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0章 陸相

bookmark

相比歸義王李匪所率吐蕃一路兵馬波折不斷而言,大將軍趙石所率領的中路兵馬就可謂是波瀾不驚了。

十餘萬大軍,從蕭關一路向韋州進發。

大軍行軍速度一直不快,漫山遍野的秦軍斥候,從左近山巒戈壁中,將各處西北部族蒐羅出來,或爲大軍嚮導,或徵其青壯,爲大軍運送糧草,但有反抗,便揮兵平之。

可以說,中路大軍就像一把梳子,在方圓百多裡一路梳了過去,大軍所過之處,無論百姓還是部族,甚或是江湖匪類,多數皆不能倖免。

當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大軍行程,直到六月初,大軍前鋒所部纔來到韋州三四十里處。。。。。。。。

也讓軍中將領們頗爲狐疑,因爲誰都明白,此次大軍伐夏,貴在速戰速決,在冬天來臨之前,最少最少也要拿下靈州,以爲大軍過冬所在。

而按照這樣一個行軍速度,不定大軍去到靈州城下時,便一如當年,西夏人已然大軍雲集,讓人無處下手了,甚至比當年伐夏還要糟糕,因爲大帥並沒有讓右路種遂部和折匯部在靈州會師的意思。

此時,許多軍中將領已經開始在擔心,一旦冬天來臨之際,大軍困於靈州城下,該怎麼辦?

不過在屢次軍議之時,卻少有人提及心中隱憂,這無疑是對大將軍趙石于軍中威望的最好詮釋。

換句話說,大將軍趙石身經百戰,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已經爲大秦打下了偌大的疆土。其人之功績,在軍中無人可及,所以,許多人都在想,大將軍肯定是心中已有成算,行軍再慢,也是不怕的了。

按照這個思路猜下去,可就有太多的猜想誕生了。比如說,西夏有權貴願爲內應,說不定到了靈州城下,不動一兵一卒,便能下了靈州城也說不定。

又比如說,大軍陷韋州之後,輕裝急襲,不定也能打西夏賊一個措手不及。

等等等等,可能太多了,根本就想不完。而大將軍既然諱莫如深,也就沒人願意就此事在軍議之上觸大將軍的黴頭。。。。。。。。

當然。有的傢伙也在心裡腹誹,大將軍趙柱國領兵作戰,頗有前秦白起之勢,所過之處,皆都血流成河,而其人最早也是出身西軍,曾運糧往慶陽府,與西夏人見過陣仗。

說不準,就是又犯了殺性,想要屠盡西夏軍民,不然的話,讓大軍四處圍獵,又是爲了哪般?

當然,這樣的惡意猜測,誰又有那個膽子說出口?不然的話,非議大軍主帥已是死罪,更何況非議的是大將軍趙石?自然,也就沒那個腦子不夠數的,膽敢將這等言語宣之於口了。。。。。。。

實際上,比起當年三十餘萬大軍伐夏,中路大軍行軍速度雖算不上有多快,但卻一直安安穩穩,沒有西夏人屢屢騷擾,糧道更是安然無憂,可謂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要知道,當年中路大軍,去到靈州城下時,已然臨近冬季。

又在靈州城下等待右路大軍匯合,直到冬天來臨,凍餓之下,這才爲西夏人所破,所以,相比當年而言,如今的中路大軍單純以進軍速度而言,已經算是快了不少。

不過,這麼一來,可也把一些渴望沙場建功的軍中將領憋悶壞了,比如說前鋒李馳勳所部,猛虎武勝軍悍將陸相。。。。。。。。

作爲大軍先鋒的先鋒,所部一千二百二餘騎,皆爲騎兵,除了哨探道路之外,還有爲大軍先鋒所部掃平礙難的職責。

這一路行來,不論村寨城池,不是望風而逃就是跪地請降,並沒有見過一次真正的陣仗,而像蕭關那樣的地方,又非是他們能夠頃刻取下,實在讓人鬱悶不已。

。。。。。。。。。。。。。。。。。。。。。。。。。。

隆隆的馬蹄聲震動着大地,戈壁灘上煙塵四起,一隊隊騎軍彪悍的身影在煙塵中隱約可見。

此處已經地近韋州,也屬韋州和蕭關之間荒漠的邊緣。。。。。。。

騎士們疾馳而至,繡着帶翅猛虎的旗幟,迎風飄揚,旗下爲首一人,猛的拉住馬繮繩,戰馬長嘶而起,騎士身上鐵甲碰撞,錚錚作響。

隨之,一隊隊的騎卒紛紛匯聚,漸漸匯聚於大旗之下,煙塵漸息,一列列的騎兵早已已成軍陣,除了戰馬嘶鳴之聲以及荒漠上的風聲外,竟無有一點人聲,不經意間,肅殺之氣已是大盛。

老於行伍之人只要看見這一幕,一定明白,這支軍伍,也不知經了多少戰陣,纔會有如此威勢。

不錯,這些騎卒,正是猛虎武勝軍中之精銳,曾經隨大將軍趙石戰於北地,更曾隨之遠赴草原漠北,與草原勇士爭雄。

而今,率領他們的,既非大將軍趙石,也非鎮聲將軍木華黎,而是秦州陸相。

陸相,字首臣,祖籍秦州,因其祖父於延州鎮軍任職,而遷延州。。。。。。。。。

說起此人來,也屬國武監生員中一位傳奇人物。

其祖父隨軍伐夏,戰死於蕭關之下,其父少年從軍,大小數十戰,在邊寨之中頗有勇名,更與延州大族張氏聯姻,誕下陸相兄弟兩人。

因陸相爲幼子,差其兄足有十餘歲,所以頗得父母寵愛,起了個陸相的名字,許是盼着他能出將入相,別在握着刀把子過活。

可惜,在陸相出生不久,其父便戰死於金城寨,不久,其母也隨之而去。

此時,陸相兄長早已成年,於延州鎮軍任職,所謂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對於這個幼弟,夫妻兩人都當是兒子來養了。

也遵照母親遺願,讓幼弟自小讀書,不再想着讓其從軍了。

陸相四歲入蒙學,因天資聰慧,頗得塾師喜愛,一家人也很是歡喜,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又過數載,也就在陸相八歲過了童生試那年。。。。。。。。。。

西夏名將李元康率兵攻秦,陸相那官至遊騎校尉的兄長戰死於延州城頭,對於這一家人來說,真真是晴天霹靂一般了。

因長兄無子,嫂子的孃家吳氏一族欲讓其嫂改嫁。

其嫂吳氏,卻是個正經的秦川女子,生性剛烈,又兼延州左近,民風彪悍,吳氏也是自小習武之人。。。。。。。

多少年過去了,陸相還記得那一日晚間,嫂嫂將其叫入屋內,輕言細語跟他說,相兒,今後你就是陸家唯一的男丁了。。。。。。。好好讀書,別讓你兄長在地下不安,今後,嫂嫂可能就不能照看於你了,你自己小心些。。。。。。。

第二日,其嫂便削了一頭青絲,提上公公留下的那把百戰鋼刀,自去從軍了。

因連年與西夏人交鋒,延州人家,多是如此,父死子繼,夫逝妻承,女子從軍並不值得奇怪。

不過,對於陸相來說,八歲那年,陸家也就剩下了他這麼一個唯一的血脈。。。。。。

至此,陸相心性大變,往日裡溫文爾雅的少年郎,多了一股戾氣出來,整日裡不再讀書寫字,而是和大多延州少年一般,開始耍刀弄棒,打起架來,也和瘋子一般了。

一載過後,陸相的嫂子吳氏回來了,那時,秦人和西夏賊又經了一場大戰,而那一戰過後,秦人和西夏人開始議和,延州邊塞之地,也恢復了多少年不曾有過的平靜,延州壯士的鮮血,也不再流淌不息。

而回到家中的吳氏,也少了一支胳膊,卻滿是豪氣的拍着陸相的肩膀大笑,自己宰了三個西賊,算是丈夫報了仇云云。

那是陸相最後一次掉眼淚,嫂子吳氏的身影在他心目中高大無比。

不過,嫂子吳氏不是一個人回來的,她給自己帶回了一個男人,老實憨厚的延州漢子,不過他的身上,橫七豎八,皆是刀傷箭痕。

開始時,陸相還有些彆扭,但嫂子讓男人脫掉衣服,指着對方背後一道橫跨肩背的刀傷說,這一刀,是因爲護着她才被傷着的,如果沒有他,你嫂子早就死了,以後,他要以兄長視之,陸相心結遂去。。。。。。。。

要說,延州之後沒什麼戰事了,這七拼八湊在一起的一家三口,不定也能好好過日子。

不過,陸相卻回不到從前了,即便嫂子揮着棍棒打罵,也不能叫這小子再拿起書本讀書考功名。

到得最後,還是陸相的便宜兄長看得開,勸了他嫂子幾句,延州漢子,有幾個讀書賺功名的?既然他不願從文,不如教他些武藝,嫂子纔不再多言。

陸相知道,嫂子是怕了,陸家三代,從陸相祖父,到陸相兄長,盡皆歿於沙場,他是陸家這一代的獨苗,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是好。。。。。。。。

不過,陸相可不這麼想,父親,兄長皆歿,連嫂子也掉了一支胳膊,他只恨,那會兒自己年紀太小,不然的話,一定要用西夏賊的血,來忌憚這些親人。未完待續。。

第617章 家族第1398章 激戰第1395章 虎牢第1239章 西涼(三)第1409章 情仇第1000章 衝擊第380章 風雪(三)第403章 獎懲(八)第709章 君臣第1182章 權爭第1032章 交戰(五)第1505章 進攻第853章 中書第1040章 猶豫第1080章 速度第130章 先生(一)第338章 遇敵(三)第1377章 談戰第60章 山賊第912章 行程第1205章 平涼第85章 風雲(三)第1199章 指點第1047章 狂勝第1370章 旅程第254章 夫婦第724章 洛陽第632章 人來(五)第1208章 初戰第1398章 激戰第646章 冬日第887章 靖佳(二)第105章 故人第972章 女奴第582章 戰後(三)第1210章 誘敵第989章 將軍第484章 舌劍第861章 回府第1042章 輪戰第1244章 西涼(八)第648章 完工第259章 女真第1474章 大案(二)第592章 自污(二)第384章 來客第552章 接戰第245章 國議(二)第1279章 兵敗第1560章 狹路第188章 開始第1472章 名醫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60章 山賊第310章 心結第531章 上門第1464章 難題第1035章 獻策第1412章 遷徙(二)第10章 十八(二)第975章 王子第1363章 煎熬第936章 權勢第42章 謀算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287章 平靜第545章 兄弟第1375章 烏澤第992章 小勝第810章 相絕第919章 死戰(二)第1324章 南雀第1316章 封賞(二)第1218章 無力第1230章 佈置第207章 嚴苛(九)第1204章 李氏第173章 厚禮(三)第1353章 失誤第1524章 前事第793章 家人第540章 宮城第38章 解圍第616章 親族第204章 嚴苛(六)第1329章 平息第964章 降順第163章 明斷第1205章 平涼第1538章 交易第97章 捉賊(一)第1103章 商人(六)第1002章 戰場第786章 議和(八)第156章 祝壽(六)第206章 嚴苛(八)第674章 喋血第1344章 大坑第1064章 秋獵第295章 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