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河洛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將血》更多支持!

張世傑本想着和趙石同行去潼關,但最終,他還是先行了一步。¥℉,

沒辦法,因爲他看出來了,趙石真是不着急,想是在爲河洛張大將軍等人容出更多的時間,拖一日算一日。

至於趙石打的什麼算盤,張世傑也沒問。

除了他自己這裡滿腦門的官司之外,趙石河洛一行,到底擔負着怎樣的職責,他也不是很清楚。

而朝廷軍權最重的兩位大將軍碰面,又會有着怎樣心照不宣的默契和碰撞,他也猜不透。。。。。。。

而趙石也沒再說過多的話語,張世傑明顯的能感覺到,這位表弟對朝堂上的事情,越來越不上心了。

比如,他此次出行,回朝之後,職位會有怎樣的變動,而此事,無論對他本身而言,還是對晉國公府來說,其實不是小事情。

但趙石至今隻字未提,反而是張世傑自己,屢屢有所求助,這讓張世傑有些臉紅,但在心裡,卻也鬆了一口氣。

帶着這樣矛盾的心情,張世傑辭別趙石,徑自帶人先走了。

趙石一邊讓人瞧着太子那邊的動靜,一邊帶着人在華陰優哉遊哉的停了下來,讓華陰上下,感覺壓力倍增。

數日之後,太子一行啓程,趙石得到消息之後。立即命人收拾行裝。也上了路。

朝廷邸報也接二連三的追了上來。長安城內很熱鬧,等到了潼關,朝廷邸報終於送來了一個重量級的消息。

同門下平章事之位有了人選,正是那位周枋周大人。

雖然很多人或多或少都預料到了,但最終的結果,還是讓人覺着有些不可思議。

已經到了潼關的趙石,沒有多做理會,在他看來。如今的中書,誰來做這個同門下平章事,其實都不重要,皇帝陛下需要的就是一個聽話的人。

周枋資歷不深,卻又得李圃看重,還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嗎?

而當同門下平章事之職塵埃落定後,朝堂上的紛擾可能也要告一段落了,因爲皇帝陛下已經安插了足夠多的心腹臣子,很快就能將朝政大權完全攏入手中,之後要做的。可能是安撫人心,可能是立下規矩。誰知道呢。

到了潼關的晉國公一行,受到了潼關兵馬指揮使譚行林的熱情款待,這位指揮使大人其實上任不久。

要說呢,這位是正經的晉國公舊部,出身羽林左衛,曾隨趙石東征,還參加過平蜀之戰,論起地位來,當年可是和杜山虎,張峰聚並列,並沒有多少差距。

但現在和其他衆人相比,可就天差地遠了。

擱在十數年前,潼關指揮使定然是大將軍無疑,但現在嘛,時移世易,潼關兵馬指揮使最多最多,也只能算是四品武職了,權責上,也沒法跟前方統兵將領們相提並論,只能說是糧草總管。

隨着河中,河洛陷落於秦軍之手,潼關正在失去他的戰略地位無疑。

不過也怨不得旁人,當年景興皇帝拆散羽林左衛之時,羽林左衛中的趙石心腹將領,紛紛到外間赴任,獨獨留下譚行林在羽林左衛爲羽林左衛副都指揮使,算是給趙石看家,這樣的信任,實不比其他人差了。

但王虎任職期間,譚行林日子不好過,這位眼瞅着其他人手握權柄,前程一片光明,自己則在羽林左衛受王虎的氣,最終沒忍住,自請調離羽林衛,來了潼關。

要是平常時節,也不算什麼,但那會兒其實在趙石進京之後,最孤立無援的時刻,在朝堂上沒什麼根基,功勞卻又爲帝王所忌,掛着羽林中郎將的虛銜,兵權也沒剩下了多少,舊部四散出京,雖然職位都不錯,但也都在爲人隱隱排擠。

他這麼一鬧,等於是斷了趙石後路,爲羽林左衛兵變埋下了伏筆。

官場大忌,他犯了最重的那一條,爲了自家前程,背主而去。

所幸,走的還算光明正大,留下了些餘地,但也就是這樣了,之前同袍情誼,簡拔之恩,重用之情,皆都斷了個乾乾淨淨。

後果嘛,現在也看到了,到了潼關,與張峰聚等趙石舊部形同陌路不說,無論張培賢和折匯,也都不會給他任何出頭的機會。

苦熬至今,各部連番激戰,杜山虎,張峰聚都已是朝廷上將,而他卻只能呆在潼關眼巴巴的瞅着。

到了成武六年的時候,因河洛變亂,波及到了潼關,前任潼關指揮使因大軍糧草事,受了牽連,加上歲數也到了,於是就勢上了辭呈,回鄉養老去了,再加上大將軍折匯定罪,潼關這裡的折匯舊部也受了波及。

如此一來,潼關兵馬指揮使的職位,也突然落到了他的頭上。

蹉跎至今,這位其實也沒了多少其他念想,只盼着別再出了什麼差錯,連個養老的地方都沒有罷了。

至於當年種種,後悔也沒多大用處,晉國公是什麼樣的人,他比旁人清楚的多,再說了,當年離開長安的時候,人家把話也說的很清楚了,再者說了,隨着晉國公漸漸得勢,他在潼關的日子也好過了許多。

即便是他這個潼關兵馬指揮使的職位,其實多少也是仗了晉國公的威風才落在了他的頭上,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晉國公駕臨潼關,他這裡能做的,就是把晉國公伺候好了,任他心情再是忐忑,也沒有別的選擇。

迎接趙石一行的,除了譚行林之外,還有大將軍張培賢以及河洛布政使韓聰派來的人,張培賢派來的是段從文。韓聰派來的則是自己的次子。都是久經宦海之人。在禮數上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任譚行林有再多的主意,現在也湊不到趙石身邊了。

而趙石也沒打算在潼關多呆,後面太子一行很快就要到達潼關了,亂紛紛的,沒什麼好呆的。

在潼關這裡象徵性的帶了一百軍兵,徑自出了潼關,進入了河洛地界。

不過在離開潼關之前,趙石還是給譚行林留下了一句話。安於本位,將來可待。

譚行林大喜過望自不待言,趙石留下這句話,意味深長,但譚行林在潼關憋屈的太久了,忍着心中的狂喜,接待了太子車駕,多日之後,又將太子一行送過了黃河,之後立馬着急自己的心腹和幕僚們商議。

大將軍的意思其實很好猜。晉國公要向河洛伸手了。

潼關作爲河洛大軍糧草必經之處,只要有晉國公作爲依仗。那麼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把握住河洛大軍糧草命脈,是早晚的事情。

當中原之戰再次開始,也許國公在不動聲色之間,就能讓河洛將領低頭俯首,聽令行事了。

大軍糧草總管,這樣的職位對於如今的譚行林來說,也是求之不得,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能重新得到大將軍的信重。

要問趙石是這個意思嗎?這世間的聰明人確實很多,趙石心裡想的很簡單,也非是臨時起意,大將軍張培賢在河洛經營太久了,在保證張培賢兵權的同時,加以掣肘,才能讓河洛上下清醒過來,他們還是大秦的軍伍。

這不但是趙石自己的意思,其實也是朝廷的意思,趙石自己沒多少選擇,那麼張培賢更沒有選擇的餘地。

他來河洛確實是當惡人的,從始至終都是這麼個章程。

要怪也只能怪張大將軍自己運氣不好。

不過這中間的分寸,卻需要趙石自己來拿捏,譚行林這裡,不過是佈下的棋子,一旦戰事開始,秦軍主力,卻不會有任何變化,不然的話,對趙石而言,將沒有任何好處。

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蜀中趙方,河洛張培賢,或者是其繼任者,都將是趙石加力扶持的對象,其實這就是政治,這兩位大將軍軍功越盛,趙石也越安穩。

趙石一行不快不慢,趙石也沒在哪裡過多的停留,沿途走馬觀花,間或見一下地方官吏,也沒什麼太多的話留下。

這其實讓河洛上下都鬆了一口氣,如果能一直這麼下去,將晉國公送出河洛地面,那就太完美了。

即便是身爲趙石舊部的段從文,心底都是如此想法,可見,張培賢在河洛經營的如何用心了。

這就是大將軍張培賢的地盤,趙石到了這兒,感受到的,完全是陌生的氣息,無論是軍中將領,還是地方官吏,都是恭敬有加,但明顯也都透出疏離。

感覺很清晰,連達達兒真和琴其海,都覺察到了空氣中如臨大敵般的味道。

趙石自己也在心裡自嘲,這哪裡是來到了大秦治下的河洛,簡直就是到了敵國。

不過一如趙石所料,河洛地方蕭條的厲害,即便給了張大將軍以及韓聰半載的時間,但河洛地界上,到處都還是戰爭留下的痕跡。

去年的戰事,河洛遭受了重創,也只是走走停停,不用西瞧,就能很清晰的感覺到這一點。。。。。。。。。。

(大推薦,卻沒能爆發,很遺憾啊,但沒辦法,河洛的情節正是構思中,很難流暢的寫出來,每一章都有改動,所以慢了些,所以,阿草可是連全勤都丟了呢。。。。。。。。)(小說《將血》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啓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衆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第558章 寨子(二)第636章 定計(二)第129章 判斷第1355章 踏青第782章 議和(四)第772章 鏖兵(五)第1041章 對戰第969章 主帳第1554章 殘酷第1404章 請命第1464章 難題第1133章 壓服第913章 屠殺第807章 玩笑第1467章 鬥氣第1510章 較量第928章 大勢第1496章 名氣第163章 慶功(一)第602章 歸家第786章 議和(八)第1540章 驚喜第88章 衝突第389章 絕頂第1035章 獻策第1554章 殘酷第829章 皇權第1092章 終結(五)第837章 突破第281章 歸來(二)第849章 侯府第244章 國議(一)第594章 自污(四)第232章 黃雀第101章 捉賊(五)第330章 鏖戰(四)第53章 心思第214章 年關(七)第287章 平靜第1115章 盟約(十)第112章 夜宴(三)第1098章 商人(四)第813章 着涼第1177章 女人第53章 心思第1268章 使者第12章 行路第1392章 佛會第1354章 放權第1035章 獻策第369章 決定(三)第859章 餘波第1130章 喜事(二)第1143章 貴客第818章 南宮第237章 血夜(五)第784章 議和(六)第1535章 議戰第1343章 大事第1251章 陸相(二)第1275章 戰果第1335章 質問第444章 可笑第1315章 封賞第468章 貴客第1303章 女子第227章 進京(二)第1328章 賭博第1365章 滑頭第167章 揚威(一)第161章 殿議第259章 女真第42章 謀算第520章 雲涌(二十)第255章 變起(一)第1422章 黃四第1298章 論罪第674章 喋血第638章 國武(二)第422章 雜事第24章 定計第729章 決斷(一)第1428章 夜談(二)第406章 親族(一)第1455章 起意第1513章 請假第406章 獎懲(十一)第609章 書課第940章 收穫第108章 談論第1202章 祭祖(三)第1340章 入府第1525章 指點第142章 出行(一)第118章 試探第1349章 文武第1306章 忘形第1176章 評說第1208章 初戰第1001章 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