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洗三

這孩子生下來後可就有得忙了,展家最先要忙乎的就是孩子生下三日後的“洗三”儀式,這“洗三”乃是古代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替新生兒舉行。

這“洗三”具體來說就是在嬰兒出生後的第三日,準備各項物品舉行沐浴儀式、並會集親友爲嬰兒祝吉,這個過程就叫做“洗三”,也叫做“三朝洗兒”。

“洗三”的用意,一是洗滌污穢、消災免難;二是祈祥求福、圖個吉利。這“洗三”在早期一直被民間視爲大吉之禮,後慢慢的竟連帝王也開始把其視爲宮廷風俗,所有皇親國戚出生後除了百日禮外,也必須舉行洗三禮兒。

這宋初雲前腳剛把孩子生下來,展府年紀最長的青姨娘後腳就一臉欣喜的把穩婆攔了下來,細細的尋問爲小少爺洗三得準備哪些東西,青姨娘此舉也是按照以前的經驗、開始着手替宋初雲籌備洗三禮兒,畢竟可以籌備的時間也只有兩天。

這喜得麟子的人家“洗三”之前,都要照着規矩按照收生姥姥、也就是接生的穩婆的要求,在兩日內準備好挑臍簪子、圍盆布、缸爐(一種點心)小米兒、金銀錁子(如沒有則用黃白首飾代之)這四樣東西,這四樣屬洗三中最重要的東西,據說缺其中任何一樣都會讓初生兒少了福氣。

頭四樣備齊了,接着便要準備花兒、朵兒、升兒、鬥兒,以及鎖頭、秤坨、小鏡子、牙刷子、刮舌子和青布尖兒、青茶葉,還得準備新梳子、新籠子、胭脂粉、豬胰皁團、新毛巾,銅茶盤、大蔥、艾葉球兒,並烘籠兒、香燭、錢糧紙碼兒、生熟雞蛋、棒槌等等。

還要事先熬好槐條蒲艾水,用胭脂染紅桂元、荔枝、生花生、栗子等若干果子。如生的是小女孩兒,還應當用紅絲線穿好的繡花針,在酒盅裡用香油泡三天,以便“洗三”時給小女孩兒扎耳朵眼兒。

這青姨娘把洗三該準備的東西、一一報給倚在牀上做月子的宋初雲時,宋初雲驚得睜大了雙眼、臉上更是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這小小嬰孩纔剛剛出生,即使不能像現代那樣放在特殊處理過的育嬰室裡,也不能纔出生三天就拿去泡水啊!

宋初雲眼下算是知道這古代的孩子都是怎麼夭折的了,纔出生三天的孩子就拿去泡水、不夭折纔怪!所以宋初雲堅決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冒這個風險!

一打定主意,宋初雲立刻苦口婆心的勸青姨娘道:“姨娘,這纔出生的娃娃最受不得涼,哪能讓他脫光了衣服、光溜溜的用水沖洗啊!要真是這樣做了,這孩子不病纔怪!”

這青姨娘本就是沒什麼主見的人,所以一聽宋初雲這話就變得有些猶豫,支支吾吾的說道:“可大家夥兒都是這樣洗的,也沒見出什麼事兒啊?你小時候也洗三過,眼下身子骨不也挺好的?”

“姨娘你咋不說說那些出身沒幾天就夭折的嬰孩?指不定他們就是因爲洗三着了涼,纔會長不大早早夭折了去……”

青姨娘一聽宋初雲這話就開始打退堂鼓,但又不願就這樣放棄洗三一事———前幾日展老爺可是特意請她到隔壁去坐了一回,說是這展夫人不在了、家裡也沒有新的女主人,這新兒洗三的事兒得煩勞青姨娘這個媳婦兒孃家的人多多操心了,好話可是說了一大堆。

這宋初雲嫁到展家這麼久,展老爺還是第一次這樣尊重青姨娘、和和氣氣的和她說話,這份難得的尊重讓青姨娘頓時打起十二分精神來,暗暗下定決心、要把新兒的洗三禮兒辦得像模像樣,一定不叫第一次鄭重其事的拜託她的展老爺失望,更不能讓展老爺認爲她始終是個上不了檯面的姨娘、給宋初雲丟臉。

所以青姨娘眼下可以說是左右爲難,既想辦好展老爺拜託的事兒,又不想讓小孫子一不小心有個什麼閃失,所以她當下就擰緊了眉頭苦苦思慮,絞盡腦汁的想要想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這宋初雲無非是擔心孩子着涼生病,所以青姨娘想來想去、最後倒也真的想到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小心翼翼的衝着宋初雲問道:“雲兒你是擔心小少爺着涼生病,纔不讓洗三的是嗎?”

宋初雲點頭說道:“沒錯,若是別的什麼不會讓孩子着涼生病的儀式,我自是不會阻止了。”

青姨娘聞言臉上一喜,趕忙試探性的提議道:“那我讓孩子穿着小衣裳、包着薄被子洗三,不就不會着涼了?”

“穿着小衣裳如何洗三?莫非姨娘您想讓孩子連人帶衣服的被水澆?”

“不不不,”青姨娘邊連連擺手邊解釋道:“誰和你說我們福安縣的孩子洗三水要澆水來着?”

青姨娘這話讓宋初雲倍感疑惑,下意識的反問道:“難道不用嗎?”

宋初雲還沒穿越前看過一些古代洗兒的圖片,知道這洗三除去那些繁瑣的儀式不說,簡單點說就是找個大盆裝些水,水裡放些寓於吉祥的東西,然後大人拎着全身光溜溜的初生嬰孩的腳丫子,把嬰孩頭朝下的提起來,再勺起盆裡的水由嬰孩的腳往下澆,且一定要把新生兒全身都澆溼了纔算是洗過……

所以青姨娘一說先給兒子穿上小衣裳再洗三、宋初雲就倍感疑惑,再一聽青姨娘這番話,一時間也就猜不透這福安縣給孩子洗三究竟有哪些規矩,是不是和她所知的規矩不一樣。

青姨娘見宋初雲臉上有着疑惑,連忙細細的解釋自己提出來的法子:“這洗三隻要在大盆裡放點水,然後由大人抱着讓孩子的站在水裡,腳裸淺淺的被水淹過就算是沾了福氣……”

“這孩子站穩了什麼都不用做,收生姥姥自會拿沾了水的枝葉兒往他身上掃,孩子只要乖乖的接受長輩們投入盆裡的吉祥物兒和福氣即可,更不必讓孩子的整個身子都浸泡在水裡。”

“這按照平常的規矩來說,雖然孩子不用整個身子都浸泡在水裡,但卻還是要渾身脫得光溜溜的,既然雲兒怕孩子會因此着涼生病,我們就讓小少爺穿這小衣裳站在盆裡,這穿了小衣裳後只要微微的捲起褲管兒沾到水就行,至於收生姥姥掃在孩子身上的福氣水,直接掃在衣服上也行。”

青姨娘生怕宋初雲不答應,解釋完後趕忙再補了句:“這往盆裡加的水我們也可以用溫熱的清水,這樣就不會讓小少爺受涼了。再說了,你公爹對此事也十分上心,前兒還特意請我過去、讓我多爲此事費點心思,一定要把他那小孫兒的洗三禮兒給辦好了。”

青姨娘說的法子倒還算是妥當,說到底也只有孩子的腳丫子沾到了水,加上和這水還是溫水,於是便讓宋初雲漸漸的打消了先前的顧慮。

眼下再一聽說展老爺也對此事頗爲關心,爲了不讓他說自己這個媳婦兒當的不好,宋初雲最終只得答應了青姨娘的提議,並反覆的叮囑她洗三那一日一定要把小少爺裹得密不透風、盆裡的水也一定要記得換成溫的。

青姨娘見宋初雲終於同意了,立馬就歡天喜地的繼續籌備去了,直到洗三的前一天才把那些洗三用的瑣碎東西都給備齊了,那些東西的清單一一給宋初雲和展寂衍過目、確認都準備妥當了,展寂衍纔派人把邀請親朋好友觀洗三禮的帖子送了出去。

新生兒的“洗三”日通常只有近親和好友來恭賀,這洗三禮兒不似百日禮兒那般隆重,所以受邀前來探望的近親好友只會捎帶一些尋常的禮物來,或是給宋初雲送來一些油糕、桂花缸爐、破邊缸爐、雞蛋、紅糖等適合做月子的人吃的東西添一分關心,或者送些小孩兒所用的衣服、鞋、襪等作爲禮物。

而展家也不必上酒樓,只會在自家院子裡擺上幾桌酒席、宴請前來的觀禮兒的近親好友,這酒席不管菜餚的菜色如何、這主食必定得是麪條,因“洗三”還有一種通俗的叫法叫做“洗三面”。而前來賀喜的賓客落座入席時,必須按照規矩讓收生姥姥坐在正座上,當成上賓來款待。

待大家都吃過酒席了纔會正式舉行“洗三”儀式,這儀式必須由收生姥姥來主持,這些也都是每個古代穩婆必備的“職業技能”。

收生姥姥首先要在產房外廳正面設上香案,香案上的香爐裡盛着小米、插着三炷香,兩邊的蠟扦上插着一對“小雙包”(祭祀時專用的羊油小紅蠟),下邊壓着黃錢、元寶、千張等全份敬神錢糧。

這香案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瓊霄娘娘、雲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並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明,香案擺好後展寂衍必須跪在蒲團上磕頭拜謝,謝諸位神明給他們展家送來一位健健康康的小少爺,同時也通過叩拜、請求諸位神明能保佑小少爺平平安安的長大。

以此同時,宋初雲做月子那間屋子的炕頭上也要供上“炕公”、“炕母”兩尊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爐或油糕作爲供品。這邊供奉好後照規矩得由宋初雲上香叩首,收生姥姥亦隨之三拜。

來來往往都祭拜完了,收生姥姥忙命小丫鬟將盛有用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端到產房外,並把一切禮儀用品整齊的圍着銅盆擺放,東西都準備妥當了收生姥姥便把新生嬰孩一抱,“洗三”的序幕也就拉開了。

展家族裡上上下下的人依尊卑長幼、帶頭往盆裡添一小勺溫熱的清水,接着再放一些寓意吉祥的東西到盆裡,稱之爲“添盆”和“聚福”。與展寂衍家只沾了點親的族親大多隻往盆裡撒一把銅錢,德高望重的長輩則會添幾個小小的金銀錁子。

而展老爺身爲新生兒的嫡親爺爺、出手自然不能比那些族親小氣了,所以展老爺邊笑眯眯的摸了下小少爺的頭頂,邊往一旁的茶盤裡添了幾張銀票,這添銀票可算是重禮兒了。

此外,沒有血親的好友無需添貴重的東西,他們大多往盆裡添些桂元、荔枝、紅棗、花生、栗子之類的喜果,除了添的東西不同外,禮儀和規矩全照着近親行。

當然也有些想要巴結展寂衍夫婦的人會討好的多添點東西,例如一向和宋初雲不對眼的宋夫人,爲了藉着小少爺的洗三禮兒討好展寂衍夫婦,她竟然大方的耗財買臉、往盆裡添了一副金鎖片兒和一對銀手環,擺明了是下了血本巴結展寂衍夫婦。

在這“添盆”的過程,收生姥姥有一套固定的祝詞,你添什麼東西,她就說什麼吉利話兒……

假如你添清水,她就會說“長流水,聰明靈俐”;你添些棗兒、桂元、栗子之類的喜果,她便會改說“早兒立子”、“連生貴子”、“連中三元”等等。這些吉利話兒取的都是這些東西的諧音,意在增添喜慶的氛圍和博取大家夥兒的喜歡。

親朋好友“添盆”、“聚福”後,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裡一攪,嘴裡的吉利話兒更是一句接一句的蹦出來,說得還絲毫不比先前遜色……

“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着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

想這話兒編得那個順溜,讓產房內仔細聽着外頭動靜的宋初雲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不過笑過後宋初雲便開始擔心起自己的寶貝兒子來,這外頭這般吵吵鬧鬧的、會不會把自己的寶貝兒子給嚇哭了?

宋初雲這個念頭纔剛剛閃過,外頭就傳來了嬰孩兒嘹亮的哭聲,所謂母子連心,這孩子一哭、宋初雲就急着讓秋蓮把他抱進來哄,但秋蓮不但沒按照宋初雲的吩咐出去抱孩子,還笑吟吟的把焦急不安的宋初雲按回原位……

“夫人彆着急,小少爺哭幾聲也不會少塊肉,再說這洗三孩子得哭了纔好呢!”

“哭了纔好?這是爲何?”宋初雲不解的問道。

“因爲哭了纔算吉利啊!夫人您定是不知道……”

原來這洗三時孩子受涼一哭,不但不犯忌諱、反而被認爲是吉祥,按福安縣的規矩來說,這孩子洗三時哭啼可以稱作“響盆”,還說這哭得越大聲的孩子以後福氣越大!

秋蓮的解釋讓宋初雲有些哭笑不得,但她知道眼下外頭聚集了許多親朋好友,她就這樣貿貿然的把孩子抱進來、他們就無法觀禮了,展家更會丟了臉面,所以仔細一想宋初雲也就只得任憑兒子哭了,只期望這洗三禮兒能快些結束讓兒子少後點驚……

讓宋初雲鬱悶的是,這兒子的哭聲卻不能把收生姥姥的聲音掩蓋住,只聽得收生姥姥越念越起勁,那祝詞也一直變化着花樣:“先洗頭,作王侯;後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

當然這收生姥姥早就得了青姨娘的吩咐,所以唸叨這些祝詞時,只用枝葉沾了點水、隔着衣裳掃了掃小少爺的各個部位,算是以這樣的方式洗過了小少爺的全身。

掃完了收生姥姥再把艾葉球兒點燃,以生薑片作託、放在嬰兒腦門上,象徵性地炙一炙。緊接着收生姥姥再給嬰兒梳頭打扮一番,邊打扮邊唸叨道:“三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左描眉、右打鬢,找個媳婦準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說話免丟醜。”

這洗三的儀式可以說是長之又長,收生姥姥替小少爺梳頭打扮完後,轉而用雞蛋往嬰兒臉上滾動,嘴裡也換了一套說辭:“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

滾完還沒算完,還得把孩子抱起來,用一棵大蔥往他身上輕輕的打三下,嘴裡跟着說道:“一打聰明、二打靈俐。”

打完收生姥姥便叫展寂衍把蔥扔到房頂上,以此舉來祝願小孩兒將來聰明絕頂。此後收生姥姥還取了秤砣幾和鎖頭三比劃,比劃完了再把嬰兒託在茶盤裡,用剛剛大家夥兒添盆的金銀錁子或首飾往嬰兒身上一掖,祝賀道:“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

掖完金銀裸子還得用鏡子照嬰孩屁股,再把幾朵紙製的石榴花往烘籠兒裡一篩,以這些東西來祝願小孩不出或少出天花,沒災沒病地健康成長……總之一直到屋裡頭的宋初雲都快睡着了,這洗三兒禮才舉行完畢。

這舉行完洗三禮兒、小少爺就被抱到了宋初雲身邊,而收生姥姥這個大忙人的事兒也還未做完,得由她把娘娘碼兒、敬神錢糧連同香根一起請下,送至院中焚化。

只見收生姥姥用銅筷子夾着“炕公”、“炕母”的神碼一焚,恭恭敬敬的說道:“炕公、炕母本姓李,大人孩子交給你;多送男,少送女。”

說完、燒完把紙灰用紅紙一包,壓在宋初雲睡的大牀的枕頭底下,說是讓炕公、炕母永遠守在炕頭,保佑大人多子多福、孩子平平安安。

做完這些收生姥姥終於得了閒,堆起滿臉的笑容向展家的幾位主子請安、道喜,說着些吉利話兒討賞錢。這幫着舉行洗三禮兒或是觀禮的人可以偷懶,但主持儀式的收生姥姥卻一丁點兒懶都偷不得,宋初雲念她光是念叨那些祝詞就費了不少的口水,於是命人封了一封豐厚的紅包賞她,算是感謝她爲兒子費了這麼多心思。

---------------------------

完結倒計時,激動啊~~明天更新最後一章,然後華麗麗的完結。

第四十二章 殺雞儆猴(2)第十五章 發展心腹第五十七章 成親(1)第二章 王記油鋪(2)第四章 折中第四十四章 琴兒鬆口第五十九章 成親(3)第四十五章 昇華第二十七章 挑人第三十五章 明哲保身第二十五章 雨兒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鎮院之寶第二十九章 心裡埋刺第五十九章 成親(3)第十二章 魏老闆相邀第二十三章 展夫人碰壁第五十二章 夫妻生隙(2)第三十一章 展家兄弟第三十三章 知恩不圖報第五十三章 夫妻生隙(3)第二十三章 香姨娘(2)第二十一章 真相第二十七章 鎮院之寶第二章 王記油鋪(2)第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三十章 設計禮盒第十六章 兩房丫鬟爭鋒(1)第十六章 兩房丫鬟爭鋒(1)第三十四章 受寵若驚第五十章 展夫人猝死第二十四章 親夫妻也得“明算賬”第三十六章 由馬吊引出紙牌第四十二章 不再忍氣吞聲(1)第一章 能者多得第二十四章 美顏院開張第十九章 開分店(1)第三十章 不可與虎謀皮第三十六章 由馬吊引出紙牌第十五章 展老爺“假傳聖旨”第四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十六章 若梅有孕?!第三十五章 明哲保身第四十章 扭轉形勢第三十章 合作(2)第六章 第一桶金(2)第五十六章 設計救人第二章 王記油鋪(2)第二章 婆媳過招(2)第四十五章 昇華第四十五章 賄賂採辦第十章 撞見第十五章 展老爺“假傳聖旨”第四十六章 趁熱打鐵再推奶茶第十五章 發展心腹第五十二章 夫妻生隙(2)第五十三章 夫妻生隙(3)第四十章 初雲鬧宋府第七章 喜悅第四十一章 遺落的手帕第二十八章 香薰耳燭第二十五章 買家僕也有大學問第十八章 宋夫人砸店(1)第三十九章 宋初雲的證據第十一章 初雲識破香蘭詭計第七章 第一桶金(3)第七章 第一桶金(3)第三十三章 知恩不圖報第五十二章 夫妻生隙(2)第十五章 展老爺“假傳聖旨”第三章 前因後果第九章 竟然是他!第二十三章 慷慨相助第十五章 傳說中的“託”第三十九章 宋初雲的證據第三十二章 密謀(2)第四十五章 昇華第二十五章 買家僕也有大學問第十一章 是是非非第六章 管家(1)第四十二章 不再忍氣吞聲(1)第六章 第一桶金(2)第三十九章 宋初雲的證據第十六章 兩房丫鬟爭鋒(1)第十三章 商討與安置第三章 人至賤無敵!第五章 初雲助弟第二十章 較勁第四十章 原來如此第五十章 展夫人猝死第十章 撞見第四十章 原來如此第三十八章 煽風點火第二十三章 慷慨相助第四十八章 宋夫人逼嫁第四十四章 琴兒鬆口第八章 以“緣分”爲噱頭第十五章 傳說中的“託”第二十六章 改造(2)第二十五章 雨兒的心思第六章 造人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