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太平清河

正如薛收擔心的那樣,陰多晴少,半個河南北部,下過雪的地方全上凍了,步卒還好說,踉踉蹌蹌也能走,但是戰馬和輜重,困難大發了。

後來是軍中一個無名小輩,取下自己的棉布罩衣裹在了馬蹄上,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於是人們紛紛效仿。

麻製品和絲織品,都不防滑,只有棉布可以。

而且所有人行軍,都不能騎馬,因爲馬的四條腿太細,蹄子也小,受力面積有限,這種時候,能牽着走不摔倒,已經是萬幸了。

這裡可沒有柏油馬路,也沒有人清理官道上的積雪,隨着踩踏的人越來越多,路面只會越來越滑。

原本三四天就可以抵達碼頭,吐萬緒的部隊整整走了六天,尾隨其後的就是李靖和皇甫無逸,三路大軍共三萬人,要趕在正月中旬渡過黃河,進入汲郡佈防。

半路上,從東郡方向回來的遊騎,帶回了最近戰況,因爲李靖是太子的左膀右臂,他是可以截停遊騎,詢問戰事的。

有些遊騎可以向他彙報,有些不能。

“李德逸完蛋了,玄縱已經將其活捉,派人押送洛陽,如今玄縱已經抵達封丘,只要解決了這最後一路叛軍,東郡便算是握於我手,北征無憂亦,”李靖在道路旁的一顆大樹底下,與麾下將領商議着。

表弟韓孝基道:“那麼淮南公那邊,是不是可以挪出一些衛士,與我們一道北上?”

李靖沉吟片刻,道:“說不準,這得看殿下安排,東郡如今是戰略要地,防着山東叛軍入境河南,但是東郡有玄縱,滎陽有屈突通,確實有點浪費。”

“屈突通還是算了,我更習慣與玄縱打交道,玄挺和徐世績不是也會跟咱們一起北上嗎?”韓擒虎的嗣子韓世諤道。

李靖這一路,他是主將,麾下有一個表哥一個表弟,還有裴行儼、喬淳已、劉弘基。

李靖道:“玄挺是重騎,這樣的天氣,騎兵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等到冰雪消融,他們纔會動。”

就在這時候,前方有遊騎傳信過來,吐萬緒已經加速行軍,原因是史懷義傳信,瓦崗叛軍已經朝着衛縣逼近,而史懷義需要確定援軍登陸時機,以做好支援衛縣的準備。

後方主力過不了河,史懷義是不敢離開黎陽倉的。

李靖讀完軍報之後,沉聲道:“條件惡劣,我們加速行軍恐也不及了,三萬人過河,單是調撥漕船就會耗費大量時間,我們這一路往東走,過東郡,然後從東平郡過河,進武陽郡,斷掉瓦崗賊的後路。”

東郡和東平郡這個兩個地方,一個在河南,一個在山東,是鄰居。

“太子並未如此安排,”裴行儼皺眉道。

李靖點了點頭:“遣人速報太子我等行跡,軍情不等人,傳令大軍,即刻轉向往東走。”

其他人也沒有阻止,畢竟大家都知道,李靖是太子的絕對心腹。

碼頭上的船不少,但是操漿的水手是有限的,大亂伊始,早就被徵調走了大半,況且單是調撥船隻,就極爲消耗時間,吐萬緒李靖皇甫無逸三路大軍都得坐船,勢必會形成一種局面,那就是大軍擁擠在河岸,苦等船隻。

這耗費的時間是非常巨大的,李靖正是看準了這一點,寧願繞遠,也不想願將時間都浪費在這裡,等到了東平郡,那裡地勢平緩,是可以直接擺渡的,至於船隻,沿河兩岸的鄉里,都有。

一萬人脫離往北的官道,開始朝着東郡方向加速行軍,輕裝簡行,戰馬全部扔給了皇甫無逸,不要了。

東郡這邊,封丘城在苦守七天之後,終於被攻破,袁崢兄弟也是硬骨頭,就這麼在城裡跟反賊打起了巷戰,他自己在城牆下刻下了以死報國、慷慨赴義八個字,這是豁出去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玄縱的大軍趕來了,李德逸最後的家底,徹底交代在了封丘縣。

“賢弟義士也,封丘舉城報國,本將必上報太子,爲汝等請功,”楊玄縱上前將受傷的袁崢扶起,後者已經是淚流滿面,兩個叔叔死了,三個弟弟也死了一個,他自己胳膊上被砍了一刀,多半是廢了。

袁崢痛哭道:“將軍救民於水火,封丘百姓無以爲報,請受袁崢一拜。”

楊玄縱一臉感嘆,整個城內死人多活人少,入目所見皆爲殘垣斷壁,哀嚎之婦孺。

我也沒救多少啊.

心腹大將遊山河道:“將軍,我們應速往白馬縣佈防,不應在此駐留。”

糧食沒多少了,看封丘這副樣子,別指望能從這裡補給,所以楊玄縱需要儘早離開,前往東郡首府白馬縣。

因爲白馬縣緊鄰黃河,從板渚碼頭東進的援軍要經過這裡之後,才能於對岸登陸,玄縱必須保障渡河之軍的安全。

“封丘城就交給你了,待到大亂平定,你我兄弟必有再見之日,”楊玄縱拍了拍袁崢的肩膀,就這麼帶兵離開了殘破的縣城。

他早已派出小股找糧部隊,去了附近鄉里,跟地主要糧食,不給的,直接殺。

換做從前,百姓家裡的糧食,官兵也是會搶的,但是玄縱不敢這麼幹,因爲他知道太子非常忌諱這個。

無論立多大的功,他要是敢劫掠平民,太子饒不了他。

蕭銑已經進入清河郡地界,高士達不敢打縣城,但是他敢,沒有吃的,就沒有不敢幹的。老崔家也不想跟蕭銑硬剛,不得已下,交出了三萬石糧食。

蕭銑得到糧食之後,立即退兵,專走僻靜小路,繞過各個縣城,前往武陽郡,他打算從這裡東渡黃河,進入山東,然後再南下。

至於翟讓給畫的餅,人家壓根就沒有搭理。

黎陽倉分我一半?真要打下來,你就捨不得了。

清河縣城,崔家一幫大佬級人物,眼下正在太守謝文的家裡,他們是來說好話的。

“爲保城防,以安黎民,給(ji)糧於叛軍,實爲不得已,太守爲我清河之父母官,當會理解吧?”家主崔復禮道。

理解尼瑪個逼,叛軍南下,我特麼跟你們借糧募兵,借不來,他們一圍城,你就主動給了。

人啊,是真賤,吃硬不吃軟。

謝文笑道:“諸公放心,這事不會有人知道,將來若朝廷問起,我會說是叛軍自己搶奪的,與貴家族毫無干系。”

心裡瞧不起崔家的所作所爲,但出於大局考慮,他也不得不選擇包庇。

老崔家在中樞,還有吏部侍郎崔君肅、太僕寺卿崔君綽兩位大佬,謝文雖然是楊廣的人,與太子關係也很親近,但也不會隨便去招惹崔家。

清河郡丞崔君宙笑道:“如今清河一郡,未遭叛賊肆虐,保我河山,太守居功至偉。”

實際上老崔家平時,可沒有給謝文什麼好臉色,如今這是被抓到把柄了,纔會這樣。

謝文笑道:“高雞泊還有一羣反賊,聚衆五萬餘,怎談得上境內無賊呢?”

“高士達此賊不足爲慮,”崔君實道:“高雞泊的反賊一直以來都是劫掠漕運商船,並未侵犯郡縣,如今聽說有北上之勢,想來是要與賊首格謙合兵,共抗榮公。”

崔君宙,是崔君肅崔君綽的三弟,但是崔君實,和他們只是堂兄弟,都是君字輩的,這個人歷史上有個曾孫女,嫁給了一個叫杜閒的人,生了一個兒子,叫杜甫,也就是說,杜甫的媽出身清河崔氏。

崔君實這一支相當牛逼,子孫在唐朝出了三個宰相。

謝文笑道:“賊有北上之勢,我是知道的,但是諸公明知如此,爲何不助我剿滅此賊?”

“力有不逮,”崔君實道:“我等守成有餘,卻無平叛之力,如今一郡安穩已是大幸,清河乃永濟渠漕運樞紐關鍵,我們能維持當下的樣子,已是殊爲不易。”

謝文內心一嘆,無可奈何,他能想到的辦法,已經都用過了,無奈在清河這塊地方,只有姓崔的說了算,他這個太守,徒有虛名。

別看他後臺已經夠硬了,照樣沒招。

別說是他,就是放一個皇室宗親在這裡,也是一樣的。

崔家的勢力太大了,境內有了反賊,人家不剿,就這麼養虎爲患,這樣一來,朝廷要是跟他們借糧,就有藉口推脫。

高士達更不敢招惹崔家,只是一味的沿着黃河劫掠漕船,收服各路南下的匪盜逃兵,如今勢力已成,還是不敢跟崔家叫板,只敢往北發展。

所以眼下整個河北,就屬清河郡最太平。

你罵他吧,人家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經營好了,不罵他吧,只管自己不顧大局。

其實也怪不着崔家,以前河北鬧出亂子,人家不是沒有幫忙,但你隔個一兩年就來一回,他們也扛不住啊。

尤其眼下河北的動亂,乃開國以來之最,這個時候,崔家只想着保存實力,再觀形勢。

這就是爲什麼,楊銘覺得河北平叛需及時,要快,一旦這裡的世家大族拋棄朝廷,這可就難搞了。

“貴族與太子是打過交道的,如今太子已經親至洛陽坐鎮,大軍北上也就是數月之間,”謝文道:“等到那個時候,諸公就不要再吝嗇了。”

這話已經挑明,我知道你們有實力,但是你們不出力,我無所謂了,搞不定你們,太子來了,你們總得意思意思吧?

崔復禮笑道:“太守放心,大軍北上之日,便是崔氏舉族效力之時,虎踞山崗,只爲一朝而動。”

謝文笑了笑,心裡直罵娘。

你特麼是看人下菜碟啊。

第477章 總領西路二十五章 老六栽了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第747章 楊老四九五章 返京二一八章 年年有貪官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703章 如嫡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575章 殺人者,楊堅也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第541章 嶺南爆雷第730章 殺心起二八六章 守門小卒第757章 兩個都中意一五九章 無解之題第669章 大冢宰二四四章 萬國來朝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724章 傳染三五八章 三千大軍第604章 死人最多的一年第764章 牽扯太多三四三章 送你的,別弄丟。一零六章 上嫁三九九章 門當戶對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四五三章 苦肉計第716章 世民北上一零六章 不養閒人七六章 至善至孝二六二章 四人封王第701章 自命不凡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三四二章 倒黴崔第694章 誰的人就是誰的人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二七八章 當然滿意第495章 突厥史大奈一五六章 薨第629章 兵家必爭之地一八九章 大逆不道第741章 父子相對而坐八十章 有罪無功第746章 齊王楊暕第698章 一鍋飯二八五章 消除疑心第711章 楊廣離京一七七章 長孫論功一九二章 楊氏觀王房第693章 不可能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八三章 皆大歡喜三零四章 貶奴賜爹第759章 鹽池四面監第660章 世嫡皇孫十六章 高門大閥二二八章 刑部大理寺四二七章 捱打第624章 長孫不能封一七八章 與佛親近四四五章 獨孤家的問題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二九零章 鞭罰四六一章 官辦官督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四五九章 新型高爐一零五章 所謀者大第517章 嚴防死守第722章 吾不忘矣七五章 舐犢情深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01章 古今用兵無出其右者第597章 木棉花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二七零章 一夜掛倆第512章 武勳十二轉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496章 山西吐萬緒第645章 蘭陵蕭銑第493章 廣西寧長真一二六章 清查田畝(兩章並一章,下午有點事,昨晚熬夜趕的,世界盃都沒看)二一一章 妾妃三五五章 夫妻木屋九七章 吃軟飯一四零章 量刑過重二九五章 玉璽一角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一八一章 朝堂平衡器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一六二章 三公三師三三九章 撂挑子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二二九章 一個刺史,一個太守,再加一個秘書省三七六章 緣分已盡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二四二章 三個女人第九章 河東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