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邸報

bookmark

看見李承乾快步走進來跪倒在地行禮,臉上微微帶着汗水,顯見是急匆匆而來,臉色更是有些古怪,李玄謹心裡一緊,不過還是不緊不慢擺手讓人賜座上茶,嘴裡更是笑道:“什麼事殿上不說,非得單獨來見?還這般急法兒,先歇口氣兒,慢慢說來不遲。。。。。。

但李承乾卻是從袖子裡掏出一封加紅的緊急軍情文書晃了晃,“陛下,臣剛接到前方加急戰報,這事可是等不得,臣是怕手下那些人手腳慢,口齒又或不清楚,耽誤了喜訊,所以臣才親自跑上一趟。。。。。。。陛下,前方大勝,兩戰下來,斬首萬餘,生俘萬餘,雖不是金兵主力,但已挫敵鋒。

李玄謹臉上乍現驚喜,前方戰事如今是重中之重,棋子皆已佈下,等的就是個消息罷了,但月餘過去,雖是大軍進展順利,已佔了數府之地,但金兵主力未見,這心事就好像泰山一般壓在心頭,不單是他,就算是朝中大臣們,每日上殿,也少有歡容的。

此次東征,根本不爲疆土,一來是爲試探金國實力,二來卻是就爲了能大勝上金國一場。

大金地域遼闊,西接河套,東到大海,南至黃河,北及翰漠,更號稱帶甲百萬,對於如今的大秦來說實在是個龐然大物,如今大秦東征,已動用全國半數精兵強將。若是一戰而敗。損兵折將之下,多少雄心,多少佈置也只能化爲泡影,相對於龐大地大金來說,也許這只是一次交戰而已,但對於大秦,已是事關生死。

不等李承乾說完,李玄謹已是騰地一下站了起來。“快,快,給。。。。。。。念給朕聽聽。。。。

興奮之下,卻也沒怎注意,李承乾雖是滿臉是笑,但總是有些勉強。

“臣領軍至河東,攻掠州府,破河中,解州等府縣。金人並無防備,戰事順遂,如今兵鋒已過曲沃。。。。。

大軍先鋒鷹揚將軍趙石部先於曲沃之北大破金國悍將紇石烈赤兒部。斬首千餘,陣斬紇石烈赤兒以下金兵將領十數人。

臣令趙石部繼續突前,後又於翼城西北破金國猛安萬戶完顏曉部,斬首近萬,俘虜萬餘,虜獲糧草輜重無數,生俘大將完顏曉,以下百戶十五人。斬首千戶七人,百戶七十八人,此誠可謂大勝,軍中上下將校聞之,莫不歡欣鼓舞,請與金兵一戰者多不勝數,臣覺士氣可用。正宜於金兵決戰。遂已急速進軍,謀與敵決戰於汾水之濱。

今據探報。金兵主力近十萬,由金國西京副都檢點蕭可晉統領,距我已不及三十里,然兵事難測,勝負還在兩可之間,但陛下付臣以重託,臣敢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當竭盡所能,擒敵酋首,獻俘於闕前。。。

本待大獲全勝之時再爲將士請功,然趙石作戰勇猛無畏,前鋒軍卒敢死用命,加之之前潼關之下陣斬敵將猛安萬戶蕭幕,數立大功,臣不敢擅專,唯呈陛下御前聖裁。。。。。

東征大元帥,魏王李玄道恭請陛下金安。”

戰報並不冗長,說的也十分籠統,但事情交代卻也明白無誤,大軍接戰之前,已經完勝兩場,大軍士氣正旺,決戰只在朝夕之間,不過看上去這不過是一封請功摺子罷了。

李玄謹聽完,臉上浮現出驚喜之色,在殿中來回走了幾圈,好像有些不知說什麼好的樣子。

李承乾卻是已經大聲道:“我軍士氣正旺,這裡雖然沒有詳說,但想來魏王殿下已經有了成算,臣在這裡先恭喜聖上了,陛下知人善用,以魏王殿下爲帥,這樣的胸襟氣度足以與先皇相比。”

說到這裡,語氣更是激昂,“陛下初登帝位,便爲歷代先皇所不敢爲,更創此勝績,一旦大捷傳來。。

景帝李玄謹這時卻已經稍微鎮定了下來,他不是要做個守成之主的人,他是立志要學秦皇漢武的君主,不過雖說有這麼大的志向,但萬事開頭難,這一戰不單關乎大秦的前途命運,對於他這位方掌權柄地新皇來說,更是至關重要,以他如今的城府,在聽到捷報之時,也難免心情激盪,不能自己。

但身爲帝王,不能在臣下面前失了氣度,強自按捺住心裡的高興,搖手道:“要說知人善用,朕怎能與先帝相提並論?楊感,折木清幾個,哪個不是先帝一手提拔,國朝百年未有的棟樑之才?

不過,說起來趙石也沒給朕丟臉。。。。。。

李承乾聽他就着話題立即轉到了趙石身上,差點沒把自己的舌頭給咬了,他對趙石向來不大看得起,多數是因爲對方年紀太小,升遷又速的緣故,不過其中還有怕趙石藉着皇帝寵信,到兵部與他分權的原因在裡面,所以兩人雖都爲景帝心腹,但他從來未有與此人交往的心思。

本來聽聞趙石請命去潼關,他心中也是暗喜,以趙石領着的一千多新兵,其中多數還是羽林軍出身,想在兩軍陣前立功地機會是渺茫之極,他掌權兵部,只要阻趙石回京,過上一年兩年,寸功未有之下,又領兵在外,再多的寵信也不過是一時之事爾。

不成想這個趙石就是不消停,在潼關那裡還真就屢立戰功,實在讓人驚掉下巴,他也算是沙場老將,但怎麼想也無法想象,一千多兵卒是怎麼將金兵打的稀里嘩啦地。。。。

來見李玄謹的路上,他已經將軍報翻來覆去看了無數遍,也沒找出一絲一毫的破綻來,這諱報軍功一說根本無從講起,魏王假報軍功,還是給陛下的心腹之人,這說出去連他自己都不信。

到了此時,不管他怎麼不情願,最後還是說道:“陛下慧眼獨具,臣從爲懷疑過的,不過就是不知趙將軍怎麼立下如此戰功的,軍報上也沒細說。。。

正說話間,乾元殿總管大太監徐春進來稟報道:“陛下,董總管請求覲見。”

“叫他進來。”

董總管捧着一個黑漆木的盒子走了進來,先是朝李承乾微微頷首點頭示意,李承乾也不敢怠慢,略欠了欠身子,這人雖是個太監,但卻是景王府邸舊人,如今更是內宮總管大太監,寵信之處實不下去他們這些朝臣的。

董總管見禮完畢,手裡將盒子遞了上去,李玄謹笑了笑,擺手讓董總管退下,在李承乾眼前打開了盒子,李承乾有些好奇,但眼睛卻是正視前方,瞟也不瞟一下。

餘光卻看到皇上從盒子中取出一封書信模樣地東西,上面還蓋着紅的刺眼的印封,李玄謹慢慢將書信打開,一目十行看了下去,臉上喜色漸濃,李承乾這時已然明白,看來是內衙的那些陰私傢伙查探出了什麼好消息,他上位不久,內衙也只是聞名而已,並未見得一人,見皇帝不必嫌猜在自己面前覽閱,讓他微微自得之餘,也是有些感激。

半晌過後,李玄謹慢慢將信件慢慢放下,“這消息比軍報晚了些,不過到的也算及時,李卿,你看趙石如何?”

這麼沒頭沒腦的一句話,讓李承乾有些無法作答,唯有道:“趙石對皇上忠心耿耿,皇上對他更是關愛有加,這。。。。。。是君臣間的幸事。

聽他這麼雲山霧罩地一說,李玄謹微微一笑,“趙石領兵朕本來有些不放心,他年紀太輕,若是照先帝地意思,還得琢磨琢磨才能大用,不過難得是他自己請命去潼關帶兵,朕也有心讓他見識一下戰陣,就這麼放出去了。

但。。。。。。。朕還是低估了他,小小年紀,打仗卻是一點也不含糊。。。。。。。

說到這裡,神情越見輕鬆喜悅,讓旁邊看着的李承乾心裡一陣酸溜溜地難受,先前李玄謹雖是欣喜,但心中未嘗沒有疑惑,這他還是看得出來的,這時輕鬆下來,可見消息已是確定。

果然,接着便聽李玄謹說道:“趙石擾敵在前,趁雨夜突襲紇石烈赤兒大營,一舉潰敵,戰績彪炳,之後更是趁完顏曉圍獵之機,聚殲金兵將領數十人,金兵羣龍無首之際,急行十數裡,大破金兵,幾乎全殲金兵前軍,所得輜重軍械無法計數。

好,好。。。。。。。。。大家都說羽林軍積弱已久,不堪征戰,但如今你再看看,立下這等大功的可都是京兆子弟,其中不乏羽林衛士,可見能否披堅執銳,不在於兵,而在於將,哼,只是因爲京師沒有將才罷了。。。。。。。這封邸報明發出去,讓他們也看看,學學,若羽林軍中能多出幾個像趙石一樣的人才,朕還用擔心憂慮?

這功勞得賞,怎麼個賞法,你和吏部紀謙世商量一下,上報給楊感,汪道存,請他們定奪,再拿來給朕看。。。。。。。。”

第378章 風雪(一)第1231章 鎮軍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七百零五章 亂子五第417章 家事第946章 道官第513章 雲涌(十三)第五十九 奪功四第1149章 國策(五)第1392章 佛會第1273章 霹靂第1056章 宴請(四)第487章 帳內第704章 亂子(四)第1348章 彩頭第213章 年關(六)第1421章 種因第833章 平靜第1029章 交戰(二)第675章 尋源第372章 歸來第735章 算盤第53章 心思第1497章 內訌第208章 年關(一)第317章 少君第175章 壽筵(二)第190章 相交第1315章 封賞第1129章 喜事第647章 用心第494章 風起(三)第369章 決定(三)第1064章 秋獵第978章 使者第428章 遊園(一)第1167章 言儲(一)第1567章 風雪第86章 風雲(四)第1124章 盟約(完)第1387章 兄弟第598章 相聚第205章 嚴苛(七)第105章 故人第93章 應答(一)第420章 明尊第754章 離間第183章 刺殺第622章 紅鸞第67章 剿匪第1511章 婚姻第160章 羣戰第526章 艱途(二)第92章 少年第1273章 霹靂第1199章 指點第1394章 交底第117章 夜談第605章 入宮第1420章 書信(二)第1152章 拜會(二)第421章 明尊(二)第1292章 大案第1086章 震撼第844章 圍營第29章 平涼第1377章 智商第406章 親族(一)第477章 大戰(三)第1292章 大案第157章 比鬥(三)第408章 親族(三)第398章 獎懲(三)第440章 演武(二)第1031章 交戰(四)第1112章 盟約(七)第291章 先鋒第532章 商議(二)第787章 宣旨第1365章 想法第1403章 商隊(四)第167章 揚威(一)第1396章 破敵第1087章 瘋狂第734章 臨汾第546章 兄妹第751章 崎路第409章 獎懲(一)第1552章 戰爭第1437章 殷切第300章 潰敵(一)第1361章 結果第1194章 公主(二)第1261章 韋州(七)第425章 軍務第818章 南宮第630章 來人(三)第196章 音境(二)第975章 王子第1306章 忘形第306章 擒王