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軍驛夜話
馳道,並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條路,這條路從修建之初,就是計劃作爲大軍行軍使用。
所以沿路設置有上百座驛站,供應大軍糧草飲水,以及臨時休整。
驛站也都是設置在背風有水的地方,大者可容納上萬人,小者也有幾千人。
所以李靖這一路大軍,註定了會分批漸進,因爲人數太多,不可能扎堆在一個地方休整。
每一路軍團的休整地點,提前都有規劃,而驛站官員也會準備好一切,迎接大軍進駐,畢竟眼下是十一月,又是從大隋的北方邊境行軍,晚上必須有休息的地方,荒郊野外是熬不過去的。
行軍有正常行軍和急行軍之分,從關中開拔的大軍,時間充裕,是絕對不會在夜裡行軍的,總不能在路上就把將士們的銳氣全耗光了。
但是李靖以身作則,帶着自己麾下的六千騎軍,全員披甲,會在晚上行軍,好提前讓大軍適應將來的險惡環境,一次夜行軍,就需要休整兩三天,畢竟帶甲行軍,非常累,雖然精煉鋼鐵做成的盔甲比之從前,不但材質強上數倍,而且更爲輕巧,極大的減輕了將士們的負重。
每一個擁有精煉軍械的將士,都對自己的鎧甲兵器視若珍寶,時時擦拭。
“好馬,好鞍,好甲,好刀,”楊元慶脫下自己的鎧甲,在營房內小心翼翼的擦拭着,就像是在撫摸自己心愛的女人。
裴行儼在一旁笑道:“大郎不是擅用雙矛嗎?怎麼這次改用馬槊了?”
“槍、矛、槊,於我而言,諸般技巧章法,已然大成,”楊元慶頗爲傲氣道:“只要是長兵器,皆我所長。”
說罷,楊元慶擡頭道:“在軍中請稱職務。”
裴行儼哈哈一笑:“好的,楊軍將。”
他們倆負責李靖麾下的兩千重騎,兩人各領一千,爲啥是他倆呢?因爲重騎的打法比較特殊,而這兩人都研讀過兵書,懂得怎麼使用,因爲家裡都有這種書。
裴行儼,是裴元慶的原形,《說唐》和《興唐傳》的作者,之所以將裴元慶寫的那麼牛逼,是因爲裴行儼本身,就很牛逼。
這小子在京師也是一大刺頭,相當能打,名氣不如宇文化及和楊玄挺,但也屬於二人之下的這一代中的佼佼者。
他善用的兵器,可不是什麼八棱梅花亮銀錘,坐騎也不是照夜玉獅子,他身上這身行頭,與其它具裝甲騎並無二致。
主武器爲馬槊,馬鞍上掛着橫刀、短弩、箭壺、礪石(磨刀石)、大艄(解結錐),套索,圓盾,身上有氈帽、氈服,裹腿,另外帶胡餅二十張,米二斗(7斤左右)。
至於裴行儼的馬,自然是千金難買的高昌龍駒了,這是世家子的標配。
這支兩千人的重裝騎兵,是馬槊隊,衝陣能力相當恐怖。
按照李靖的說法,三萬人的步軍兵團,都可以衝陣。
營房中的篝火,被不斷的添加着柴禾,李靖沒有和其他人聊天,而是打開地圖研究,手裡還拿着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來畫去。
蕭世廉從外面走了進來,手裡拿着一封信,遞給了李靖,
“大總管的信。”
大總管,眼下只有一個,那就是宇文述。
李靖拆信看完之後,隨即笑了笑,將信放在一旁,道:
“大總管不希望我率領騎軍,爲他東翼策應,但是陛下已經同意了,所以他的將令,我可以不聽。”
宇文靜禮早就將李靖的安排部署,派人遞呈給了仍在洛陽的皇帝,這件事還被拿到了朝會上議,反對的沒幾個,贊成的爲大多數,所以楊廣同意了。
但是宇文述不樂意,所以私下給李靖寫信,希望對方按照舊時計劃,老老實實呆在西路。
宇文靜禮皺眉道:“總管此番安排,東路大軍那邊,有些牢騷,畢竟你這麼做,明顯是對東路軍的不信任,荊總管(荊元恆)鬧的最厲害,不過衛總管(衛玄)沒有說什麼。”
李靖笑道:“衛總管是知兵的,西路和東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地理態勢,我西路相對穩妥,但東路因山脈縱橫,地勢陡峭,會導致大軍極爲分散,他們的騎兵也不多,不到三萬,分不出多少人手貼近主力照應,有我幫忙,衛總管應是樂見的。”
大隋此番出征,騎軍總計二十萬,但是交付給十一路先鋒軍的,只有十萬,李靖分走一萬五,衛玄拿走二萬八,北邊的段文振,又分走兩萬三千人,剩下的都在宇文述和於仲文手裡,也就三萬多點。
戰馬這玩意,吃的是精細料,由草料、豆料、黍米、高粱、麥麩混雜而成,吃的比人好,而且戰馬幾乎閒下來,就得餵養,所以精細料肯定是不夠的吃的,要優先供給先鋒軍。
主力是要打平壤的,攻城肯定還得是步兵,但問題在於,守在平壤的,勢必是高句麗最精銳的具裝甲騎,而重騎兵是衝陣用的。
所以宇文述和於仲文的這支主力,包含了近四萬人的精銳攻城步兵軍團,以及兩萬人的輕騎軍團和一萬人的重騎軍團。
一萬重騎軍團,是爲了衝陣,輕騎軍團是襲擾、掩護、偷襲,偵查,包抄,側擊,迂迴,主要是利用其機動性。
四萬多人的重型步兵軍團,是精銳中的精銳,基本來自左右翊衛,配備了最好的大盾,強弓,勁弩,破甲箭,還有拋石車,弩車等攻城器械。
其中還有一支一萬人的陌刀隊,一萬人的弓矢隊,這兩個兵團搭配起來,專幹重騎。
這就是爲什麼東西兩路二十多萬的大軍,只爲掩護他們七萬人,因爲這七萬人的兵種搭配,適用於任何情況下的大兵團會戰,而且皆爲矯健精壯之衛士。
這樣一支大軍,在擺開陣勢的情況下,極難破陣,唯一的短板,就是行軍途中,因爲是重裝步兵,所以行軍路上所有軍械甲冑糧草輜重,是裝在戎車上運輸的,行軍不披甲。
所以李靖看出問題所在,寧願得罪人,也得保大軍能夠順利抵達平壤,等到大軍於平壤一帶的平原拉開陣勢,他就不用管了。
“衛總管那邊,我們是不是該寫封信,詢問一下他會派哪些軍將,貼進主力掩護,屆時我們也好合作,”韓孝基道。
李靖笑道:“信,我在京師的時候就派人送出去了,下一座驛站,應該就能等到回覆。”
楊銘早先,曾經安排了五個人,蘇烈、裴行儼、樑師都、羅藝、秦叔寶。
其中蘇烈和裴行儼,本來是左右翊衛的驍騎長史,羅藝和樑師都爲左右驍衛的豹騎軍錄事參軍,本來都已經定好了,但是最後在有人故意操縱下,又給改了。
驍騎(屬左右翊衛),豹騎(屬左右驍衛),熊渠(屬左右武衛),羽林(屬左右屯衛),射聲(屬左右御衛),佽(ci)飛(屬左右候衛),這是六大主力軍號。
宇文述肯定不願意蘇烈在他帳下,於是將蘇烈一腳踢到了薛世雄那裡,眼下屬於東路軍薛世雄部,名義上蘇烈還是驍騎長史,但是卻在薛世雄帳下出徵,然後又將裴行儼一腳踢到了李靖部。
等於是宇文述沒給你改職位,但是給你改了工作地點,畢竟他們這幾個的軍職,是太子奏請,皇帝批准,伱改不了,但是他又不想用,那就給你換個地方。
宇文述是行軍大總管,節度諸軍,是有這個權利的。
而羅藝和樑師都也有變動,羅藝會跟着段文振打扶余城,樑師都則是在於仲文麾下,做了一名軍將,負責統領四千排矟兵,也就是頂在最前面的盾矛步兵,陣亡概率極大。
至於秦叔寶,人家有來護兒這個靠山,宇文述不想在這個時候得罪來護兒,所以仍在左翊衛,但是來護兒最猛的六子來整,如今就在衛玄帳下,統領五千輕騎。
來護兒可不想把自己所有的兒子都帶在身邊,否則一旦出事,那可是斷香火的大事。
三天後,飲馬驛,李靖收到了衛玄的回信,看完信後,李靖大喜過望。
衛玄這個人,還是厲害的,也是顧全大局的,他心知能與李靖同心協力打配合的,最好是太子的人,所以他將蘇烈的三千輕騎和來整的五千輕騎,劃歸爲主力側翼掩護,專門負責和李靖協作。
而衛玄親自率領的三萬大軍,也會盡量貼近主力行軍路線,以備隨時支援。
十二月十五,身在涿郡的韋雲起收到軍情奏報,高句麗有兩路大軍渡過遼河,一路去了奚,一路於遼西走廊行軍,向臨渝關逼近。
這兩條道,就是大隋將來進入高句麗的行軍道,人家這是早有預防,打算在你的行軍途中,就先跟你幹一場。
“兵馬幾何?”韋雲起詢問遊騎斥候。
斥候道:“難以深入探查,奚一路至少三千騎兵,至多幾何,不知,傍海道更是難以探查,我軍斥候損失嚴重,未有詳細軍報帶回。”
“再派一千斥候,分兩路探查,一定要偵查清楚敵軍兵力部署,最好看到番號,”韋雲起道。
斥候道了一聲“是”,領命離開。
一旁的韋保巒皺眉道:“我即刻上奏陛下,稟報軍情。”
韋雲起點了點頭,朝身側一名將領,沉聲道:
“立即召集各部將領于軍房議事,無故不到者,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