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章 有罪無功

bookmark

此番北拒突厥,是一場防禦戰,本意是將步迦可汗本部人馬擊退便可。

大隋立國之後,怎麼處理與突厥的關係,楊堅只聽一個人的話,那就是長孫晟。

一直以來,楊堅都按照長孫晟提出的“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政策,來分化突厥各部,導致北方強大的突厥部落出現長達二十多年的分裂局面,使得大隋能夠有效的分兵,先滅北齊,再滅南陳,實現中華大一統的局面。

可以說長孫晟這個人,官位不算很高,功勞卻是極大,在楊堅心目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

這次北據突厥大功告成,長孫晟留守北疆,剩下的楊廣、楊素、史萬歲等人皆班師回朝。

雖然凱旋之師尚未抵達大興,但是有一個人提前回來了,那就是跟隨楊廣一起出徵的魚贊,這個人眼下是晉王府大都督,楊廣的絕對心腹。

魚讚的哥哥比較出名,當朝柱國,豐州總管魚俱羅。

提前從前線返回的魚贊,第一時間便向蕭妃和楊昭彙報情況,同時他也帶來了一個讓楊銘心情沉重的消息。

楊素和史萬歲翻臉了。

此番北拒突厥,共分兩路,楊廣楊素一路,走的是靈州(寧夏靈武縣)一線,楊諒史萬歲一路,走的是朔州(山西朔州)一線。

但事實上,朔州一路漢王楊諒因病中途返回晉陽,東路軍交由史萬歲全權指揮。

而史萬歲帶兵在大斤山(內蒙大青山)一帶發現突厥步迦可汗主力,於是率兵擊潰,更是連追數百里,殺的步迦可汗倉皇而逃。

也就是說,楊廣和楊素的西路軍,實際上並沒有怎麼出力。

魚贊帶回來的消息,說是楊素令史萬歲不可輕敵冒進,史萬歲不聽,一路直往北殺,導致將士損失近萬,雖有功,然功過相抵。

據說史萬歲返回朔州之後,楊素甚至直接前往史萬歲的中軍大帳興師問罪,兩人當時就吵起來了。

而楊銘對魚讚的話當然是半信半疑,首先這小子屁股就不正,說話難免偏頗楊素。

戰場之上,折兵損將乃常事,拿這個給史萬歲扣帽子,說不過去了。

再說了,人家史萬歲是東路軍總管,憑什麼聽你西路軍一個長史的?

此番大戰,東路軍的老大是漢王楊諒,既然楊諒全權交給史萬歲統領,做爲西路總指揮的楊廣都不好干涉人家。

而楊銘更是從前世史書記載中得知,史萬歲最後就是栽在了楊素手裡。

就是楊素這老小子一直在楊堅面前讒言誣告,導致楊堅最後於開皇二十年十一月,將史萬歲暴殺於朝堂,而現在,已經是開皇二十年六月了。

暴殺啊,聽着也知道很慘,竟然還是死在朝會上。

但是今世不同前世,這一世有楊銘,而史萬歲是他的師父。

七天後,楊廣率領親軍班師回朝。

楊銘趕忙讓徐景入宮打探消息,因爲他知道,朝堂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楊廣回來是不會告訴他的,他只能靠自己去打聽。

當天晚上,老爹楊廣直接就沒有回府,究竟去了哪,誰也不知道。

直到第二天中午時分,徐景才從宮裡匆匆返回。

而他帶回來的消息,讓楊銘都懵了。

史萬歲不但無功,而且有罪,連帶着他麾下的三名戰將,柱國張定和、大將軍李端、行軍總管楊義臣全都遭到了楊堅的訓斥。

這特麼的

楊素竟然在朝會上指出,說是史萬歲帶兵冒進,如果不是晉王的西路軍從旁牽制,東路軍有被突厥全殲的風險。

更指出,此番作戰乃退敵,而不是追敵,史萬歲背離至尊初衷,深入敵境,將東路十萬大軍置於險地,其心可惡。

而史萬歲也是個牛脾氣,被楊堅訓斥之後,反倒激昂憤慨的說將士皆有功,今天至尊不論功行賞,他就不走。

這是要挾楊堅啊?能有好果子吃?

楊堅當場就讓侍衛把他給轟出去了。

這事還沒完呢。

史萬歲剛被轟走,這邊楊素又開口了,說什麼史萬歲竟然都不將至尊放在眼裡,強行邀功,這還是一名臣下嗎?

要不是高熲蘇威等人攔着,楊堅當時就要免了史萬歲的左領軍大將軍。

楊銘這下是真犯愁了

老爹楊廣眼下和楊素那是穿一條褲子的,可偏偏自己的師父又和楊素鬧的這麼僵?

這該如何是好?自己可沒有資格去楊堅那裡給史萬歲求情的。

對付劉居士都算勉強,更別提摻和進這些大佬們的鬥爭當中去了。

思來想去,楊銘都毫無頭緒,史萬歲肯定是要保的,對方是他絕對值得信賴的人,比李靖在他心裡的地位更重要。

既然當下也理不清個頭緒,楊銘乾脆先去見一見自己這位師父,瞧瞧對方眼下是什麼狀態

史萬歲的大將軍府,坐落在都會市以東的長樂坊,府邸是楊堅賜給他的,但裡面的裝修,是史萬歲自己花的錢。

史萬歲南征北戰,私藏了不少戰利品,有錢的很,這些他都沒有瞞着楊銘,甚至還專門在楊銘面前炫耀過。

而他也因此吃過大虧,曾被蜀王楊秀背地裡告過一狀,說他收受賄賂,以至於放縱反賊養虎爲患,楊堅令人查明之後,直接將史萬歲貶成了敦煌的一名守城小卒。

所以說,史萬歲這個人政治情商不高,但帶兵打仗,在大隋那是保五爭三的。

入府之後,楊銘一路被人領至後院,

一顆大槐樹下,史萬歲正與一衆人圍着石桌飲酒消愁。

見到楊銘進來,除了史萬歲之外,其他人紛紛起身,

史萬歲擡手道:“好了好了,你們都坐吧,楊銘是我弟子,又不是外人,沒那麼多講究,”

接着,有人給楊銘讓出一個座位,

楊銘坐下之後,掃視了周圍幾人,大部分都是熟面孔。

左領軍府驃騎將軍史萬寶,這是史萬歲的二弟。

左領軍府車騎將軍史萬壽,這是史萬歲的三弟。

武安縣侯張定和,陝州刺史楊義臣,另外一位看起來很面善,但楊銘不認識,於是道:

“這位是?”

那人主動起身,拱手道:“末將李端。”

有點耳熟楊銘沉吟片刻後,恍然道:“可是隴西李藥王?”

李端微笑點頭:“正是,末將常聽舍弟提及殿下。”

“既然友人兄長,李將軍無需拘謹,快請坐,”楊銘笑道。

原來這個李端,就是李靖的親大哥,聽說以前一直是跟着他舅舅韓洪混的。

李靖的三個舅舅,在大隋的爵位都很高,大舅上柱國壽光縣公韓擒虎,二舅上柱國江都郡公韓僧壽,三舅柱國甘棠縣公韓洪。

大隋爵位分九等,親王、郡王、國公,下來就是郡公,接下來是縣公。

大隋勳位分十一等,第一等就是上柱國,二等柱國。

由此可知,老韓家的勢力不小啊。

三一章 吾教當興二零四章 楊勇之死第510章 便宜行事第524章 李雲龍打縣城一零四章 美中不足二四五章 一切順利第554章 楊約,你污衊我三九六章 罄竹難書八三章 皆大歡喜第588章 豪放派二一九章 免課稅,免授田第529章 進退無路第635章 河西戰線二九零章 鞭罰第665章 目有重瞳第637章 救荒法第732章 第二次辭職四四六章 朝堂爭鋒二五四章 特勒汗國第560章 大封宗室第699章 從墳裡挖出來四二四章 將相命格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第623章 朱雀門下四六零章 請太子試刀第518章 西方之劫一八五章 仁壽宮之變(二)二十四章 五個皇后七三章 醍醐灌頂二一六章 楊廣的手段第572章 憂憤而死第617章 楊老八第647章二十六章 河東裴第665章 目有重瞳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九二章 建成小兒第691章 謝恩一三六章 智謀第一二七六章 宇文父子第696章 名和利的選擇第536章 能屈能伸,方爲丈夫八九章 宇文都知第519章 終極目標三二章 以後再說六十章 兩難四六五章 營防堡壘第738章 五鳳樓第494章 齊郡張須陀第631章 做一個有用的人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百章 金鑲玉觀音八七章 楊廣留京第542章 猜猜誰是世子八六章 左右之爭二十九章 骨骼清奇第487章 (先鋒開拔三七三章 伴君如伴虎二二五章 清河崔氏二五五章 東宮,太子六八章 入山剿匪三四八章 四大使持節三五零章 賭坊殺人一五五章 上天安排一六一章 封禪泰山第770章 大步前行第669章 大冢宰一五二章 下蠱之人二五九章 一起滾蛋四五四章 左右驍騎四五五章 水軍總管第582章 九品中正制第661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第498章 兩項技能第669章 大冢宰一五三章 師徒情誼第671章 您還是瞧不上我第607章 捨己奉公第513章 臨陣抗命第544章 表哥表弟第651章 你是我大哥一零九章 不自量力第563章 有失遠迎四零六章 太子千牛備身第四章 八歲習武六八章 入山剿匪三三七章 兩袖清風二八一章 打的就是第一一一一章 斛律孝卿一一二章 書香世家第540章 沒錢第693章 不可能二十七章 金蟬脫殼二零七章 四柱八字第681章 我是不會批的第753章 重在民部第735章 創造需求十一章 大興第一紈絝第680章 基因裡帶的四七二章 具裝甲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