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八章 洗白

bookmark

東京守備,名義上掌管關中地區所有軍府,實際也是如此,楊銘眼下對十六衛,有着絕對的調動權。

史萬歲並沒有跟着楊廣去洛陽,因爲楊廣看見他,就覺得掃興,正統武將出身的人,都不太會拍馬屁,史萬歲連楊堅的馬屁都不拍,何況是楊廣。

左屯衛的編制,常年保持在兩萬四千人,除了京師內值守的六千人之外,軍府大營還有一萬八千人。

京師佈防,一向是十六衛均攤,楊廣這次去洛陽,直接帶走了左翊衛和右翊衛六萬多人,也就是說,現在的皇城,是半空的,只有左右監門府的兩萬多人和東宮左右衛率的一萬多人。

至於左右備身府,洛陽那邊有楊廣的旨意送來,令他們開赴洛陽,等於又抽調走了四萬多人。

於是楊銘乾脆就將史萬歲的左屯衛,全部抽調進京,加固京師戍衛。

右武衛大將軍,在楊銘主動讓出來之後,現在歸了代王楊侑,一個不足兩歲的小屁孩,原本東宮那邊,有意安插人手,好實際控制右武衛,但是當楊昭去世之後,就安插不進去了。

因爲右武衛的兩個將軍,李靖、周法尚,這都是楊銘的人,他們倆有意敷衍拖沓,東宮那邊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楊昭不在了,而楊侑也跟着自己的母妃韋盈去了洛陽。 шшш▪ ttκa n▪ ¢O

這天,楊銘將李靖、周法尚叫到了秦王府,

“右武衛,是本王從反王楊諒手裡接過來的,改制之後,還是我兼着,因爲某種原因,不得不暫時讓出來,但是你們倆個要清楚,我不準任何人染指右武衛,但我不能出面,所以你們倆要替我把好這個關。”

“殿下放心,”周法尚率先道:“原先東宮安排進來的人,卑職已經在疏遠他們,安排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給他們做,關鍵時刻,他們不會有任何作用。”

周法尚,原本是南陳的山陰縣侯,貞毅將軍,但是他和當時的長沙王陳叔堅素有矛盾,被人家告到老爹陳宣帝陳頊那裡,說他謀反。

不得已下,周法尚投靠了北周,大隋立國之後,跟着秦王楊俊南下滅陳。

眼下有一個比較尷尬的問題,那就是陳叔堅是陳淑儀的叔叔,而陳淑儀正在想辦法將陳淑堅弄回大興任職。

實際上,陳叔堅早就改了名字,眼下叫陳叔賢,至於避誰的名諱,一眼可知。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裴矩看周法尚有點不爽。

這與周法尚的性格有關,他幾乎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史萬歲,耿直的一批,說話特別容易得罪人。

其實就是這樣的人,楊銘才能放心用,因爲對方沒有後臺,又得罪不少人,自己庇護着他收爲己用,非常合適。

這時候,李靖也道:“關於右武衛,殿下大可不必擔心,我與周將軍非常默契,任何細微之處,都不會出問題。”

李靖能有今天,全靠楊銘,他是純正的秦王黨,任何事情都是爲了保障楊銘的利益。

如今太子過世,誰都知道秦王會站出來爭,這個時候李靖更是不敢有絲毫馬虎。

楊銘點了點頭,道:“裴矩已經來消息了,鐵勒那邊已經答應配合大隋,夾擊土谷渾,但眼下還不是時候,需要再等一年,介時我會主動請戰,你們倆做好準備。”

周法尚趕忙點頭:“願爲殿下牽馬執鞭。”

李靖也趕忙點頭。

送走兩人之後,楊銘又去了書房,會見早已等候多時的師傅,史萬歲。

“你知道我是個大老粗,還安排我在書房這種地方?”史萬歲見到楊銘道:“你不知道我看到書便頭疼嗎?”

楊銘令侍女送來一些酒菜,與史萬歲坐下對飲,

“你的左屯衛,有沒有什麼問題,早點說,我好早點解決。”

史萬歲是個直人,但不是笨人,笨人不可能取得他這樣的功勳,只見他笑道:

“以前的左屯衛,從上到下,都是我的人,但是現在,兩個將軍當中,張定和是我的人,但是那個麥鐵杖,有點複雜。”

楊銘點了點頭,麥鐵杖是南陳人士,正兒八經的綠林匪盜出身,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成了陳叔寶的侍衛,主要負責給陳叔寶撐傘。

隋滅陳之後,麥鐵杖又跟了楊素,楊素平叛江南的時候,就帶着對方,因此立下功勳,被楊素保舉爲儀同三司,後來又跟着楊素打過突厥,加封爲上開府儀同三司。

看起來,這個人應該是楊素的人,但是麥鐵杖只認楊素,楊素一死,他跟越公府就沒什麼來往了。

因爲麥鐵杖不識字,是個純莽夫,不懂得在楊素死後,應該繼續依附於弘農楊氏。

也正是因爲他這個特點,纔會得楊廣器重,任命爲左屯衛將軍。

當然,這其中還有一則故事,楊素過世之後,麥鐵杖拎了一根棍子,等在樑毗返家的路上,一個人衝擊整個車隊,硬生生將樑毗從馬車上拉了下來,就要暴打對方。

要不是被湊巧路過的左御大將軍丘和撞見,將其攔下,樑毗這頓打是跑不了的。

事情當然也鬧到了朝會,但是楊廣覺得,這個莽夫對楊素忠,但卻不忠於越公房,是個可用之人,於是小示懲戒之後,加以重用。

也就說,麥鐵杖現在是楊廣的人。

這樣人的,楊銘是沒辦法調整的,除非把人家捧上去。

思來想去,楊銘道:“如今土谷渾頻繁犯境,裴矩認爲該一忍再忍,但邊境郡縣損失頗巨,我覺的,不如將麥鐵杖調任張掖,幫裴矩防禦西境。”

史萬歲道:“別帶走我左屯衛的兵馬就好,再者說,左屯衛下面那幫兔崽子,都是我的人,他也使喚不動。”

“這個好說,我會從其它軍府抽掉三千人給他,”楊銘點頭道:“加上他自己的部曲私兵,怎麼也該有四千人,張掖也有駐軍,足夠了,裴矩的意思,是抵禦而不反擊,做姿態給其它番邦看,好讓大隋將來出兵名正而言順。”

“幹這種陰險的事情,沒有比裴矩更合適的了,”史萬歲笑道:“不過你既然想讓麥鐵杖離開我的左屯衛,就需要跟裴矩打個招呼,小功按大功算,把人捧走。”

“這是自然,”

師徒倆對視一眼,相視大笑。

十六衛當中,有兩座軍府,那是鐵板一塊,兩個大將軍不死,根本換不動,因爲這兩個人,掌控軍府的時間太久了,從開皇年間到現在。

一個是史萬歲的左屯衛,一個是賀若弼的右候衛。

右候衛被楊廣安插進去的兩個將軍鄭元壽和韋保巒,幾乎就是個擺設,被賀若弼直接架空,對此,楊廣的心裡也是非常不滿,但也無可奈何。

賀若弼的不肯放權,也是遭至日後被殺的一大要素。

皇帝改制十六衛,用意已經很明顯了,你不知道順着來,就是給自己挖墳呢。

接下來,楊銘還有一件事情要做。

就是將蕭摩訶手下的五千私兵洗白,河東軍府,因爲征討楊諒的時候,損失了一部分,尤其是在蒲津關,可謂是損失慘重。

剩下的,又跟着李靖開赴河北山東,又損失了一些,十六衛改制的時候,偏偏河東軍府被編入了賀若弼的右候衛。

好在河東有王,楊銘的兒子楊瑞,所以對當地軍府,還有擁有據對的控制權。 Wшw• тт kǎn• co

但是楊銘想要調整河東軍府,也得跟賀若弼打個招呼,因爲這個人特別的小心眼

“如今的河東軍府,編制不足從前的一半,老夫也知道那裡是世子的地盤,所以並沒有招募衛士,殿下這是打算安排點人?其實不用跟老夫打招呼的。”

宋國公府,賀若弼將楊銘迎入府中,他沒有去洛陽的原因,和史萬歲如出一轍,楊廣看見他,都吃不下飯。

楊銘笑道:“宋國公說的什麼話,您老是開國元勳,本王很多事情,都需要向您請教,如今打算換一個驃騎將軍,自然要知會您老一聲。”

軍府,最早叫折衝府,後來改爲驃騎府,主將就是驃騎將軍。

賀若弼這個人,最喜歡被人捧着,楊銘已經把他摸透了。

被人當回事的感覺,是很好的,所以賀若弼笑道:

“河東的事情,殿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老夫絕對不會過問。”

楊銘笑道:“事情還是要說清楚的,本王一向敬重宋國公,如今越公過世,國家大事,你老就得多擔待一些了。”

“這是自然”賀若弼捋須微笑。

他這個人也是一個話癆,平日又鮮少與楊銘交流,如今話匣子一開,兩人聊的沒完了

驃騎將軍,肯定就是蕭摩訶了,同時,他還會兼任河東王府司馬一職,那五千私兵,原先都是匪盜,如今會被楊茵絳想辦法編入河東戶籍,這樣一來,就能分田,無需再靠秦王府撥錢養活。

再被編入軍府,就算是徹底洗白了。

這纔是楊銘真正的部曲私兵,現在秦王府的那些,大多都是楊廣的人,楊銘是不會絕對信任的。

解決了蕭摩訶的問題,爲王府省了一大筆開支,至於襄陽水軍,這個也好辦。

楊銘現在於京師主持政務,有批款的權限,他已經跟襄陽太守杜吒打了招呼,讓對方將水軍的預算報上來,他這裡會協同民部審批。

花國家的錢,養自己的兵。

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一二二章 一路平安二十章 請殿下賜教二零三章 一出好戲第519章 終極目標十六章 高門大閥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五八章 王府參軍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五零章 武士彠二零八章 王府班底第585章 你混蛋第669章 大冢宰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第610章 做事要做絕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491章 軍府亂象第658章 斛律明月二三六章 偶遇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三七二章 河北義士第652章 救火將軍一二四章 開門見客第736章 徐景六九章 舉薦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四二章 形勢大好十四章 太子妃三九八章 帶下醫二三七章 救人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二一一章 妾妃四六六章 棒槌兒子棒槌爹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二五七章 一代權臣四五八章 落後工藝三一章 吾教當興第568章 他們好着呢第550章 我招誰惹誰了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第722章 吾不忘矣第677章 我舅老爺第539章 遼東郡王第715章 敗興一場三六八章 秋後算賬八四章 又保一個第674章 頂級投機者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583章 荊州故人三一三章 永安宮下一玩伴四一八章 吏部選官第558章 蛋糕就這麼大七一章 朱雀大街五三章 楊廣進京第531章 手起刀落四七五章 縮頭烏龜二四七章 驗明正身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一三八章 大興來人第571章 心如花木,向陽而生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675章 晉城人清森吃剩飯第547章 油鹽不進老狐狸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五四章 配婚第543章 諡號二三六章 偶遇一九六章 亂戰第670章 太平清河三六六章 何必如此第647章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二八四章 我很欣賞他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二十一章 開國第一功臣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688章 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740章 留活口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四二二章 啓民之死第583章 荊州故人四一一章 私下見面第621章 還輪不到你七十章 一車美酒四五章 未雨綢繆三三九章 撂挑子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