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蘇培盛制

bookmark

“呵呵,你覺得這硯臺值錢?”何林眉頭一挑,淡然問道。

那中年漢子點頭如搗蒜:“昂啊,我覺得值……生前我爸可在意這硯臺了,作畫寫字紙筆換了無數,就這硯臺一直用到老都沒捨得丟!”

何林聽後搖了搖頭,低笑道:“先生,你父親愛惜這硯臺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實話給你說吧,這方硯臺不過是民國時期仿清品而已,值不了多少錢!”

“什,什麼?!”

中年漢子聽到這話,嚇得忍不住嚥了口唾沫:“呵,呵呵,小兄弟你可別開玩笑。”

“呵呵,我像是在開玩笑嗎?”

何林咧嘴一笑,樣子看上去就像個剛畢業的單純少年:“先生,這方硯臺乍看之下雖說跟清代臥牛望月澄泥硯相差無幾,但只要細看就能看出端倪。”

說着,何林一指硯臺面部,“你看,這方硯臺雖乍看雕工精細,實則卻下筆較爲呆板。所雕雲紋刀法不爲側鋒斜入,而且描刻痕跡很重。”

“這一點與古人硯臺雕刻技術追求的清醒脫俗,飄逸靈動大爲相悖,更何況澄泥硯從唐朝起就爲皇朝貢品,更不會出現這種劣質刀工。”

“同時,硯臺新月的位置有悖常理,澄泥硯紋飾中,無論新月或滿月都深入雲間,半隱半現,而此新月完全掛置雲前,同樣跟古人風格不一。”

說完,何林將硯臺一反轉。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在硯背面右下角印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識其字跡,鬆懈渙散,章法凌亂,較真款相比更是差強人意。”

何林嘴角冷笑一聲,淡然道:“先生,你要是覺得我說得這番話不能讓你信服,你可以再多走幾家店鋪問問。”

那漢子一想到之前走訪那三家古玩店老闆的態度,再聽到此刻何林年紀輕輕就侃侃而談說得有理有據的氣勢,心頭早就信了七八分。

只是礙於價格問題,他不得不厚起臉皮問道:“那,那個……小兄弟,這硯臺你收的話能給多少?”

何林伸出兩個手指頭,沉聲道:“這硯臺好歹是個民國物件兒,我給你出2000塊,已經綽綽有餘。”

“兩……兩千塊?!”

中年漢子眉頭緊皺,想了想說道:“小兄弟,這三樣東西你一併收了,一共給個5000成不?”

何林搖搖頭,伸出四個手指:“最多4000!”

“才4……4000塊啊。”

中年漢子眼中猶豫不決,咬牙道:“小兄弟,這4000不好聽,你多加500,就500成不?”

“4500!”

中年漢子一個手比四,一個手比五,賠笑道:“你看着大熱天的,我也懶得再去其他店鋪轉了,你就行行好。”

“成,就依你的4500!”何林也不墨跡,一口答應了下來。

中年漢子眼睛一亮,“嘿嘿,謝謝,謝謝你啊小兄弟!”

“哎,我話還沒說完呢,先生。”

何林伸手一擺,沉聲道:“你剛纔說了,這些是老爺子的東西,按說繼承祖物,來路算是很正。”

“但是這都是你的片面之詞,也沒個依據,我這開店的擺開八仙桌,迎接四四方!”

“不管是有個颳風,還是下雨的事兒我都得受着,所以呢,還是得求個穩,咱們得立個字據。”

中年男子並沒有立即回答。

何林見狀又補了一句,“不然,就是白送我我也不要。”

“好,就依你的,立個字據!”中年男子這才點頭答應。

王維取來紙筆,中年漢子掏出身份證,何林覈對後才立下字據,點了錢,交接了東西,中年漢子這才樂呵呵的離店而去。

王維拿過收起字據,留意了一下,原來那漢子姓董,叫河東。

“何哥,你這一通忽悠可真是一點都不留情啊!”

見董河東走遠,王維這纔拿起那棋簍細看,嘿然道:“這玩意兒應該是清代的東西吧?你可真夠黑的啊!”

“我呸!老王你這話可就說得差點意思了。”

何林呸了一聲,拿起匏器筆筒看了看,笑道:“哼,像他那種沒良心的不孝子!我還能讓他佔半點兒便宜?”

王維一聽,嘿然道:“嘿嘿,確實是這個理兒。”

說着,他將棋簍反過來一看,只見底端有一個四四方方的小印。

蘇培盛制!

“咦?!這蘇培盛……名挺熟,一時卻想不起來。”

王維眉頭一皺,腦袋嘀咕道:“他幹什麼的來着……”

“噢!我想起來了!”

突地,王維一拍巴掌,豁然道:“這人是個太監!”

何林將手裡的筆筒也反過來一看,同樣底部有一個四方小印,笑道:“呵呵,現在大部分人都只知道李德全,哪有幾個還知道蘇培盛的,不然這小子也不會幾千塊就把這些東西給賣了!”

蘇培盛是康乾時期的總管太監,那可是太監中的一把手,就連清代“御賜”恩濟莊太監塋地也是有墓碑並留下拓片的角色!

後代電視劇《甄嬛傳》,《宮鎖珠簾》之列的清宮戲中那也是時常出現的人物。

根據清代《永憲錄》中的記載,“培盛幼侍聖祖。與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結。”可見其當時地位之高,在朝野之上人脈之廣!

這匏器底部所寫的“蘇培盛制”,絕非是一個總管太監製造匏器這麼簡單,其中代表的,那是康熙皇帝的宮廷御用器。

康熙皇帝特別偏愛匏器,當時備受恩寵的蘇培盛,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康熙的製造“代理人”。

由此,蘇培盛還得了個“蘇葫蘆”的外號!

在康雍乾清三代,匏器多爲官方製作品,除了皇帝,也多爲王公大臣使用。

目前大多數流傳下來的器件兒都放在博物館裡,例如燕京故宮大約藏有匏器幾百件,流入民間的倒是很少。

所以說,現在的收藏家和玩家都很難收集到清中期的匏器。

這也隨之而產生了一種怪現象。

那就是收藏匏器的人很少,在收藏界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但是一旦有清中期的匏器出現在市場上,拿立即會稱爲焦點,引起各地收藏家的關注!

第四十三章 打賭嗎?第六百五十五章 想要挖人,英雄出少年第五百零四章 只看半分鐘,一眼假貨第四十八章 只能幫到這兒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裝神弄鬼,先生救我第九十八章 有沒有資格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真真實實老物件兒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王維示好,恢復正常第七百一十九章 絕對偷懶,暗中練習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真的已經查到了?第六百三十章 熟人見面,戰意十足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心頭血,盡數昏迷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準玻璃種正陽綠!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您這是來送人?不賣了!第十二章 鑑定寶珠第二百八十九章 翻臉不認人第七百二十四章 很有天賦,繼續對練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道別孫茂業第四百九十八章 收針等候,青老甦醒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間,朱玉涵的自薦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我閉嘴第六百五十章 私下聊聊,編制人員第七百五十九章 我沒有喊啊,胡說八道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並非籽料,全憑經驗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我自己來,是粉色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還挺好看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四百八十三章 親上加親,企業級理解第三百七十一章 要什麼獎勵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北區史家,起價100萬第五百零九章 救助林老,邪門古玉第九十五章 鬥蛐蛐第八百四十三章 宣佈規則,衆人驚詫第九百三十五章 不收錢 就別當我女婿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有空就去,去往佟宅第六百三十五章 這小子是誰,商老邀請第一百五十章 吹牛一小夥兒!第七百六十六章 咎由自取,分開跑第一千零八章 保持初心,方得始終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進退爲難,繼續往前第四百零五章 進入後院,巧遇熟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格格不入,再驗證一下第一千零二十章 這是承諾哦,人逢喜事精神爽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遭遇鬼打牆?來了興趣第四百四十三章 出發祖地,凡爾賽朱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合理解釋,只能認慫第一百三十二章 他來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獅鷲惡靈,衆人纏鬥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緬典行,暗標公盤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淬鍊身體,暗中觀察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木子李集團,背後的關係第三百二十八章 橫插一腳第九百三十章 最信任的人,有人爭吵第七百九十三章 原來是大佬,會議拉票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有何貴幹,進入宅院第三百三十四章 威逼利誘第九百三十八章 真是親傳弟子,胡吹大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賭局已定,說話藝術第六百六十七章 必須得買,自我介紹第三百六十九章 啪啪打臉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願賭服輸,血虧一波第五百一十八章 怒摔血玉,血水四濺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去看看,前往集市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別想多了,奇異的信號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生陰陽眼,老天賞飯第六百二十五章 拉攏周家,白跑一趟第一百六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周家作祟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身體無礙,風水被動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區掌眼,開始闡述第八百九十二章 至關重要,一星符篆第六百一十五章 讓你們找,聊聊天第九百九十八章 由他做主,開牌同花順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中了圈套,不慌不忙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先別急,還有細節第一百七十八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田墨玉第六百三十二章 誘人獎勵,摩拳擦掌第三百九十五章 檢漏靠演技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應得的,擦一擦就是第二十三章 兄弟義氣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趙三民的小算盤第二百一十八章 編號438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話歸正題,盜墓者誰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一杯倒,這可怎麼辦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真的託大,切了就知道第一百九十章 西周青銅簋第八百五十一章 宣佈結果,四項第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千萬木匾,衆人震驚第五百九十二章 開壇做法,滿口答應第三百九十七章 瞧不起第一百零七章 彼此差距第八百四十五章 確實離譜,絲毫不慌第六百三十二章 誘人獎勵,摩拳擦掌第六十七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一十三章 全權承擔,大驚失色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陰陽二氣,趙三民到訪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淡定一點,繼續切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趙三民的保證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講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