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朝會辯論

劉逸從太平公主嘴裡得到了他想知道的一些東西,也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上官婉兒所說的基本正確,武則天晉他職,所包含的意思應該包括剛剛上官婉兒所說的那幾點,但從太平公主的嘴裡,劉逸也明白了另外一些他和上官婉兒所不曾想到的東西。?

這些情況讓劉逸隱約地感覺到了一些不尋常,太平公主對此似乎無所悟,知道原來歷史走向的劉逸卻很是擔憂,或許因爲李治的病情經常反覆,武則天已經預感到李治在世的時間不可能很長久了,在暗暗地做着準備,爲了在李治駕崩後總攬大權做準備。?

太平公主在劉逸屋裡磨蹭了好半天,最終在劉逸的哄說中眉開眼笑地離去,太平公主離去時,因剛剛來到劉逸住處,看到上官婉兒和劉逸單獨相處一室所產生的醋意也淡去了。?

看着太平公主車駕遠去的影子,劉逸鬆了口氣,兩女第一次正面的交鋒所幸終於以這樣的平和收場,他也在琢磨着,待找個合適時候,把自己想如何安置上官婉兒的想法也告訴太平公主,並告訴她,只有接受了他所提的條件,他纔會心甘情願地同意當她的駙馬,不然即使皇帝或者皇后強迫許婚,那他也是會陽奉陰違的,劉逸想着到時太平公主一定會同意的。?

―――――――――又一個朝會日,劉逸這次沒有站在朝臣的班列中,而是在殿前值守,這差不多是劉逸作爲千牛衛中郎將所行的最後一次值守任務,在這以後,殿內值守的任務交給新任命的中郎將,他劉逸作爲新晉的千牛衛將軍,將負其他的責,不必親自參加朝會的值守了。?

這次朝會,因皇帝李治身體原因已經推後幾天了,李治在調養一些日子,身體有些康復後,自覺放不下此等大事,也就再親臨朝主持朝會。?

對突厥人的叛亂是否要出戰,如何出戰,如何應對吐蕃人可能的侵犯,這是當前最重要的事務,李治因多種原因使然,也就親自來主持朝會了。?

朝會剛開始,李治用他那有些沙啞的聲音說道:“衆愛卿,安北的突厥人再次叛亂,威脅我北疆的安寧,邊關的急報接連傳來,朕可是心急如焚,今日朕就與諸位愛卿再次朝議關於如何出兵安北,平定突厥人叛亂之事!”?

一聽這話,殿內許多朝臣們面面相覷,今日朝議關於如何處理安北突厥人叛亂的事務,他們並不感覺到意外,但聽到李治所說接下來朝議如何出兵的事務,而不是商議要不要出兵的事務,卻讓很多人感到吃驚。?

上一次朝會上建議以一將領大軍,從長安出發平定突厥人叛亂的大臣與反對大規模用兵,甚至提出以招撫爲主的那些大臣之間爭議還是比較激烈的,朝臣間的意見都沒統一下來,主持朝議的皇帝李治也沒最終定下采用何議,很多人都以爲今日還是爲要不要出兵平叛,還是以招撫爲主的策略進行一番辯論,沒想到皇帝與皇后對這事已經有了決定,今日直接議如何出兵安北,再防吐蕃人的攻擊這樣的事,並不是問詢要不要出兵了。?

幾位原本準備了一番,想在朝議時候建議朝廷以撫爲主,不要進行大規模平叛征戰的大臣們有些目瞪口呆,裴炎馬上準備站出來,想質問一番。?

可是皇帝李治卻不給他這個機會,只聽李治粗着喉嚨道:“朕這些日子仔細思量了一番,也和皇后多次商討,覺得突厥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再次叛我大唐,無論如何不能姑息遷就,一定要以兵鋒威脅,以與上次相同的方式平定突厥人的叛亂,所以是否要出兵平叛,這已經是個不需要討論的問題。?

“陛下,娘娘,臣有議!”李治說完後,裴行儉第一個站了出來,將前些日子已經差不多表述過,對付突厥人的方法再述了一遍,當然也補充了不少的內容,讓人聽起來更有說明力,而且裴行儉還在其他人沒有機會出來反對前,就將戰後如何加強治理那一帶地方說了一大通的建議。?

“陛下,娘娘,臣覺得,此次叛亂的突厥族人遠比上次少,我方大軍出征,人數不需過多,即可平定突厥殘部的叛亂,然此次叛亂平息後,如何對安北,及安西一帶突厥人大量聚集的地方加強治理,這是我們必須要着重考慮的問題,臣以爲,前些日子千牛衛中郎將劉將軍所提的策略,是目前臣覺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臣建議,可以逐步按劉將軍所提,加強對安西、安北一帶的治理,這樣一定可以大大減少突厥人產生叛亂的可能!”?

裴行儉略停了一下,繼續說道:“臣覺得,在我大軍平定突厥人的叛亂後,必須留下一部軍隊在所佔的地方,築城守衛,在徵用突厥人的牛馬羊等牲畜爲已用的同時,開展軍事屯田,解決軍隊所需給養,減少因朝廷可能因各種供應不及時候所帶來的麻煩,減輕朝廷供需這些地方的負擔。在我方軍隊駐紮的同時,朝廷派官吏到這些地方,與新任命的胡人官員一道,共同管理這些地方,並對所佔之地各居民都重收賦稅。待局勢穩定下來後,再徵調內地百姓,對他們許以豐厚的優惠政治,前往這些有我軍隊駐守的地方居住,從爾加強我漢人的力量——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後,朝廷對這些地方的治理定會大大地加強,待這些產生過叛亂的地方穩定下來後,即可開始實施後續的一系列治理手段,逐步開始對胡人的漢化,讓他們對我大唐,更有認同感——”?

裴行儉這樣一番經過深思熟慮,有理有據的講述結束後,朝堂上一下子很寂靜,多數人還在思量,也有很多的人在考慮今日皇帝、皇后與裴行儉之間是不是有什麼密約過,在朝堂上唱雙簧,上次朝會結束後,天后娘娘曾經召見過裴行儉和劉逸,誰也不清楚他們商議了什麼,再加上裴行儉所說的很有道理,這樣一下子沒有人站出來反對什麼。?

以劉逸的估計,在冷場了約兩三分鐘後,吏部侍郎魏玄同站了出來奏道:“陛下,臣附議,裴尚書所奏之議甚是在理,戰後必須要加強對胡地的治理,嚴防突厥人及其他胡人再次叛亂,我大軍數十萬人馬一次出征平叛所需的費用,並不比相同數量軍隊駐守在北面幾年所花費的少,治標要治本,與其在突厥人叛亂時候派大軍進剿,不如在平時加強對胡人的監管,將叛亂消滅在萌芽狀態——”?

“陛下,娘娘,臣有不同意見!”魏玄同說完歸列後,裴炎站出來,大聲地表示不同意見。?

今日的局面出乎裴炎的意外,他也在剛剛一愣神間,明白了許多東西,他站出來並沒有反對派大軍平叛,而是對裴行儉剛剛所提的一些東西反對。?

只聽裴炎說道:“陛下,娘娘,臣不認同剛剛裴尚書所說的戰後對胡人徵收賦稅,移民到胡人地的說法,這麼多年來我朝一直沒有對胡人徵收賦稅,若在幾場叛亂,胡人重新歸附後,採取這樣的策略,對胡人徵稅,定會再激起胡人的不滿,此策萬萬不可施行,還有,我漢人大量涌入胡地,與胡人爭取牧場草地,胡人也一定不願看到這樣的情況出現的,反抗一定會很激烈,與漢人的爭鬥一直會持續,這樣定會帶來更大的不安定因素——所以臣覺得,在派駐軍隊鎮守的同時,其他措施還待以後再做考慮,戰後至少數年內不能施行這樣的策略——”?

裴炎話一說完,裴行儉馬上站出來反駁道:“陛下,娘娘,臣覺得,以往正是因爲沒有對胡人徵稅,讓胡人對我大唐少了一份認同感,也因爲在許多胡人所居的地方,朝廷沒有派駐漢人官吏,依然以胡人官員治理其地,這樣各歸附於我大唐的胡人感覺與先前生活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對我大唐同樣沒人認同、歸依感,對自己時叛時附的行爲也沒有負罪感,這也使得胡地並沒有納入我大唐的真正有效治理之下,這也是叛亂產生一個很重要的理由。若胡地有我漢人官吏直接管理,胡人也都向朝廷納稅,那樣胡人對我大唐的認同程度會大大地加強,數年或者數十年以後,他們都會逐漸認爲自己是大唐的子民,會認同於大唐對他們的統治,有這種想法的胡人越來越多,那從某種意義上說的‘胡人’會越來越少,假以十數年,數十年以後,隨着各項治理政策的實施,叛亂產生的根源會越來越少,若歸屬於我大唐的地方,不論是內地,還是安西、安北、安東、安南,所有的漢人和胡人都一樣向朝廷納稅,由我大唐派出的官員治理,那裡漢人與胡人之分還有嗎?還會有這樣年年皆有,規模有大有小的叛亂產生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必須要對其加以同化,讓他們與我漢人齊心,天下間的紛亂纔會少去——”?

裴行儉這話一說完,殿上的李治突然開口稱道,“言之有理,裴尚書此言,朕甚是認同——”?

(未完待續)?

第85章 封賞並賜婚第15章 朝會第45章 主意已定第23章 侍女入府第97章 你會站在哪一邊第92章 原來是太平公主所爲第37章 我會還父親一個清白的第11章 劉逸的疑問第145章 準備襲營第30章 第一是無可爭議的第26章 不一般的表現第19章 果然是他第4章 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時代第12章 宮門外請罪第121章 兵敗的消息傳來第108章 透點風第26章 問策第6章 相互試探第40章 面聖申訴(下)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35章 噩耗傳來第168章 非常不解第55章 將它賜給駙馬,可以嗎?第53章 馬球比賽(三)第51章 被召入宮第52章 有了定論第174章 玄機重重第123章 這是皇帝的反擊第116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72章 信使意外來到第40章 面聖申訴(下)第52章 馬球比賽(二)第60章 上元夜(下)第79章 不祥的預感第74章 你這個小肚雞腸的男人第40章 面聖申訴(下)第155章 友軍的攻擊即將開始第44章 追查戰事的經過第68章 理解就好第22章 一會你來陪我說話第169章 虎頭蛇尾第141章 戰前軍事會議第153章 阿史德奉職被擒獲第25章 劉逸上場第35章 噩耗傳來第16章 太平公主更意外的招招第82章 此行的大概情況第11章 劉逸的疑問第112章 太子有請第51章 被召入宮第51章 馬球比賽(一)第7章 灞河邊第48章 案情有了眉目第14章 置死地而後生?第2章 我到底算是誰?第114章 戰事又起第48章 賞賜第136章 可悲,可嘆第18章 上官婉兒的提醒第116章 趁夜偷香第48章 賞賜第81章 劉逸請戰第7章 劉邁所講述的軼事第84章 殺與不殺的爭論第141章 戰前軍事會議第54章 除非已莫爲第102章 安西傳來的好消息第95章 公主府內的一切事都要聽從駙馬的第23章 侍女入府第107章 化妝術第26章 不一般的表現第86章 我也沒辦法第37章 有人不服第49章 事情的真相第7章 相邀第113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3章 揚刀立威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114章 戰事又起第56章 拜訪裴行儉第37章 有人不服第118章 情況微妙第141章 戰前軍事會議第50章 朝廷的撫慰詔命第6章 相互試探第126章 吐蕃請求和親第156章 突厥人的內訌第41章 不合適的相遇第14章 淳淳教誨第129章 與吐蕃人的比武(上)第129章 與吐蕃人的比武(上)第92章 大婚(下)第107章 化妝術第102章 婉兒不一般的願望第145章 準備襲營第127章 並不意外的解決手段第62章 上官婉兒所說的機密事第34章 因武結友第23章 侍女入府第68章 理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