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玄機重重

隨着李治的喝令,一名宦官走上前來,展開一面聖旨,開始宣讀起來。

聖旨中說,定襄道行軍大總管裴行儉在此戰中功勞最大,仍領禮部尚書職,兼領右衛大將軍,並封聞喜縣公,加真食邑一百戶,賞賜黃金二十斤,帛兩千匹…

左金吾衛將軍丘神勣晉爲右金吾衛大將軍,加食邑一百戶,賞黃金五斤,帛五百匹…

卞國公、左領軍衛將軍泉獻誠轉左武衛將軍,加食邑一百戶,賞黃金五百兩,帛五百匹…

左金吾衛將軍曹懷舜、右武衛將軍崔獻屯職務不變,各賞黃金五百兩,帛五百匹;李知十仍爲右衛將軍,賞黃金三百兩,帛三百匹,何迦密爲右衛將軍,劉敬同爲左衛將軍,各賞賜黃金三百兩,帛三百匹…

周道務與李文暕任居原職,加食邑一百戶,賞黃金兩百兩,帛兩百匹…

程務挺爲右領軍衛中郎將,仍暫兼豐州都督,賞黃金五斤,帛五百匹…

左衛中郎將張虔勖轉任右千牛衛中郎將,賞黃金兩百兩,帛兩百匹…

聽了好一會沒有自己的名,劉逸微微的有些緊張…

宦官尖細的聲音繼續念道:檢校左千牛衛中郎將劉逸轉爲左千牛衛中郎將,正四品下,並領檢校右羽林軍郎將,壯武將軍銜,賞黃金五斤,帛五百匹…

劉逸舒了口氣,終於聽到自己的名了,而且得到的賞賜,與當初想象的差不多,基本沒有什麼出入,但錢物上的獎賞卻比一些級別高的將領要多,這可能就是戰功大小的一種體現吧。

這是主要將領的獎賞,其他那些中低級軍官的獎賞,則由兵部派員到各軍營中宣佈。

宦官宣完旨,皇帝李治接着宣佈,在三天後,將在大明宮麟德殿,舉行慶功的宴會,所有出征回京的將領,及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員,各蕃國的使節,都要出席。

諸將的賞賜宣佈完畢,宦官再宣讀了另外一份聖旨,因對突厥叛軍作戰的巨大勝利,改元年號爲永隆,並大赦開下——

雖然有裴炎這樣的一番不合時宜的奏言攪了興,但這次封賞朝會最後總算是在皆大歡喜中結束,出征立功的將領都受到封賞。

雖然這樣的封賞規格還是比劉逸所想中的低一些,但他對自己所得的獎賞還是有點滿意了,正四品下的職,已經不低了,比原先提了好幾級,所領的職還把檢校兩個字除去了,是個實職的千牛衛中郎將,還兼領檢校羽林軍郎將職,看來以後會被武則天弄到羽禁軍中去,事情的發展真的朝當初上官婉兒所說的那般而去了。

只是劉逸對裴行儉所得的封賞還是有些不滿,裴行儉立下這麼大的功勞,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平定了突厥人的叛亂,居功至偉之事,竟然只將所任職前的“檢校”二字取去,授了個縣公的爵位,加了百戶的食邑,還真的與功勞不相匹配。

劉逸也是知道這其中定有玄機,但具體如何,他現在不清楚,也不知道以後能不能弄清楚。

劉逸隨着散朝的官員人流往外走,朝廷的封賞過後,還要舉行慶功宴會,還給了所有出征將領半個月的假,讓這些剛剛凱旋迴京的將領,在宴會後過半個月再去履職就行,劉逸也想着可以在自己的家裡好好休息上一陣,順便去父親的墳前燒柱香,告慰一下。

出了大明宮,劉逸與相熟的諸將吹了幾句牛,相互祝賀,再告別,準備回府。

在上馬前,劉逸還回頭望了望大明宮,今日進宮,竟然沒有瞄見上官婉兒,想和這美人兒說上幾句話也沒機會,還有太平公主也沒遇上,有些遺憾…

劉逸帶着親衛,沿着空闊的丹鳳大街往西慢慢地走,半年多沒呆在長安了,長安的一切還是那麼吸引人,大明宮還是一樣讓人嚮往。

劉逸一行正慢慢地走時,後面傳來了急驟的馬蹄聲,劉逸趕緊迴轉身,卻是看到裴行儉一行策馬過來,劉逸馬上勒停坐騎。

裴行儉奔到劉逸身邊,停了下來。

“見過裴大將軍!”劉逸忙上前行禮。

“賢侄!”裴行儉在馬上回了禮,“可得空否?跟着我,到府上去聊幾句話兒!”

“當然有空!”劉逸心內一喜。

“那跟某走吧!”裴行儉也沒再說什麼,即驅馬在大街上奔起來。

“駕!”劉逸吆喝一聲,也趕緊跟上。

一行人快馬行進,很快就來到了裴行儉的府上,裴行儉在進府後,直接把劉逸帶到了書房。

“大將軍,這次出征朝廷給予我們的賞賜爲何這麼低?”剛進裴行儉府內坐定,劉逸就迫不急待地問道。

劉逸對自己所得的賞賜還是不意外的,但對包括裴行儉在內其他將領,並不算豐厚的獎賞,還是有些不理解的,這樣重大的勝利,有些不相匹配啊。

“賢侄,這已經算是不錯了!”裴行儉搖搖頭道,“如今武將的待遇不能與貞觀時候,還有永徽、顯慶時候比,那時候出征的將領立下大功,所得的獎賞非常豐厚,但自天后娘娘主政以後,因軍功而獲得的獎賞都大幅少去了,自鹹享後更甚,立下戰功的將領在朝中文臣的批駁下,得到的獎賞很少,許多人甚至沒有獎賞到手,這也使得民間子弟不願從軍,軍中士卒不安心打仗,軍隊戰力下降…”

“這是大唐武將的悲哀…”劉逸聽了微微地點點頭,這些情況他也大致清楚,朝廷不只在將士們征戰取得勝利後獎賞大幅下降,對武將也沒有對文臣那般看重了,在朝堂上,身居高位的大多都是文臣,特別是這些年以來,可以被稱爲宰相的,沒有幾人是武將,如今只有一個已經過了八十歲的劉仁軌身居相位,這與李世民的貞觀時候還有李治繼位後的永徽、顯慶時候可是完全不一樣的,那時李靖、李世勣都居相位多年,還有其他諸多的武將如李道宗、侯君集等在朝堂上發言權都不一般,武將的地位高,軍中將士待遇不差,每次得勝仗歸來後所獲獎賞都不錯,應該說,比如今這個時代要好上很多。

可能李治與武則天都信奉,以武將得天下,以文臣治天下,大唐立國已經幾十年,朝廷最需要的是文臣了。

這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太極端啊!

裴行儉臉色淡淡,“自魏元忠在儀鳳三年提出規範對將領獎罰制度後,這種情況纔有所好轉,不過呢,對將領的懲罰重了,獎賞卻沒有大幅的提高,今次大軍出征,正是因爲戰績不俗,纔有這還算豐厚的獎賞了!這樣已經算不錯了…”裴行儉嘆了口氣,“某希望這是一個信號,一個朝廷真正重新重視武備的信號,如今我大唐周邊所統屬部落叛亂四起,吐蕃人又虎視眈眈,若再壓制武將,輕視武備,那可是非常不妙的!”

“末將覺得大將軍應該多向皇上和皇后建言,憑大將軍所取得的軍功,應該有效果的!”

“有沒效果某不敢保證,但某一定會上摺子向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建言的,在防備吐蕃人的同時,一定不能放鬆對北面和西北面突厥人的盯防!”

劉逸聽了一怔,“大將軍是說突厥人的叛亂還會捲土重來?”

裴行儉很堅定地點點頭,“正是,此次平叛只是將幾部突厥人的叛亂平息,並沒有採取進一步的舉動,不要說斬草除根,連後續的措施都沒有施行,除這幾部突厥人外,其他突厥系部落都沒受到任何的打擊,也沒有多少部落來表示效忠,這不是個好的兆頭,某是擔心不久的將來,突厥人的叛亂再起,那可是件麻煩事…而且,到時某可能已經無法出征了…”

“大帥憂國之志,末將甚是敬佩,大將軍身體也還康健,一定還可再領兵出征的!”劉逸也是知道這次虎頭蛇尾般的出征肯定會留下許多的問題,當下再次表述自己的觀點,“末將還是覺得,只以軍事平定,不加其他威撫政策,是不能完全平息突厥人的叛亂的,恩威並施,以強大軍事攻擊的同時,輔以其他諸多的手段,將突厥各部牢牢地控制在忠於大唐的頭人手上,讓所有突厥族人在突厥頭人的帶領下,認同於大唐對他們的統治,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大唐的子民,這樣都能減少突厥人叛亂的機會,直至最終完全平息…”

劉逸深吸了口氣,在裴行儉有點驚異的目光中,繼續說道:“末將覺得,對付突厥人的手段,除末將前些日子與大帥所講的那些方法外,還有一個挺實用的方法,那就是有可能繼承頭人位置的現任突厥頭人的嫡子或者子嗣,必須送到長安來,由我大唐撫養,我朝廷監看下成長,並在大唐朝中任職,這些人才有資格繼任突厥頭人的位置,在先頭人故去後,這些人再回其故地去任職,就如波斯王子泥洹斯一樣……這些由我大唐培養,在一定程度上更忠於我大唐,爲我大唐利益考慮的人,在回去任頭人後,反叛我大唐的機會一定會大大降低的…”

“賢侄說的甚是在理,只不過這樣做,定會激起各部落人抵制的,而且這些回去的人在族中任職,根基也不實,不一定能服衆的!”裴行儉點點頭,又搖搖頭,但在說完後,卻沉思起來。

“大將軍…”劉逸還想繼續再闡述自己的觀點,卻被裴行儉打斷了。

裴行儉臉上帶着笑容道:“賢侄,你說的我會細細考慮一番,待以後再與你細聊,你也將你所想的這些策略,寫成一個文案,再拿來我看看!”

劉逸一聽大喜,“是,大將軍!”

裴行儉臉色沒什麼變化,再問劉逸:“賢侄,你回京後,天后娘娘可曾單獨召見過你?”

劉逸搖搖頭,“目前還沒有!”

聽劉逸如此說,裴行儉欲問又止,開口後,卻是扯回剛纔的話題:“你的許多關於朝政方面的計策,某啊了後覺得你所提的很有道理,不過呢,某覺得,你可以當面向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提,最好當着他們兩人的面提…”

“末將明白了!”劉逸知道裴行儉話中的含意。自己如今已經是朝廷的四品大員了,一些關乎國計民生的事,也是可以當面向皇帝和皇后提了,若能得到這兩位最高掌權者的認可,那是非常好的一件事。

“賢侄啊,某覺得你腦袋裡想的許多東西,都是很出乎人意料的,這究竟是爲何?”裴行儉疑惑地問道,話語中還有些好奇。

“大將軍,末將只是喜歡胡思亂想,想一些其他人不願意想的事,也就常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劉逸含糊地迴應道。

裴行儉那似把人心底看透的目光一直盯着劉逸,聽劉逸這樣回答,也明白這只是推託之辭,當下也沒再問,“如此甚好!”

見裴行儉沒追問,劉逸鬆了口氣,也是大着膽問,“大將軍!末將有一事不甚明瞭,今日黃門侍郎裴炎這一番是爲了什麼?”

聽劉逸問這話,裴行儉很是意外,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直直地盯着劉逸看,好一會才說道:“賢侄,你問這個做什麼?這不是你應該問的事!”

“末將甚是不解,裴侍郎他爲何要坻毀您的戰功!?”劉逸繼續追問,他所知道的歷史中所記載的裴炎,是個挺耿直的人,在李敬業起兵作亂之時,直言武則天放權退位,叛亂自然就平息,因此得罪武則天而被殺。

但劉逸卻是不知道,裴炎與裴行儉卻有過這樣的過節。

劉逸也是知道的,裴行儉與裴炎是出自同一家族,河東聞喜裴氏家族,按理說出自同一家族的人,爲了自己家族的利益,應該相互照應纔對,特別是兩人都在朝中身居高位的,那更應該聯合起來纔是,像裴炎和裴行儉這樣一文一武的,在朝中都很有話語權,若是能聯手,那影響力是不容小視的。

“或許是政見不同,或許是妒嫉吧!”面對劉逸的追問,裴行儉淡淡地迴應道,並示意劉逸不要再問此事了。

劉逸也馬上改口,再問另外一個問題,也是他不滿的一事,“大將軍,丘神勣這次爲何能晉職?這此出征他所立的功勞並不是最大的,其他比他大功勞的人都沒有晉職,爲何獨獨他有?阿史那泥熟匐還是在他手中逃跑的…”

劉逸這話只是一種情緒上的發泄,他能猜測出來爲何功勞並不是最大的丘神勣能晉職爲大將軍,其他幾個原本職位,功勞都不比丘神勣小的將領都沒被晉職的原因。

這名在原來在歷史有名的酷吏,被雕入“昭陵六駿”中唯一一名人物丘行恭的兒子,一直得武則天的寵信,連殺李賢這樣的事都是派他去的,這次出征有戰功立下,被授以不一般的獎賞,還真的不意外。

Wшw▪ttκá n▪c○

劉逸知道,丘神勣也是這次監看裴行儉的其中人之一,而且有可能被授意,特殊情況下可以取裴行儉而代之,難怪會讓裴行儉不滿了,丘神勣被晉職,這也說明,這次對諸將的封賞,可能大部都是武則天的主意。

甚至有可能,裴炎站出來所發的那一通話,也有可能是得到武則天的授意的。

“某在安北時候傳來朝廷的奏報中,還請求朝廷給予放跑阿史德溫傅的這位丘將軍以處罰,沒想到…”裴行儉搖搖頭,言語中甚是不滿,“可能他第一時間向天後孃娘遞交了這次出征的報告!”

“朝廷有些賞罰不公!”劉逸嘟噥了一句。現在的裴行儉會在他面前把一些情感流露出來,這讓劉逸有一種被信任的感覺。

像裴行儉這種經歷過很多事,在朝堂上混了多年的人,在一般人面前肯定不會輕易流露情感,在某一件事上表露自己的看法的,裴行儉會在一些事上讓自己知道他的想法,劉逸想着裴行儉已經把自己視作可以非常信任的人了,這是劉逸感到很榮幸的事。

“賢侄,你在某面前發發牢騷可以,但這樣的話可千萬不能在外人面前說!”裴行儉小聲地說道。

“是,大將軍,末將明白!”這樣的話,劉逸也只有在裴行儉面前敢說,或者還有一位上官婉兒,其他人面前無論如何都是不敢說的。

這時,門外傳來一聲“爹爹”的呼喚,接着書房的門被推開了一條縫,探進來一個小腦袋。

“連城,鬼鬼祟祟做什麼?”裴行儉喝問道。

隨着裴行儉喝問的聲音,一個三四歲大的小男孩推開掩着的門,蹦蹦跳跳地走了進來,跑到裴行儉邊上,仰着頭問道:“爹爹,你和這位大哥哥在說什麼啊,都這麼半天了,光庭和幾位哥哥都想和父親說一些話,哥哥們不敢來說,就讓光庭來問了…”

劉逸看着這位看樣子挺可愛,挺是機靈,又有點與衆不同的小子,不由的露出了笑容,很想逗他玩一下。

劉逸是知道裴行儉前妻所生的幾個兒子都早逝了,如今這幾個兒子都是後娶的一名作庫狄氏的女子所生,這女子是裴行儉在安西時候所娶,朝中大員娶胡人女子爲妻,裴行儉還因爲這個問題被朝中官員彈劾過,不過在李治的寬容下,此事不了了之。

裴行儉有些自嘲地笑笑:“賢侄,這是某的幼子,名光庭,小字連城,小子不懂事…”

“大將軍的小公子模樣還真可愛!”劉逸對裴光庭擠擠眼,裴光庭也回了個同樣的動作。

裴行儉呵呵地笑着,輕輕地拍了裴光庭頭一下,“連城,你先出去,爹爹還有事與這位大哥哥說,一會就陪你們幾個玩!”

“那爹爹你快一些啊,”裴光庭仰着小頭對裴行儉說道,又對劉逸做了個可愛的鬼臉,這才蹦蹦跳跳地出去了。

裴行儉看着兒子淘氣的樣子,有些無奈地搖搖頭。

“大將軍,小公子氣度不凡,以後定有大成,想必其他幾位公子也是一樣,日後定成大器…”劉逸說道,他記着的歷史上,裴行儉的一位兒子曾經當過宰相,不知道是其中哪一位,有些下意識地覺得,可能就是剛剛這位挺機靈的小男孩。

裴行儉注視着劉逸,臉上表情也變得凝重了,“賢侄,某已經年歲不小了,更因多年邊關與征戰生涯,身體一年比一年差,可嘆這幾個小子都未成年,萬一有一天,某不在了,拙妻又是胡人,難免受人歧視,還望到時賢侄能給幾位犬子以一些照應,不讓他們受族中人欺侮…”

“大將軍所託,末將一定尊從!”劉逸心內一驚的同時,馬上起身應道。

裴行儉示意劉逸坐下,“如今在朝中的族人都不能容我,待不日,某去了,家人定會遭人欺凌,某又無其他親人和可託之人,這幾年與賢侄一見如故,原本早想與賢侄說這事了,只是不便開口,今日恰巧小子來鬧…某就這樣相托,還請賢侄見諒!”

“大將軍客氣了,大將軍對末將這般的信任,這是末將的榮幸,”劉逸拱拱手。得到裴行儉這不一般的託付,這不一般的信任,是劉逸從來沒有想到過的。

“賢侄啊,這些年,裴炎得天后娘娘的寵信,日漸得勢,對某這樣一位在朝爲官多年的同族中人,頗有微詞,以後…此人心胸不夠寬闊,以後啊,你也要防着他一些!”裴行儉很鄭重地說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願講大將軍講其詳!”劉逸壓低聲音道。

“這事以後有機會再說吧!”裴行儉卻搖搖頭。

見裴行儉如此,劉逸也不再問什麼。

裴行儉也沒再說其他重要的事,與劉逸隨便扯了幾句,劉逸也知趣,馬上起身告辭。

出了裴府的劉逸心裡有些沉重,出征歸來,我遠征軍取得重大的勝利,原本想着回朝後裴行儉和手下包括自己在內的諸將應該都受到英雄般的禮遇,沒想到卻是這樣一副情景,作爲主帥的裴行儉在封賞的朝會上被人嫉妒,得到的獎賞又過輕。

裴行儉今日以年幼几子相托,這也說明這位名將對自己的處境還是有些憂慮的。

這其中太有玄機了,劉逸也知道,隨着自己職位的升遷,參預的朝事也會越來越多,需要打交道的朝臣也會越來越多,許多勾心鬥角的事是免不了參與進去的,並不擅長此道的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裡,將要如何做出應對,確實是件傷腦筋的事。

還有吐蕃威脅日盛,如何想法消除這現實的巨大威脅,還大唐邊關一份安寧,爲自己的父親報仇,也是件挺費心思的事,劉逸希望,接下來自己要參加的征戰,是吐蕃就好了。

雖然有擔慮,不過劉逸還是對所有的一切都充滿自信的,他相信,以後的一切會朝着更好的一面發展的…

(第二卷完,晚上開始上傳第三卷《爭鋒》,懇請書友們繼續支持本書,黃昏拜謝了!)

第69章 你陪我去祭奠第60章 調笑美人兒第92章 大婚(下)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8章 “武舉”即將開始第28章 額外的比試第64章 白道小試身手第61章 你部的任務第1章 西市奇遇第149章 援軍抵達第64章 當苦力第6章 相互試探第95章 公主府內的一切事都要聽從駙馬的第44章 追查戰事的經過第5章 武舉?第30章 洛陽北市第126章 吐蕃請求和親第150章 如何處理傷者第5章 武舉?第101章 擔心會成爲可能嗎第130章 與吐蕃人的比武(下)第91章 耍橫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126章 吐蕃請求和親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47章 再探邙山第76章 千牛衛中新來一位大帥哥第53章 馬球比賽(三)第53章 馬球比賽(三)第93章 洞房花燭夜第9章 別樣心思第134章 拒婚並斥責文成公主第60章 奪情授官第59章 攜美出遊第34章 你晚上也陪我,好不好?第91章 耍橫第42章 這唱的是哪一齣戲?第64章 當苦力第82章 除孝第125章 撕破臉第121章 這是武則天的手段第13章 千牛衛的職責第15章 朝會第108章 透點風第74章 遭遇薛延陀部第141章 戰前軍事會議第147章 突厥人的噩夢第51章 馬球比賽(一)第127章 太平公主的哭訴第146章 開始攻擊第89章 密議過後,梅開二度第75章 最意外的驚喜第128章 塵埃落定第5章 同乘一車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119章 李治駕崩第99章 約見第7章 劉邁所講述的軼事第169章 虎頭蛇尾第101章 成人之美第91章 大婚(上)第21章 讓人意外的示好第77章 準備迎接客人第36章 驚世之作第97章 你會站在哪一邊第76章 準備收網第46章 劉備身,身手不錯第40章 朝議第95章 鎮服太平公主第28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25章 劉逸上場第119章 治療慢性重金屬中毒的辦法第46章 質問劉仁軌第51章 朝會辯論第49章 事情的真相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115章 萬分懊喪第160章 所有的機會都要把握第73章 突厥人的配合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43章 原來是同鄉人第34章 因武結友第72章 恩和仇,都是要記在心上的第51章 被召入宮第10章 婉兒的憂慮和疑惑第20章 神秘人物相邀第148章 突厥人準備逃跑第125章 撕破臉第38章 如此佳作,你能比嗎?第42章 公主封號太平第15章 意外的訪客第107章 李治的含糊吩咐第19章 母親的無奈和希望第104章 裴行儉的驚疑第98章 竟然就沒事?第3章 重生於官宦世家第152章 追殲第85章 胡無人第12章 能玩個通宵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