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姓宗族

淮源鎮一直以來都在桐柏山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但長期都隸屬於泌陽縣,同時泌陽又是唐州州治所在,因而桐柏山裡的大姓宗族無論是攀附權貴、經營生意、子弟就讀縣學、州學,又或者說想生活更安逸、安全,也是多在泌陽置業。

桐柏山大姓宗族也有相當多的角色在泌陽任吏,甚至在州院縣衙之中佔據相當大的比重。

由於這些人,邊州殘破、汴梁危急,朝廷派節帥坐鎮蔡州,聚攏西南諸路勤王兵馬,以及淮源置縣劃歸蔡州、莽虎徐懷出知新縣的消息,很快就在泌陽城裡傳播開來。

而轉運副使寧慈、通判顧志薈等人對徐懷及桐柏山等人的非議,自然也是通過種種小道消息傳播出去。

寧慈與衆人合議時,雖說明裡暗裡都提出要防範着徐懷及桐柏山衆人居心叵測,對朝廷勤王詔所頒諸多令旨也是怨聲載道,但人的名、樹的影,也沒有誰願意在汴梁告急之時,主動去招惹他們。

當然,淮源從此之後從泌陽縣分割出去,甚至與京西南路都再沒有瓜葛,他們自以爲也無需太忌憚桐柏山衆人就是。

然而對身在泌陽,特別是在泌陽任吏的桐柏山人,心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徐懷、徐武江等人平息匪亂,大姓宗族初時的感激,也是摻雜太多的迫不得己——除開仲氏、唐氏外,其他大姓宗族在桐柏山匪亂裡雖說談不上損失慘重,但他們爲維持那麼大規模的鄉營,以及後續的淮源城池修造、兵甲軍械供應,最後總計被強行攤派錢糧合計二十餘萬貫。

這絕對不是一筆小數目。

平息匪亂之後,徐氏、唐氏皆因爲家主徐武富、唐文仲需要厚葬,大舉折價出售田宅,以及大批青壯損失,山中土地矛盾得到緩解,之前居高不下的地價一落千丈;各家桐油、大漆、木材等生意缺乏足夠的勞動力,徐武江等寒族子弟控制鄉司,壓制大姓宗族對諸種經營以及山林礦場的壟斷——此間種種,也必然導致大姓宗族從另一種意義上元氣大傷。

痛定思痛,大姓宗族對桐柏山衆人可以說是愛恨交加,而隨着匪亂的離去,也漸漸變得恨多愛少。

淮源置縣併入蔡州,對桐柏山之外的小民豪戶,影響不大,對在泌陽置業、紮根多年的桐柏山大姓宗族影響就大了。

消息一傳出來,就跟炸了鍋似的。

晉氏家主乃時年已逾七旬的晉老太公,他不僅是晉氏長房一支的當家人,其子晉莊成早年考中科舉,歷仕翰林院、江夏縣丞、知縣、秀州通判,三年前赴任黃州擔任知州。

身在泌陽,聽到小道消息惶惶難安的大姓宗族當家人,深夜卻都跑到晉龍泉家中來,除了晉龍老太公晚年醉心吃齋禮佛、不問世事外,更主要還是剿匪期間,晉龍泉纔是大姓宗族的主心骨,也一直與徐武江、徐武坤、徐懷等人共事,更清楚那邊的情況。

晉龍泉是在桐柏山匪亂剿滅之後,知縣程倫英看州縣實在沒有辦法提攜剿匪有功的衆人,特別被程倫英調到縣尉司任都將,統領縣刀弓手,而將淮源巡檢司武卒都將之職,讓給徐武江擔任。

唐天德深夜也鬼鬼祟祟跑到晉龍泉家裡來,走進夾巷,就看到燈光從晉龍泉住宅院子裡漫出來,敲門進去,走過垂花廳,客堂大門敞開着,已有二三十人湊在一起說話,原以爲不理世事的晉老太公正端坐堂上,正中氣十足的說着話:

“……雖說各家紮根泌陽多年乃至有三四代人,但祖業老宅都還在桐柏山裡。現在淮源從泌陽劃出去,卻又並非在唐州之下單獨置縣——真要在唐州之下單獨置縣,對各家只會有利,而無弊端,畢竟泌陽始終是州城,大家在淮源鎮也有家業,怎麼都要算錦上添花的事情。但是,現在呢?淮源置縣,還從唐州劃出去,甚至還從京西南路劃了出去,以後各家在泌陽就是異鄉人啊。各家在泌陽經營的生意,做了多年乃至三四代的吏職,你們想不想,要是不讓出去,會不會還能像以往那般古井無波?”

唐天德躡手躡腳站到衆人之後,心想難怪晉老太公坐不住了,整件事對淮源各家的牽扯實在是太大了。

大家的祖業田宅都在桐柏山裡,以往劃入京西北路蔡州,糧賦交納解送都要跟那邊的官員打交道,他們又沒有人脈,上上下下所能通融的空間就少得多了;而泌陽城這邊,他們都成了異鄉人,以往所享佔的好處,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也就註定將來會有多少人撲上來搶奪。

唐天德這兩年時間,不少時間都住在泌陽,主要也是想着謀個吏缺,現在是徹底斷了希望。

“淮源置縣,定然也要設置三廨(司)六房,各廨房就算僅置經承、管年書吏兩三人不等,也差不多要有二十人的吏缺——既然這事非人力能更改,我們是不是回去想想辦法?”

唐天德朝裡頭窺去,卻是在州衙任書辦的季家老二建成,以往耀武揚威,此時卻惶惶不安。

晉老太公有些疲憊的說道:

“我們少做這春秋美夢了,且不說徐懷那莽貨對我們從來都不假辭色,徐武江從龍泉手裡撈去鄉營都將,這兩年鄉營諸多節級、隊目,哪家能塞人進去了?而剿平匪亂後,他們作踐似的出售唐文仲家、徐武富家的田宅,是哪些人得利最多?又是誰趁匪禍相威脅,要求我們給所有鄉兵家眷降低佃租——你怎麼還看不明白,他們跟我們是兩路人。我們這時候跑上門去,不怕再被勒索一通?”

“恐怕等不及我們回去,就已經勒索上門了——”

有個中年人氣喘吁吁的走進來,他顯然聽到晉老太公的話了,說道,

“淮源已經放出消息,各家三天之內必須將寨兵交出去,由新縣兵房檢選徵募勤王義軍,倘若有違者,以抗旨逆匪處置。還有一樁事,鄭屠那個賣肉的貨色,這幾年跟着那莽貨東奔西走,卻是發達了,在朔州納了一個胡姬,看着真是饞人,但他家婆娘是什麼性格,哪裡會願?午時得知鄭屠回了淮源,連家都沒有歸,便大鬧過去,揪住鄭屠就要痛打,卻不知怎麼衝撞那莽貨了。那莽貨一腳踹過去,鄭屠婆娘就丟了半條命去,要不是有人攔住,那莽貨怕是當場就要拔刀將鄭屠家婆娘斬成兩截。就算是如此,那莽貨也不想輕饒那婆娘,將其押入大牢,要在淮源湊足一百人犯,然後一併砍頭立威!”

“田雄,你今兒不是都泡在景芳樓裡,你怎麼知道這麼詳細的?”晉龍泉坐在晉老太公側旁,好奇的問中年人。

“嗨,還不是我那二弟家,以前給女兒說了一門親事,便是徐七太爺徐仲榆的孫子徐忻——這門親事原本不賴,聽說徐忻這小子立了不少軍功,甚至在禁軍也是將官了,但徐仲榆他兒子徐武俊今日找上門來,說是馬上就給二人成親,還說徐懷那莽貨就給了三天限期。你們說說,這哪裡是結親,這他娘不是搶親?就算是從婊|子樓里納個婊|子回家作妾,也不能這麼草草、糊弄了事啊。我爹他在老宅知道這事,差點氣暈過去,連夜着我二弟帶閨女,逃回泌陽來了,便是死,咱田家也丟不起這人啊!”中年人田雄叫苦不迭的說道。

“你們看看,誰還想回淮源?”晉老太公哆嗦着拿柺杖直戳鋪地磚,氣憤大叫,“荒唐,荒唐,土匪作風,這簡直就是土匪作風!”

一干人等再是氣憤,卻左右商議不出一個辦法來,深夜又不得不各個離去,只說接着打探消息、觀望形勢——唐天德也是先隨衆人離開,藏在夾巷深處,確保所有人都從晉龍泉宅子裡離開,又跑過去敲門,看到是晉龍泉親自打開院門,尷尬說道:“我好像落了一件東西在你家客堂裡,我去找找看……”

“可是這玉佩?”晉龍泉攤手將一枚玉佩遞給唐天德,瞅着他的臉看了片晌,“是不是還想進來喝口茶?”

“哈,哦,是有些口乾舌燥啊,大過年的,這天氣可真是幹啊!”唐天德擠進門來,打個哈哈,跟在晉龍泉身後,再往客堂走去。

兩人再在客堂坐下,晉龍泉也沒有吩咐老僕重新燒一壺水來,默默喝了一會兒殘剩下來的冷茶,才張口問道:“你怎麼看這事?”

“滿堂的人,都不夠徐懷一個人玩的,我能怎麼看?”唐天德苦笑道,“卻是說叨了半天,卻沒有一人提及勤王這事,汴梁真就危急這地步了,赤扈人不是還離得遠嗎?”

“我又哪裡知道這個?”晉龍泉也是搖頭苦笑。

“你怎麼說?”唐天德問道。

“你怎麼說?”晉龍泉反問道。

“咱能不打啞謎了嗎?要不這樣,我們誰也別試探誰,都將心裡話直接寫紙條。要是對得上頭,咱們就坐下來慢慢商議,要是對不上頭,咱們將紙條嚥下去,晉爺你就當我沒有回第二次頭?”唐天德說道。

“行——也不要用紙墨,我們各坐一邊,直接醮着茶水在桌面上寫,茶漬一抹,可以直接不認!”晉龍泉說道。



第六章 危急第七十一章 新寨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虜第一百零九章 噬人真相第十二章 安排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八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八十八章 渡河第八十八章 秦之惠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一百四十二章 隨風潛入夜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一百四十一章 傳詔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四十二章 夜話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二章 舊識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九十三章 金明河上第二百零七章 歸京第二十章 討糧路行遲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一百九十五章 奪寨第十八章 婚配第一百七十三章 殺敵第一百八十四章 盤龍湖第二百三十六章 相逼第二十四章 深夜談談情第二百三十二章 泥足深陷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九十七章 誘餌第二百零四章 困城第八章 議和第八十一章酒宴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一百四十二章 自告奮勇第九十章 殺賊遊園夜第十一章 風吹草動驚蛇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五十八章 軍議第一百八十八章 歲旦第九章 信任第七十二章 舊人相逢第一百八十三章 破寨第六十九章 密會第二十五章 田事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圍獵第一百九十二章 老蛇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一百二十八章 殘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殘局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九十四章 美人與謀第三十一章 先行第六章 粗魯非真貌第二十五章 尋找徐武良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九十八章 說客第八章 大戰第一百七十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進第一百八十章 大婚之日第四十三章 飲宴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婦幼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十四章 敵至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六十七章 落花流水夜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六十七章 斬將(二)第十五章 制司第五十七章 抵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