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

朝廷的海捕文書下達得十分迅速,各部的辦事效率達到了一個空前,僅僅半日,捉拿反賊李千里等一衆人的公文便出了洛陽城,向四方散去。

此時玄武門之外,武柲騎着火焰駒,一雙細長眼微眯,望着圓壁城城門,圓壁城是北夾城,城門略低於玄武門,目的就是在於即使有強兵來犯,士兵可以退守玄武門,在玄武門城樓上往圓壁城裡拋石射箭。

武柲自然不可能損失左羽林衛精銳去攻城,也不會放棄自己的地理優勢,更不想讓那些城頭不斷探出的士兵投降之類的,他有他的目的。

隨即,他便直接調集了三十架投石車架在了玄武門城樓上,命各部雜役充當苦力,搬運巨石、拋物。當撓鉤、雲梯等攀城器械一切準備就緒後,便一聲令下,玄武門城樓上頓時向圓壁城拋下了巨石,彷彿下一場巨石雨一般。頃刻間,圓壁城頭那些個士兵被砸死砸傷一大片,慘叫連連。

一連半個時辰的巨石雨,崩毀了十多架拋石車後,武柲又是一聲令下,左羽林衛士卒架起了雲梯,以極快的速度開始登城,城頭只有稀疏的箭矢,對右羽林衛造不成多少傷害,不過數息時間,第一波士卒便登上了城頭,只見城頭一片狼藉,但死傷士卒卻是不多,很快便肅清了城頭的反抗士兵,隨即打開城門。

武柲騎馬緩緩進了圓壁城,臉上陰沉。絲毫沒有憤怒,他的目的已經達到,至於李千里能留多少兵力斷後。他一點都不擔心。當然,李千里是否能逃脫,他也不擔心,有這件事情,他的目的便達到了。

這件事情,讓他沒有料到的是武懿宗的參與,更沒有想到的是。武懿宗居然被李千里殺了!如此絕妙的結局,讓武柲心底裡真真正正地樂了。當年武承嗣和武三思派武懿宗到上元縣殺他,卻差點被自己給做了。這個仇雖說隨着這麼多年而慢慢淡化,但要讓武柲去喜歡一個仇人那是不可能的,更不要說武懿宗的人品確實不怎麼樣。更何況身爲宗室卻充當酷吏角色,清算。只是一個時間長短的問題而已。

不管怎樣。武懿宗的死,無疑會讓女皇更加明白,若傳位李氏,那麼將來武氏的下場,就會如同武懿宗一般,死無葬身之地!更何況,就是她,還不一定能夠安穩地進入陵寢。

至於如今。兩個兒子都改姓武,但任誰也知道。那隻不過是權宜之計。至於女皇,能夠執掌一國的人,沒有超越常人的權謀,怎麼可能從兒子的手中把皇位奪了過去?如此一來,女皇如何會不知道她的兩個兒子對她的仇恨呢?儘管這仇恨只是因爲短暫的弱勢而隱藏了起來。

當然,除非女皇徹底年老昏憒,不然是不會顧念武氏而傳位於李氏,但即使如此,當朝中無一李唐舊臣,那又作何爲?這就是武柲的後招。

先剪除朝中李唐舊臣,再徐徐謀奪帝位,此謀略武柲也是學習了女皇不是。女皇登上帝位,不就是重用自己的親信,剪除反叛的朝臣,等朝中全部是自己的人後,那麼改朝換代也就順其然而爲之了。

武柲不會製造那麼多的神佛怪誕之事,更不會裝聾作啞得整什麼仙佛臨世。但他必須要有個合理的繼承方式,這個方式自然來自女皇。只要確定了他也是繼承者之一,不管是將來篡位還是政變,都將是合法的!

更何況,歷史是勝利者寫的!而天下百姓,也只會記得勝利者,至於誰做了皇帝,關他們何事?

圓壁城內。

不出武柲所料,李千里早已開了城門,向北邙山中逃去,武柲並沒有立刻搜山,而是命人取過洛州地圖。

當親衛取來地圖,武柲在地圖上盯了片刻,便在邙山周圍的幾個點上,緩緩地點了點,說道:“留三千左羽林衛駐守宮城,其餘將士,命各朗將領其所部,備齊七日干糧,進山中搜索。傳令下去,各州各縣,務必嚴加盤查出入城門人口。抽調五千玉鈐衛,分赴邙山各要道關隘嚴加盤查,命薛訥快速統計右羽林衛損失情況,以及上報兵卒名冊。十日之內,至於李千里,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若敢有懈怠者立斬不饒!”

魏王雖語氣緩和,但話語裡透出的殺意,頓時讓手下親衛心寒,於是趕緊躬身答應,傳令而去。

圓壁城被砸毀,自然也要儘快恢復,但這些都不是他考慮的事情,自有冬官和將作等部門處置。在下達了命令之後,武柲命人擡着武懿宗不成樣子的屍體,用大周龍旗覆蓋,走夾城複道來到了皇城。

女皇聽到武懿宗被李千里活活戳死後,心中一寒,隨即便領百官來到了則天門城樓上,看到兵卒擡着大周龍旗覆蓋的武懿宗,她留下了眼淚。要不是她讓武懿宗去執行聖旨,武懿宗恐怕也不會如此死於非命。

頓時,女皇哭泣道:“懿宗,今日死於非命,是朕之過也!”

百官看到女皇哭泣,便紛紛勸道:“聖上請節哀,河內王是被反賊所殺,魏王殿下一定會平定叛亂的。”

女皇接過宮女遞過的絲帕,擦掉眼淚,說道:“加封武懿宗爲特進,揚州大都督,許其子嗣繼承爵位。”

此時,武柲一身銀盔銀甲,手執大鐵槍,騎着火焰神駒,緩緩而來,一股肅殺之氣頓時瀰漫整個皇城,令衆臣子心中肅然,宰相蘇味道說道:“陛下,魏王殿下來了!”

女皇早就看到了武柲,她的心中也是不由得一緊,要是自己這孩子此時反叛,這宮中將如何防禦,但隨即心中苦笑,自己這疑心病實在是太大了。於是便說道:“傳魏王覲見!”

太監們吊起嗓子,大聲喊道:“傳魏王覲見!”

“傳魏王覲見!”

武柲原本就是來覲見的,於是便下了馬,把大鐵槍插在馬背之上,隨即一陣金屬碰撞之聲,他緩緩而行,來到則天門下,大聲拜道:“臣武柲拜見陛下,臣已攻破圓壁城,但反賊李千里已經逃遁,臣已佈下天羅地網,不出十日,定能抓到李千里!”

女皇心中頓安,朝臣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女皇便說道:“我兒辛苦了,抓捕反賊之事,就由我兒全權處置。”

武柲心中一愣,隨即躬身應道:“兒臣領命,定不叫聖上失望!”

女皇點點頭,便說道:“我兒勞動,這便歇息去吧。”

武柲躬身行禮,隨即退去。

女皇側身問百官,道:“諸位愛卿以爲魏王有何缺點?”

百官一愣,問人長短,總是問優點,以揚長而避短,這女皇倒好,偏偏問人短處!一時間,百官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女皇側身,看到了納言婁師德,便問道:“婁愛卿是老臣,又跟魏王在河西相處一段時間,應該有些瞭解,愛卿說說呢?”

婁師德和女皇其實已經變相得探討過幾次,他不是理學官員,但對李唐也沒有特別的感情,他能夠升任宰相,都是女皇看中了他的才能,而且其中武柲也推薦了下。至於皇帝之位,婁師德更看中的是,身爲帝王能否給百姓帶來福祉,他看不到李顯和李旦有這方面的能力,一個戰戰兢兢遠離朝堂和世俗活了十多年,一個每日裡聲色犬馬,這樣的人如何能夠成爲帝王,能夠成爲他心中的中興之主?

相較而言,魏王武柲就不同了,他平定邊患,整治地方吏治,甚至在朝堂中也有一番大作爲,看其用人之策,便是唯德才是舉,而且能夠大膽任用。如此人物,正是這個帝國所需要的,是他婁師德願意輔佐的明君。

婁師德躬身行禮,緩緩說道:“聖上問魏王缺點,臣有一件事情,不知道當不當說。”

女皇笑道:“愛卿但講無妨。”

婁師德緩緩說道:“臣在河西之時,一日早晨,臣與慕容刺史一道至魏王房中探討軍情,進屋之後,便看到魏王端着一隻大海碗稀粥,就着幾個饅頭和醃蘿蔔吃得正香。臣與慕容刺史以爲很好吃,魏王以爲臣下不曾用膳,便命人給臣和慕容刺史上了一份,臣下和慕容刺史也就沒有拒絕,加之想嘗試一番,結果臣下食之無味,頗有些難以下嚥,但臣既然開吃,便硬着頭皮吃下。臣在想,魏王殿下在軍中是爲了跟軍士同甘共苦才如此的,也不以爲意。直到回到京師,在魏王府中,再次看到了殿下的飯食依然還是那麼簡單。微臣身爲感動,也深爲憂慮。魏王膳食簡樸,是我等楷模,可魏王身爲一軍統帥,若如此便生了病又將數十萬將士至於何地?所以臣以爲,魏王的缺點就是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了。”

理學官員也是紛紛點頭,魏王的膳食確實很簡單,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女皇聽完後,也是點了點頭,但心中疑惑,魏王不缺錢啊,那些個珍稀之物也不少啊,不說得了很多賞賜,就是孝敬給自己的珍稀寶物也是非常之多,由此可見他不是一個吝嗇之人,但爲何膳食如此簡單呢?

有了婁師德開頭,其餘官員也開始說起了魏王的長短,讓女皇從一個側面瞭解到她不曾認識過的魏王。(未完待續。。)

第95章 一路屠殺第206章 羽林衛(四)第210章 絕美的出塵姑娘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94章 夜襲第327章 統兵大都督第211章 肉夾饃第117章 衛士第119章 清學漸起第127章 潯陽樓上題詩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406章 廬陵王風波(七)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35章 一羣蘿莉也第475章 一代帝王(十三)第440章 帝王之路(十一)第237章 武清關於生命的思考第96章 闖水寨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197章 太平生了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295章 神都週報誕生第314章 麗景殿中怒斥武承嗣第195章 上陽宮夜宴第43章 教坊使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382章 回師第370章 後突厥末路(上)第367章 夜襲吐蕃營寨第459章 出征之前(二)第129章 邀請王勃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78章 一晃五年第301章 太后微服而來第55章 席捲之飲食風暴第372章 後突厥末路(下)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238章 置清心書院於洛陽第494章 一代帝王(三十二)第260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第160章 清心書院第445章 帝王之路(十六)第111章 珠算第307章 內相上官婉兒第110章 落下帷幕第377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五)第185章 出征(十)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141章 心中那一片寧靜第60章 武敏之,哥笑了第149章 蘭陵蕭氏第363章 各方壓力第118章 發明創造第21章 裴氏姐妹第253章 劉家有女叫三娘第56章 除夕夜宴第294章 太后雌威第50章 越人歌聲起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4809章 廬陵王風波(十)第345章 封禪嵩山第110章 落下帷幕第174章 齊家第492章 一代帝王(三十)第399章 廬陵王風波(一)第456章 帝王之路(二十七)第354章 勢掠如火第470章 一代帝王(八)第17章 與狄仁傑談第127章 潯陽樓上題詩第239章 油墨第128章 他鄉遇故知第384章 二張的野心第252章 到任第348章 婁師德之言第415章 廬陵王風波(十六)第178章 出征(三)第229章 少林寺(二)第119章 清學漸起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211章 肉夾饃第435章 六第138章 考試第180章 出征(五)第65章 武清的心思第115章 再遇合擊之陣第117章 衛士第256章 由吳氏殺夫案引起的一場風暴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69章 神童爭豔第331章 再置安西四鎮第2章 赤貧人家第156章 出征(十一)第112章 副幫主到訪第438章 帝王之路(九)第337章 守孝第413章 廬陵王風波(十四)第365章 武成殿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