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帝王之路(二十五)

世人都知曉,右羽林衛將軍薛訥隨魏王曾南征北討,是魏王的心腹愛將,薛氏一族也因此在軍中得到重用。

如此一來,薛訥也打上了魏王的標籤。如今他率先押運糧草而來,這便說明,距離太子親征也就不遠了。

狄仁傑心中也終於放下心來,魏州至涿州一線有薛訥在,那魏州城便是守住了。而且,將來魏州或許很有可能成爲征討契丹的屯糧之地。再者,太子能夠派薛訥來魏州,那麼他的信,想必太子殿下是看到了,如此一來,他這年過六旬之人,對子孫後代是放心了。

狄仁傑不怕武柲的打壓,就怕對子嗣出手,但如今他是放心了,心情也一下子愉悅起來。要不是今日有大事,他都想飲上兩杯。

也因如此,在狄仁傑看來,太子還是一個很念舊情的人。

魏州城外碼頭。

水面上,千帆過影,一艘艘萬石糧船如同巨無霸一般,蝸行而來。百姓早已在碼頭齊聚,望着這震撼的一幕。狄仁傑率領魏州官員等候在碼頭最顯眼的位置。

在領頭的主船上,一員身材魁梧身披紅色披風的武將手按腰間橫刀,站立船頭,看着那人頭攢動的碼頭,面容依舊沉着。此人便是右羽林衛將軍,薛訥。

將近五十的薛訥依舊看起來十分強壯,棱角分明的臉上有着一抹堅毅,他緩緩問道:“碼頭水深夠否。可不要弄壞了這些糧船。”

自有嚮導回答,道:“回稟將軍,如今春水上漲。前不久又下了暴雨,這水啊,深着呢!”

薛訥點頭,他一路上心中很迷惑,殿下怎麼能夠忽然之間調出這麼多萬石漕船,還有如此多的糧食呢?要知道這些年朝廷對外用兵不斷,又加上天災人禍。就是江南一帶也遭了洪澇。在如此情況下,還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集如此多糧食。這能力可不是一般得大。

但他是武將,只好把這些看不懂猜不透的事情嚥到肚子裡。

“命令各船,次第靠近,留出返程的航道!”薛訥命令道。

碼頭不是很大。這將近十二艘萬石糧船隻能依次卸貨。最重要的是,此次運來了即將征討契丹的六萬石糧草,這些糧草必須保證秘密儲存,不能讓契丹探子發現而毀於一旦。所以,他給魏州長史的信中便說了只有五萬石。

狄仁傑望着那一艘艘的巨無霸,心中震驚無比,糧船能有如此之大嗎?他怎麼沒有聽說朝廷還有如此巨大的漕船?如此想着,心中更加懷疑。看着綿延不盡的巨無霸,狄仁傑心中更加確定。恐怕不只運來五萬石糧草那麼簡單了。

不多時,當第一艘萬石糧船靠在碼頭,薛訥率領諸將下了船。來到岸上的時候,狄仁傑迎了上去。

薛訥不敢託大,狄仁傑可是有名的清官,再者,論品級,二人雖都是三品。但他只是武將,所以他立刻躬身施禮。道:“薛訥見過狄公,讓狄公久等了!”

狄仁傑心中很滿意,讚道:“不愧是平陽公的子嗣,慎言,爲何有如此多的糧船?”

慎言是薛訥的字,知道的人不多,可狄仁傑偏偏知道。薛訥本就不善言辭,所以聽到狄仁傑如此問,便湊前低聲說道:“還望狄公多準備些糧倉。”

如此一句,狄仁傑頓時明白,看來不出所料,太子殿下是要準備征討契丹了。如此,狄仁傑便對身後的長史道:“顧長史,你讓雜役把漳水灣的那幾座也收拾出來。”

長史顧侗有些疑惑,但他一向以狄仁傑馬首是瞻,並以狄仁傑爲榜樣,所以也不問,便躬身答應,很快就鑽入了人羣。

薛訥說道:“狄公,末將所帶兵卒不多,還望狄公遣人卸了糧草,這些萬石糧船可是要回去的。”

狄仁傑頓時一愣,這竟然是萬石糧船,大周造船能力竟如此強大了嗎?他微微笑道:“慎言請放心,自你來信時,我已準備妥當,如果可以開始卸糧,隨時都可以開始。”

薛訥躬身,道:“那就有勞狄公了。”

於是,狄仁傑便命主簿領衙役雜役們去卸糧草,而後轉向薛訥道:“將軍一路勞動,我已備好熱湯、酒菜,就等將軍了。”

薛訥還有重要事情要跟狄仁傑說,也不推辭,便躬身道謝。命人在此看護糧船後,便和狄仁傑上了馬車。

三陽宮。

翌日一早,武柲和太平公主雙雙出了青鸞殿。

武柲的臉上有些疲憊之色,而太平公主彷彿是雨後的花蕊一般,愈加嬌豔。她挽着武柲的手臂,像是一對恩愛小倆口一般。

武柲對三陽宮不熟,只好由太平公主牽着。當在三陽宮轉了一個圈後,纔來到聖皇殿請安。

女皇和武氏見武柲夫妻二人如此恩愛,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特別是女皇,看到二人如此跟新婚夫妻一般,她也終於放心了,即使她駕崩了,太平也能得到應有的尊榮,更進一步,有太平在,那麼她的兩個兒子也能享受榮華富貴。

武柲盡力在二老面前保持旺盛的精力的樣子,他有些後悔見太平公主了,要不是他多年習武練就了一副鐵板身體,就太平公主那瘋勁兒,一個男人怎麼可能伺候得了。即使如此,他已經盡力了。

“母皇,今日可有安排?”武柲問道。

女皇說道:“今夜先宴請羣臣,明日在此歇息,後日便去嵩山,嵩山你也可不去,派可靠的將領隨行便可。”

如此這般,武柲也好安排接下來的事情,畢竟宰相們還在等着他議事呢?雖說來到了這三陽宮,可也把朝廷搬到了此處。而且如此一來,他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宮中防衛,武柲決定交給武攸止和武攸緒。只是武攸緒因爲其大哥武攸宜兵敗,有些愁眉不展,二人一個是武柲的心腹愛將,一個卻站在吳王武承嗣和樑王武三思一邊。雖然兄弟二人很早便不通聯繫,但畢竟血濃於水,如今大哥兵敗,依殿下的性子,將來前程堪憂。

平州一敗,儘管有武柲的暗中手段,但終究是需要有人承擔責任的,更何況武攸宜不知悔改,這一點,他是無法容忍的。既然不能爲我所用,那麼要麼乖乖隱退,要麼就只有被清算犧牲的下場。

當太平公主陪伴女皇的時候,武柲已然坐在了議政殿,諸臣也都赫然在殿。

今日議題依舊是折衝軍府的官員的安排。按照武柲的意思,就是先進入大周武院集訓,按照能力再准予授職。但婁師德等人的建議也有道理。畢竟很多折衝府官員都是勳官之後,甚至是名將之後,雖然其能力參差不齊,但畢竟有一部分官員已然年過半百。若讓這一部分人再進入大周武院集訓,不是重新扒了他們的皮,讓世人看笑話嗎?

如此一來,朝廷威嚴何在?皇家顏面何存?

可果然如此一來,便跟武柲的想法有了衝突,武柲想剔除這些蛀蟲,而後一步步整頓諸軍,最後成爲自己改革的有力後盾,如果這些人依舊在軍中,必然會對自己的計劃有影響,甚至很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給上自己一刀。

不破不立,武柲就是要破釜沉舟,大幹一番。

“殿下,若依殿下,那恐將天下失望。就如那程伯獻,是名將程知節之孫,如今年過半百,若又進入武院集訓,恐怕會讓世人心寒。”蘇味道緩緩說道。

吉頊出班道:“蘇相差矣,殿下之意,並不是要讓其告老還鄉,而是讓其進入武院再次深造,若能學成,未嘗不能再度啓用。”

楊再思緩緩道:“吉中丞所言,也許有些道理,不過程伯獻是名將勳臣之後,若如此對待,終究是不妥。”

吉頊立刻怒道:“楊尚書,晚輩問您一句,這程知節是哪朝的勳臣名將?”

楊再思頓時一愣,而後訕訕地道:“老夫不過是舉個例子罷了,中丞不必如此在意。”

如此這般,朝中爭論不休,武柲由於心不在焉,也就任由他們爭論,只要有爭論,那麼這個朝廷還是有活力的。至少在將來自己施政時,有人提出疑問,也是非常不錯的。

隨着爭論,武柲睏意頓時襲上心頭,他只想好好睡上一覺,太平公主太瘋了。

就在大臣們爭吵到巔峰時,卻聽到了御座上鼾聲如雷……(未完待續)

ps:謝謝風雲之風語者

第339章 薛師傷心了第11章 神童光環第436章 帝王之路(七)第239章 油墨第205章 羽林衛(三)第300章 新的城,武清縣第二一十四章 名門望族第201章 早朝第236章 回到洛陽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210章 絕美的出塵姑娘第437章 帝王之路(八)第172章 立家法第65章 武清的心思第438章 帝王之路(九)第158章 理學之爭(續)第344章 魏王的軍事思路第247章 太后令第251章 採補採補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14章 神秘拜師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50章 越人歌聲起第265章 全面開刀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144章 又是一次大起大落第253章 劉家有女叫三娘第220章 天后臨幸(續)第41章 初見武后第219章 天后臨幸第139章 面試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362章 素羅汗山之戰第351章 部 署第278章 開學典禮的意義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47章 忽聞敏之犯錯第431章 帝王之路(二)第492章 一代帝王(三十)第254章 答劉三小姐問第90章 縣衙風波第76章 武敏之作死第260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第471章 一代帝王(九)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443章 大周武院第398章 家宴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335章 玲瓏的婚事第157章 理學之爭第39章 武氏家族第27章 跟和尚論道第188章 出征(十三)第308章 退路或出路第441章 帝王之路(十二)第146章 潛入閨房第113章 盧照鄰出任縣令第208章 研香閣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第179章 出征(四)第299章 第一男寵第353章 牀弩陣再發神威第71章 左手太平右手婉兒第266章 有女玲瓏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81章 這只是一個愛情故事第324章 爲魏王第424章 魏王的缺點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133章 喜當爹第440章 帝王之路(十一)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35章 一羣蘿莉也第191章 官升七級第8章 買牛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365章 武成殿廷議第25章 有個女孩兒叫婉兒第13章 施粥救民第24章 逛長安第356章 女皇的心思第41章 初見武后第403章 廬陵王風波(四)第375章 魏王的草原情結(三)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457章 帝王之路(二十八)第75章 論武功第401章 廬陵王風波(三)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45章 教坊歌舞顯盛世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483章 一代帝王(二十一)第337章 守孝第420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一)第三一十七章 賜名延安大長公主第439章 帝王之路(十)第421章 廬陵王風波(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