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盡善盡美

bookmark

本來整個朝見過程,一切順利,但是就是這一場雙可汗見面會,讓始畢和處羅同時感受到了屈辱。

處羅就不用說了,他已經屈辱了好幾年了,始畢爲什麼不爽呢?他從處羅身上看到了自己。

中原對待突厥,向來都是挑撥離間的,自己將來如果一個不小心,在東突厥吃不開了,會不會也被大隋落井下石,混到處羅現在這步田地呢?

本來始畢還打算多呆一段日子再走,現在嘛,已經非常着急離開了。

漢人有句俗語: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一直呆在這裡,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穩妥起見,我還是早點走吧。

十一月初,始畢啓程北返,在江都一共呆了不到一個月。

“此子野心極大,不得不防啊,”裴矩在江都宮的大殿內,皺眉道:

“他這次來,說什麼西突厥射匱一直在搶奪他們的草場,這是在給將來他們對西突厥用兵做鋪墊呢。”

楊廣點了點頭,看向隨行的道士趙昭,問道:“這個人怎麼樣?”

趙昭道:“雙眉倒豎,顴尖耳反,勾鼻龐腮之人最不可信,此人言語之間,眉目閃爍,乃狡猾多智之人,不類啓民。”

大隋對啓民,還是放心的,因爲啓民雖然長的非常魁梧,但是一臉憨厚相,笑起來很真誠,給人的感覺就很好。

但是始畢,畢竟年輕嘛,不到三十來歲統領整個東突厥,面由心生,性格跋扈的一面,在臉上彰顯無疑。

楊廣也是個狠人啊,以前在江都的時候,怎麼看都像一名儒雅的文士,現在呢,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霸氣非常,這就是掌權者的氣質。

歷史上有句詩是這麼寫的:隋煬不幸爲天子,安石可憐作相公,若使二人窮到老,一爲名士一文雄。

絕對精闢。

如果讓楊廣入仕,絕對是宰相級別。

楊廣沉吟片刻,點了點頭:“我觀此子雖不足一月,然亦觀出,此子專橫強勢,非甘居人下之輩,東突厥,終還是我北方大患啊。”

蘇威道:“東突厥的事情,暫時可以放在一邊,嶺南那邊形勢不妙啊,馮盎有觀火之勢,鬱林郡之亂如果不能早日平定,恐影響整個嶺南。”

廣西出現叛亂,馮盎派兵去了,但是隻派了五千人,上報朝廷說是全軍覆沒,但實際上,沒那麼嚴重。

大敗是有的,但也撤回來不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馮盎是出工不出力。

這很正常,因爲馮盎知道叛軍是誰在背後支持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跟寧傢俬下好好協商,讓他們不要亂來。

但是馮盎不敢告訴皇帝,是寧家搞的鬼,不然皇帝大怒之下,拿寧長真開刀的話,事情可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看樣子嶺南對朝廷的政策,非常牴觸啊,丘和他們剛去,便有部落反叛,這是做給朝廷看啊,”牛弘道:

“嶺南的府兵,加起來還不夠八千人,而且極爲分散,丘和想要平叛,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應該給他調兵。”

來護兒搖頭道:“最好的方式,還是不要打,去年一場舉國大戰,消耗太大了,眼下人心思安,又是在南方,大規模調兵的話,軍府也會鬧情緒的。”

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軍餉沒發完。

大隋軍府的分佈,以關中爲最,其次河南,然後是山西河北山東,北方的軍府,佔據了整個大隋兵力的七成,南方只有江都的軍府,頗具規模,其它的都是下三等的驃騎府,也就是說,一座軍府的兵員,多則八百,少則三百,而且非常分散。

南方一直就是這樣,看地圖話的話,都在大隋版圖之內,實際上真正能完全操控的區域,也就浙江、江蘇、安徽、江西北部,福建北部,其它地方,都不太好管。

遠征高句麗之後,朝廷欠下了大量的軍餉,民部原先的計劃,是五年之內發完,而且是優先北方,南方這邊直到現在,才發了一丁點,也就是來護兒麾下的五萬江淮水軍。

欠我的錢不給,還要讓我再賣命?不可能。

所以來護兒的顧慮,是完全有必要的。

在場的這些人,其實已經是大大的鬆了一口氣了,幸虧太子有先見之明,早早的交好始畢,始畢也來了,人家要是不來,南邊有嶺南之亂,北邊還有個始畢,這事情沒完沒了了。

楊廣皺眉道:“怎麼會有情緒呢?爲國平叛正是建功之時,崇善(來護兒字)多慮了。”

他說的也有道理,因爲建功立業嘛,是軍府的將領建功立業,跟普通衛士關係不大,將領們肯定願意,因爲朝廷欠他們的軍餉,還沒他們自己搞的多,無求所謂的。

但是衛士們,肯定不樂意,一旦強行徵調,引發兵變,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蘇威道:“派人去找寧家談吧,鬱林郡是他們的地盤,起了這麼大亂子,說不得背後就有他們的份,眼下朝廷不能用兵,還是暫時安撫吧。”

牛弘冷笑道:“歸其原因,還是寧家和馮家不肯出力,在京師的時候已經談好了,一回嶺南就變卦,反覆無常,令人不恥。”

“本就是蠻夷,牛公還不知道他們是什麼德行嗎?”裴蘊笑道:“我以爲,不如讓寧長真回去,讓他主持平叛。”

“不可,”來護兒趕忙道:“此人一回,無異於放虎歸山,剛纔蘇公說的對,鬱林之亂很有可能就是寧家在背後搗鬼,如果讓寧長真回去,後果難以預料。”

寧長真如果回去,人家完全可以假模假樣的跟叛軍幹幾場,然後裝作大敗,龜縮一地,就可以徹底的在背後操縱叛軍,逼迫朝廷撤回政策。

朝廷要是妥協了,寧長真再出山,將那個傀儡滅掉,這樣一來,他們嶺南的利益,就算保全了。

馮盎在廣州,就是故意敷衍的,他也不想得罪朝廷,但是他比誰都清楚,朝廷的政策眼下在嶺南,萬難推廣,得罪朝廷和得罪嶺南本土豪族,怎麼選?

很好選,哪個跟我親近,我選哪個。

在座的都是人精,後面的形勢會怎麼走,早就算清楚了。

楊廣沉聲道:“嶺南,必須施行朝廷政策,朕必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來護兒臉色微變:“陛下,真的不能用兵啊,我大隋主力在北,南方之兵不堪戰亦。”

遠征高句麗,三十五萬的陸路精銳,全都裝備了精煉兵械,但是來護兒的水軍,可沒有,至今也沒有。

因爲楊廣放話了,從今以後想要精煉兵器,得衛士們自己花錢買,其實就是想頂工資。

但是現在沒有仗打了,衛士們肯定是選擇要錢,而不是選擇要兵甲。

楊廣之所以想要打嶺南,也是想要銷賬,因爲你們要去打仗了,兵甲是性命所在,你們總不能不要吧?

河東煉場一直在鑄造精煉兵械,東都的衛尉寺府庫,已經囤積了不少。

得賣出去啊,精煉場本身還欠着一屁股債,一直跟朝廷要錢呢。

所以在楊廣看來,打嶺南,利大於弊。

“即刻徵調江淮軍府,湊三萬大軍,交由麥鐵杖,令他南下平叛。”

來護兒趕忙向其他人投去求助的眼神,只有牛弘和裴矩迴應了他。

“其實一萬人就夠了,”裴矩道:“只要裝配精煉兵械,一萬足以平叛。”

楊廣帶來江都的十五萬大軍,都有精煉兵械,但楊廣不會拿自己的中央軍去打嶺南,至於裴矩的提議,楊廣直接否定了。

我能賣三萬件,爲什麼只賣一萬件呢?

一羣大佬,終究還是沒有攔住楊廣,於是江南地區再一次徵調大軍,民間爲之大驚。

在大隋,北方的人口占了六成還多,南方人口本來就少,一半還管不了,你從江南征調三萬兵,跟在北方徵調三萬兵,不是一個概念。

就好比你從雞窩拿十個雞蛋和從養雞場拿十個雞蛋的區別。

打高句麗,北方出了多少人?南方出了多少人?

洛陽這邊,留守的衛尉寺少卿劉權接到了旨意,於是找趙國公獨孤纂,着他準備漕船,往江都運輸精煉兵械。

有了運河之後,不得不說南北的交通真的是太順暢了,從洛陽裝貨,就可以直達江都。

獨孤纂也懵逼了,怎麼又要開打了?

這麼多兵械,單是運輸,就要兩個月,過了年能送過去,都算不錯了。

而楊廣也非常有耐心,我打嶺南,主要是賣東西,東西不賣出去,我不可能派兵去打,那樣太吃虧。

再說了,徵調兵員這也是要花很多時間的。

所以年關之前,楊廣都不會用兵。

這天,楊廣在將沈婺華邀請過來,與蕭皇后及一衆嬪妃,在書房內臨摹着王羲之的一副字帖。

南方人對王羲之是最爲推崇的,楊廣也是一位頂級書法愛好者,於私,他仰慕王羲之,於公,推崇王羲之有益於收服江南士子。

於是楊廣想起了兒子楊銘,第一次見到王羲之真跡後說的那句話,於是他乾脆借用了:盡善盡美,古今無二,高韻深情,百代服膺。

楊廣對王羲之的這個評價,眼下已經傳遍江南,大家一致認爲,皇帝有眼光。

四二九章 西南道行臺省二三八章 快請御醫三七七章 三角平衡二八七章 交代後事第754章 高玥求子三九一章 李淵的野心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一七四章 風流才子九八章 藝人第633章 種族審美差異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一三七章 預算開支第一章 三胎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705章 水軍出動一三零章 一人一半第745章 諭齊王暕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第752章 下手太快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第678章 人無再少年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第652章 救火將軍一九五章 大軍開拔三一章 吾教當興四二章 形勢大好二七四章 高氏姊妹第548章 休息,休息一下第690章 善四三三章 李月暉第508章 冒失僭越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一七三章 龍子龍孫二九二章 擦鞋底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二四八章 風流天子第727章 吃虧是福第689章 巨馬河四三零章 遊子歸鄉第490章 非大不可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二七九章 透心涼三三六章 百合沙蔘第734章 禮部侍郎第695章 伸舌頭的狗第747章 楊老四三九章 香味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第514章 野心第721章 我是教不會的一二五章 玄感禮物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九十章 納吉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六一章 背鍋俠二九一章 滎陽王第576章 我夢江南好第565章 嶺南之疾第641章 小心死在半路第549章 家宴九十章 納吉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484章 僧籍道戶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二六零章 八關都邑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537章 朕並非厚顏無恥之人第573章 命運的齒輪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515章 攔河大壩六十章 兩難二零二章 這小子真胖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639章 舉個例子三十章 深不可測第545章 雙眼皮第744章 寧願一死第561章 不準迎接三四零章 庶人楊秀三六三章 遼東糞土臣元一六三章 玄感班底第657章 一步登天四一五章 東宮新面孔一八七章 仁壽宮之變(四)第724章 傳染一五一章 求助玄學二一三章 來護兒第662章 解百姓於倒懸四四三章 忠孝一體第720章 做人要給自己留退路四一章 宇文娥英三一九章 祁連山城二八三章 以訛傳訛四五二章 大智若愚第561章 不準迎接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