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

唐淵、虞謨很早就秘密加入軍情司爲京襄效力,除了不甘淪爲胡虜走狗,爲虎作倀,不甘與孫彥舟、胡盪舟之流同流合污外,當然也跟他們對形勢有着更爲清醒的認識有關;文韜武略也非歸德軍普通降將能及。

汝陰作爲潁州治,西接陳蔡、東接亳宿,乃潁水下游重鎮,地位之重要,唐淵、虞謨二將心裡是非常清楚的。

不過,汝陰位於潁水左岸(北岸),右岸(南岸)有泉河、焦陂等城寨作爲屏護,其下游的潁水河口位置還有潁上這座頗爲重要的城池封鎖潁水河道。

在他們二人看來,司空府應先出兵拿下潁上,在徹底控制淮河中游河道之後,再着手清理掉潁水河口的障礙及封鎖,以便水軍戰船能夠沿潁水而上直逼汝陰城下,將汝陰與泉河、焦陂的聯絡切斷開來。

這樣才初步具備攻奪汝陰的條件。

現在司空府沒有奪下潁上,也沒有控制潁水河口,倘若劍指汝陰,就要從陸路進軍,相當於直接放棄司空府賴以爲傲的水軍優勢。更關鍵是除了京西漢軍在泉河、焦陂一帶集結重兵準備接援淮川外,鎮南宗王府、平燕宗王府的騎兵部隊也都在快速往汝陰、焦陂、泉河等地的外圍進行集結,而且規模巨大。

司空府這是打算放棄水軍優勢,直接在汝陰、焦陂、泉河一帶,與赤扈人佔據優勢的步騎主力進行會戰嗎?

目前淮河以北天氣已經冷了下來,很多湖泊窪地以及一些小型的溪河都已經開始結冰;這樣的嚴寒天氣再持續六七天,潁水、汝河都將會封凍住,到時候將是赤扈騎兵在河淮平原之上最是鋒芒畢露的時刻,司空府真有能力在泉河-焦陂-汝陰會戰中取得決定性的優勢?

徐懷還有要事與諸將臣商議,着柳湖亭領着唐淵、虞謨二人前往軍情參謀司熟悉情況,這時候唐淵、虞謨才瞭解到司空府沿淮河兩岸的軍事部署以及戰略意圖……

…………

…………

徐懷所住的地方,乃是淮川城北面的一座地主莊園,宅院頗廣,但受戰事摧殘得厲害,此時只是粗略修繕、收拾了一番使用,門窗都還是漏風的,只是現在不是講究這些的時候。

議事大廳裡簡單擺了一些矮几、蒲席,角落裡擺放幾隻火盆取暖。

西牆壁懸掛一副巨型的沿淮堪輿圖,標識出最新的敵我動向來。

徐懷站在堪輿圖前,凝望良久;陳子簫、韓圭、劉師望、姜燮、周景、張雄山以及範宗奇、史琥、陳縉、鄔散榮、蔣昂、孫延觀等人都摒息寧神站在一旁,等候徐懷做最好的決定。

天雄軍主力及選鋒軍左鎮在王憲、唐盤、殷鵬、韓奇、烏敕海、蕭泫等將的統領下,需要鎮戍淅川、汝州、蔡州等地,藉助堅固的壁塞,防範關陝、河洛及許昌等地數倍於己的敵軍,但同樣將曹師雄所部河洛漢軍以及嶽海樓所部相當一部分的京西漢軍主力牽制在西線,無法兼顧到潁州境內

的戰事。

鎮南宗王府入冬以後主要是從汴梁及懷衛澤潞等地抽調援兵南下,增援潁水下游的潁州地區。

不過,司空府正式渡淮北上纔剛剛半個多月,鎮南宗王府即便第一時間接到嶽海樓的信報調派援兵,大部分援兵都還在路上。

目前已經抵達泉河、焦陂及汝陰等地的敵援,主要是從汴梁等地增援過來的赤扈及諸色目蕃騎,約有萬騎。

此外除了嶽海樓所部京西漢軍兩萬餘衆,主要駐守潁水右岸(南岸)的泉河、焦陂等城外,孫彥舟、胡盪舟所部在投降赤扈人後,也編入京西兵馬都總管府轄下,其中約五千餘衆駐紮潁口(潁上),約兩萬衆主要駐守潁州治汝陰。

相比較而言,司空府在淮河以北已集結選鋒軍右鎮及靖勝軍第二、第三、第四鎮主力,總計四萬精銳;此外還調集諸路輪戍兵馬兩萬兵馬渡淮北上參與作戰,還有靖勝軍第一鎮在南岸潢川修整,還有天雄軍第五鎮徐心庵部在羅山、確山等地待命,短時間內他們相對京西之敵在兵力上已經佔據優勢。

當然,這主要也是取決於快速而順利的攻陷淮川,幾乎第一時間就全部俘虜淮川近兩萬守軍。

倘若按照既定的計劃,他們應該先取潁口(潁上),然後清理潁口障礙物及封鎖,再考慮進攻泉河、焦陂及汝陰的事情,但真要拖上十天半個月,指不定到時候有多少敵援趕到焦陂、汝陰,他們很可能就會喪失奪取汝陰及這個冬季就收復整個潁州的良機。

更爲關鍵的,拖延十天半個月,他們攻陷淮川的細節很可能就會傳入嶽海樓、孫彥舟、胡盪舟等人的耳中,很可能就會引起敵軍對司空府潛伏人員及策反將領的警惕。拖延十天半個月再想着進攻汝陰,潛伏及策反人員不僅難以發揮大的作用,甚至還有可能會遭到京西兵馬都總管府的清洗。

預計潁水再有五六天就會徹底冰封住,軍情參謀司新擬的方案,乃是他們暫時放過潁口不攻,集結主力兵馬繞過嶽海樓親自統兵駐守的焦陂、泉河等城寨,直接跨過潁水進攻孫彥舟、胡盪舟所部主力駐守的汝陰城,趕在趁敵援主力趕到之前,攻下汝陰城。

當然,這個方案風險極大。

一是就算有潛伏及策反人員的配合,什麼時候能攻下汝陰城,也是沒有辦法提前預料的;甚至潁水會不會在五六天後就凍結實,現在還不能百分百預料。

萬一天氣突然轉暖呢?

又由於他們暫時要放棄潁口不打,要從嶽海樓親自駐守、有上萬赤扈騎兵增援加強的泉河、焦陂等城寨繞過去,不僅無法攜帶重型攻城器械,攜帶輕型戰械以及少量的糧秣補給,大約也只能支撐半個月時間。

這決定了他們倘若不能在半個月內(行軍時間計算在內)攻陷汝陰,就極有可能會遭到難以想象的重挫。

其次,他們就算成功攻陷汝陰城,也不意味着他們就能取得第一次渡淮會戰的

決定性勝利。

泉河、焦陂以及特別是封鎖潁水河口的潁上還沒有攻陷,還在敵軍的手裡,到時候又有大規模的敵軍從四面八方增援過來,將重新佔據兵力上的優勢,特別是數以萬計的赤扈騎兵在徹底冰封的河淮平原上縱橫馳騁,有能力切斷他們進佔汝陰兵馬的退路,反過來會將他們包圍在汝陰城中。

此時也完全可以預料,一旦汝陰城失陷,平燕宗王府也一定會從徐宿等地調派大量的精銳兵馬增援過來。

這也註定了在汝陰附近,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是不可避免的。

司空府唯有擊退乃至擊潰包括京西漢軍以及大規模敵援在內的敵軍主力,纔有可能真正佔領汝陰、收復潁州。

當然了,相比較他們先奪取潁上、再往焦陂、汝陰進軍,按部就班的組織會戰,此時選擇直接突襲汝陰,最大的好處就是迫使敵軍無法在會戰前進行充分的準備,而他們此時就可以進行更全面、更徹底的軍事動員。

這實際也將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徐懷從堪輿圖走回到長案前,將一疊令函從桌角拿到眼前,看向站在案前的陳子簫、韓圭、劉師望、周景等人,笑着說道:“有機會還是要幹把大的!”

然後就在韓圭、姜燮等人的協助下,在一封封提前草擬好的令函簽署姓名,然而打開印匣,取出樞密使及司空大印在這些令函上一一加蓋,再進行封漆,裝入信匣之中……

…………

…………

一隊隊信騎在渡過淮河後,快馬加鞭往淮源、舞陽、樑縣、泌陽、襄陽等地馳去;與此同時,數艘戰船也從淮川城南碼頭揚帆啓航,往下游壽春、濠州等地而去。

司空府署一早就侍衛林立。

史軫作爲長史以及徐武磧作爲留府司馬、王舉作爲留府軍師祭酒,乃是坐鎮泌陽最爲重要的三員人物,徐懷統兵出征期間,司空府但凡大小事務,史軫、徐武磧、王舉三人皆可議決。

清晨信騎策馬入城,隨即史軫、徐武磧、王舉三人同時出現在司空府署大堂,召集留府將臣商議要事,大家都清楚發生大事了,或者有大事要發生。

議事時也是大門緊閉,堂前廊下不許站人,史軫出示徐懷手令給衆人傳閱,說道:

“昨日凌晨先遣兵馬已經徹底攻陷淮川城,擊斃俘虜敵卒逾一萬九千餘衆,此捷暫秘不外傳,使相決意提前在焦陂、泉河及汝陰一帶,迫使虜兵主力不得不與我軍主力會戰。使相特令泌陽、雲陽、舞陽、淮源等地十萬預備役及輜重兵馬,即刻轉爲現役開拔往確山、羅山、淮川等地集結;特令選鋒軍左鎮諸部從襄城、召陵、樑縣開拔,前往淮川集結——荊州、襄陽等地預備役及輜兵,選二徵一轉爲現役,填入泌陽、舞陽、淅川、淮源等地加強防禦;特令荊南、荊北、江東、江西及浙西五路,新一批輪戍兵馬,於一個月之前於壽春、潢川等地完成集結……”

第五章 惡緣第六十八章 最壞準備第九十六章 夜行第二百零八章 小童第三十五章 防務第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八章 禍從天上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敵意難揣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四十章 新旨第一百一十六章 雁門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二百六十六章 盡殲第一百五十七章 籌備第一百四十章 冷箭也講武德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十二章 突襲第一百三十四章 嵐州風雪第一百章 大捷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八十四章 憐香惜玉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亂戰第一百零二章 相疑第三十四章 瀘水第一百四十一章 蕃兵營第二十七章 黃龍坡驛第二十四章 桐柏山舊事第一百二十章 誰無猙獰容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三十八章 殺羊屠狗男兒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三十三章 縱深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八十章 選擇第五十三章 且待江湖遠第一百七十四章 增援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五十六章 廟堂遠謀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二十七章 欲謀當藏身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五章 惡緣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十八章 悅紅樓裡說風情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九十五章 苦心磨傲氣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一百零六章 夜離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六十二章 歸去第一百八十八章 婦孺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一百六十三章 千汊浦第一百一十八章 權宜之論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二十三章 師其長技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一百零二章 不歸第二百二十九章 間歇第四十三章 柳暗花未明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三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零四章 暗夜謀族兵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一百一十七章 棄留第一百九十六章 坐等與否第十四章 促降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六十七章 軟禁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七十九章 司戶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西山蕃騎第一百三十六章 譁變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章 桐柏山中行道遲第五十章 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