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

bookmark

秦王府,楊銘皺眉打量着這兩位官二代,沉聲道:

“事情已經鬧得很大了,京師輿論於本王頗爲不利,這個時候,你們讓我拿起屠刀,殺誰是好?”

老百姓什麼都不懂,而且有很多舊臣在私下散步謠言,說賀若弼是被奸人陷害,才遭屠戮。

他們不敢說皇帝殺功臣,也不敢說秦王殺功臣,那麼替死鬼總得有一個吧?那麼侮辱賀若弼屍體的宇文士及,自然就當仁不讓了。

現在京師坊間都在流傳,是宇文家陷害宋國公,這對於楊銘來說,無疑是意外之喜,那麼這樣的輿論,就更不能壓了,傳的越廣越好,也算是給老爹和自己甩鍋。

鄭元壽聽的出來,楊銘完全就是推脫之辭,什麼特麼的輿論,還有人在乎這種玩意?

“不過都是些以訛傳訛的謠言罷了,殿下抓幾個傳謠的狠辦,風聲自然就小了。”

楊銘皺眉道:“你是嫌我殺的人少?右候衛有勳爵在身的,都是當年高祖皇帝敕封的,你唆使我殺功臣?”

“這些人眼下可不是什麼功臣,他們都是弼賊的黨羽,”鄭元壽道。

楊銘澹澹道:“是不是黨羽,你說了不算。”

鄭元壽與韋保巒對視一眼,後者趕忙道:

“我們體諒殿下的苦衷,但是右候衛的這些人不處理,軍府仍會是亂象叢生,不好管理,我們倆也不好接管。”

“這不是就得了嗎?”楊銘笑道:“所以啊,不要扯什麼黨羽不黨羽的,不就是你們壓不住他們嗎?事情,我會如實奏稟陛下,你們回去等消息吧。”

接着,楊銘又道:“你們若是信不過本王,也可以自己寫奏疏,送去洛陽。”

“不不不,”韋保巒趕忙道:“殿下拿主意就好,我們以殿下馬首是瞻。”

然後,這兩人灰熘熘的走了。

鄭元壽,是左命開國元勳鄭譯的長子,出身滎陽鄭氏,襲封辛國公,辛,是先秦古國名,差不多就是陝西省合陽縣洽川鄉一帶。

韋保巒,是韋壽次子,太子妃韋盈的親二哥。

滎陽鄭,京兆韋,跟楊銘沒有半點關係,所以楊銘完全不會顧及他們的想法,右候衛現在羣龍無首,他自己還打算接管呢,就看老爹能不能從他的奏疏裡,揣摩出他的這層心意。

楊銘是有軍功的,平定漢王叛亂之後,他在軍方的威望一直都不低,因爲這一戰,他讓楊素、史萬歲、郭衍、長孫成都服氣了。

他接管軍府,會很順利。

東京洛陽。

窮極奢華的紫微宮,集天下土木之盛,它是明清紫禁城的六倍,歷史上稱之爲“萬宮之宮”,其平面佈局、建築形制,開創了中國宮城的基本格局,以至於後來朝代,包括日本、韓國、朝鮮都在刻意模彷它。

楊廣住在這裡,無疑爽爆了,他覺得只有這樣恢弘壯麗的宮城,才配得上他。

宮內有三大殿,乾陽殿是朝會所在,大業殿是楊廣處理政務的地方、徽猷殿是楊廣修身養性的地方,也可以當作娛樂之所。

眼下的洛陽城,非常熱鬧,人口已經突破五十萬,歷史上,這裡在唐中期,人口會突破百萬,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百萬的超級大城市。

雖然人口比京師少了十萬,但是這裡大多都是富人,是被楊廣硬從天下各地遷移過來的,富庶繁華之象,比京師有過之而無不及。

短短半年,洛陽的已經具備了大隋經濟中心的所有必要條件,舟車之盛,貿易之隆,空前絕後。

楊廣自從移居洛陽以來,幾乎所有人都認定,他當初的定都之舉,是超越時代的長遠規劃,蘇威他們心服口服。

大業殿,楊廣與二十餘位大臣,正在商討巡遊江都的事情,這不是朝會,這是主要中樞人物的小會議,朝會是在乾陽殿。

這一次,沒有任何的反對聲音,雖然楊廣南巡的聲勢陣容太過浩大,龍舟雜船共五千餘艘,皇帝皇后、嬪妃、貴戚、官僚、僧尼、道士等共二十餘萬人。

這到底是巡遊,還是遷徙啊?

蘇威,是老滑頭,他已經大致摸清了楊廣的性格,知道勸也沒有,所以乾脆和牛弘徹底躺平了,至於其他人,多是楊廣心腹,自然更不會反對。

而楊廣巡遊江都的說辭,非常的正能量,他要讓南人感受到大隋帝國的強盛,從而早早歸心。

說白了就是耀武揚威。

這時候,有人呈上了來自京師的奏報。

楊廣接過來大致一閱,隨後便交給衆臣傳閱,

“弼賊誹謗朕的國策,實爲咎由自取,今已證明,無論是營造東京還是開通運河,都不是弼賊這種鼠目寸光之輩,可以想見的,他不懂,卻總是覺得自己很懂。”

實際上,在這兩項工程上,賀若弼發的牢騷,遠不如高熲,但人家高熲低頭認錯了,他沒有,而楊廣一心想要弄死他,罪名大小,自然也是楊廣說了算。

蘇威閱完之後,點頭道:

“臣以爲秦王所憂無不道理,今弼賊伏誅,京師輿論譁然,確實不宜再興大獄,他的罪名是誹謗朝廷,但是附庸弼賊的那些人,並沒有亂說話。”

其實保不保右候衛那些驕兵悍將,蘇威也不在乎,但是他從楊銘奏報的字裡行間看出,楊銘想保,而且有意接管,所以他便順勢而爲。

宇文述在看完之後,臉色大變,直接就從座位上起身,跪在楊廣面前,道:

“臣教子不嚴,請陛下降罪。”

楊廣呵呵冷笑道:“朕竟不知,士及無知至此?朕雖殺弼賊,然並未抹其功勞,其人與國有功,士及竟侮其屍身,可知爲暴劣兇殘之人。”

宇文士及,是楊暕的發小,而且抵達洛陽之後,楊暕也順利迎娶了宇文察敏爲妻子,那麼士及就是他的舅子哥了,於是他也趕忙出聲道:

“弼賊暴力頑抗,以至於左驍衛損失慘重,士及盛怒之下行此不智之舉,也是情有可原。”

牛弘皺眉道:“劉昶伏誅,燕榮賜死,再往前,還有王誼,元揩、虞慶則,皆是以罪伏誅,但其屍身無人敢辱,皆因罪雖致死,然功不可沒,士及開此先河,實爲人神共憤,臣請陛下將其緝拿,三司問罪。”

宇文述心中大怒,好你個牛弘,你他麼想弄死吾兒?

他也是倒了血黴了,三個兒子沒一個省心的,全都在給他招惹是非。

楊暕也懵逼了,一向沉默寡言,誰也不得罪的老好人牛弘,今天是怎麼了?玩的這麼狠?

這時候,楊廣問道:“士及一事,諸卿如何看待?”

身兼大理寺少卿及民部侍郎的裴蘊,開口說話道:

“陛下若不治其罪,恐難安人心,事情看似雖小,卻影響極大,需謹慎處理。”

“什麼叫看似雖小?”楊玄感冷笑道:“辱人屍身,是小事嗎?人死罪消,豈能於死後做此下賤之舉?”

說着,楊玄感朝皇帝行禮道:“臣以爲,當治死罪。”

他來洛陽之前,閨女給他交代的清清楚楚,對待蘇威牛弘,要敬重,對來護兒要讓,至於宇文述,必須硬幹,因爲對方和齊王是姻親,那麼就是他們弘農楊的絕對敵人,

宇文述瞬間冒出一身冷汗,這幾個王八蛋,可算是讓你們逮着機會了,都往死裡整了?

朝臣相爭,其實對於皇帝來說,是喜聞樂見的,不怕他們爭,就怕他們不爭。

於是楊廣將目光看向蘇威,道:“愛卿怎麼看?”

蘇威面無表情道:“當治罪,陛下原先的旨意,並沒有要削除賀若弼爵位,士及以從五品之官,辱正一品,此乃以下犯上。”

這是朕疏忽了,光想着殺人,沒削了他的爵,楊廣微笑點頭:

“既然秦王都已經罰了,那朕便小示懲戒吧,士及貶爲奴,賜給許國公。”

這尼瑪,這叫罰嗎?

把兒子貶成奴婢,賜給他爹?

衆人面面相覷,只覺皇帝這招是夠絕的。

宇文述內心狂喜,趕忙磕頭謝恩,名義上,兒子給自己做奴婢,但他還真能將兒子當成奴婢使喚嗎?

高,陛下實在是高。

楊廣肯定是要顧及宇文述的,畢竟對方是他的絕對心腹,但又不能不罰,所以意思一下走個過場。

看起來罰的挺重,都成奴了,實際一點不重。

蘇威也是一臉無奈,轉變話題道:

“王嶽畏罪自戕,其罪已消,秦王那邊已經下令厚葬,赦免其親卷,臣以爲,右候衛就沒必要再追究了。”

他的話,是在暗示楊廣,楊銘已經在這件事上拿了主意,你就不要再更改了,不然秦王面子掃地,威信無存,對皇帝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情。

楊廣當然聽出蘇威是什麼意思,而他也絕對不會拆自己兒子的臺,只要賀若弼死了,其它都好說。

而且楊銘此番行事,無疑做的非常漂亮,各方都安撫下來,沒有出現動亂,這讓楊廣非常滿意。

但有人不滿意,楊暕直接反駁蘇威:

“左僕射的意思是,任由弼賊黨羽繼續逍遙法外,不加整治?”

蘇威皺眉反問道:“那齊王的意思呢?”

“當殺!”楊暕看向老爹楊廣,道:“弼賊的黨羽皆爲隱患,其必然對朝廷懷恨在心,日後恐會生亂,不除,軍府難安,老三也太胡來了。”

“你認爲該殺?”楊廣問道。

楊暕大義凜然道:“兒臣以爲該殺。”

“那你去殺吧,”楊廣澹澹回了一句,

楊暕一愣,彷彿吞了一口屎

第587章 門當戶對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五八章 王府參軍第634章 東西聯盟一一三章 我可真冤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五五章 吃剩飯第九章 河東郡王一一九章 撮合第704章 哪涼快哪呆着去三六章 晚宴第543章 諡號第698章 一鍋飯十三章 老實人第577章 口是心非基本素養二三二章 多方包庇第763章 告狀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第750章 名字不好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二三六章 偶遇第715章 敗興一場第497章 搭設浮橋二七三章 挖牆腳第502章 黜陟討捕大使第583章 荊州故人二八八章 三去其一第611章 就是這麼不客氣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第583章 荊州故人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742章 日月二門五三章 楊廣進京二十三章 調任地方五八章 王府參軍二三六章 偶遇第650章 宗團驃騎第755章 風疾加氣疾第676章 吃得苦中苦第564章 虛僞的社交九四章 換防第708章 鬱郁不得志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三八六章 就是十八歲第646章 齊郡杜伏威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701章 自命不凡九五章 返京二零五章 東京洛陽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第713章 你怎麼敢殺他?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二七二章 民部尚書二三三章 麥秋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五一章 天大的事四三七章 陳氏子弟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三五七章 賊軍勢大八八章 紅拂私奔一二零章 冊封太子四六二章 槍九色圖第714章 寄人籬下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636章 朝堂第一人第504章 五女山城第765章 獎勵一畝地一九一章 后妃制度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549章 家宴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第670章 太平清河二六九章 羣英薈萃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五八章 生他十個八個第484章 僧籍道戶一九零章 肩挑日月,揹負星辰第518章 西方之劫第480章 太師李穆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第657章 一步登天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二六一章 寡婦三二六章 九大夫八尉四九章 有求於人二一三章 來護兒三六零章 各懷心思第754章 高玥求子第552章 弒君者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