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用人不疑

張鉉回到益都已是第三天了,這三天來他處理了大量積壓的公務,各種繁瑣的事情着實令他頭痛不已,其實張鉉不知道,容易處理的瑣事蘇威等人已經搶先處理了,留給他的當然都是一些棘手之事。?.?

上午,杜如晦從側帳拿進來十幾份奏卷,對張鉉道:“這些牒文都按殿下的意思批覆了,殿下請過目!”

杜如晦是張鉉的記室參軍,他不僅替張鉉整理文書,同時也直接參與了許多重大事務的決策,在很多事情上,張鉉也會聽聽他的意見。

這時,張鉉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陽穴,苦笑一聲道:“我就不用看了,直接轉發下去吧!”

“卑職遵命!”

杜如晦轉身剛要走,張鉉忽然想起一事,連忙叫住他,“那份北平郡的牒文再給我看一看。”

杜如晦取出其中一份牒文,遞給了張鉉,“請殿下過目!”

張鉉鋪開文卷仔細看了一遍,這是關於重新啓用幽州船場的建議,是北平郡太守趙耕寫的一份奏卷,重啓船場的提議張鉉已經同意,着令工部實施,但張鉉關心的卻是另一件事,那就是趙耕在報告提到北平郡盛產適合造船的紅稠木以及白蠟木,這讓張鉉有了很大的興趣。

現在無論騎兵用的戰槊還是步兵的長矛,都是用細柘杆浸泡油晾乾後,用魚泡膠黏合而成,雖然不是像製作馬槊那樣幾年製造一根槊杆,但工序也同樣十分繁瑣,需要耗用大量人工和物資,而且現在善於做兵器杆的工匠奇缺,他們現有的工匠每個月最多做兩千根兵器杆,根本不夠軍隊消耗。?`

他們現在只能耗用從前朝廷的兵器存貨。可一旦存貨用完,他們在長兵器上就會出現斷檔的困境。

所以張鉉一直在考慮怎麼取代現有的兵器杆,最好的天然兵器杆無疑是稠木杆,但紅稠木十分稀少,其次就是白蠟杆,白蠟杆堅而不硬、柔而不折。在宋朝以後開始大量使用。

可惜青州、河北地區無論紅稠木和白蠟木都很少,尤其紅稠木極爲稀少,偶然有也不成林,現在北平郡居然盛產紅稠木,這讓張鉉心中十分驚喜,他把奏卷還給杜如晦,又對他道:煩請參軍去找一下軍器監的羅少卿,讓他派人去北海郡調查紅稠木和白蠟木的分佈,看能不能替代我們現在的油浸槊杆。”

杜如晦點點頭。轉身快步走了,這時,一名親兵在一旁道:“大帥,王善求見!”

張鉉想起來了,他是要見一見這個太原王氏的重要人物,裴矩和盧倬先後推薦他當國子監祭酒,張鉉對此人倒有了幾分興趣,

“讓他進來!”

片刻。親兵將一名身材瘦小的老者帶進了大帳,老者跪下行禮。“微臣王善拜見齊王殿下!”

“王先生請起!”

張鉉請他起身,又仔細打量他一下,只見王善年約六十餘歲,塌鼻子,厚嘴脣,相貌十分醜陋。張鉉從來不喜歡以貌取人,那樣會錯失很多人才,他見這個王善雖然長得又瘦又小,但精神很足,一雙眼睛格外有神。看起來就是一個精明能幹之人。

“我找王先生來,其實是有一件事想問問先生。 .? `?”

王善心中很緊張,他以爲齊王找他是爲國子監祭酒一事,據說盧倬大力推薦自己,吏部已經將他提名上去了,蘇相國也表示同意,關鍵就在齊王張鉉這裡,他纔是一語定乾坤。

張鉉笑了笑道:“王家和虞世基是不是很熟悉?”

王善心中一怔,但他忽然明白過來了,一定是爲了虞世基存在王家的那筆財富,難道是虞世基是要把這筆財富給張鉉嗎?

他遲疑一下,緩緩道:“家兄和從前虞相國私交極好,年輕時曾是同窗摯友。”

“原來如此,難怪了。”

張鉉笑着點點頭,他取出一塊玉佩遞給王善,“先生認識這塊玉佩嗎”

王善接過玉佩,這顯然只是半個玉佩,他當然認識,因爲另外半個玉佩就在他兄長手中,他親眼見過。

“原來虞世基是把他的財富留給了殿下,我們還以爲他要留給......”

王善說不下去了,張鉉笑着替他補充道:“先生是想說以爲留給李淵嗎?”

王善有點尷尬地點了點頭,“不過我們沒有給李淵,他沒有拿出殿下手中的玉珮。”

“放在太原並不一定是給李淵,而是他相信你們,現在東西在太原嗎?”

“在榆次縣的一座田莊裡,殿下可以隨時派人來取。”

“多謝了,我會派人去和令兄聯繫。”

說到這,張鉉取出了吏部的推薦書,推薦王善爲國子監祭酒,上面有韋雲起、裴矩和蘇威三人的簽名,也就是說吏部、內史省和門下省都通過了,只要自己簽字,任命就生效了。

張鉉當然知道這其實是裴矩的極力推薦,這個王裴兩家世代聯姻,一直是官場上的盟友,這是裴矩想爲幷州系拿下國子監祭酒之職,這對幷州士子十分有利,幷州士子不是王家門生就是裴家門生,說到底,裴矩還是在考慮自己的利益。

張鉉很瞭解裴矩爲人,當初他極力拉攏自己,也是爲了他自己的利益,幾時考慮過大隋的利益?

雖然這一點讓張鉉很不高興,但他確實需要拉攏並爭取太原王氏,爲自己將來爭奪幷州打下基礎。

張鉉沉吟一下道:“令兄在家中做什麼?”

“回稟殿下,我兄長身體不太好,這幾年都在家中靜養。”

張鉉點點頭,又把話題轉回來,“雖然吏部和蘇裴兩位相國都建議任命先生爲國子監祭酒,不過我想讓先生自己決定,現在有兩個職務,一個是國子監祭酒,一個是尚書左丞,先生可以任選一個。”

王善頓時怦然心動,國子監祭酒是從三品,官職雖然高,卻是個清閒之職,而尚書左丞雖然是四品官,但權力極大,尚書省六部的內部牒文都要先彙總到他這裡審查備案,然後再上報內史省。

王善着實有點爲難,他知道裴矩一心想讓自己出任國子監祭酒,去培養太學弟子並建立人脈,但王善在國子監已經做了十幾年,早就做得膩煩了。

現在終於有個機會讓他掌握權力,他怎麼能讓這個機會從自己手中溜走。

明明知道會得罪裴矩,但王善還是咬牙道:“微臣願爲尚書左丞!”

“很明智的選擇!”

張鉉微微點頭讚許道:“王使君知道這個選擇的深意嗎?”

王善一怔,他想了想,還是搖頭道:“微臣愚鈍,還是沒有想到,請殿下明示。”

“這樣說吧!尚書左丞是我對太原王氏的尊重,明白了嗎?”

王善頓時恍然大悟,國子監祭酒是看在裴矩的面子,但尚書左丞卻不是,而是張鉉對他們家族的敬重。

國子監祭酒其實是裴矩的官職,只是他王善替裴矩小心翼翼捧着,一言一行都要聽裴矩的安排,但尚書左丞卻是屬於他王善,屬於太原王氏,和裴矩無關,齊王殿下這個不經意的舉動就王家從裴家的陰影中拔了出來。

王善心中頓時充滿了感動和感激,他再行拜禮,“殿下之恩,王家銘記於心。”

張鉉笑了笑又問道:“王使君和溫大有熟悉嗎?”

“當然很熟悉,溫氏三兄弟的長兄,他原本在李淵帳下爲官,因身體不好辭職了,現在應該在太原。”

張鉉淡淡道:“他現在在安陽,民部尚書李綱向我推薦他爲國子監祭酒,如果先生放棄國子監祭酒之職,那我就決定任命他了。”

王善默默點頭,原來齊王真正看中之人是溫大有,他更加慶幸自己沒有選擇這個官職,雖然溫大有也是幷州人,但溫大有的父親溫君悠和裴家的關係很糟糕,尤其和裴矩是死對頭,齊王選擇溫大有,豈不是在給裴矩上眼藥?

王善心中忽然有所感悟,張鉉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對裴矩有所不滿了。

不過王善並沒有多言,他誠懇地對張鉉說道:“殿下,論學識我不如溫大有,殿下選擇他爲國子監祭酒,可謂名正實歸。”

張鉉點了點頭,這個王善是個聰明人,知道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是一個懂得進退之人。

.......(。)

第67章 情有所思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960章 太原戰役(一)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37章 須陀送禮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1196章 太子之惑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302章 崔盧定姻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1218章 亡羊補牢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954章 緊急議事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508章 進軍清河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920章 微服私訪(下)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978章 太原戰役(十九)第1234章 神通抉擇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1230章 唐宮政變(二)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839章 防不勝防第68章 北上大湖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977章 太原戰役(十八)第1129章 三郡換一第1085章 駐兵襄陽第689章 血戰柳城(一)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1104章 最後努力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1053章 空城之計第63章 初獲突破第233章 暗流悄涌第58章 鬥智鬥勇第239章 再回京城第1119章 老薑彌辣第1190章 關中危機(二)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610章 金剛入晉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462章 橫洋之舟(中)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500章 三分餘地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729章 水營旱寨第1224章 巧奪散關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88章 熱情邀請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146章 人心難測第695章 血戰柳城(七)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55章 識破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