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商人(三)

bookmark

回鶻商人有着與外表極不相稱的機敏言辭和廣博的見識。

這個人去過很多地方,最遠,曾經到達遙遠的東北,與蒙古諸部交易,他甚至面見過克烈部的汗王王罕。

說起金國人的時候,他會露出懊惱的神情,說不願與金國人交易,因爲他們太過蠻橫了,而且,進入金國境內,需要交很高的稅賦,最終,他說了一句,女真人太貪婪了,這讓不顏昔班很贊同。

除了爲年輕的韃靼人大汗描述各處的風情之外,他還繪聲繪色的講起西域各族美人,並恭維韃靼人的大汗,能娶到漢人皇室的尊貴女子,有多麼的不容易,又該是多麼的榮耀。

要知道,回鶻人的祖先雖然也是突厥人,但他們在後來與強盛的大唐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他們中一些人的血統中,不乏流着漢人尊貴血脈的人存在。

尤其是在當年他們強盛的時候,是草原上與大唐走的最近的一些部族之一,他們的祖先,曾經甚至幫助內亂的大唐平亂。

當然,這只是他們的說法而已,實際上,是大唐曾在回紇徵兵,平定安史之亂,而回紇兵在唐境之內,造成的破壞,並不比安史亂軍少上半點。

回紇後來改名回鶻,當他們沒落分裂之後,一部分部落南遷,被唐軍消滅,另一部分西遷,而阿薩蘭汗統治下的回鶻人,正是西遷回鶻的一支。

數百年過去,這一支回鶻人還存在於西邊,當然,他們處於契丹人的西遼治下,保持着一定的獨立性,他們並不算多麼強大,但他們的商人,卻在草原上名氣不小。

一直以來·回鶻人都沒有放棄尋找與漢人交易的途徑,但西夏人是最大的障礙,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契丹人·吐蕃人,女真人,以及草原上的乃蠻人,都不會允許他們與漢人交易。。。。。。

現在,吐蕃好像生出了鉅變,只因爲那裡並非商隊能夠輕易到達,所以消息極爲模糊·西夏人,金國人都在衰落。

現在乃蠻人被漢人,韃靼人的聯軍所擊敗。

來到這裡的回鶻商人,分明看到了與漢人重新恢復交往的可能。

他眼中彷彿能看到漢人在西域貴比黃金的茶葉,絲綢等物就在眼前,相比和韃靼人通商,他更想與漢人交易。

漢人大唐王朝時那些大商人的傳說,並沒有在西域消失·反而流傳的越來越廣,越來越具有傳奇色彩,這對於曾經立志成爲富可敵國的豪商的回鶻商人來說·是具有着無以倫比的吸引力的。

爲了打通這樣的商道,無論是他,還是回鶻王國,都會竭盡全力,爲此,他們可以付出任何的代價。。。。。。

聽着這位回鶻商人對各處風俗人情惟妙-惟肖的敘說,不顏昔班很是嚮往,並很快在談話中對這個黑胖的回鶻商人產生了幾許尊重。

見聞廣博的人,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漢人·還是胡人,都會受到禮遇。

而到過很多地方的商人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他們還很能討人喜歡,這是他們必備的素質,那些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算走的再遠,也無法賺到什麼錢的。

回鶻商人滔滔不絕的說着,他和滿意這樣的效果,他的使命其實已經基本達成,其餘,就是要爲自己的口袋打算了。

他眨巴着小眼睛,轉動着眼珠兒,在仔細的琢磨着說辭。

他已經打聽好了,這位韃靼人的大汗,有着一位了不起的姑父,在他看來,韃靼人做的最好的一次交易,就是將他們的公主嫁給了一個漢人英雄,這纔有瞭如今的韃靼人汗王,也纔有了韃靼人如今的輝煌。

若是幾年前,不,就是兩年前,有人若說韃靼人能夠擊敗乃蠻人,他都會認爲那個人在做夢。

但韃靼人現在確實擊敗了乃蠻人,,但這樣的勝利,沒I有漢人的幫助是不可能發生的。。。。。。。

他現在進入了韃靼人的汗帳,與韃靼人的汗王談笑飲酒,這些都不是他最終的目的,他想要的,是見到那位盛傳於草原的天神使者。

像他這樣的商人,總會不由自主的追逐最大的利益,這是商人的天性。。。。。。。

當再次拾起韃靼人這次輝煌的勝利的話題的時候,回鶻商人先是恭維了韃靼人的勇武和無畏。

然後趁機道:“不知道卑微的我,能否有幸見到那位英明的統帥,漢人中的英雄呢?”

這樣的請求,不顏昔班已經聽到了幾次了,不過,這個商人和其他商人不同,與他談話,讓人很是愉悅,他不介意給對方一個機會,而且,來自回鶻王國的大商人,對於韃靼人的將來,也許會有着不少用處纔對。

他似笑非笑的看了回鶻商人一眼,“這也是阿薩蘭汗的意思嗎?”

回鶻商人猶豫了一下,馬上搖了搖頭,這確實不是阿薩蘭汗的意思,而且阿薩蘭汗是個非常嚴厲的人,如果自己藉口他的名義,去見那樣一個有着無與倫比的權勢的人而之前並未徵得大汗的同意,一旦被其知道,就算結果非常美好,他的下場也會非常悽慘。

所以,他依舊帶着那種恭敬卻不諂媚的笑容道,“不,尊敬的大汗,這是卑微的阿健蘇祿的小小請求,能夠能見到那樣一位英雄,將是阿健蘇祿一聲的榮耀。。。。。。。”

“而且,阿健蘇祿會在之後,向您表明他的誠意。。。。。

商人,不顏昔班心裡唸叨着這兩個字,對於回鶻商人的本性終於有了一絲瞭解,一切都是交易,這就是他們的想法嗎?

和漢人,和韃靼人,和蒙古人,和乃蠻人,好像都不一樣呢。

不過,之前建立起來的好感,讓他無法產生出太多反感,“如果不是阿薩蘭汗的意思,我想,帶你去見他,對於你來說,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呢。”

回鶻商人心裡不以爲然,只當是草原貴族們的貪婪性子作祟罷了,正想再加上一些好處。

見了他的神色,不顏昔班笑了笑,沒等他開口,已經接着道:“看來,雖然你去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但你卻並不瞭解漢人啊。”

回鶻商人愣了愣,“爲什麼這樣說呢,尊敬的大汗。”

不顏昔班抿了一口美酒,笑道:“漢人並不喜歡商人,我的姑父尤其如此,他曾經跟我說過,商人沒有任何信義可言。。。。。。。而你,阿薩蘭汗的使者,你將交易看的如此神聖而重要,如果帶着你去見他,我不能保證,能夠讓你平安的走出他的帳篷。”

這個時候,回鶻商人已經知道,自己想的錯了,而且,他最後的話語,已經惹的對方起了反感。

這位年輕的大汗,無疑是一位很寬容的人,即使心裡並不高興,卻還如此告誡於他,這讓他很是感激。

他垂下頭,真誠的做出感謝,“多謝您的告誡,請原諒阿健蘇祿的冒犯。。。。。。。”

頓了頓,他終於拿出了自己認爲最爲重要的一個砝碼,“不過,雖然阿健蘇祿並不討人喜歡,但阿健蘇祿卻有着天神使者一定感興趣的話題。”

不顏昔班有些好奇,但他並不打算仔細詢問什麼,帶這樣一個商人去見姑父,並不會如他說的那般爲難。

漢人有一句老話,福禍無門惟人自召,既然這個回鶻商人有着如此的自信,那便給他一個機會就是了,想來,阿薩蘭汗的使者在自己姑父那裡應該不至於掉了腦袋纔對。

“商人的固執。。。。。。。。”不顏昔班笑了笑,談話的興趣這個時候已經消失了大半,“好吧,等些時日,不要走遠,到時我會派人去找你,不過。

。。。。我還是要說,你這個決定並不明智。”

說罷,也不待對方再說什麼,便放下了酒碗,眼睛也眯了起來。

回鶻商人知道,自己應該告辭了,他起身施禮,也不再說什麼,倒退着離開了帳篷。

出了帳篷,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雖然最後有些不很妥當,但總的來說,還算是讓人滿意的,據他所知,他是頭一個能準確知道,會見到那個人的商人,這讓他心裡有些興奮,也有些得意,當然,更多的卻是緊張。

年輕的大汗的告誡,雖然不能打消他的念頭,但卻在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怎麼都揮之不去,他在心裡告訴自己,應該是多瞭解一下漢人的風俗了。。。。。。。

人們往往把魯莽和大膽混淆在一起,但它們卻有着完全不同的含義,魯莽的人往往會丟掉最後一個金幣,卻一無所獲,但大膽的人,纔會找到真正冒險的理由。

回鶻商人唸叨着流傳在商人們中間的警言,走出了汗帳侍衛們的警戒範圍,幾個僕人立即圍了過來,簇擁着他,離開了。。。。。。

(三天過去了,很長時間沒有度假,現在覺着度假真是太累了,不過還好的是,心情能放鬆一些。)

第1109章 盟約(四)第1131章 聖旨第1424章 相交第905章 獻計第795章 見駕第624章 處置第1413章 分院第1347章 緣由第1517章 簡字第1406章 目的第409章 獎懲(一)第13章 遭遇第720章 開端(九)第1470章 稱病第1225章 蠻王第1370章 旅程第1307章 鬧劇第642章 逝去第1146章 國策(二)第342章 突圍(一)第278章 關下第139章 來訪(二)第118章 試探第487章 帳內第569章 刺殺第773章 鏖兵(六)第349章 韃靼第1236章 右廂第554章 解圍第718章 開端(七)第1413章 明遠(二)第1409章 情仇誠摯的道歉今天缺更一天第526章 艱途(二)第1304章 論政第1556章 古北第1080章 速度第513章 雲涌(十三)第531章 商議第1082章 冬天(二)第690章 新鮮(四)第123章 頑劣(三)第446章 關城第638章 國武(二)第417章 家事(二)第474章 飛燕第166章 賭局第1392章 佛會第825章 樞密第1517章 簡字第841章 寧陰第15章 血戰(二)第367章 狂戰(三)第1296章 交易第1414章 兄弟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五百二十八章 艱途四第1314章 君臣(六)第458章 童生第247章 歸家第1560章 狹路第1519章 長亭(一)第1400章 罪責第619章 陛見第1424章 問話第914章 安達第1101章 中心第65章 來投第764章 入甕(二)第39章 慶陽第947章 借力第1521章 長亭(三)第534章 詭異第226章 進京(一)第533章 揭短第225章 謀算第1270章 元康第323章 大戰(一)第714章 無題第258章 潼關第680章 相遇(三)第1121章 盟約(十六)第380章 豪傑(四)第958章 北上第755章 太原第721章 開端(十)第1212章 富貴第1054章 宴請(二)第1205章 平涼第1354章 放權第512章 雲涌(十二)第402章 獎懲(七)第1262章 韋州(八)第674章 喋血第809章 桃林第1354章 開端第1050章 諸事第1255章 韋州第992章 小勝第597章 提議第1450章 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