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太子

“各地州府武學多已建成,咱們這一科,分赴各處武學的名錄好像還沒定下來,也不知誰能爲我等女子爭口氣。。。。。。。”

幾個女孩兒便走便說着話,對身後發生的事情並不關心。

可以說,能夠冒犯她們的人,整個大秦數下來,也不算多,而這裡面,絕對不包括胡人。。。。。。。

回鶻小王子引起的這點插曲的重要性,不及她們現在所談及的話題之萬一。

所謂的州府武學,是大秦成武十年,晉國公趙石提議,由樞密院上書所立。

這事一直拖到成武十一年,纔算有了定論。

各方爭論妥協之下,最後才明發於邸報,在各路十五萬戶以上的大城,建立武學,由兵部統屬,禮部協理。

此事看上去與隋時創立文舉之制差不多,都屬於了不得的大事。

但到了這會兒,其實已經有些順理成章的味道了。

國武監創立已有二十多年,而且非常成功,有見識的人其實都明白,推而廣之乃早晚間事。

只不過話說回來了,此事推行起來也並不算順利。

樞密院上書之後,受到了中書文臣們的極力阻撓,這其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沒什麼值得奇怪的地方。

文武朝臣在這件事上,又是爭鬥一番,最終也沒有弄的和成武七年時那麼慘烈,各方都有所剋制,退讓妥協之下,在成武十一年終於有了結果。

人口超過十五萬戶的大城,必然是大城無疑,而且,這樣的大城還不多。

於是,文臣們意氣稍平,武臣們也心滿意足。

這其實可以看做是以晉國公趙石爲代表的武將集團的一次勝利,無論是對未來的影響,還是它所具有的時代意義。都會由後人來評說。

而當時有識之士都明白一件事,經此一事,武臣之勢大彰其道,已經完全脫離了自古以來武將們的既定之道。已有不可遏制之勢。

然而,此事又留下了非常大的隱患,文武之間敵意漸深,長此以往,早晚有勢不兩立之時。到了那時,必然會有一場大亂髮生。

而且,遍觀史冊,文治武功,不可能得而兼之,隨着時代變遷,早晚要有所取捨,到時卻又要考量帝王以及臣子們的政治智慧了。

不過,這些朝堂大事,在幾個女孩兒看來。重點卻極爲不一樣,她們想到的是,各地武學建起來之後,有沒有女子們的一席之地。

長安國武監已然有了這樣的傳統,自不必提,但地方上呢?女孩兒自己去不了太遠,不過還是想着能有一二奇女子,出現在地方武學之中,給女人們爭口氣。

轉到這個話題,幾個女孩兒再次將看向趙南雀。誰讓她是晉國公的女兒呢。

趙南雀苦笑着搖了搖頭,“你們看我也沒用,你道我爹回府之後,還要向做女兒的解釋一下朝堂政務不成?”

女孩兒都笑了。閒談了幾句,已經來到官道旁邊,女孩兒們紛紛上馬,官道上雜亂非常,她們也無心久留,被護衛們簇擁着。往長安方向而來。

沒走多遠,便又碰上了朝廷接應外使的隊伍,女孩兒們避讓道旁。

“太子殿下的車駕。。。。。。”

一個女孩兒眼尖,離着還遠呢,就已經看到了 隊伍中太子車駕的旗幟。

女孩兒們有些驚疑,要知道,迎接番邦使節,是不用太子親來的,她們紛紛下馬,待得車駕近了一些,女孩兒們盡都拜倒在地。

不管太子殿下是不是真的在隊伍當中,一旦碰到車駕旗幟,卻都如太子殿下親臨,她們自也不會失了禮數。

車駕到了近前,卻是停住,車簾兒一掀,太子李珀探頭瞅了瞅,看見拜倒在道旁的幾個少女,不由微微一笑。

“嘉和也在啊,嗯,都起來吧,這路上塵土飛揚的,弄髒了衣衫可就是我的罪過了。”

幾年過去,當初的小小少年,已然長成了英俊的青年模樣,溫和從容,吐字清晰,不經意間,便有滿滿的雍容之氣流露。

女孩兒紛紛謝恩起身,只嘉和公主脆生生的笑道:“皇兄忙於國事,我等不便打擾,您看。。。。。。。。”

太子李珀笑着擺了擺手,“自去自去。。。。。不要貪玩,趕緊回宮,知道嗎?”

嘉和公主乖巧的點着腦袋,順便跟幾個女孩兒使着眼色,示意大家趕緊告辭。。。。。。。

不過這個時候太子李珀好像剛想起來,目光落在趙南雀身上,“南雀也在。。。。。嗯,你家學淵博,此次白象國與回鶻一同入貢。。。。。不如陪着我見一見他們,也好參贊一二。”

女孩兒們本來打算告辭離開,聽了這話,面面相覷之餘,臉上難免都露出點古怪之色來。。。。。。

趙南雀乾脆的施禮搖頭,“多謝殿下美意,此等事,怎是南雀一介女子所能參與。。。。。。一旦爲父親得知,定要嚴加訓責,而此事傳出去,恐也有傷殿下之明,還請殿下三思。”

太子殿下明顯有些尷尬,隨即笑道:“好好,南雀妹妹還是這般進退有度,國公教女有方,呵呵,有些日子沒見國公了,替我向國公問好,外國使節來秦漸多,還要請國公多多關注纔是。。。。。。”

“是,殿下之言,南雀一定帶給家父,殿下公務繁忙,南雀就不打擾殿下了,就此告退。。。。。。”

在隨行太監大聲傳令起駕的聲音中,女孩兒們恭送車駕遠去,這才紛紛上馬,往長安方向行去。

這會,氣氛難免有些古怪,她們中間,沒一個傻子,家學淵博可並不是趙南雀的專利。

太子殿下的隻言片語聽在她們耳朵裡,意味也就分外不同。

雖然心裡癢癢的,卻又不便探問,對於這些青春年少的女孩兒來說,無疑是一種煎熬。

走了一段,趙南雀一勒馬繮,停了下來,眉頭輕揚,肅容道:“今日之事,不得外傳,不然,於你們家中疏無益處,改日設宴於府中,咱們再行相聚,我還要去國武監那邊走一趟,先行一步,告辭。”

女孩兒們也都停下來,這話說的雖有盛氣凌人之嫌,但她們跟趙南雀相處已久,知道她的性情,也都對她信服的很,紛紛點頭應下,目送她帶着護衛從人轉道而去。

女孩兒們互相瞅瞅,沉默片刻,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今天過的無疑很精彩,雖然有着那麼點嫉妒心,但並不妨礙她們的興致。

再說趙南雀這裡,根本沒去國武監,而是徑直來到西山羽林衛大營,將護衛從人留在外面,也不用通報,徑自去尋自己母親。

今天的事情,對於其他女孩兒來說,不說是看了點熱鬧,但對於她來說,卻覺着有些心慌。

到了她這個年紀,卻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時節了。

上晉國公府求親的人漸漸也多了起來,只不過一直以來,讓她安心的是,父親那邊從來沒鬆過口,都以她年齡還小婉拒了。

用父親的話來說,就是自家的女兒,怎麼也要再多養兩年,定定性子再說婚嫁之事。

而且,成武十一年,晉國公府第一次辦了喪事,榮華夫人李氏,也就是石頭娘因病故去,到了現在,整個晉國公府親眷的孝期其實還沒真正過去。

這樣一來,婚嫁之事,自然能拖就拖,不會給人留下口實。

本來,按照晉國公趙石的意思,人死如燈滅,想要一切從簡,也不用扶櫺回鄉什麼的,直接與他的父親趙萬山同葬於長安城南便是。

但這事還真不由趙石自己做主,晉國公母喪,整個過程幾乎皆由朝廷承辦,文武百官,到場弔喪者,不計其數。

皇帝陛下親自垂問,太子殿下忙前忙後,那一場喪事之盛大,幾乎等同於國禮,直到一月之後,下葬完畢,還有外間人等專程上京,來晉國公府探問喪訊。

朝廷又下了很多恩旨,極盡哀榮。

實際上,到了成武十二年,遠方友好的弔唁書信,還在陸續到達。

尤其是歸義王李匪,大將軍木華黎兩人,河東宣撫使張鋒聚等都派了自己長子,頂風冒雪趕到長安,替他們的父親在老夫人墳墓前上了幾柱香。

按照歸義王李匪的意思,就想讓長子留在京師,給老夫人守墓算了,最終被趙石趕了回去。

這一場喪事過去,晉國公府又往長安門閥大族的道路上狂飆了一程,唯一有所欠缺的,其實就是底蘊,而且晉國公府的人丁也是個問題。

現在,晉國公府有了自己的宗祠,還是皇帝陛下欽賜建成,換言之,晉國公府如今和鞏義趙氏已經算是脫離了開來,自立爲一支,與秦州趙氏那裡,算是遠親。

若是換做當年,一定會遭人詬病,但現在嘛,不論敵友,卻都視作是理所當然了。

而在趙南雀看來,也正是在祖母喪事期間,與太子李珀接觸多了些,太子李珀之後有意無意的親近,讓她頗爲煩惱。

而現在,更爲過分的是,太子李珀有得寸進尺之心,那麼,這個事情就必須跟人商量一下了。

而首選,自然是她的母親。。。。。。。。(未完待續。)

第159章 騎戰(二)第1106章 盟約(一)第724章 洛陽第1351章 搗亂第1493章 過往(二)第1257章 韋州(三)第388章 回京(三)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683章 相遇(六)第1307章 鬧劇第64章 京官第483章 金州第798章 見駕(四)第1293章 家宴第944章 大笑第43章 書吏第1146章 國策(二)第569章 陌生第626章 任命第1457章 密談第1431章 整編第380章 風雪(三)第215章 年關(八)第200章 嚴苛(二)第845章 牢獄第642章 逝去第445章 棧道第47章 剷除第946章 道官第1369章 結巴第1366章 聚飲(一)第472章 內衙第1376章 學說第744章 決議第1163章 下風第1374章 推心第1027章 豐厚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119章 驚訝第1042章 輪戰第694章 慾望第282章 禁溝第276章 爭強(二)第49章 定軍(二)第66章 佈置第1521章 長亭(三)第1326章 消息(二)第724章 洛陽第1497章 內訌第1380章 邀請第532章 猶疑第1415章 心眼第1557章 序曲第1133章 壓服第1014章 戰報第953章 狎妓第714章 無題第1562章 大軍第1442章 文樓(二)第804章 安排第1026章 收降第857章 大事第221章 校場(二)第388章 回京(三)第1410章 樞密第137章 密議(三)第1065章 戰歌第184章 恩賞第860章 爲誓第1446章 文樓(六)第308章 聚殲(三)第180章 壽筵(七)第1302章 沈鶴(二)第1548章 東去第217章 年關(十)第769章 鏖兵(二)第1559章 包圍第116章 對策第443章 樓臺(二)第1026章 收降第235章 血夜(三)第1485章 師徒第1150章 國策(完)第935章 賢能第517章 雲涌(十七)第1247章 西涼(十二)第226章 進京(一)第846章 暴起第135章 密議(一)第684章 相遇(七)第266章 陣前第1205章 平涼第142章 出行(一)第1538章 交易第66章 佈置第1289章 歸來第1305章 論政(二)第1389章 兄弟(三)第529章 艱途(五)第1004章 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