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

走出低矮陰冷的牢房,看蒼穹鉛雲密佈,郭仲熊更覺壓仰。

曾潤、朱孝通等人都在牢房外守着,看到郭仲熊、嶽海樓二人走出來,湊過來,有些心慌的低聲問道:“葛家在河東數代爲將,樹大根深,怎麼輕易就叫王番將軍權奪去?葛懷聰又當衆被射殺,軍卒大鬧的話,豈非又要出大亂子?”

郭仲熊看向曾潤、朱孝通,沒有吭聲,舉步往州獄大院外走去。

“出不了大亂子,你們心慌什麼?”嶽海樓瞪了曾朱二人一眼,示意他二人與其他役卒落在後面,莫要礙着他與郭仲熊說話。

“……”郭仲熊在一堆未清掃的積雪前站住,轉身跟嶽海樓說道,“天雄軍潰敗,葛懷聰諸將怯戰畏敵,差不多已成定論,葛家父子擔下這諸多罪責,劉帥、少相應能無礙,我看還是不要節外生枝爲好!”

“從桐柏山到嵐州,徐懷等人如此處心積慮在嵐州部署勢力,徐武磧甚至不惜行苦肉計潛伏到董成身邊,我很難相信他們不是針對所有跟相爺有關的人等——郭君也是知兵之人,真以爲大同城裡沒有蹊蹺,朱沆能將上萬兵卒完好無損的帶回來?”嶽海樓問道,“我是從大同城裡逃出來的,虜兵部署極其周密、士氣之旺盛,我是親眼目睹,要不是虜敵有意相縱,我項上頭顱可以賠給郭君!”

“我們信不信,有時候並不重要,關鍵是如何要讓朝野相信,讓官家相信,”郭仲熊沉吟說道,“王番來函稱朱沆歸繳得一千五百餘枚虜兵頭顱,應該不會作假。又如曾潤、朱孝通剛纔所言,葛家在天雄軍樹大根深,卻如此被輕易奪軍,這恰恰說明天雄軍兵卒對葛家離心離德。再一個,王孝成妻兒死於劫殺,而非死於伏殺,這是當年早就結了的公案,這樁公案不能翻,僅僅說王孝成舊部爲舊仇處心積慮,甚至不惜通敵,我們很難說服別人啊……”

“爲什麼要我們去說服別人?葛伯奕信之不疑便可。”嶽海樓負手說道。

“你這是打算……”郭仲熊遲疑的看向嶽海樓,他也是猝然間知悉這麼多駭人聽聞的秘密,腦筋一時有些轉不過來。

“嶽某有時候行事是不算光明磊落,郭君心裡或許不喜,但滿朝文武皆處心積慮,嶽某想做一點事情,又如何能光明磊落得起來?”嶽海樓並沒有直接說他的謀劃,岔開到其他話題上,說道,“便拿糧谷事來說,這潭子爛泥是如何形成的,郭君有沒有能力解決,王稟怎麼可能不知?然而,他們偏要慫恿兵卒鬧事,藉此事在嵐州鉗制郭君,郭君能跟他們光明磊落的去講道理?如我所料不差,王稟接下來必然會借兵敗,再倡與契丹休兵止戰之事,郭君難道忍看我們數年的心血都赴之流水?”

“朝野上下弊端實多,兵敗或許不是偶然……”郭仲熊說道。

“正因爲朝野積弊甚重,又不能猝然解決,所以更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燕雲,以庇護河北、河東啊!沒有燕山、陰山之險,大越兵卒憑什麼抵擋赤扈人的鐵騎鋒芒?”嶽海樓說道,“郭君真以爲嶽某看不到這滿朝已成泥潭的積弊?”

“好吧,你要做什麼事,我權當不知!”郭仲熊輕嘆一口氣,說道。

他以侍制、樞密院都承旨出知嵐州,滿心想着借北征伐燕立一番功名,誰曾想臨了竟是一地雞毛?

…………

…………

王稟、王番在黃昏前抵達陽口砦。

陽口砦乃是大越在寧武城北規模最大的一座軍寨,需要是可以常駐上萬精銳兵馬,城寨堅固,守城設施完善,兩側還築綿延百里的包石邊牆借峰嶺地勢之險,抵擋虜騎南侵。

天雄軍主力在大同潰敗,嵐州境內就剩一萬檢選下來的老弱病殘兵馬,其中就有五千人馬緊急集結到陽口砦,防備契丹騎兵有可能襲奪陽口砦,然後往嵐州、太原等地迂迴滲透。

王稟、王番順利接管陽口砦防務,奪軍這件事就可以說是劃上圓滿的句號了。

消息傳回來,陰超則率部作爲第二批撤離的兵馬,也在黃昏之前簇擁萬餘漢民出城南下。

等第二批南撤人馬出城踏上南撤之路,又是夜深時分,朱沆拖着疲憊的身子,在文橫嶽、曹師雄等人的陪同下返回刺史府,徐懷站在城樓垛口前,眺望濃稠如墨的夜色。

片晌後,一名小校跑上城門來通稟:“柳姑娘請你與石爺過去一趟!”

“柳姑娘那邊是得到什麼消息?”徐武磧疑惑的看向徐懷問道。

鑄鋒堂的人手算是相對充足的,獨擋一面的人手也不缺,但猝然間面臨這麼大的變亂,除了直接率領八百院卒駐守南城門外,還要保持對以桐柏山卒爲主的工輜營的控制,負責偵察斥候恢河兩岸的敵蹤,要協助朱沆掌握、監控曹師雄、文橫嶽等部,徐懷、徐武磧、徐武坤、蘇老常、鄭屠、周景以及徐心庵、唐盤、殷鵬、韓奇、唐青等人到這時候都沒有喘氣的機會。

目前各方面的信息彙總、梳理,主要是柳瓊兒負責。

柳瓊兒不便直接到城樓來,但派人傳訊要徐懷、徐武磧同時過來,必然是極重要的訊息剛到朔州。

徐懷負責駐守南城門,除了朱沆有事相喚,這一天一夜來他吃喝拉撒加睡覺都在城門樓裡,但柳瓊兒、蘇老常以及周景等人所率領屬於鑄鋒堂的人馬,不需要守城,則在挨着南城門的地區,佔據一片院落暫歇下來;也給徐懷安排了住處。

突襲大同之前,清順軍就對城中蕃民進行過一輪血腥清洗,漢民又連着撤出兩批,這座契丹西南部的邊州重鎮已經空了一半。

寂靜寒冷的夜裡,街巷都凍得結實滑溜,偶爾某個角落傳來一兩聲壓仰的哭泣聲。

徐懷與徐武磧走回到給他安排的住處,看到徐武坤、蘇老常這時候也正接到柳瓊兒的告知從別處趕過來。

“柳姑娘這裡是得到什麼消息了?”徐武坤拖着疲乏身子坐下來。

撤回到朔州城後,徐武坤作爲軍虞侯繼續留在朱沆身邊,與呂文虎等人一起督察朔州城內諸部兵馬的動向、軍紀,比徐懷他們駐守南城還要累。

“剛剛有信報從岢嵐傳回,”柳瓊兒示意廊前的護衛都退到院子裡,將門扉掩上以免隔牆有耳,待衆人都落座後,說道,“我覺得這事非同小可,便直接將大家都請過來!”

“是郭仲熊想在岢嵐折騰出什麼花兒?關鍵他們還能折騰出什麼花兒來?”蘇老常得知王稟、王番父子成功接手陽口砦的防務之後,就以爲大事已定,想不出嵐州州治所在的岢嵐城能有多大的‘驚喜’等着他們。

“葛伯奕午前就抵達岢嵐,他並沒有繼續趕往代州找劉世中、蔡元攸請罪去,而是自戴木枷,抱着葛懷聰的屍首進城,自囚於州獄!”柳瓊兒說道。

“呸,葛家好歹也算數代將門,倘若要點臉就乾脆利落抹脖子拉倒,葛伯奕演這苦肉戲給世人看算哪一齣,又能有什麼用?”徐武坤不屑的啐罵道。

徐懷微微蹙起眉頭說道:“葛伯奕既然還想着折騰,那他一定還會想辦法推卸罪責。特別是他當街抱着葛懷聰的屍首走,說明他或許知道蔡系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非他所能硬扯,他還是想着在葛懷聰的死上面做文章,跟我們拉扯。”

蘇老常、徐武磧也是蹙着眉頭坐下來。

他們都知道當時射殺葛懷聰有震懾軍心的必要性,但也難以否認葛懷聰這麼一個人物死於亂箭之下會有不少的後遺症。

“還有其他什麼消息嗎?”徐武磧問柳瓊兒。

“葛伯奕自囚於州獄後,午時嶽海樓與郭仲熊就趕去州獄見葛伯奕。”柳瓊兒說道。

“嶽海樓在大同一味催促葛懷聰西逃,葛伯奕再蠢,這時候也應該回過味來了——嶽海樓這時候跑去見葛伯奕,不怕葛伯奕抽他兩耳刮子?”徐武坤問道。

“不單見了,嶽海樓、郭仲熊還在州獄待了近一個時辰,”柳瓊兒說道,“但可惜嶽海樓、郭仲熊兩人單獨見的葛伯奕,沒有讓其他人接近,他們到底聊了什麼並不能確知。不過,我們要假設嶽海樓已經猜到徐懷的身世,然後在這時將徐懷的身世泄漏給葛伯奕知道……”

衆人這時候都倒吸一口涼氣。

嶽海樓在大同勸葛懷聰西逃包藏禍心,這是葛伯奕等人事後怎麼都能回過味來的,但就在這種情況下,葛伯奕還在州獄與嶽海樓、郭仲熊密議這麼久,衆人也都知道事情絕對非同小可了。

而徐懷在大同爲了吸引更多的桐柏山卒在潰敗時能往西北城聚攏逃走,當時公開自承夜叉狐的身份,就已經考慮到嶽海樓這些蔡系私臣有可能會懷疑他的身世。

之前蘇老常、徐武坤都還以爲鑄鋒堂到這一步,勢力可以說是初成了。

他們想着嶽海樓等蔡系私吏即便能猜到徐懷的身世,也難奈何得他們。

他們更不怕蔡系人馬敢是公然去翻當年的舊案,但是他們沒想過嶽海樓有借葛伯奕這個即將溺斃的人來咬他們的可能……

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二百一十五章 聖意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六十四章 長夜驚魂第一百八十五章 軍議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九十一章 姦情敗露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袍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七十七章 大寇陳子簫第四十九章 接應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二十八章 破冰之謀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七十九章 峽谷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百六十九章 書齋密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二十三章 暗棋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四十四章 所謀第二百一十三章 擊潰第四十二章 邀鬥第一百六十七章 敘功第四十四章 算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第一百三十七章 伏殺第一百二十章 楚山之秘第五十章 編軍第四章 景王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十一章 牢房風月第九章 信任第一百零七章 歸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五十五章 朵甘六崗第九章 信任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殮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五十章 貴子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十二章 安排第一百零七章 獵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試射第二百二十五章 進城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進城第十章 去淮川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三十七章 選將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五十五章 破敵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五十一章 借刀殺人計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二百章 京中第九十三章 出征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城第四章 嶽海樓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三十一章 雄兔腳撲朔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二百二十二章 城門第二百零六章 渡口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二十八章 良刀如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