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吐蕃議和

鄯州城三十里外,論贊婆大軍在這裡紮下營寨。

如今,論欽陵的到來,給這座營寨染上了幾分寒霜,畢竟論欽陵二十萬大軍和數萬奴隸就只剩下了一萬多一點人,這對於久攻鄯州城不下的論贊婆,以及吐蕃諸將來說,無疑加重了憂慮。

北方的天氣逐漸開始炎熱,但論欽陵和論贊婆絲毫沒有感到溫暖。因爲他們已經沒有時間浪費了。

就在昨夜,家族傳來消息,吐蕃贊普把葛爾家族在邏些城北的領地劃給了韋氏部落。韋氏部落是跟吐蕃贊普家族悉補野氏通婚的少數高貴部落之一,而且部落從來都依附於悉補野氏部落。贊普器弩悉弄要執掌軍政大權,就必須依靠這些部落。

邏些城北的葛爾家族領地劃給了韋氏部落,這說明贊普已經得到了更多部落的支持,葛爾家族已經危在旦夕,此時若還在武周,實屬不智,但鄯州城短時間內難以攻下,那麼只有議和一途。

隨即,論欽陵思慮再三後,便派遣使者直接前往神都洛陽議和,希望武周那個女人急於結束周蕃戰爭而賠償些東西,那麼這一戰的損失就能夠拿回一些了。

武柲在臨州休整半月,再招募了兩萬新兵,集訓之後,等到新任刺史胡不爲來到後,便和姚元崇一同離開了臨州。出了臨州城,二人互告珍重。

姚元崇此去,正式進入朝廷中樞,若無意外,不久定會進入政事堂成爲副宰相,如此便可大有作爲,但危險隨之而來。來俊臣、武懿宗等酷吏依舊是十分猖獗,讓百官防不勝防,每天放了朝,都要祈禱不被這二人盯上。

武柲領大軍六萬北上支援鄯州城。其中兩萬爲積石軍,羅漢谷一戰,積石軍死傷不多,只有一百多人。除去傷殘,再招募了一些青壯,又補爲兩萬,武攸緒依舊統領積石軍,受武柲節制。

由於隴右關內乾旱,饑民到處都是,所以招募兵卒很容易,武柲也趁此機會,招募了第一支後勤工程兵,一共一萬人。不參加戰爭,專門負責後勤和架橋鋪路,這一支軍隊,武柲交給了郭知運,郭知運雖不願意。但也明白,魏王對後勤工程兵的重視,所以也盡心盡力訓練。武柲也給這幫青壯請來了教授,目的暫時只有一個,那就是教會這些人識字。

如此一來,頓時讓諸軍發覺,這一支軍隊鐵定不簡單。魏王爲何如此注重這幫士兵。但武柲只是微微一笑,並不解釋。給這幫老粗解釋,他們也聽不明白,這完全不屬於他們認知的範疇。

當然,募兵建軍之類的事情都上奏給了女皇,女皇也是同意了的。

時間轉瞬進入七月。

神都洛陽。太初宮麗日臺。

一份加急羽毛信擺在了女皇面前,女皇揮退了張昌宗和張易之,便命人把上官婉兒叫來,如今上官婉兒可不只是起草制書,還參與決策。甚至很多決策都幾乎出自上官婉兒之口。

上官婉兒很快來到了麗日臺,見禮之後,女皇便讓其拆開羽毛信,看看奏疏。上官婉兒不敢怠慢,隨即取出,而後仔細看完後,面容上露出了一抹凝重。

女皇看到上官婉兒的面色,不禁心中一涼,問道:“告訴朕,發生了什麼!”

上官婉兒緩緩說道:“前去營州平契丹之亂的曹仁師、張玄遇、麻仁節全軍覆沒,被契丹所擒!”

頓時,女皇沉默片刻,而後放聲大笑了起來,聲音中充滿了憤怒,上官婉兒呆呆地望着女皇,沒有說話。

半晌,女皇停止了狂笑,一雙眼睛發出懾人的目光,問道:“可有李多祚和張九節的消息?”

上官婉兒低聲道:“大軍到了河北,曹仁師便遣張九節爲前鋒,李多祚留後督運糧草。張九節領五千兵馬擊退圍困檀州的契丹孫萬榮三萬兵馬,曹仁師隨即便命張九節側後,追擊契丹孫萬榮部,遇到從營州逃出的官兵,官兵說契丹衣食不能自給,殺他們又不忍心,便放了他們。曹仁師隨即率軍追擊,在西硤石谷遭遇埋伏,全軍覆沒。只剩下了督運糧草的李多祚的一萬大軍和張九節的五千兵馬。”

聽完了上官婉兒的複述,女皇也懶得看了,但如何平叛,則讓她陷入了深思,武三思和姚璹不是打仗的料,而且各州府兵也抽調得差不多了,到底該如何解決呢?

忽然,她感到頭疼欲裂,隨即大呼一聲,便暈了過去。

上官婉兒大驚,疾呼“聖上”,並命人傳喚御醫診治。

當女皇悠悠轉醒後,女皇便看到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陪侍身邊,她不禁一陣感動,但臉上依舊沒有表現出來。

看到女皇醒來,太平公主急忙說道:“快傳御醫來。”

女皇說道:“女兒啊,朕感到很久沒有看到你了。”

太平公主滴下兩滴眼淚,說道:“阿母日夜爲國操勞,女兒不能分憂,致使阿母生病,是女兒的不是。”

女皇閉了閉眼,沒有說什麼。太平公主緩緩說道:“四哥聽聞阿母生病,也來看您了,沒有得到您的允許,一直在宮門前徘徊不敢進來。”

女皇一愣,頓時便嘆了口氣,說道:“就讓他進來吧。”

太平心中一喜,但上官婉兒心中頓時大怒,早知太平公主一點兒也不向着武柲,她幹嘛要讓人通知太平公主呢?這下好了,女皇本已向武柲傾斜的天平又開始持平了,那麼她還能等多久呢?她真的好想要給孩子,跟清哥的孩子!

不多時,宮女領着皇嗣李旦走了進來。

如今李旦面容紅潤絲毫看不出有任何不快,或者怨恨,可見整日裡享樂,也確實養得白白胖胖的,他來到了龍榻前,跪伏在了地上,“孩兒見過母皇!朝中一日也離不開母皇啊,望母皇早日康復。”

女皇擺了擺手,示意上官婉兒把她扶起。上官婉兒會意,便扶起女皇,女皇斜靠在牀頭,說道:“你們的孝心。阿母明白,阿母真的是老了啊。”

隨即,長嘆一聲,便揮了揮手,說道:“你們都下去吧,婉兒留下。”

太平公主不敢違抗,便和李旦退出了大殿。

殿前,張昌宗和張易之正好來到,看到太平公主和皇嗣李旦,張昌宗一愣。不知道說什麼好,他一直對太平公主有所希冀,但自從伺候了女皇后,張昌宗也不敢有非分之想,但也把太平公主的囑託拋之腦後了。如今見到太平公主。一時間愣住了。

張易之深知他們兄弟能有今日,全賴太平公主,於是,趕緊拉了下張昌宗,躬身施禮道:“張易之,張昌宗,見過公主。見過殿下。”

太平公主明白這二人是母皇身邊的寵兒,得罪不得,便微微一笑,點了點頭,算是還禮了,皇嗣倒是拱手還禮。

等太平和李旦走遠了。張昌宗說道:“五哥,幹嘛那麼多禮節啊,按輩分,我們可是長輩!”

張易之瞪了眼張昌宗,說道:“你我兄弟能有今日地位。都是太平公主引薦,我們當感恩,更何況,女皇年老,還不知道能有多少年好活,若女皇駕崩,你我兄弟又該依附於誰?是李氏還是武氏?

張昌宗則不以爲然,嘟嚷了一句,說道:“我們爲何要依附他們兩家?咱們兄弟是女皇的枕邊人,爲何就不能建立咱們的勢力?”

頓時,張易之盯着張昌宗,這個自小沒多少城府的弟弟,竟然能夠說出這番話,難道他腦袋開竅呢?

不過,張昌宗所言又何嘗不是自己想的呢?只是現在時機成熟嗎?北邊戰事不斷,女皇每日裡處理朝務繁忙,若此時建立自己的勢力,恐怕會適得其反,倒不如等過上一段時間再說。

“好了,往後你注意點,此事還不是時候,你我只需伺候好聖上便是了。”張易之最後下了決定。

大殿內,女皇正跟上官婉兒商議契丹之事。

“婉兒,這契丹之事,你認爲該如何解決?”女皇閉着雙眼,問道,而後便等待着上官婉兒的回答。

上官婉兒頓了頓,說道:“其實聖上您心中有答案了,何必爲難奴婢呢?”

女皇苦笑一聲,嘆了口氣,說道:“婉兒,你真的很聰明,若朕之子女有你一半的聰明,朕也就不會走到今日這一步了。不過,朕從來不後悔,自古女子自媧皇起,便無執掌天下之事,何況媧皇之事,其真僞難辨。朕相信,無論百年,千年,萬年,朕的名字將永鐫於青簡之上。但朕不甘心,不能讓四海昇平,不能讓四夷臣服,朕怎能把這樣一個國家交給繼任者,這不是朕的作風。婉兒,你可明白!”

上官婉兒如何不明白,女皇依舊對權力的慾望還是很強烈的,她緩緩說道:“陛下所言甚是,一切但由陛下做主,相信魏王也會理解陛下的苦衷的。”

苦衷,武柲是很理解的,能登上大寶,創建大周朝,女皇的能力和對權力的慾望都促使着她更進一步,只可惜,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更何況掌控這麼大一個帝國,需要的不只是精力,還有勵精圖治的決心,更要有一批能臣。

而這一切,女皇都是擁有卻也沒有擁有。

能臣如狄仁傑、李昭德、魏元忠等等,都是以李唐舊臣自居,雖身在周朝,但心向李唐,能夠爲大周幹活,實際上是等待時機。而諸如其他人才,比如姚元崇、宋璟、蕭嵩、劉知幾、賀知章等等,都屬於理學人才。而女皇所提拔之人,如楊再思、蘇味道、李嶠、宋之問、姚璹等,不過是溜鬚拍馬之輩。當然如徐有功等人也是難得的人才。

而天下之人,也多把女皇當成是是李唐的媳婦兒,掌管的武周也只是給李唐看守基業而已。

女皇任用酷吏,動輒籍沒成百上千家,可天下之人何其多也,她能籍沒多少呢?歷史的侷限性,讓女皇看不穿迷霧,看不到未來將會對武氏是何等殘酷。

兩姓皇室,亙古未有,已經有人投書,肯請削掉武氏王爵。就從此看,就會發覺,確實有很多人不看好武氏。民心依舊還在李唐的一邊。

而此時,女皇依舊態度不明,未來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但就是這樣的情況下,吐蕃論欽陵的使者來到了神都洛陽。

大殿內,御醫曹明輔給女皇開了幾副補藥後,囑咐一番不要太操勞了,就離開樂。其實女皇的病,純粹是年老所致,並沒有其他問題,加之她享樂,導致氣血兩虧,只需要調養便可痊癒。這也好在十女人,要是男人,恐怕差不多準備後事了。

翌日,司賓卿奏報,吐蕃來使。女皇在驚訝之餘,便起身立馬召見。

吐蕃使者見禮之後,便獻上了國書,其實所謂國書,也不過是論欽陵杜撰而已,爲的就是議和的合理性,也希望能夠得到武周這個老女人的認可。

女皇精力不濟,但卻不想在吐蕃使者面前露出馬腳,忍受着雙目的煎熬,硬是看完了,但內容不禁讓她大怒,隨即把國書扔下樂丹墀!厲聲道:“你吐蕃視我大周無人呼?”

吐蕃使者絲毫不懼,拱手,揚起那顆吐蕃特有髮飾的頭顱,緩緩說道:“我吐蕃大論誠心與大周議和,一者免去了兩國刀兵相爭,二者大周也可以集中力量對付契丹,順便告知大周皇帝,東突厥默咄恐怕已經南下,兵臨涼州城了吧。我吐蕃議和是誠心實意的,還望大周陛下三思。”

陪同的諸位大臣面色不愉,實在是這吐蕃太囂張了,遙想太宗皇帝當年,那吐蕃可是自稱外甥的,如今卻如此囂張,真的石時不再來啊。

女皇雖臉上憤怒,但在心中還真被第二條給吸引住了,因爲如此一來,武柲就可以騰出手來了。但是要放棄安西四鎮,並給予吐蕃十萬石糧食,這讓她猶豫了,十萬石糧食不算什麼,但安西四鎮就非同小可了。

不過,此事還需商議,於是便說道:“貴使且下去休息,容朕再思慮幾日。”

“幾日?”吐蕃使者心中有些急切,但黑紅色的臉上根本看不出表情,所以便躬身而退。

第403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41章 初見武后第279章 陛下您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491章 一代帝王(二十九)第72章 再遇遊俠第272章 與師姐談第414章 廬陵王風波(十五)第2章 赤貧人家第491章 一代帝王(二十九)第85章 太子死了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392章 來俊臣之死(四)第196章 帝王之路第462章 出征之前(五)第288章 揚州平叛(三)第496章 一代帝王(三十四)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325章 武周大統誰來繼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483章 一代帝王(二十一)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170章 賜婚(續)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244章 房中術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373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一)第263章 遠山與令嫺第327章 統兵大都督第252章 到任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334章 魏王的大周夢第396章 來俊臣之死(八)第366章 魏王的策略第16章 官逼民反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451章 帝王之路(二十二)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116章 公輸後裔第42章 無品之官第14章 神秘拜師第137章 桃李之天下第328章 徵西域(一)第64章 梧桐院母子情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132章 到揚州第140章 師姐考校第381章 神都獻俘事第315章 夜宿美人殿第438章 帝王之路(九)第281章 送別廬陵王第401章 廬陵王風波(三)第334章 魏王的大周夢第479章 一代帝王(十七)第492章 一代帝王(三十)第9章 四步成詩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306章 不一樣的縣城第253章 劉家有女叫三娘第324章 爲魏王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31章 清心館第89章 昔日金陵第371章 後突厥末路(中)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297章 再次出征第65章 武清的心思第15章 一語驚人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65章 武清的心思第36章 開館講書第96章 闖水寨第276章 廢立第232章 少林寺(五)第216章 吏部 銓選第159章 御賜牌匾第323章 武周革命第328章 徵西域(一)第433章 帝王之路(四)第85章 太子死了第68章 二王鬥雞第448章 帝王之路(十九)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217章 吏部 銓選(續)第278章 開學典禮的意義第89章 昔日金陵第492章 一代帝王(三十)第363章 各方壓力第465章 一代帝王(三)第96章 闖水寨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123章 青瓷生意第385章 置天策府第246章 天皇駕崩第280章 改革從科舉開始第15章 一語驚人第85章 太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