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主動請辭

bookmark

大亂之後的大治,朝廷出臺的每一條政策,崔民燾出力極大,一個民部侍郎,乾的事比尚書僕射還大。

任誰都能看得出,裴蘊這個民部尚書,已經是空有其表了,拿下他只是時間問題。

裴蘊自己心裡難道不清楚嗎?清楚的很,因爲人家這輩子的精力,都用在了揣測領導心意上面。

他比任何人都先知先覺,也心知太子現在還沒有動他,是因爲沒有合適的位置安頓他。

一旦出缺,他立即就得從民部捲鋪蓋滾蛋。

朝堂局勢就是這樣,你坐在某一個位置,肯定是有原因的,離開也同樣如此,裴蘊不會覺得不服氣,尚書省八座,沒有心胸狹窄之輩。

“與其太子開口,不如你主動請辭,”尚書省,裴矩叫來裴蘊,小聲囑咐道。

裴蘊點了點頭:“兄長所言,弟早有考慮,只是辭去民部,我能去哪呢?吏部楊恭仁,禮部楊玄感,兵部來護兒、刑部衛玄,工部閻毗,哪個也輪不到我啊?去十一寺?那不是降級了嗎?我可不想外放出去。”

裴矩笑道:“這等關鍵時刻,我也不會讓你離開中樞,開荒屯田,太子交給司隸臺監察,但是那個楊詢,終究不如楊約,臺內的章程亂的一塌糊塗,太子已經訓斥多次,你呢,以前在河北有大索貌閱的經驗,屯田一事你擔起來,最好不過。”

御史臺,謁者臺,司隸臺合稱三臺,這都是司法監察機構,司隸臺就是國家級zhengfawei,權柄非常大。

因爲職權是巡察京畿內外,所以是地方官的頭號噩夢。

裴蘊點頭道:“我明白了,兄長是希望我在地方,揪出楊家的痛腳,然後狠狠的攻其一點。”

裴矩笑道:“弘農楊在地方的勢力盤根錯節,違律之事數不勝數,有些揪出來,不疼不癢,但有些,就能致他們於死地,太子如今最重視的就是田制糧政,你要在這個方面多多留意。”

裴矩點了點頭,臉色凝重道:“兄長是不是有點太着急了?楊家那邊功勳者太衆,多是太子心腹,如今鬥起來,恐惹太子不快。”

裴矩嘆息一聲:“楊約死了,宇文述死了,史萬歲也死了,如今崔仲方、許善心也快了,你覺得我能撐多久呢?我要是突然不行了,你扛的住嗎?”

裴矩之後家主的接班人,無疑就是裴蘊了,但是裴蘊這個人的本事,對國家沒有多大作用,是個能臣,但遠遠不是裴矩這種不可或缺的國之重器。

那麼這樣的人,本身想要站穩,就不容易,何況楊家不會讓他站穩。

裴矩畢竟不可能知道,他其實能活八十歲,還有九年壽命,他比宇文述小兩歲,比史萬歲還大一歲。

所以在裴矩看來,他的人生,早已進入倒計時,隨時都有可能因爲一場大病,撒手人寰。

“如今的形勢,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你不去爭,楊家早晚會搞垮我們,”裴矩道:“人在局內,身不由己,咱們本來就是棋子,但棋子也想求生啊。”

裴蘊感嘆一聲,唏噓不已。

問題的關鍵,就出在裴淑英做過太子妃,楊瑾也算正統,小名還叫如嫡,楊銘的兒子裡,只有楊瑞和楊瑾是親王,其他都是郡王,而裴家又有能力跟楊家鬥一鬥。

兩虎相爭的局勢已經形成。

因爲楊瑾對楊瑞已經產生威脅,就算裴矩現在放棄,楊瑞上去之後,楊家也會想辦法收拾他們。

這是一個死結,執棋者楊廣也。

“太子就在大業殿,你現在就去,趁着太子正在生楊詢的氣,這時候開口,事倍功半,”裴矩道。

他是把人心給算死了,他所有的謀劃,都在一個算字上面,佈局縝密,滴水不漏。

唯一的不足,就是太着急,但這一點沒有辦法,畢竟裴矩的年齡太大了。

楊銘從來都不會認爲,自己比中樞這幾個人聰明,實際上,他非常畏懼,與這些人打交道,如坐鍼氈。

所以裴蘊突然的請辭,楊銘腦子裡是迷糊的。

請辭一部尚書,這得多大的魄力啊?裴蘊有這個魄力嗎?有,但是如今沒有位置安頓,他爲什麼要選擇這個時機呢?

“何故如此?”楊銘假迷三道道:“民政大事何其艱難,此等非常之期,孤萬不會準允。”

裴矩道:“臣並非民政之才,雖傾盡所能,仍力有不逮,崔民燾乃國士也,民部之事遊刃有餘,臣這是爲了朝廷,爲了太子,推賢讓能,不至因臣之詮才末學,延誤國之大事。”

蕭皇后一臉欣慰的點頭道:“卿之美德,朝臣典範,不過崔民燾只是能臣賢吏,公之威望德行,他所不及,民部之事,還是要你主持大局。”

楊銘剛纔說的,是客套話,蕭皇后這邊就是真心話了。

因爲裴蘊巴結楊廣的同時,肯定得巴結蕭皇后,所以他在蕭皇后這邊,算是半個自己人。

裴蘊趕忙謙虛道:“臣的心裡,只有一個忠字,本微末之才,得陛下皇后太子器重垂青,已是汗顏,如今怎敢強居要位,阻賢者上位,請皇后太子準允。”

楊銘看向蕭皇后,道:“司隸臺楊詢,圓滑有餘,威信不足,屢屢耽誤大事,裴蘊在巡查田政方面,是有經驗的,如今開荒屯田之政,已然開始在地方施行,需要一個大才,來監察事務。”“不是有十五道監察使嗎?”蕭皇后疑惑道。

楊銘笑道:“監察使,也是需要被監督的,人在地方,天高路遠,朝廷見不着,司隸臺要替朝廷盯着點他們。”

權利得不到監督,是非常可怕的,雖然十五道監察使,是楊銘直屬管轄,但是這幫人也得有人約束才行,司隸臺最合適,兩者互相牽制,符合國家利益。

蕭皇后點了點頭:“屯田開荒,從來都不是小事,事關國本,確實要小心謹慎,你的意思,讓裴蘊去司隸臺?”

“正是如此,”楊銘點頭道:“楊詢佐官之姿,難當重任,兒子正在爲此事發愁,裴蘊這麼一來,頓解兒臣憂慮。”

裴蘊呢,則是在心中感嘆,兄長裴矩屬實是太牛逼了。

這你都能算到?自己這點智慧,在人家面前,屬實有點小聰明瞭。

一個官職的大小,要看時期,以前的司隸臺,也就那麼回事,下去地方,你能辦的了誰?郡守一級的哪個鳥你?

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太子下決心整改田制糧政,誰也不敢在這個風頭上造次,那麼司隸臺的權利就被無限放大。

其實比民部豪橫多了。

“行,那就這麼辦吧,”蕭皇后點頭了。

蘇烈最近的日子,不算好過,當然了,不是來自於朝廷,而是媳婦。

媳婦裴姝整日在給他吹耳邊風,說什麼遠征高句麗,活捉高大陽的功勞,坊間都在流傳是楊元慶讓給蘇烈的。

蘇烈沒有生氣,只是厭煩這樣的謠言。

他更不會怨恨楊元慶,因爲他了解對方,人家可不會將這種功勞放在心上,有沒有對於楊元慶來說,無求所謂。

但是這種輿論傳播開來之後,對於蘇烈的威望自然是有一點影響的。

活捉高大陽,談不上什麼讓不讓的,蘇烈當時和楊元慶在一起追擊對方,元慶呢,與蘇烈是過命的交情,又知道太子有心讓蘇烈出人頭地,所以最後將功勞算在了蘇烈一個人頭上。

實際上,他倆誰領這份功勞,都是無可厚非的。

楊家這邊,也特麼怒了,他們跟裴家幹,絕不願意牽扯出蘇烈,所以這樣的言論,他們也在想辦法壓。

楊元慶甚至專門在洛陽樓,當着很多人的面,直指這是謠言,活捉高大陽,跟他沒有一點關係。

正主親口說的話,按理說應該有效果,但是沒有,因爲謠言裡面有一句話,是說元慶之所以讓功,是衝着太子,畢竟蘇烈是太子的絕對心腹。

於是越描越黑,蘇烈不勝其煩。

“我入特孃的,有人在挑撥咱們兄弟關係啊,”楊元慶直接登門,口中罵罵咧咧。

蘇烈笑道:“清者自清,元慶不必放在心上。”

“怎麼可能不生氣?”楊元慶怒道:“我特麼這些天都快氣死了,咱們豁出命上陣殺敵,卻要被這種謠言中傷,誰能忍了這個?”

蘇烈哈哈一笑,舉杯與元慶撞在一起。

他的心裡唯獨在意的,只有楊銘對他的看法,餘者無求所謂。

蘇烈難道不清楚,自己娶了裴家的姑娘,已經無形之中捲入楊裴之爭了嗎?

人家很清楚,所以保持中立。

他和李靖,是不能改變立場的,他們的立場在楊銘身上,他們倆要是也參與進來,這事情可就大發了。

那就得死人,因爲楊銘絕對不允許,李靖和蘇烈被拉攏走,這是他的逆鱗。

誰幹這事,誰就得死。

所以蘇烈第一次嚴厲警告自己的妻子,以後不要跟他再談論這類事情,否則你就回你的孃家去吧。

裴姝也被嚇壞了,因爲性子一向溫和的人一旦發火,是非常恐怖的。

像蘇烈這種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本身氣場就非常可怕,狠戾之人都受不住他的眼神,何況一個婦人。

一七九章 一子一女二三七章 救人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二四零章 秦王嬪一八八章 秦王齊王第638章 我說楊約,你活膩了?第563章 有失遠迎第559章 條件第689章 巨馬河第742章 日月二門二四六章 十二衛四府第505章 猶豫不定五十章 破鏡重圓第706章 扯虎皮拉大旗九四章 換防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728章 笨蛋也有大用處第658章 斛律明月三四章 造化弄人三七章 我會等你一五四章 大忌四三九章 擅離職守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三三章 尚書岳父第578章 舊時父女第492章 山東知世郎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四六八章 換帥換將第578章 舊時父女五六章 胡商九十章 納吉第697章 誰給你飯吃第569章 嶺南三大塊第640章 蘇夔無父第684章 五五開第580章 家規六條二三四章 太宗宰相第747章 楊老四三零六章 開府儀同三司二一四章 黃河淮河第643章 各就各位四七四章 一兒兩女第606章 自己人才罵三一四章 元帥長史三四章 造化弄人第515章 攔河大壩第612章 一諾千金第627章 潮汕地區第514章 野心四一九章 秘書省藏書第756章 兩全其美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二一二章 千秋大業第486章 軍輜開運二七七章 十六猛士第528章 武侯八卦陣五九章 豪放名士一七二章 備孕生子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一九三章 霍邑丟了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第五章 坐地分贓一五零章 改姓宇文第503章 初步試探三五章 婚姻不自由五七章 胡姬酒肆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六十章 兩難二九六章 高攬德一生第八章 蘭陵蕭氏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三二八章 脣槍舌劍二二四章 齊王幕僚第八章 蘭陵蕭氏第768章 值這個價一六零章 傳國玉璽第531章 手起刀落三二零章 玄挺大勝三四四章 沒有骨氣一九八章 南北夾擊四二五章 金革之事不避八三章 皆大歡喜一八二章 打小就有反骨一四九章 裴矩嫁妝第623章 朱雀門下三五二章 卸任大將軍一四八章 巫蠱之術四三五章 河東聞喜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第698章 一鍋飯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一四五章 獨孤老六第584章 十八路反賊進京師二七九章 透心涼一二一章 成人之美一三三章 江陵沈氏第517章 嚴防死守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二一零章 十六條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