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寧垂目道:"次日之後,臣弟暗暗訪查了一段時間,那日,除了乾清宮的宮女太監,只有裕妃娘娘的一位宮女在鬥茶大宴開始之前去過茶房,旁的再無他人。"
康熙聽罷,默默地點了點頭,眉心微微蹙起,又想了片刻問:"你覺着昨日之事與鬥茶大宴有關聯嗎?"
康熙如此一問,常寧忽然想起在木蘭圍場時,裕妃獵殺那隻白狐的事,心中不禁一凜,口中答道:"臣弟不敢妄加揣測。"
康熙點了點頭,伸手從旁側的一本書卷內取出一張紙,轉手遞給常寧道:"這個是昨日李鐵去尋兇手時候,在雪地裡發現的另一個人的腳印,你暗地裡去查查,看看有沒有嫌疑的人。"
常寧雙手接過康熙遞來的紙張,展開看了看,小心翼翼地疊好揣入懷內。
康熙擡眼看了眼常寧的面色問道:"你昨晚又去哪兒喝酒去了,眼睛熬的跟烏眼兒雞似得。"
常寧聽見一拍腦門子,說道:"哎呦!瞧我這記性,昨晚剛應了人的事兒,睡了一覺,忘了個一乾二淨。"
康熙笑問:"什麼事?"
只見常寧的面容卻收斂起方纔的笑意,垂了眼皮,低聲道:"容若的寒疾又犯了,昨晚差人到我府上,叫我帶他給宮裡帶個話,恐怕一時不能侍駕,我昨晚去看他,哎!確實又躺下了,境況似比往年又重了些。"
康熙聽見,蹙眉沉吟片刻輕嘆道:"改日天氣好了,朕親自去瞧瞧他,你傳朕的話,叫他好生將養,宮中的差事不必掛心。"
常寧答應下,並代容若謝了恩。
裕親王福安在旁邊聽着雖然一頭霧水,但知道是出了不小的事兒,便問道:"我方纔去給老祖宗請安時候,瞧見慈寧宮前後戒備森嚴,全是御前侍衛的人在那兒站着,究竟怎麼了?"
康熙皺眉道:"前日老祖宗壽辰上,新聘的公主師竟中了毒,所以朕給慈寧宮加強了戒備。"
裕親王福安一聽吃驚問道:"老祖宗沒事吧?"
康熙搖頭道:"旁的人都沒事,只公主師一人中毒。"
裕親王福安略思索片刻,又跟着問道:"這位公主師可是個女子?眼下住在慈寧宮的後殿偏房內?"
常寧點頭道:"正是,二哥清晨去給老祖宗請安時可是見着她了?"
福安搖頭道:"我並沒有看見,只是瞧着慈寧宮後殿側院裡來往出入屋內的,一律全是宮女,太監全不許進去,便猜到裡面是女子所居,且月牙打那院子裡出來見我的時候,眼圈兒哭的紅紅的,我問她,她只說師父得了重病。方纔你們一說,我猜想便是這個了。"
康熙點頭道:"你猜的沒錯,正是給月牙請的師父,雖然是個女子,但教授月牙課業這些時日,月牙已頗有長進,月牙與她的情感也極爲深厚。"
福安不解問道:"她可是得罪了什麼人?"
康熙卻輕輕搖了搖頭。
福安想起方纔月牙的神情可憐楚楚,不禁道:"不管怎麼說,那下毒之人也忒大膽,也不看是什麼地方,哎!也不知是哪裡來的歹人,竟敢如此大膽包天!"
常寧道:"皇兄且放心,這件事臣弟定會去細細查詢。"
康熙依然沉默不語,之點了點頭,目光深垂,看不出情緒變化。
福安因懷揣着另外的一件事情,見此時康熙略有閒時,便趁機說道:"臣聽見外面的大臣講,萬歲爺明年要開什麼'博學鴻儒科',不知這是不是空穴來風?"
常寧聞聽福安突然開口問這個,忍不住側目盯着福安,無奈福安卻一眼也不向他這邊瞅,只顧目光注視着康熙。
康熙聽見福安問,臉上轉而扯出笑顏,道:"不錯!朕意已決,明年初舉行博學鴻儒科舉考試,爲我大清選賢育能。"
福安聽見康熙如此說,神情卻比方纔沉鬱幾分,說道:"沒三年一次的秋闈,就已經有許多漢人的貢生入朝做了官,再舉行這博學鴻儒科考,朝內掌事的漢人是不是太多了些?"
康熙卻笑道:"多寡又有何妨?原本在咱們大清朝的版圖上,漢人就比滿人多出數倍,漢家有淵遠的文化,且很多漢家清僚都是隱居深山避亂的飽學之士,如今,天下初定,正是整修規制,重現興隆的時候,朕此時不用這些人更待何時?"
福安卻皺起一雙濃眉道:"萬歲爺說的有理,臣之是覺着這件事非同小可,一旦開考,必定有大量的漢人擁入朝中做官,會不會有礙咱們大清的江山穩固?臣覺着此事還應從長計議,不可莽撞行事呀!"
常寧聽見福安如此說,心中不禁替二哥着急起來,他自然知道康熙對此事的堅定態度,且康熙上朝當着衆文武百官宣告此事時,引起臺下所有滿洲高官員的高聲反對。
康熙當時在朝堂之上一人舌辯羣臣的場景,常寧此時還清晰記得,如今,福安纔回宮便舊事重提,他擔心觸怒了康熙,弄得福安纔回京就顏面掃地。
不料,康熙卻絲毫沒有惱怒之色,反而笑呵呵道:"莽撞有什麼不好?莽撞之人就未必做不得大事。"
說罷,端起手邊的薑茶呷了一口,繼續道:"縱觀歷史,諸多的大事、要事都是莽撞人做的。
陳勝吳廣是不是莽撞人?數百衣衫襤褸的鄉下農民,斬木爲兵,揭竿爲旗,與殘暴國家的鐵甲虎將決死疆場,骨肉與眼淚同飛,鮮血共夕陽一色。沒有莽撞精神,面對秦之暴政,何來大澤鄉首義!
劉邦是不是莽撞人?押送戍卒途中,憐憫眼前的哀哀無告,憤懣朝廷的倒行逆施,親解長繩,釋放囚徒,縱無辜入江湖大澤,逃生去也;投自己於湯中鼎烹,納命來者。非莽撞何以感激衆人,非莽撞何以號令天下!
項羽是不是莽撞人?面對十倍於己、訓練有素的虎狼之師,麾動手下破敗膽寒的疲勞之卒,橫渡黃河,破釜沉舟,置己於死地,對強敵而長嘯,呼聲與戰鼓共振,死神與刀劍齊舞,決戰鉅鹿,以青春、激情與熱血淹滅暴秦,爲天下人衝出一條生路。這樣的大事業,非莽撞不足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