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內憂外患

劉修和劉和進入正堂的時候,正在親切地與謝廣隆交談的盧敏只是瞟了他一眼,用目光示意他坐在自己身邊的空位上,並沒有說一個字,但正向他介紹居庸關情況的謝廣隆卻有些意外的停住了話題,轉過頭來打量了劉修一眼。之前劉修一直跟在盧敏身後,與其他人沒什麼分別,謝廣隆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盧敏特地留的這個位置居然是給他的,他一直以爲應該是刺史大人的兒子劉和纔對。

見謝廣隆有些詫異,盧敏微笑着介紹道:“這是我的師弟,涿縣的劉修劉德然,這次我帶着諸位少年英雄出來走訪各地要塞,向諸位討教,便是他的建議。”

盧敏親自介紹劉修,謝廣隆已經不敢小視,這麼多士子和大戶子弟到居庸關來,讓謝廣隆覺得十分有面子,再一聽原來是這位年輕人的建議,他平添了幾分被人欣賞的感激,連忙直起身子施了一禮,客套道:“原來是劉君,久仰久仰。”

衆人忍不住笑了起來,心道這久仰二字用得實在不妥。

劉修卻沒有笑,他連忙向旁邊側移了兩步,躬身還禮:“劉修白身,不敢受都尉大禮。然居庸爲天下雄關,都尉與諸位壯士護衛我等安全,勞苦功高,修甚是敬佩。”他端起酒杯對謝廣隆和他身後作陪的幾個軍官示意了一下,很客氣的說道上:“敢以此酒,敬諸位壯士。”

謝廣隆一怔,回頭看了一下那幾位下屬,不約而同的舉起酒杯:“多謝劉君。”然後舉起杯子,一飲而盡,謝廣隆一抹亂糟糟的鬍鬚,黝黑的臉上又添了幾分神采,他爽朗的大笑道:“盧君天下名儒,沒想到卻對我等軍漢如此客氣,我等是老鼠跳到秤盤上,有些不知輕重了。今日請諸君開懷一飲,這居庸關中沒有歌舞伎,我們這些軍漢只會揮刀殺人,也不會吟詩作賦,就由我給你們講講草原上那些胡人的野事,權當助興,失禮之處,還請諸君莫怪。”

劉修等人自從那天聽閻柔兄弟講了草原上胡人的習俗之後,正是興趣大濃,只是沒地方再去找有閻柔兄弟那樣見識的人,忽然見這麼一個關都尉也要講些胡人的事情,頓時興致高漲,七嘴八舌的喝起彩來。盧敏雖然有些不喜他的粗魯,但能聽到胡人之事,卻也頗感興趣,並不阻止。

“都尉大人去過胡地?”

“呵呵呵……”謝廣隆身後一個年約二十五六歲,在粗魯的軍官之中顯得略有幾分儒雅的年輕人輕聲笑了起來,眼睛瞟了一眼莫名有些興奮的謝廣隆:“都尉大人當然曾是草原上的大馬賊,大號一陣風,與火燒雲齊名,他還有個胡名,叫阿穆爾廣隆。”

“哇——”張飛、李成等人禁不住驚呼出聲,他們聽閻柔提起過,多年前在草原上還有另外一個大馬賊叫一陣風,沒想到就是眼前這個漢子,頓時兩眼放光,多了幾分崇拜:“你……你怎麼成了居庸關都尉了?”

那書佐微微一笑,接着說道:“都尉大人見鮮卑人實力大增,頻頻入侵我大漢邊境,邊將無力抵抗,便主動到上谷太守府請纓,從一個邊卒做起,憑着一口刀、一枝矛,數年間屢立軍功,做了這居庸關都尉。”

“哇——”衆少年發出更響亮的驚呼聲。

謝廣隆的黑臉泛起了紅光,擺擺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好啦好啦,那點臭事就不用在諸君面前丟人啦。”

“原來是個熱血漢子。”盧敏感慨了一聲,也端起酒杯,向謝廣隆示意了一下,謝廣隆真是受寵若驚,忙不迭舉起杯子一口飲盡,大概有些激動過份,手有些哆嗦,酒在胸前灑了一片。

劉備端起酒杯,幾乎和李成同時離席而起,兩人互相看了看,一起走到謝廣隆面前,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禮:“敬壯士。”

謝廣隆眨眨大眼,再次一飲而盡。

緊接着,其他人也紛紛上前敬酒,有的敬謝廣隆,有的敬他身後的軍官,把這些漢子搞得有些手忙腳亂,嘴笑得合不攏,也不會說什麼客氣話,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

張飛卻走到那名書佐面前,舉了舉杯笑道:“足下氣度沉穩,想必是讀過書的士人,涿縣張飛,字翼德,敢問足下尊姓大名?”

那書佐連忙起身,雙手拱在胸前,還了一個士子的禮節:“常山趙毅,字子恆,忝爲居庸關都尉主簿,在謝大人身邊做些文書雜務。”

張飛點點頭,兩人碰了碰杯,這才一口抿掉杯中酒,與那些仰起脖子豪飲的軍官比起來,這兩人多了幾分文雅。劉修看着張飛那副謙謙君子的樣子頗有些好笑,可是他現在更多的卻是想到那個趙毅,他是常山人,會不會是常山趙子龍的家人?待會兒得找到機會問問他。

喝了一通酒之後,大家安靜下來,聽謝廣隆講解草原上的事情。謝廣隆外表粗豪,可是說起話來卻頗有章法,他先是講了一下草原上近些年的事情,最後分析說,鮮卑人之所以能在這十多年居據了匈奴人的故地,成爲大漢邊境的噩夢,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出了個檀石槐這樣的豪雄,這人不僅武功出衆,罕見敵手,而且智謀過人,又善於用人,手下有一批能征慣戰的部落首領,所以能在十年不到的時間內就統一了大漠,可以說是堪比當年匈奴王冒頓一般不世出的人物。

在鮮卑人崛起的同時,大漢這些年卻朝政不穩,天災人禍頻頻,關於人禍他說得很含糊,沒有指名道姓,但大家都聽得出來是指外戚和宦官爭權奪利。他說,大漢朝政不安,大量百姓外流,其中有大量的工匠,他們給鮮卑人帶去了內地的各種技術,特別是打造武器和盔甲的技術,在鮮卑人崛起的時候幫了不少忙,這些人在草原上雖然也是身份低下的奴隸,但是他們受到的重視卻比在大漢境內要好上許多,至少溫飽是不愁的,因爲胡人都知道,有了他們纔有更好的武器和盔甲,能讓自己活命的機會多上幾分。

除了工匠之外,爲鮮卑人帶來更大幫助的是士人,是那些被黨錮逼得逃出塞去的讀書人,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能秉持華夷之別,持節自守,不爲胡人賣命,但是少數讀書人的無恥行爲卻帶來了極壞的影響。本來胡人是尚勇鬥狠,不擅謀略,現在有了這些讀書人之後,他們不僅善戰,而且變得更加狡詐,利用騎兵的快速行軍能力,神出鬼沒的打擊大漢邊境的各個州郡,讓大漢無從應付。

“據說,檀石槐手下就有不少這樣的人。”謝廣隆最後目光有些複雜的對盧敏說道:“盧君到了上谷之後,也許有機會聽到關於他更多的消息。”

盧敏眉頭緊鎖,心情非常沉重,久久沒有說話,最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劉修對謝廣隆的話有些不解,上谷郡有胡市,但胡市在寧城,是護烏桓校尉的駐所,已經接近於邊境,謝廣隆爲什麼不說到了寧城,而說到了上谷,莫非他指的是上谷郡治沮陽?沮陽出現胡人並不奇怪,就連涿縣都有胡商,但是如果出現胡人中的大人物,那就有些不可思議了。一來抓住這樣的大人物是大功一件,足以讓很多人眼紅,二來如果讓人知道有這樣的大人物經常出沒所轄地區,那地方長官就很難逃脫責任,甚至有可能丟掉性命。

難道那個有家傳方術的公沙太守通敵?

第726章 曹操的態度第290章 小手段第440章 天才幼稚園第390章 及時雨第91章 豐滿與骨感第25章 殺氣第665章 天意即民意第752章 再戰葛城(下)第571章 打虎記(九)第576章 患得患失第32章 仇人見面第517章 突襲第138章 激將第303章 欲蓋彌彰第611章 明爭暗鬥第765章 放飛第137章 打賭第287章 相由心生第379章 進進退退第96章 立功第212章 唱唸做打第410章 暗訪第130章 老子要進城第506章 陰謀與陽謀第4章 試馬第315章 最後一擊第310章 分身乏術第552章 桓階第383章 雪上加霜第702章 斬草除根第519章 一線生機第337章 龐德第227章 豪門與寒門第58章 我就是那隻蝴蝶第47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22章 誤傷第372章 撞鬼第716章 殺機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154章 黃雀在後第424章 合血秘術第740章 天佑袁氏第78章 來者不善第284章 神話第597章 講規矩第729章 來者不善第351章 黃巾與世家的聯盟第749章 誤會第470章 劉焉的計劃第687章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第31章 失之毫釐第489章 兄弟血第481章 從事賈龍第74章 太史公也不靠譜第39章 悄悄的,他走了第56章 下馬威第524章 各取所需第4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263章 翻盤第62章 直道而行第698章 不速之客第81章 護烏桓校尉第413章 阿媽第387章 甕中捉鱉第15章 新朋友第459章 風雲突變第571章 打虎記(九)第43章 行氣訣第433章 趁勝追擊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743章 攻其必救第566章 打虎記(四)第612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第558章 西陵之戰(五)第456章 巡邊(下)第9章 硬功第358章 善後第764章 郭嘉的手段第565章 打虎記(三)第44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391章 機會第718章 聖人不仁第196章 落選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104章 射鵰手第431章 重驗第566章 打虎記(四)第458章 老當益壯第73章 眼見爲實?第55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82章 化戾氣爲祥和第676章 太后的寂寞第483章 神棍左慈第176章 陽翟長公主第586章 夫人路線第33章 十三刀第746章 陣前歡(中)第243章 喜相逢第689章 風雪歸來第9章 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