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幾天裡,大將軍府也還洋溢着喜氣。
人人臉上都帶着笑意,走路都輕快了,而準備大將軍回鄉祭祖事宜的管家和幾個家將都進進出出地忙着。
很快,京城裡很多人都知道了鄭大將軍要返鄉祭祖了,有些多年的老友就上門來探望,大將軍有時候就會留老朋友吃飯,大家把酒言歡,還有時候會把小孫女叫過來,讓她認人。言說,如果他不能照顧這孩子長大,希望老朋友們幫忙照應一下,鄭敏一點都不願意聽見這些話。
聽說鄭敏在學寫字和算術,還練了點強身健體的粗淺功夫,客人們都說鄭敏是個好孩子,像祖父,好養活。
杜嫣然和秦巍已經回了自己家,他們已經離家好些日子,家人也想念,兩人走的時候很有些捨不得,但是也知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哪能在別人家常住呢。但是,杜嫣然還想着再團聚,鄭敏安慰她,我們還回來呢,祭祖完了,咱們再聚就是了。
可她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三年。三年後,花都開好了的時候,幾個小夥伴纔再次相見。
送走了杜嫣然和秦巍,小菜地和小花田裡勞作的就剩下了鄭敏、世子和林忠,一下子少了兩個夥伴,有點不太習慣。世子說,“等過幾日你們都走了,剩下我一個人,這一片地就都是我包了,我想種哪塊地,就種哪塊地。”
周圍的下人都捂嘴笑,鄭敏說,“笑什麼,在我們大將軍府,種地也不是誰想種就能種的。世子,要種我家的地,就是我家的佃農,要交租的。不給白種的。”
這下連林忠都忍不住笑了,世子身邊的下人看見世子吃癟,也是抿嘴偷笑。
世子就大方地問,“你說吧,怎麼交租?”
鄭敏想了想,“你幫我乾點活吧,等我想起來的時候告訴你。”
大將軍如今賦閒,他走與不走其實影響不了什麼,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琢磨着大將軍爲什麼走。
當然還有的人,因爲聽說大將軍要離開一段時間而蠢蠢欲動起來。比如潘家的那位老國公夫人。
那位老夫人又活泛起來了,害世子的兇犯及幕後主使者始終沒有找到,而姨娘也被放了。畢竟沒有直接證據,而且人還病倒了,衙門也不想管這家務事了。
那老太太忌諱大將軍,不敢隨意進將軍府。但是如今大將軍要走了,她就覺得機會來了。孫子老住在別人家,算怎麼回事,而且外人總因爲這個,背後議論,說她不慈,逼得孫子不敢回家。
本來早該上門領人了,只不過中間世子又進了宮,又得了封賞,老太太再橫,也得忌諱些。她知道皇帝是做給潘府的人看的,所以也不敢太造次。
但是現在大將軍既然要離開,留下個外人在府裡,也不像樣啊。所以老太太天天催着兒子去接世子,國公不吭氣,老太太就能罵半個多時辰,說他窩囊、不孝什麼的。
國公爺後來也忍不住說了一句,“我若不窩囊,那才叫不孝,母親不就希望府裡的男人都窩囊,沒個男人樣,任女人擺佈嗎?我若不窩囊,就要講講三從四德,夫死從子了。”
大將軍是什麼人,皇帝都忌諱的,老國公死前也吩咐過兒子,第一莫要對皇家不敬,第二輕易不要招惹大將軍府的人。國公爺是個孝子,但他不止孝順母親,更孝順父親。如果讓他做老國公不讓做的事情是絕計不能的,哪怕這個人是老太太。
平時逆來順受,在她面前任由擺佈的兒子,如今也敢這樣說話了,還三從四德、夫死從子,真是大逆不道!
老太太呆了一刻後,就開始尖叫,“你大膽!你忘恩負義!你也不想想是誰讓你當上這國公爺的?”
“母親,慎言!”國公也提高了嗓門。
老太太喘息了一會兒,又說,“難道我說錯了,你可沒有庶出的老二武藝好,國公當年差點就把這爵位給了他了,是我給你爭回來的,我說錯了?啊?我還說錯了?!”
老太太一聲比一聲高,又罵了好久。國公站起來走了。
這下把老太太氣着了,她又跑到禮部尚書家去,告狀,這回不告孫子了,告兒子,告自己兒子不孝。門子都煩了她了,說老爺不在。她老人家就坐在人家門口,開始假哭,訴說着兒子的不孝。
後來禮部尚書親自來到門口,跟老太太說,“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本官明日早朝就參你兒子不孝,他不配做這國公,讓皇上把他削了爵就是了,這下您滿意了吧?”
老太太一聽,一個激靈,爬起來,詫異地問,“你怎能如此害我們呢?”
禮部尚書也做出奇怪的樣子,“你不是一回回地讓我主持公道嗎?我又不能管你家家務事,但是天下有一個人,誰都可以管,那就是皇上。我明兒就告訴皇上。”
“不必,不必,國公也不是很不孝,不必了。”老太太尷尬地走了。
可是禮部尚書這次不願放過潘家了,成天的來鬧,煩不煩。
次日,禮部尚書就參了潘國公,言道他母親親自跑來坐地嚎啕,說他不孝,想來不是假的。
皇帝聽了以後,當時沒說什麼。但是轉過天,就下了聖旨,潘國公不孝,被親母告發,予以削爵,降爲忠義侯,以示警戒。
本來皇帝原本是打算敲打一下國公,再讓人勸勸老國公夫人,別鬧得那麼難看,有辱門風。但是不知誰告訴了太后,太后特意把皇帝請去,說起來,能讓親生母親坐地哭訴,兒子一定是有過的。就算那老太太自己不體面,不尊重,可國公也一定是做錯了什麼。沒道理做母親的生了兒子,到老了,需要兒子照顧了,卻被兒子苛待。不管誰多風光、多尊貴,都要想想身從何來。
皇帝聽着話音,太后是提醒自己呢,借了潘家的事。也難怪,這些日子,太后孃家族人,有些太不像話,目無律法,皇帝處理起來沒留情面,太后這是憋着不滿呢。
皇帝心說,既然太后要給潘家老太太做臉,來弘揚孝道,那就該給太后面子纔是,只是具體怎麼做,就是皇帝說了算了,畢竟這是朝堂上的事。
於是,皇帝把潘老太兒子的爵位削了,還讓宮人去問,這下老太滿意了吧?下次若潘侯爺再不孝,老太太只管鬧,皇帝就把他兒子爵位再削成伯爺,一定痛痛地罰她兒子,只要她高興就好。老太太鬧一次,就削一級,直到削到庶民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