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趙氏

bookmark

(三更,月票,)

在秦州歇息一日,趙石便陪同太子殿下來到秦州趙氏祖居。

趙氏族人,聞風而來,趙石陪同太子李珀到是,這裡內內外外,怕不有數百人之多。

趙老爺子讓人攙着,帶領族中子侄,已經設好了香案,太子一到,便當先跪倒在地,族人也都黑壓壓跪倒了一地。

顯然,這是秦州趙氏風光的日子,秦州大族,也都派了人來觀禮,眼見秦州趙氏這等風光,也只能羨慕的眼睛發藍。

不過秦州趙氏風光了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也只能感慨一下,秦州趙氏生了個好女兒,歷經三朝而榮寵不衰,正德年間的後宮寵妃,景興年間的太后娘娘,到了成五年間,又自成了太皇太后。

任憑風吹雨打,始終不倒,想當初,這秦州趙氏,也不過是世代從軍,小有威名的秦州將門中的一個而已。

但現在再看,真真是榮華富貴,門楣興旺,讓人不敢正視。

而太皇太后這位秦州女兒,在秦州也已經是一個傳奇了,不過讓人沮喪的是,這樣的崛起過程,真真是模仿不來。

秦州女兒,入宮的不在少數,但數十年間,卻也只出了這麼一位而已。

此時,太子殿下開始用稚嫩的聲音,宣讀聖旨。

因此番秦州趙氏女出嫁吐蕃歸義王,已經帶了些和親的色彩,對於秦州趙氏的榮寵恩賜。也就不會少上半分。也確實如此。無論是朝廷賜下的出嫁儀仗,還是所攜嫁妝,都比照公主出嫁之例置辦下來的。

聖旨其實不長,但所賜之物實在太多,聽着那一長串的東西,趙石也有些頭疼,歸義王迎娶的隊伍應該也在這幾日便能來到秦州。

然後送親去吐蕃低地,這一路可不怎麼好走。帶上那多的東西,遭匪的可能不大,但想進入吐蕃低地,需要繞很遠的路,這一路上,可有的麻煩了。

聖旨宣讀完畢,秦州趙氏這裡,便立刻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吹鑼打鼓,鞭炮齊鳴。

太子殿下雖小。但諸般禮儀,皆都諳熟。又有人在旁時刻提醒,在這些秦州土族面前,盡顯皇家雍容。

先是將聖旨交給旁人,便上前親自攙扶起了趙老爺子,並向趙老爺子見禮,執的是正經的晚輩之禮。

隨着太子執意攙着趙老爺子的胳膊,扶進大門之內,宣旨這個過程,也就結束了。

秦州趙氏這裡接下來自然是大排筵宴,款待賓客,實際上,按照規矩,這個時候一應宴席,便差不多是嫁女喜宴了,因爲聖旨一下,秦州趙氏女便不再姓趙了,而是姓李,成了他人之婦了。

趙石身邊此時也圍滿了人,都是秦州趙氏專門來接待於他的人物,在趙氏族中,這些人任拿出一個來,也都不算是小人物,但在晉國公趙石面前,都分外的恭順,笑容燦爛而帶着親近。

趙石不喜這般喧鬧,上次來秦州趙氏,經歷過了一次,但趙氏族中人太多,他又來去倉促,也沒記住幾個。

這會兒圍在他身邊的,到是有幾張熟面孔,但到底姓甚名誰,趙石也拿不準,其中只有趙老爺子的嫡長孫,一個三十多歲的秦川漢子,他記得還算清楚。

趙石在秦州趙氏這邊輩分可不高,是從景興皇帝那裡順延下來的,連趙幽燕這廝都是他的叔父,別說旁人了。

這裡輩分最小的,較真的話,他都得稱呼一聲叔伯。

但論起官場地位,這些人卻又拍馬難及,就像趙幽燕輩分是高,但卻在他身旁做了多年親衛,現在別說敢在他面前論輩分,便是論親戚的時候,也少之又少。

一羣人七嘴八舌的邀請趙石隨之入內,趙石則搖了搖頭,以軍務在身爲由,並沒有立即進入趙氏老宅。

確實也有不少的事情在等着他,送親這事兒,說簡單也簡單,將人送到地方便是,說難也難,上上下下都需要人來打理,尤其是有太子殿下隨行,更不能出了一點差錯。

所以,趙石也不全是託詞。

指揮軍士和隨行夫子,將朝廷賜下的禮物給趙氏這邊卸下來,而這只是一小部分,還有一大部分都在秦州爲護衛軍兵準備的軍營之中,那纔是趙氏女出嫁的嫁妝。

再加上,秦州趙氏這邊也不會全無表示,自家嫁女,嫁妝,奴僕,丫鬟,都準備的十分齊全。

等到晚間,趙石纔算清閒下來,雜七雜八的事情,都交給下面的人處置,他這裡不可能錯過今晚秦州趙氏爲太子殿下接風洗塵的宴席。

秦州趙氏老宅,張燈結綵,鞭炮聲聲,裡裡外外的人都是眉開眼笑,比過年還要熱鬧幾分……

一晚歡宴,沒什麼好說的,只太子殿下被趙老爺子強灌了幾杯,差點沒鑽了桌子,酒量實在不成,趙石想,這還只是秦州趙氏,要是到了吐蕃,遇到歸義王那裡一羣粗魯漢子,太子殿下該怎麼應付?

趙石這裡敬酒的人極多,但論起喝酒來,趙石真是沒怕過誰,一杯杯酒水灌下去,趙氏人等,盡皆敗退,大讚國公海量云云。

實際上,趙石的酒量,在秦州趙氏族中,也非是什麼秘密,只不過哪裡都少不了湊趣之人罷了。

第二天,太子殿下還在酣睡不醒,趙老爺子便找上門來,拉着趙石便來到了趙氏祖祠,上香祭祖。

和昨日不同,這一次人數不少,但卻分外安靜。

趙石上了一炷香,行了叩拜之禮。

在祠堂之中,趙老爺子卻是舊事重提,想要讓趙石擔任秦州趙氏一族的族長。

這個提議,從趙石和秦州趙氏有了牽扯之後,便從未停息過,多少年過去了,下一任族長老爺子就沒定下來過。

現在趙石腦子轉悠的很快,馬上就有了理由,勸着愈老彌堅的老爺子,這次與歸義王聯姻的乃是趙氏嫡女,不如趁勢讓嫡支長子繼承族長之位,與歸義王那邊往來,也便宜一些………

他這裡常年不在秦州,即便登上趙氏族長這個位置,也是鞭長莫及,族中諸事,還需族中諸人來處置,何苦來哉?

老爺子這裡的考量,趙石自然清楚,他和太皇太后都老了,秦州趙氏如此興旺,等他們一去,難免有盛極而衰之虞。

即便是趙石掛一個虛名,也好過讓族中子弟,將諾大一個家族,都折騰散了,有趙石這樣一個人在,秦州趙氏便無虞將來如何……

但趙石這些年一直堅辭不受,顯然無意跟秦州趙氏綁在一起,來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若說前兩年,趙老爺子還能倚老賣老,說上幾句的話,現在卻是不便再強求什麼了,他面前的這位,已經不是需要人扶助,澆澆水,除除草,才能生長的小樹了,而是已經成爲一顆風霜無法搖其枝,雨雪無法動其根的參天大樹了。

祠堂內的趙氏族人,都眼巴巴的瞧着。

說實話,他們這裡都很矛盾,有一位國公在趙氏族中,併成爲族長,對趙氏一族有着難言的好處,這個誰都清楚。

但說起來,趙石跟秦州趙氏並沒有什麼血緣關係不提,就說晉國公趙石在鞏義縣族內大開殺戒的事情,也讓他們有點膽寒,不願有這麼一位可畏可怖的族長在頭頂壓着。

趙老爺子搖頭嘆息了一聲,有點後悔,當初不該覺着自己身子還硬朗,趙石也還年輕,前程是有,但他看不分明,擔心拖累族內,便沒有強求。

若是那會兒,多進京幾次,跟太皇太后說說,想來事情便不會拖到現在了。

而今,他這裡已經老的快動彈不了了,再不定下族長之位,將來子孫們鬧了分家,秦州趙氏的臉面何存?

所以這是他最後一次提議此事了,隨即,他便招收將自己的長子叫了過來,拉着趙石的手道:“柱國啊,今日在我趙氏列祖列宗面前,我便傳了族長之位給長子,你輩分雖小,但才幹卻非吾等能及,便做個見證,想來列祖列宗在天有靈,也不會怪罪咱們不知禮節。”

“以後,族務便交在我這個兒子手上,但要諸般族中大事,必定要傳書京師晉國公府,柱國不點頭,誰要是把事情辦了,一應人等,無論族長還是族老,皆都按族規處置,柱國你看這樣如何?”

老爺子的長子站在那裡,有些尷尬,今日接下族長之權,是件喜事不假,但主角卻不是他,真真讓人哭笑不得。

趙石這次是不好推辭了,便笑着點頭道:“您老且放寬心,趙氏如此繁盛,又能發生什麼大事了?”

“只便有何難處,趙石還能袖手旁觀不成?”

這事也就這麼定了下來,實際上,秦州趙氏這樣的外戚,難以解決的事情並不多,只要不想着謀反,趙氏就算走下坡路,其實也將是個漫長的過程……

多不肖的子孫,才能將這諾大家業在十幾二十年內敗個精光?

第808章 打動第1335章 質問第247章 歸家第534章 插曲第501章 雲涌(一)第1536章 村落第9章 十八第1284章 興慶隨手打開評論看了一下阿草也笑了第724章 洛陽第982章 聯姻第252章 決定第1401章 商隊(二)第1506章 滅遼第119章 雲涌(十九)第208章 年關(一)第1237章 西涼第714章 無題第238章 血夜(六)第489章 勞軍第1423章 校場第17章 血戰(四)第603章 孩子第1326章 消息(二)第822章 天妖(四)第367章 狂戰(三)第236章 血夜(四)第930章 忠誠第399章 獎懲(四)第951章 知府第942章 刺殺(二)第1548章 東去第192章 故人(二)第532章 猶疑第1444章 文樓(五)第907章 大同第1120章 盟約(十五)第491章 青龍第566章 謀算第270章 進京第1200章 祭祖第92章 少年第29章 平涼第1299章 小事第1345章 暴怒第1383章 談商第1412章 遷徙(二)第1057章 激鬥第944章 大笑第176章 壽宴(三)第1279章 兵敗第1217章 左廂第648章 完工第319章 夜談(一)第1351章 搗亂第792章 家聚第1427章 夜談第630章 來人(三)第474章 飛燕第406章 親族(一)第1354章 開端第527章 艱途(三)第219章 詰問第813章 着涼第254章 夫婦第51章 兒戲第339章 遇敵(四)第1681章 來歷第1184章 事多第564章 謠言第1385章 糊弄第913章 屠殺第1452章 夜飲第758章 糧草第490章 勞軍(二)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299章 夜戰(二)第960章 李刑第770章 鏖兵(三)第1474章 大案(二)第957章 幕僚第1066章 深意第543章 準備第945章 來歷第1299章 小事第569章 刺殺第418章 聖旨第1413章 分院第937章 兄弟第1385章 糊弄第211章 年關(四)第714章 無題第九 卷旌旗漫卷不須誇第七百六十八鏖兵一第1042章 輪戰第416章 熱鬧第1277章 右路第1268章 使者第71章 狠辣第647章 用心第568章 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