地兼併問題解決了,當兵成爲了義務,那麼大周軍隊將會爆發出火山爆發一樣的激情。甚至可以征服整個歐亞大陸!

論欽陵喝了碗小米粥,吃了碗白米飯,雖不習慣,但這兩種食物,比青稞面和小麥面要好很多。只是大周的實力還不是吐蕃能夠對抗的,而在北邊,西突厥已差不多滅亡,只剩下了一支莫賀達幹烏質勒部落。

本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斛瑟羅應爲西突厥部落可汗,可惜斛瑟羅苛待部衆,部落離心,逐漸歸附到烏質勒治下。但烏質勒因爲部落弱小,所以只有親近唐朝,每年才能獲得周朝撥付的救濟糧草才能存活,叫其反周,那是不可能的。

回紇在漠北不敢南進,而且東突厥後汗國的興起讓回紇吃盡了苦頭。當然如果能夠聯合東突厥的話倒是可以,但自阿史那骨咄祿死後,其弟莫咄繼承可汗位,雖襲擾大周邊境,但依舊不敢南下。

只有吐蕃,即使加上東突厥也難以撼動大周的朝廷。不過這個時候也是大周最弱的時候,可吐蕃又何嘗不是最弱的時候呢。論欽陵有些煩躁,因爲他一點都想不出能夠對付武清的辦法。觀其每日行軍不過百里,這很顯然就是要穩紮穩打的計劃,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任何陰謀詭計都是白搭。

小兒子弓仁走進了帳中,見父親滿臉憂愁,便說道:“父親,請給孩兒五千兵馬,孩兒定取武清小兒頭顱獻給父親盛酒。”

論欽陵笑道:“我兒勇武,但要單打獨鬥卻未必贏得了武清。這樣吧,我給一個萬戶,你且給我打打前鋒,滅滅周軍的氣勢,讓他看看我吐蕃雄鷹的厲害!”

“孩兒領命!”弓仁扶胸躬身,退了出去。

隨即論欽陵命大軍開往輪臺東城之外!雖然他已經向拉薩城中贊普寫信求援,但他知道有朝中那幫人在,估計很難得到救援,而整個西域也不過二十萬人,已經損失了三萬,還剩下不到十七萬,他最多隻能抽調十萬人。在西域,吐蕃的統治不得人心,每個地方都需要幾千兵卒鎮壓反叛。畢竟吐蕃比不了以前的唐朝,能夠讓各鎮自治,唐朝只保留統一管理的政策。吐蕃的條件太艱苦了,要像壯大,不得不橫徵暴斂,而這也使得西域的統治一直不得人心。雖三次佔領,但只像是一個過客一般。

而這一次,論欽陵也感受到了大周將會不同於大唐。

武清的大軍緩緩開到了輪臺城外百里,此時吐蕃大軍也開出了城外。

第251章 採補採補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313章 吉頊獻妹救父第282章 太后駕臨書院第302章 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着第270章 新皇的憤怒第180章 出征(五)第124章 師姐到來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351章 部 署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351章 部 署第4章 艱難生活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418章 廬陵王風波(十九)第300章 新的城,武清縣第369章 郭元振火油顯神威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435章 六第163章 又成了好事第293章 契約第130章 滕王閣之宴第187章 出征(十二)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189章 出征(十四)第400章 廬陵王風波(二)第55章 席捲之飲食風暴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332章 西域策略第335章 玲瓏的婚事第258章 先拿夏侯家開刀第202章 武清的野望第三百五十七章第279章 陛下您第125章 鴉九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39章 武氏家族第276章 廢立第462章 出征之前(五)第495章 一代帝王(三十三)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185章 出征(十)第57章 麟德殿中舞之海洋第40章 與武敏之對第40章 與武敏之對第152章 三大才子第166章 歡樂與鮮血第224章 整軍建言(三)第465章 一代帝王(三)第427章 這是一條艱辛的道路第306章 不一樣的縣城第218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第368章 鐵勒破突厥第230章 少林寺(三)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39章 武氏家族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199章 網羅人才第468章 一代帝王(六)第112章 副幫主到訪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第318章 劫囚車第286章 揚州平叛(一)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223章 整軍建言(二)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一六十五章 啓程第86章 枯燥之科舉第62章 蹴鞠場上初遇子安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327章 統兵大都督第150章 武氏親友第241章 臨幸第417章 廬陵王風波(十八)第283章 收穫一枚棋子第133章 喜當爹第294章 太后雌威第174章 齊家第234章 天后宴請第430章 帝王之路(一)第412章 廬陵王風波(十三)第84章 情何以堪第483章 一代帝王(二十一)第158章 理學之爭(續)第27章 跟和尚論道第215章 麻將誕生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184章 出征(九)第267章 夏侯瑾軒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23章 得衣鉢第40章 與武敏之對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171章 賜婚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353章 牀弩陣再發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