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一路趣聞(3)

這到“齒爵堂”如一次廁登,就如同是看一次別有風味的景緻,最終不但村裡的男丁婦孺都紛紛前來如廁,連一些姑娘家爲了圖新鮮也紛紛前來如廁,穆太公索性又請了工匠專門又蓋了一間女茅廁。

宋初雲聽到這兒,忍不住在心裡感嘆這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在這什麼都未開發出來的古代,和現代社會相比真的可以說遍地都是黃金啊!

於是宋初雲便順着那位婦人的話問道:“依你之言,那這穆太公不正是依着在茅廁外收錢,纔會一夜發家,可你怎說這‘齒爵堂’從未收過銀子?”

“這夫人您就不知道了,穆太公他的確是發了家,可卻不是靠着在茅廁外收錢發的家!”

“哦?這倒是有趣了,那他是如何發家的?”

“靠村裡人拉給他的糞屎唄!”

“糞屎?!”

宋初雲難以置信的反問了句,後來在那婦人的細細解說下,宋初雲才知道了其中的原委———原來早在城裡花錢上了回茅廁,穆太公便已隱約領悟到了生財之道。

但換做是在鄉下,這茅廁收錢是怎麼也行不通的,若是這茅廁要錢,那村民們是打死都不會來花這冤枉錢的,但這卻沒有難倒穆太公,他很快就想出了一個新招……

這如廁不收錢,可存下來的糞便卻可以出售!

這便是穆太公費了這麼大勁兒,折騰出幾間“上等茅廁”的用意。

原來穆太公白日裡爲村裡的父老鄉親免費提供草紙等,一到晚上他就趕緊把茅廁給鎖起來,自個兒在裡面把白天囤下的糞便給收集起來,要知道古人種田全都是靠糞便來做肥料,所以穆太公便把收集起來的糞便賣到種田的莊戶人家裡,或者以人家的柴米油鹽來做爲交換。

如此下來,這賣糞便的錢遠遠超過他置辦草紙、薰香的錢,且這還是個一勞永逸的法子,日積月累下來他還不在一夜間便突然發了家?這事兒到後來,果真應了那句“強似作別樣生意”!

宋初雲聽完長舌婦的那些話頓覺受益匪淺,雖說這收集糞便是個又臭又累的活兒,宋初雲斷然是不會去效仿,但穆太公的發家史卻讓宋初雲意識到一點———在很多不甚繁華的地方,往往會隱藏着許多微小、讓人一夜暴富的商機。

這些商機其實和現代社會一些最普通的地方相互關聯着,就好比穆太公這個法子在現代便十分普通,宋初雲知道現代的政府部門建了公廁後,那些化糞池裡的糞便經過處理後,也是送到農田裡去當肥料用的。

於是宋初雲暗暗下定決心,一路上要多看多聽,慢慢的替自己的雲記挖掘出潛藏着的商機,這好不容易出一趟遠門,當然要順道考察下市場、多認識些新鮮的事物了。

此去一路再遇到的新鮮事兒就不一一細說了,很快展寂衍便帶着宋初雲來到了她夢寐以求的帝都,這京城就是比一路上的小城氣派繁華,連排隊等着進城的人也多了好幾倍。

一進了城門到了那繁華的街道,宋初雲纔算是真正見識到古代繁華的大都,同樣是街、同樣是開在街道兩旁的鋪子,但這些鋪子不但門面兒氣派十足,賣的東西也都十分齊全,絕不是福安城可以比擬的。

宋初雲領略了京城大街的繁華後,開始悄悄的觀察起這兒的商鋪來,果見這京城除了鋪子的門面和牌匾比福安成的鋪子要大氣,以及鋪子外面掛着的幌子要大面些外,依舊沒有別樣昭顯自己鋪子的其他廣告。

這讓宋初雲意識到這京城裡也缺乏各式各樣的廣告,初步判斷這廣告營銷策劃也能在京城裡推廣,宋初雲猜測若是按照像在福安縣那樣替這些鋪子做廣告策劃,那在京城一定會比在福安縣賺得更多。

宋初雲邊默默的把京城鋪子的各種信息記下,邊在心裡做廣告市場調查,一路走下來也不光顧着看那些新鮮事物了,而是仔細的把京城裡的大小門戶給瞧了瞧,偶然看到一戶大戶人家門口掛着一隻漆了紅漆的小木箱,宋初雲的心裡不由覺得有些納悶,莫非這小箱子是信箱?

於是宋初雲放慢了腳步,指着那戶人家門口的箱子問道:“夫君,這戶人家門口爲何會掛着一個紅色的小箱子?這小箱子有何用處?”

展寂衍不是頭一次來京城,所以他掃了那小箱子一眼,便答道:“那小箱子是用來盛放飛帖的。”

宋初雲聽了“飛帖”二字,才記起自己曾經在一本古書籍上翻閱到關於“飛帖”的介紹,那本書上詳細的介紹了“飛帖”的由來,以及最初是什麼樣兒的,宋初雲當時對這飛帖感到十分好奇,於是細細的閱讀了那段介紹文字,對這飛帖倒也是略知一二,只是剛剛一時沒把飛帖同那盛放的箱子給聯繫起來。

這飛帖其實也可以算是書信的一種,它最初並不被人叫做“飛帖”,而是稱作“刺”。

原來古人交往,起初是用竹木削成條刺,然後寫上自己的姓名、籍貫以及身份,用於拜會他人時互通名姓。

而這所謂的“刺”也就是古代的名片,又稱“謁”,此後雖棄竹木改用了紙張,但習慣上的叫法卻沿襲了下來,那時這樣的名片依舊叫刺。

古時候逢年過節時,許多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會在紅紙上書寫上賀詞,然後送去給親朋好友,於是這有着賀詞的紅紙便成了古代的“賀年片”,慢慢的亦稱之爲“拜帖”。

而那些有頭有臉的大戶人家,每到逢年過節前來家裡投拜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迎來送往讓主人家應接不暇,爲省事起見,主人就讓下人在門外掛個箱子接受各方投拜帖,爲了圖吉利便稱之爲“接福”。

而這“拜帖”之所以慢慢的被稱爲“飛帖”,乃是因被派出去投拜帖的人,一日往往要上好幾家人家去投帖,這任務繁重便會讓時間變得緊迫,於是他們往往只在主人家門口敷衍的喊上幾聲,便將帖子投入箱內、投完便匆匆離去,待得主人或僕人應聲出門相迎時,早已不見了那投帖人的蹤影……

久而久之在民間便有“送帖的比兔子跑得還快”的說法,因此,賀年片便由此得了“飛帖”這個別稱。

宋初雲記得這飛帖似乎還可以用名爲“門薄”的紅紙袋來裝,再往下走的時候便留神的多看了幾眼,果見另外一戶大戶人家門前掛的不是小木箱,而是一個紅紙袋,上面寫着“接福”二字,而宋初雲經過時恰巧正好有一個小廝模樣的人往那“門簿”裡投了張飛帖。

宋初雲見狀忍不住好奇的問道:“眼下似乎也不是什麼節日,怎還有人前來投飛帖?”

宋初雲知道這平日裡送上來的拜帖不能稱爲飛帖,因爲不在節日裡主人和客人都不會忙於迎來送往,所以若是隻偶爾送那麼幾封拜帖還草草了事,那未免就有些太過敷衍了。

所以除去繁忙的節日裡,其他時間送拜帖來的下人都會老老實實的等主人家出來相迎,把拜帖交到主人家的下人手裡,那送帖之人才敢離去。

展寂衍一下便洞悉了宋初雲心裡的疑惑,笑着說道:“今兒是六月初六,在我們福安縣的確是個平常的日子,但人家京城裡每逢六月初六就會舉辦‘百花宴’,這也算得上是京城裡的一個喜慶節日了……”

“所以這幾日大戶人家相互投飛帖子也屬正常,這帖子內容可以是送祝語,亦可以是相邀好友一同前去賞花,還可以是預先送上帖子知會主人自個兒擇日會前來拜會等。”

宋初雲聽着展寂衍的解說露出了原來如此的神情,但她卻若有所思的再看了那投飛帖的人一眼,腦海裡下意識的浮現出一個大膽的想法,若是把那些廣告宣傳單製作得和飛帖一樣,那是不是就可以挨家挨戶的、定期投到人家的“門薄”裡?

就像現代社會某些大公司,每月都會寄些宣傳彩頁到人家的信箱裡一樣,只是這法子雖好,但在福安縣裡卻是用不着的,所以宋初雲也就擱下沒再細想。

宋初雲一行人在京城裡逛了好幾日,買了好多福安縣裡沒有的新奇玩意兒,最後展寂衍還特意帶着宋初雲去那巍峨的皇城外,瞻仰了皇宮大院一眼,滿足了宋初雲作爲一介小老百姓、和一女人的所有夢想和期望後,宋初雲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了京城。

這出來遊玩的日子是一晃就過了二、三個月,雖然宋初雲很想再往下走下去,去看看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但她出來久了難免會掛念青姨娘和“雲記”,而展寂衍也覺得出來也算是玩了挺久了的了,是該收拾心情回家去了……

宋初雲明白展寂衍說得話都在理兒,若是他們再往下走下去,那指不定等他們回去時,這香姨娘連孩子都生出來了,展寂衍沒在展家也不知會不會生出什麼變數來,加上宋初雲也有些放心不下雲記,所以她最終只得打消了繼續遊玩下去的念頭,聽展寂衍的話乖乖的打道回府。

回來的路上宋初雲他們便不再走走停停了,一心趕路倒是不到半個月就趕回了福安縣,這展寂衍一回到展家,馬上就被告知了一個噩耗———展記因某種原因而週轉不靈,這半年來不斷的虧損,眼下雖找到了解救的辦法,但卻需要一大筆銀子來補救!

這展記在宋初雲和展寂衍離去時,鋪子裡的生意可是正處於不斷上升的趨勢,怎麼會不到半年就虧到需要一大筆錢來補救?!

--------------------------------

從35章開始,小云所寫的“搶婚”“潘安”“茅廁”等古代趣聞,皆是網上百度得來的資料(出處不明),再結合小云自己的YY寫出來的,並非全部是原創,所以特在此說明。

第五十八章 備產第二十九章 打探行情第二十五章 改造(1)第三十一章 受到賞識第十一章 是是非非第五十九章 產子第十一章 再度邂逅第五十六章 分家(2)第四十九章 舊妾相新妾(1)第十五章 牀上那抹刺眼的紅第二十五章 改造(1)第十五章 展老爺“假傳聖旨”第二章 堵人第二十二章 一切都回到原點第三十章 設計禮盒第二十六章 似愛非愛第三十章 設計禮盒第六章 改造青樓(3)第四十二章 狗咬狗第五章 改造青樓(2)第三十五章 誣陷(1)第二十三章 展夫人碰壁第五十章 展夫人猝死第四章 接手第三十六章 誣陷(2)第六章 改造青樓(3)第十章 另類的湊份子方式第三十四章 出遊第十七章 生意火爆第四十八章 青嵐第十六章 兩房丫鬟爭鋒(1)第一章 捉姦第五十二章 輕紗爲君落第七章 第一桶金(3)第七章 第一桶金(3)第四十章 扭轉形勢第十八章 狼狽爲奸第十八章 宋夫人砸店(1)第六十章 洗三第八章 以“緣分”爲噱頭第六十章 洗三第二十三章 展夫人碰壁第四章 接手第四十章 初雲鬧宋府第三十六章 歸鄉第六章 改造青樓(3)第二十章 峰迴路轉第十九章 開分店(1)第一章 捉姦第十八章 杏兒煽風點火第四十二章 狗咬狗第五十六章 設計救人第二十九章 打探行情第二章 堵人第十四章 展夫人“轉性”第二十九章 心裡埋刺第二十二章 甜蜜小夫妻第二十四章 親夫妻也得“明算賬”第八章 老掌櫃耍滑頭第四十一章 終得賣身契第四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十六章 兩房丫鬟爭鋒(1)第一章 王記油鋪(1)第十三章 各懷心思第十九章 宋夫人砸店(2)第二章 栽贓與背叛第五章 巧妙立威第二十四章 美顏院開張第二十二章 香姨娘(1)第十六章 彼此青睞第十章 另類的湊份子方式第五章 改造青樓(2)第二十九章 打探行情第十七章 兩房丫鬟爭鋒(2)第三十八章 展老爺的用心第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意外第二十七章 改造(3)第一章 能者多得第五十九章 成親(3)第四十二章 殺雞儆猴(2)第十六章 跳樑小醜(1)第十二章 山藥丸子第五十五章 命中註定的愛第十三章 打賭(1)第二十二章 一切都回到原點第二章 堵人第二十七章 鎮院之寶第四十章 扭轉形勢第十章 開動腦筋採辦材料第五十四章 秋蓮斥主第二十四章 美顏院開張第五十七章 分家(3)第一章 王記油鋪(1)第十章 開動腦筋採辦材料第四十三章 疑點第五十二章 夫妻生隙(2)第三十章 合作(2)第十六章 兩房丫鬟爭鋒(1)第二十四章 美顏院開張第十五章 展老爺“假傳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