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

楊銘這段時間,非常的累,於是他將營造東京初議的一些草桉,讓宮裡的宦官謄抄了一份,拿回官署交給了元文都他們。

他們是自己的幕僚,自然要分擔一些,你看楊素多輕鬆,只管拿主意就好,具體的事情都是幕僚和門客在做。

裴熙載已經跟着走了,自己這邊又缺人手,所以楊銘派人去河東,將李百藥給叫回來,河東的事,有房玄齡就夠了。

等到老爹返京,最多再過一兩個月,他就得去洛陽。

現在累?以後更累。

請示太子楊昭之後,楊銘下了朝會,從宮裡帶回來一位巫祝,也就是懂得祝由術的巫女。

年紀不小,五十多歲了,以前就給獨孤鳳兒治過,但沒啥效果。

但是姓姬的這個巫女,在得知獨孤鳳兒已經好轉不少後,直接就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說是自己當年的符咒起了作用。

這尼瑪的楊銘本來還對她抱有點希望,現在沒了。

這個女人不肯說自己的真名,只言明姓氏,所以楊銘也不知道該怎麼叫她,乾脆就以官名巫祝稱呼吧。

巫祝被安排在獨孤鳳兒寢院隔壁的一座屋子裡,負責給獨孤鳳兒醫治,但楊銘有吩咐,儘量讓鳳兒少喝符水。

符水,就是黃紙符籙點燃之後,放進盛有清水的碗裡,這碗水便有了「神力」,然後讓患者服下。

雖然對身體無害,但是楊銘實在覺得膈應慌。

楊銘這些天,一直都住在陳淑儀那裡。

本來陳淑儀是打算去邙山祭奠亡父陳叔寶,但是楊銘這不是也得去洛陽嗎?所以乾脆等一等,兩人一塊去。

人死不能復生,陳淑儀也已經想開了點,現在她只有楊銘一個依靠,或許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她幾乎是一瞬間,就變得乖巧很多。

這天傍晚,楊銘去了越公府找楊素,營造東都的事情,還得仰仗人家。

他現在見楊素,都是走後門。

楊約也在,這老小子早就恢復了,但是不敢出門,一想起長公主那頓打,他就冒寒氣。

三人落座之後,楊約主動給楊銘斟酒,

「事情過去也快一個多了,長公主那邊或許消了點氣,殿下再幫我說說好話吧?」

楊銘皺眉道:「當時我可是答應姑母,等你好點之後,再行責罰,要不然當初人家就不會走,現在去給你求情,豈不是言而無信?」

楊素也冷哼一聲,瞪了弟弟一眼:「瞧你那副戰戰兢兢的樣子,不就是一頓責罰嗎?老實受着。」

楊約嘆息一聲,一臉的生無可戀。

替皇帝背鍋,就是這個下場,這還只是一頓毒打而已,宗室那邊可是還盯着你呢,你的好日子還在後頭。

期間,楊素好奇道:

「殿下似乎特別在意民夫傷亡損耗,要知道,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希望如此,它就會如此。」

….

「盡人事,知天命,」楊銘肅然道:「聖人有言:民爲貴,社稷次之,如此大規模的徵調,傷亡在所難免,但本王還是要盡力而爲,陛下不是說過嗎?民惟國本,本固邦寧。」

君爲輕呢?爲什麼避開不說?楊素笑了笑,點頭道:

「殿下仁義,十六條草桉,也確實都是利民之策,想來今次營造東京,傷亡會大大減輕。」

這次減輕,沒用,因爲還會有下次。

東京洛陽,不過是基建狂魔楊廣同志上馬的第一個工程,接下來的隋朝大運河,才真是特麼的要老命了。

所以楊銘必須讓洛陽開個好頭,有了十六條草桉的基礎,才能在

後續的工程中加以完善,進一步的減輕百姓壓力。

開鑿廣通渠,役丁百餘萬,開鑿邗溝,役丁十餘萬,開鑿永濟渠,徵發壯丁一百萬,修長城,一百多萬,開鑿馳道一百萬,三巡江南,三徵高句麗

以大隋人口4600百萬計算,刨除老弱婦孺殘疾,那麼壯丁應該有一半左右,也就是兩千多萬,連續上馬工程,一下子死好幾百萬勞動力,這尼瑪不是開玩笑?

萬事開頭難,所以楊銘認爲,營造洛陽,必須要將勞工傷亡減輕到最低,這是一個態度。

這個態度,需要他在朝堂上,衆人面前,明明白白的擺出來。

所以他纔會對竇彥那麼強硬,就是要擺一個姿態給別人看。

他今天見楊素,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朝中幾位大老,能秉持一樣的態度,就有可能迫使老爹楊廣,不要那麼激進。

楊廣是皇帝,相比朝中諸臣,他肯定更爲愛惜民力,這是不爭的事實,沒有哪個皇帝天天想着弄死老百姓,要不然他這個皇帝給誰當?

歷史上,之所以修洛陽死那麼多人,一是工期太緊,楊廣逼得,二是楊素。

楊素爲了按時交工,濫用民力才導致了巨大傷亡,就像當年的仁壽宮,要不是高熲捅出來,楊堅夫婦根本就不知道死了那麼多人。

但楊素懂得迎合上意,所以沒受處分,反而得到嘉獎。

「洛陽營造,還需仰仗越公,諸般事宜,我只爲輔助,能少死人就少死人。」

態度很明確,意思是在楊銘這裡,傷亡是第一位,其它都是次要。

老爹說一年就一年嗎?我一年把皇宮給你修起來行不?你先住着,其它的慢慢來。

楊素也大概明白了楊銘的意思,人家多少有點暗諷他以前修仁壽宮的事情。

那時候死了好幾萬,高熲在朝會上糾纏不放,幾個月都不消停,好在二聖滿意,所以事情才被壓了下來。

楊銘體恤勞工,那麼工期勢必延誤,好在自己只是副監,這個鍋他可替楊銘背不了。

當然了,楊銘心裡也清楚,像楊素這種高門大閥出身的,其固有的觀念是無法改變的,所以只能盡力壓着,不要讓他亂來。

….

讓對方知曉自己的態度,做事情也會收斂一些。

三人聊了很久很久,楊素和楊約已經忘記皇帝楊廣曾經說過的那句話,後來才反應過來,楊銘已經喝了超過一斤的酒,於是楊素趕緊罷手,借稱疲乏,需要早點休息,然後派人將楊銘護送回去。

不過楊銘今晚真的沒有喝多,但醉意肯定是有的

翌日,長公主府,

「姑母,楊約已經康健,等過完年,您可以收拾他了,」楊銘跟在楊麗華身後,在園中閒逛。

今天天氣回暖,躲在家裡好多天不出門的楊麗華,想着來園子裡透透氣,聞言笑道:

「他這個拖延法子,倒是挺奏效,我已經沒有當初那麼生氣了,」

看樣子是想明白了,楊約只是個背鍋的,又或是老爹那天來她府上說了些什麼,讓她心裡寬慰了一些。

楊銘岔開話題道:「將來不久,我興許會得罪阿爺,介時還需姑母幫我說說話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huanyuan】

楊麗華轉過身來,蹙眉道:「因爲洛陽?」

「嗯,」楊銘點了點頭:「我觀工程浩大,恐非一年可以做成。」

「無妨,下面不是還有楊素、楊達、宇文愷嗎?事情讓他們去做,你就只當

是去洛陽轉轉,」楊麗華漫不經心道。

楊銘竟無言以對。

察覺到他表情變化的楊麗華好奇道:「有什麼就說什麼,我又不會給你傳出去。」

楊銘嘆了口氣,老老實實將他的擔憂說了出來,

「今年就要改元了,父皇繼位不過半年,已經定下這麼大一個國策,我恐他將來還會有新策落地,所以營造洛陽,不宜消耗過大。」

楊麗華笑了笑,低頭撫弄着懷裡的白貓,說道:

「洛陽那邊,應該不日便會有聖旨,送來改元年號,你猜是什麼?」

楊銘知道,但是他現在不應該知道,於是好奇道:

「既然聖旨還未送來,侄兒怎會猜到?阿爺提前都沒有跟大臣們商量過,有人提及,他也是閉口不談,看來阿爺心裡早有主意。」

楊麗華微笑點頭道:「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再過幾天,就是大業元年了,你從這個年號上,看出了什麼?」

「盛德永固,千秋大業,」楊銘緩緩道。

楊麗華微微點頭:「阿摩打小便是急性子,此番代兄長以繼位,迫切的想要向天下人證明,他纔是天授明君,所以你說的不錯,洛陽之後,必然還會有新的國策。」

「所以」楊銘試探道:「姑母認同侄兒嗎?」

楊麗華沉吟片刻,微笑道:「總之你記着,凡事有我。」

「姑母愛護,侄兒銘記在心,」楊銘心中大定。

「不說這些了,」楊麗華笑道:「講講吧,李淵的女兒又是怎麼回事?」

過年了,

王府各處都掛滿了紅燈籠,丫鬟奴婢也都有賞錢,並且每人都賞了幾匹布,用來置辦新衣裳。

楊銘府上,每天都會有很多人來拜年,有些認識,有些是熟面孔,有些不認識也沒見過,但是聽過名字。

大部分都是出自關中貴族集團。

這樣的應酬是無法避免的,雖然所有人都在下意識的迴避,不要和楊銘喝酒,但是楊銘發現一個訣竅,只要他主動舉杯,對方就會找藉口離開。

所以應付一些沒必要打交道的人,他就會採用這種方式。

當然了,他也需要出門拜訪一些大老,正二品以上的,他都會去,三品的挑着去。

至於東宮,他早就去了。

今年,是大業元年,大隋王朝的第二個時代,終於拉開帷幕。

楊廣大赦天下,柳述也被赦免,但是楊銘心裡清楚,柳述是回不來的,蘭陵公主楊阿五,註定空歡喜一場。

圓盤大佬粗

一七五章 能屈能伸二二六章 進士一五七章 老大無子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沒了啊)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二五零章 武士彠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八九章 宇文都知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第707章 尊師重道四六章 一敗塗地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四零三章 問罪民部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五二章 左武衛大將軍三一五章 高熲出征三九章 香味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第522章 自詡逍遙仙八四章 又保一個四一四章 父子談心四零九章 絕對正事一六四章 楊慶楊和二三九章 江南陳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478章 倚老賣老第602章 花有重開日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一零一章 自命不凡第687章 火燒糧草一七一章 門下省納言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四四二章 不是你的八一章 嚴重警告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第594章 雙子同出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580章 家規六條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二三三章 麥秋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十二章 南北之爭五八章 王府參軍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第535章 大魚吃小魚二一三章 來護兒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七九章 透心涼第692章 四大關係第653章 江淮羣賊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第533章 朕欲召見始畢二五八章 什麼叫忠僕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740章 留活口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六一章 背鍋俠四一六章 肝腦塗地一六七章 燕國後裔三九五章 建成的苦衷第599章 盡善盡美三九三章 高瞻遠矚第670章 太平清河第一章 三胎第684章 五五開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一三二章 親疏有別三七五章 一時情不自禁第505章 猶豫不定三零零章 燕歸王府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520章 大柱國第559章 條件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三九章 撂挑子十五章 真正的太子妃十三章 老實人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729章 可稱神仙矣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668章 凡五穀者,萬物之主也第650章 宗團驃騎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三九二章 老奸巨猾三八七章 接受挑戰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