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6章 消息

晉國公府的農莊,田地很肥沃,種的卻大多都是瓜果蔬菜,這在正經農家人眼中,肯定是敗家子才幹的出來的事情。

但晉國公府又當別論,在這個上面,晉國公府的主人們,除了老太太之外,其他人都沒什麼話說。

農莊上住着的人口其實不少,足有近百戶人家,男女老幼俱全,來歷也是不一而足。

其中,最多的自然是隨着農莊賜下的農戶,這些人祖上大多都是遇赦不赦的犯官之後,身份極其卑賤,根本不在約定俗成的士農工商四等之列。

他們身上罪人的烙印,很可能會一直傳承下去,很難得到改變,到了晉國公府這裡,則與家奴無異。

農莊上的管事們,卻大多都是晉國公趙石的親兵,傷殘的佔了多數,他們退出軍伍之後,不願回鄉,就被送到了這裡頤養天年,順便爲晉國公府管理莊園。

剩下的一些人,則大多都是,已經出府的晉國公府下人僕役,這些人其實算是自由身了,只是自覺出去之後,孤苦伶仃,沒有依靠,便想方設法在這裡謀上一個位置,繼續爲主家出力。

不過說實話,就像晉國公府內宅一樣,這裡的男女比例有些失調,女多男少的局面一直沒怎麼改觀。

因爲這些年來,晉國公府陸續送到城南農莊的女子,可着實不少,而且,其中姿容靚麗者居多。

這些女人的來歷就更復雜了,出身宮裡的,來自異族的。在府裡犯了事情趕過來的等等等等。也不用一一贅述。

這些女人身上大多都有着故事。主人家不發話,沒人敢跟她們沾邊,幾年下來,便聚在了一處,在這裡弄了個女兒國出來,鶯聲燕語,好不熱鬧。

直到有一次李金花隨大長公主遊玩到此,順便巡視農莊。才覺着有些不妥,很快,晉國公府這邊便傳了話過來,准許這些女子跟農莊上的人家通婚。

實際上,這些女人的選擇餘地並不多,陸續來到這裡的退伍軍士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晉國公府的下人則在其次,至於農莊上的那些罪臣之後,就不用想了,即便她們想嫁。那邊也不敢娶。

和大族私產最不一樣的地方是,農莊上沒有佃農。更不會出現幫傭,僱工之類的人等,因爲這些賜田不允許買賣,又是從皇莊轉變而來,召用外人,便極爲不妥。

所以,這麼一來,農莊上的人口增長的並不算迅猛,只是無依無靠之人的最後選擇罷了,而晉國公府的主人們,顯然對這次農莊也不很上心,畢竟晉國公以軍功起家,從來沒想做個大地主。

所以,現在農莊上的情形是,女兒國依舊存在,圍着主家的屋宅聚居,在農莊的最南面,依山傍水,生活的很是愜意。

而管理農莊的管事們,則散佈在農莊的土地上,管理着自己的一片田地,在他們周圍,則住着那些好友,僕從,在最外圍,是那些形同奴隸的罪人之後,於是便在農莊上形成一個個的小村落。

和皇莊上的等級森嚴不同,這裡比較寬鬆,但也絕非沒有等級存在。

說實話,這裡的生活很不錯,上上下下吃穿不愁,又有主家庇護,無所求的人們居在此間,正經是神仙不換。

不過這兩日,農莊上一慣的平靜被打破了,因爲晉國公帶着家眷來到了農莊之上,住進了一直空着的宅院之中,農莊上一下就熱鬧了起來。

這次趙石帶着家眷出遊,雖然沒打出晉國公府全套的儀仗,但林林總總,卻也帶了數十人之多。

來到莊子上,安頓下來,一天也就過去了。

接下來,農莊上女兒國的女人們首先便戰戰兢兢的過來拜見,順手也就把屋宅中的一些雜事接了過去,之後便是農莊的管事們,很快,皇莊那邊也得了消息,一個皇莊的管事太監便跑了過來,殷勤的探問晉國公府需要什麼。

這些都不用趙石如何操心,主婦們便都處置的井井有條。

而第二天,大長公主殿下“偶爾”出遊到此,碰見晉國公的家眷,相談甚歡,不忍驟離,最終決定在農莊上暫住些時候。

這麼一來,一大家子人算是頭一次湊了個齊整。。。。。。。。。。

不過,到了這裡的頭一天,趙石便收到了一封戰報,是從西邊傳過來的,西夏最後一位上將,藉辣思義死了。

藉辣思義的難纏,趙石並沒有什麼體會,但郭猛和李馳勳兩人卻倍感頭痛。

這位西夏老將,死死的扼守住了敦煌古道,在去年一年當中,於沙漠和戈壁之間,和秦軍往來廝殺,讓秦軍難有寸進。

不過堅持了一年,也是極限了,沒有援軍,沒有糧草,藉辣思義威望再高,也已難阻大勢。

熬過一個冬天,西夏這一殘部已然難以爲繼,飲食俱絕,傷亡慘重,藉辣思義年老體衰,終於一病不起,在大秦成武六年末尾,病逝於沙洲,殘部立即土崩瓦解。

其中的党項人逃入沙漠當中,做起了他們的老本行,隨着秦軍的進剿,很快變成流匪的党項人便消失殆盡了。

而另外一些部下,內訌一場之後,一部分降了秦軍,一部分逃出了玉門關,在秦軍進抵玉門關之後,回鶻人有些異動,但最終,還是將這些逃到回鶻的西夏人送到了秦人手裡,以爲兩國交好的禮物。

到了這個時候,從西涼到玉門關之間的絲綢古道,纔算是徹底納入了大秦版圖,斷絕數百年的西域商道,也暢通了起來。

西州回鶻人的汗王,阿薩蘭汗也派出了使節入秦,商議的重點,其實就是通商一事。

不過讓趙石心下冷笑的是,西州回鶻面對大秦這樣的強鄰,還只想着什麼通商,實在有些可笑。

這份戰報並沒有讓他太過關注,早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若是西州回鶻奪下玉門關,還可以讓他刮目相看一下,但現在嘛,玉門關城已經落入秦軍手中,只能說,西邊的戰事,已經沒什麼值得關注的地方了。

他的目光,此時已經望向了北邊。

合撒兒已經回去了草原,今年,木華黎應該做好了準備,將對不亦魯黑汗發起進攻,能不能徹底消滅這最後一隻乃蠻部族,就要看木華黎等人的領兵之能了。

在去年,蒙古人並無異動,估計還在消化着他們擄掠所得,以及添着闊闊出之亂造成的損傷。

王罕已經老的只能在牀上喘氣了,但他還沒死,東克烈部便不會分崩離析,這位草原老人的生命力,真的強韌的可怕,不過現在看來,他活着比死了對大秦要有利的多。

廣闊的遼東原野上,已經出現了一大片真空地帶,女真人黯然逃離,蒙古人卻沒有迅速南下,佔據那裡,河北的李任權到是對那裡垂涎不已,種種跡象表明,這位貪婪的大秦叛將,正琢磨着怎麼將那裡一口吞下去。

在趙石看來,那位年歲也已不小的叛將,真的是利令智昏了,河北雖說是他一家獨大,還領受了後周的官職,但河北並非一塊鐵板,各人別有懷抱,紛爭無日或休。

去年年初的時候,被軟禁在南京,纏綿病榻久矣的完顏和尚終於死了,李任權失去了最後一點掣肘,但同時也失去了最後一塊遮羞布,其實這也正是他轉而投向後周的原因所在。。。。。。

以李任權現在的實力,後院還時不時要冒出些火頭,他麾下的女真,契丹將領可不在少數,沒有完顏和尚在,想要壓制住這些人等,就要耗費很大的精力。

而今,卻還有閒心圖謀山東,遼東等地,真的是讓人佩服他的野心和過人的精力。。。。。。。。。。。

這些消息陸續來到大秦都城長安,身居樞密要職的趙石,廣就戰事而言,消息要比以往靈通的多的多,對於當前大勢,在把握上自然也要比以往清晰不少,這就是身在中樞,官居顯位的好處了。

不過,這些事,現在離他都有些遠,而近在咫尺的長安,正在醞釀着一場風暴。。。。。。。

這一天風和日麗,感受着春風中的溼潤氣息,農莊上一片祥和的氛圍,趙石也絕了射獵的心思,索性帶着家人,就像是一位領主巡視自家領地般,在農莊上閒逛了起來。

還沒有來到春耕的季節,但土地翻整已然開始,男女在田間地頭忙碌着,而晉國公府這一大家子人,鬧哄哄的行過,不時引起一片混亂。

晉國公府主人們的踏青春遊之舉,看上去亂糟糟的,少了幾分閒適和雅氣,卻憑空多了幾許活潑的生活氣息。

依舊鼻青臉腫的趙君玉帶着妹子,引着府中其他幾個孩童,騎着馬在前面撒歡,在後面,則是一衆妻妾簇擁着趙石,停停走走,不時傳來歡聲笑語。

老太太上了年紀,不願怎麼動彈,就留在了農莊上的屋宅之中,等着一衆人等遊興盡了,好回去吃飯。(未完待續。。)

第686章 小敘第1436章 音妙第524章 戰報(四)第766章 瘋狂第290章 弒君第86章 風雲(四)第1019章 猶豫第1330章 入宮第1537章 女人第325章 傳旨第791章 歸家第994章 戰前第1379章 啓程第1311章 君臣(三)第1093章 終結(完)第1503章 爲父第1398章 戰爭(二)第1235章 破關第1040章 猶豫第423章 來客(一)第1410章 佈局(二)第92章 少年第1452章 夜飲第1041章 對戰第471章 激鬥第634章 人來(七)第1204章 李氏第742章 勤政第1315章 封賞第699章 田賦第703章 亂子(三)第39章 慶陽第170章 狀元第748章 攻城第281章 歸來(二)第1166章 人情第1370章 旅程第729章 決斷(一)第167章 揚威(一)第1272章 兩軍第1100章 頒賞第844章 圍營第754章 離間第33章 驚議第1524章 前事第837章 突破第1415章 心眼第1346章 文會第1349章 文武第711章 妹夫第518章 雲涌(十八)第606章 夜談(一)第1159章 朝局第985章 開始第1239章 西涼(三)第1257章 韋州(三)第526章 艱途(二)第1019章 猶豫第1051章 諸事(二)第1章 少年第539章 善後第294章 精兵第944章 大笑第1280章 天狼第30章 殘軍第414章 山林第988章 軍議第1369章 聚飲(四)第1332章 對議第1369章 聚飲(四)第1256章 韋州(二)第448章 武學(一)第75章 團練第904章 雁門第1368章 聚飲(三)第1249章 西涼(十四)第332章 山匪(二)第599章 皇子第1333章 所求第615章 勾畫第747章 震撼第1523章 太子第261章 府中(一)第38章 解圍第1231章 鎮軍第1380章 邀請第846章 暴起第983章 賞賜第794章 抽絲第1456章 風陵第6章 獵熊第684章 相遇(七)第346章 許諾(一)第1546章 挑撥第1491章 路遇第1447章 遊玩第55章 奴才第246章 故人第123章 頑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