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騰了半天,結果搞了一個大烏龍,李逸羞得幾乎無地自容,他飛快的將胡志遠請下車,然後招呼都沒打就直接逃了,丟人啊,丟人丟到家了啊!丟人都丟到別人家了啊!
回到家,李逸狼吞虎嚥的飽餐了一頓,然後一覺睡到了第二天被老媽叫醒,醒來後看着房間裡那塊黑色的玉料,心中發狠,等從老家回來就把你給切了!讓你俏色!
看到老爸已經收拾好漁具,李逸知道他準備幹什麼。老家那個水潭很多年都沒幹過了,裡邊雖然被人來回折騰,但絕對還有不少漏網之魚,往年他們回去的時候也去釣過。
李逸的老家並不遠,一個小時的車程而已,只是家裡已經沒什麼人了,所以他們回去的並不多。他爺爺奶奶去世的早,現在只剩下一個嫁到隔壁村子的姑姑,時不時的過去照看一下老宅。李逸他們每次說是回老家,也都是去姑姑家。
李爸的車開的又快又穩,不到一個小時,就停到了姑姑家門口,照例先去老宅轉了一圈,去墳上燒了紙,回到姑姑家聊了會兒天,爺倆沒事幹,就準備去釣魚。
一直忙裡忙外沒怎麼說話的姑父忽然插話了,
“小逸學的是珠寶玉石鑑定,那古玩懂不懂?”
“懂一點。”
“哦?聽說周莊那邊蓋房子挖出了古墳,這幾天不少販子都在那邊收東西,想不想過去看看?”
李逸一下來了精神,早就聽說鏟地皮如何的神奇好玩,居然沒想到回趟老家竟然也能遇到,怎麼可能會沒興趣?
姑父笑了笑,
“要是想去,我給你找個人,你跟他一起去。不過盯不真可不要亂收,現在的莊戶人家也賊着呢!”
李逸連連點頭,姑父打了個電話,然後告訴他,
“那些下來收東西的一般都給中間人一成的提成,你要是真遇上好東西,別忘了這個。”
李逸再次點頭,不一會兒,姑父給他叫的人到了,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一看他也認識,年紀大輩分小的龍哥,小時候還跟他屁股後邊跑過。
“小逸回來了啊,大學生還能懂這個?你要是真懂我就多帶你跑兩家,好東西現在人家都憋着價呢,那些外鄉人別看折騰的兇,他們不中!”
不中是土話,就是不行的意思。龍哥的意思李逸也聽明白了,那就是他們並不信任那些前來收古董的文物販子,好東西都還沒出手呢!
開上車,二十分鐘就到了周莊,龍哥讓李逸把車停在村頭,然後領着李逸敲開了一戶人家的大門。
“三叔沒上地吧?我帶人過來看東西來了,這是我們莊上四嬸家的侄子,自己人。”
龍哥跟一個過來開門的大娘介紹李逸。
“木上地,木上地,現在地裡也木啥活,快進來吧。”
大娘熱情的將兩人迎進院子,一個腰背有點駝的老人正好自廂房出來,見到龍哥也熱情的打了個招呼,幾個人一塊來到堂屋,聊了幾句,老人讓他們稍等,他轉身進了隔壁房間。不一會兒,拿了一個十幾釐米高的小瓶子出來,看了李逸一眼,小心的擺在桌子上。
李逸先沒有上手,而是趴在一邊仔細的打量。
瓶子上沿是一個喇叭口,自然收頸後鼓腹,一道道凹下去的天地筋將中腹鼓起的部分等分成了八份,整個瓶子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先拉長後放大的大蒜瓣。
瓶子的顏色也很古怪,整體淺綠,頸部泛白,肚腹部位還有幾大片橙黃色,不過開片看起來很自然,不像是作假。
瓶子的樣式李逸不認識,這種混色他有一個猜測,但不確定對不對,不過看到這個瓶子他就本能的不喜歡,太醜!
小心的將瓶子拿起來,看了一下瓶底,胎足寬而且沾染着一些仿似爐渣一樣的東西,無款,但有兩個凹陷下去的數字,“87”。
將瓶子放回桌上,琢磨了一陣,先用自己極爲有限的知識做了一番判斷,然後用左手握住瓶子。
“綠釉窯變開片紋瓷花瓶,共和國,1954年”
窯變猜對了,大年代也對,不過差了33年,李逸以爲瓶底那個87是年代,現在看來應該是編號。
建國初期的東西也很有收藏價值,不過,和其他種類的古玩一樣,價值的高低最終還是要落腳在東西本身的質量上。
在李逸看來,這件東西沒有什麼價值。雖然有年頭了,但是東西太差,連賞玩的心情都沒有,還收藏個什麼勁?
他搖搖頭,說了句看不準,就坐到一旁去了。龍哥也見過幾個古董販子,知道看不準的意思是不看好,就示意老人將東西收起來,然後領着李逸出門朝村裡走去。
“怎麼樣?”
“建國初期成批量燒製的東西,要麼是這老人家沒拿真東西出來,要麼那墓根本就不是古墓。”
龍哥點點頭,沒有說話,不一會兒,兩人又站在了另一家的門口。
這家東西比較多,有三個白瓷碗,還有一件青花的盤子和一個筆架山。
李逸先看筆架山,確實是山字造型,三個凸起彷彿短粗的手指,看起來有點古拙的感覺。釉色呈青白色,和他看過的龍泉窯粉青瓷器圖片有點像,而且釉色很明豔,足底無款。
用左手輕輕一碰,李逸微不可查的搖了搖頭,注漿做舊的東西。
再看白瓷碗,白瓷是中國傳統瓷器分類,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中的一種。華夏曆代均有白瓷,最早可追溯到東漢。其中最出名的爲宋代定窯的白瓷。
三個白瓷碗形狀差不多,應該是同批燒製的,但其中兩個碗口都不太圓,即便是古董也屬殘次品。李逸隨便看了兩眼後就用鑑靈牌直接鑑定,果然,做假手法一樣,注漿。
這幾件都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剩下的青花盤李逸已經沒了興趣,但出於謹慎還是用左手碰了一下,果然,一路貨色。
出門龍哥照例問了一句,李逸懶得多說,直接就是兩個字,假的!
“說挖出古墓的就是剛纔那家,村頭我三叔是他家親大爺,所以有一件,還有就是他的父母家,我領人去看過,一個大青花的瓶子。如果這幾件都是假的,那件估計也是,你還看不看?”
李逸琢磨着既然來都來了,還是看看吧,看假貨也是一種學習手段,而且這家注漿做舊的手藝都還不錯,每件瓷器的釉面顏色都比較鮮亮,又沒有明顯的火光,看來應該是老手。
這家的父母家距離的也不遠,李逸他們走了沒兩分鐘就來到了一家稍顯破落的院子門前。
這家拿出來的東西果真和龍哥說的一樣,是一件青花梅瓶,不過這次還多了一件東西,一個黑不溜秋的比雞蛋稍大點的石塊。
梅瓶李逸沒過多注意,只是過了一下手,那個黑不溜秋的東西他倒是多問了兩句。
“這個是什麼?”
“一個老朋友送的,說是老蜜蠟,沒保養好,你要是看上的話隨便給點就行。”
“老蜜蠟?”
李逸這一段時間都在苦記歷年的拍賣年鑑,因爲有鑑靈牌在手,他不愁認不出東西,但是東西認出來了也依然有可能上當,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就是不瞭解市場價格了,所以他在惡補這一課。
他記得,大概是三年前,香港曾拍出一件清朝的老蜜蠟吊墜,十幾克的重量,價格卻達到了二十多萬港幣,而且一些如伊朗、阿富汗、緬甸等地出產的珍貴蜜蠟,價格甚至能達到等重黃金的數十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