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獻策(二)

bookmark

跟隨趙石來到草原,見到趙石所作所爲,李之問欽佩之餘,心思可不是都放在隨軍紀略上面。

這個也許是能讓聲名鵲起的一件大事,而且沒有料錯的話,將來隨軍北上草原的經歷,能夠一生受用不盡的資歷。

如果能得個一官半職,今日這些經歷,便將對他的前程助益良多。

但人都是得隴望蜀,此乃本性,不必細述,就眼前來說,隨軍北上草原,征伐草原部族,眼中所見,一樁樁一件件,皆可謂之豐功偉績。

以自己親眼所見,親手所書,一一記之,確屬際遇難得,但自己身處其間,若只能當個旁觀者,將來定要惋惜遺憾,悔不當初的。

所以自北上草原以來,對於草原部族情形,以及風俗人物,他都暗暗一一記在心裡,參照自古以來,漢家王朝靖邊之策,如此對照參詳,可以說是所得良多。

今日藉着這個機會向趙石進言獻策,確實是如趙石所料,在李之問心裡,已經有了七八分的把握。

他之前所說,多是參引唐時應對北方胡人諸策而來,歸根結底,還是分而化之之策,大略如此,至於細節之處說個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完,所以只能說個大概方略,其中參照如今草原情形,加以改動,核心之處,其實並無多少新意。

也不用什麼新意,自古以來,留名青史之賢臣良將,哪個不是驚才絕豔,出自這些人之手的平胡諸策,自然多爲良策,無須多做更動。。。。。。。。

實際上,以如今這位大秦大將軍的功績,已經超越多數古時之名將,將來會不會創出一番嶄新局面,另闢蹊徑,不好說的很。。。。。。。。。。。

但就如今大秦國力而言。這樣的方略卻最是合適,他想了這許多時候,已經十分確定這一點。

聽趙石隨之問起第二策,李之問偷瞧了趙石神色一眼,心裡涼了涼。卻又有些欣喜和興奮。

他自己清楚。雖然得人舉薦,幾乎是絕處逢生,柳暗花明之下,入了大將軍府任事。這樣的際遇,自己之前別說想,便是做夢也夢不到這樣的好事的。

但他是金國降將出身,加上爲官經歷,又不很光彩。別人只要知道自己的根底,便不會喜歡他這樣一個人。

雖然大將軍並未明說,自入府以來,從來也是以心腹之責屬之,但他能夠感覺的到,大將軍本人並不喜他爲人,只是因爲大將軍心胸氣度非同凡響,這纔將他一直留在身邊,並不以自己喜惡而用人。

既然瞧的明白。若是這樣還不想着做些什麼的話,他可就不是李之問了,自家破人亡,見多那許多醜惡嘴臉的時候,他便知道。這世上什麼都靠不住,唯一能夠依靠的只能是自己。。。。。。。

廢話少說,此時他心裡雖有着忐忑,卻還是要將話說完的。

“將軍雄才偉略。見識長遠,之前所說。乃中庸之策想來將軍不喜。。。。。。。。。”

這已經是他的習慣了,面對上位者時,說話之前,總要誇上一下,不過之後便不再廢話,“將軍威名遍於草原,韃靼諸部順服,乃蠻諸部震恐,克烈部與將軍親近,情勢如此大好,若不能加以用之,將來必悔。。。。。。”

“以小人之見,將軍揮兵草原,聲勢已成,何不借此時機,分韃靼諸部而轄之,小人觀草原諸部,漫無邊界,疏於曆法。。。。。。。”

“不若劃定其疆界,並以一部數部統之,不需封其漢人官職,削各部之名,只以萬戶,千戶,百戶名之,如此,層次分明,上有所統,下有所屬,以解草原紛亂之局,以爲大秦臣屬,到時可奪其兵,可散其民,生殺予奪,只在一念之間。。。。。。。”

“便如現在,諸部紛亂,統轄不明,所以纔會爭吵不休,若能定下規制,還有什麼可爭的,又有什麼可吵的,只要將軍一句話罷了。。。。。。。將來加之以教化之功,如此之功績,實可謂震古爍今。。。。。。。。”

“不過。。。。。。。。”

李之問頓了頓,話鋒一轉,才道:“將軍明鑑,如此治政之策加之於草原部族,許可爲草原一統之機,將來。。。。。。。。若是漢人貧弱,匈奴,突厥舊事或將重興於草原,那時。。。。。。也必成漢家之大患矣。。。。。。”

趙石沉思不語,李之問所說,頭一個確實略顯中庸,他也能聽出來,多數取自唐時靖邊之策,但如是那般,卻是不符他的心意。。。。。。

韃靼人已經大多順服,有的只是內亂紛爭的延續罷了,若任由發展下去,於現在以及將來用兵草原,都很不利。

而李之問說的第二策,就有那麼點意思了,讓趙石想起了女真人的八旗,女真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讓女真人最終得了大好江山,而且將蒙古人,北方漢人都綁在了自己戰車之上。

缺點不是沒有,但卻可以略加變通,胡人一統,成爲北方大患?

那是將來的事情,無論是漢人,還是南方蠻族,北方胡人,自己若不爭氣,再好的法子,也是無用。

他趙石能走到今日地步,已是分外不易,哪會去管什麼千秋萬世?

還是那句老話,子孫不爭氣,打下的基業再大,也是白扯。

他可還隱約記得,明朝的時候一個老的蒙古汗王死了,兒子野心勃勃,想要娶老汗王的妻子,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勢。

老汗王的妻子不願意,找大明求援,多好的一個機會,最終怎麼樣,一個傢伙上書,朝廷那麼多大臣,最終卻是讓大明當了一回媒人,成就了這樁“佳話”。

多可笑的事情,又是多麼愚蠢的行徑,這等不可思議之事都能幹的出來,可見,到了覆滅的時候,也就自然而然會生出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來。

前人考慮的再多,再是長遠,也不如一羣敗家子敗的乾淨利落。。。。。。。。

所以說,對適應當前情勢的法子,就是好法子,能夠惠及十年,數十年之後,那就是英明的方略了,百年之後?聖人也看不到那麼遠。。。。。。。

正思索間,見種七娘在帳篷外面露了一下頭,見了兩人的架勢,頓時又將腦袋縮了回去。

趙石不由一笑,妻子還是一如當年少女時那麼活潑,前幾天賽了一次馬,高興了好幾日,走路都一顛一顛的,說話也不再冷嘲熱諷,對與蒙古人聯姻之事耿耿於懷了。

反倒是那位蒙古少女,被挫了銳氣,行事不再那麼大膽豪爽了,不知怎麼,趙石心裡掠過這麼一句,家有賢妻,男人不遭橫禍,自己也是失笑,瞅她這個樣子,好像離賢妻的標準還差了一些。

趙石招了招手,種七娘頓時便看見了,露了一個大大的笑臉,然後便進了帳篷,向李之問示意一下,李之問趕緊行禮。

種七娘這才施施然的來到趙石身後站定,眼睛中閃動着好奇的光芒,想來是好奇這個金國降將能跟夫君說什麼。

趙石無論大事小情,下決定的時候,多數都很快。

這一次也不例外,目注李之問,沉聲道:“明日,我會分封諸部,但和你說的不同,現在在打仗,不能讓軍心動搖,所以,只可以軍旅之職予之,你的建言不錯,尤其是第二策,多有可行之處。。。。。。。。”

“這樣吧,回去之後,靜下心來,旁的事都放一放,可尋人蔘與商量,只要你中意的,都報上來,我會命其助你。”

“有一個冬天的時光,所以不急在一時,將你所思所想,儘量周全的擬一個條陳出來。。。。。。。我不貪你之功,但以你的身份地位。。。。。。卻還需用我之名呈上御前,此策若成,當可勝於數十萬大軍。。。。。。。。”

“將來之功績,將來之榮耀,你應該自己心裡清楚,所以,珍之重之,你隨我時日雖短,卻應知我爲人。。。。。。。不論朝廷,還是我這個大將軍,皆不吝爵賞,不過只賞有用有功之人罷了,有心些,之後榮華富貴,還不是唾手可得。。。。。。”

種七娘驚了驚,這樣的話,在自家夫君嘴裡,可是從未聽到過的,即便是當年對着南十八這樣的人,也不曾許下如此重諾,更沒有如此誇讚過,這個傢伙說了些什麼,竟然得夫君如此看重?

那邊廂,噗通一聲,李之問已經跪倒在地,眼眶紅着便道:“請大將軍放心,小人定會盡心竭力,以成其美,不過小人不敢貪功,若無大將軍,小人那些小小的心思,也不過是鏡花水月,癡人之妄想罷了,若能稍助大將軍成就前無古人之功業,小人便是肝腦塗地,也是在所不惜。。。。。。。”

(月票,月票,請支持阿草。。。。。。。。。。。)

第1430章 書信(二)第653章 年關第372章 歸來第1385章 寺廟第1554章 殘酷第1014章 戰報第455章 驚變第299章 夜戰(二)第1366章 賜婚第1406章 目的第244章 國議(一)第1307章 鬧劇第1097章 商人(三)第440章 演武(二)第324章 大戰(二)第997章 榮耀第338章 遇敵(三)第1363章 煎熬第123章 頑劣(三)第118章 試探第902章 勇烈第813章 着涼第485章 種氏第56章 奪功(一)第1398章 激戰第372章 歸來第471章 激鬥第1388章 深謀第617章 家族第630章 來人(三)第555章 漢中第1447章 遊玩第560章 劫後第1362章 變更第930章 忠誠第1153章 拜會(三)第648章 完工第942章 刺殺(二)第1150章 國策(完)第215章 年關(八)第997章 榮耀第1422章 黃四第677章 餘孽第580章 戰後(一)第1139章 使節第140章 來訪(三)第305章 完顏第654章 建府第529章 宣旨(一)第370章 部落第1026章 收降第851章 父子第283章 叢林第1155章 拜會(五)第744章 決議第1章 聚會第1361章 紛擾第1209章 胖子第543章 準備第1352章 官員第654章 建府第680章 相遇(三)第1422章 太子第195章 音境(一)第九十一章第317章 少君第417章 家事第481章 行進第1393章 驚悚第955章 目光第695章 宮爭第1427章 血色第1438章 舊情第1184章 事多第417章 家事第278章 關下第542章 奏表(二)第330章 鏖戰(四)第562章 話題第983章 賞賜第682章 相遇(五)第555章 漢中第573章 窮途第1047章 狂勝第40章 陰謀第530章 艱途(六)第1480章 討饒第1421章 建軍第115章 遷陵第370章 遭遇第1377章 智商第1237章 西涼第371章 誓言第894章 戰爭第772章 鏖兵(五)第1385章 糊弄第656章 銀子第1531章 惱怒第1320章 言政第550章 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